《菲律宾浴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菲律宾浴血-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防止日机混在返航的美国飞机中接近航空母舰,规定完成作战任务的美国飞机必须先在警戒舰上空盘旋一周,凡是不按警戒舰只指定的方位进入舰队舰船的飞机,一律被视为日机予以截击。   

  应该说,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组织的特攻队,确实给美国海军舰队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日本在菲律宾诸岛的作战中,共出动特攻机796架,其中陆军338架,海军458架。由于各种原因返航271架,未返航525架,被击毁击落251架。全部特攻机的有效攻击率为14。6%,击沉美军各种舰船19艘,击伤(即撞中)舰船53艘。但从作战全局的角度看,其实际效果和影响力还是极其有限的,这些处于初创阶段的特攻行动不仅规模小,而且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更没有作战上的连续性,对于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而言,始终没超出“小打小闹”的范畴,因此未能改变日军被动挨打、节节败退的局面,更没有阻止美军前进的步伐。       

第51节:菲律宾浴血(51)       

  真正令美国人陷入困境的是后来的冲绳之役。到日本投降之前,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把几乎所有能找出来的新旧飞机(包括木质双翼飞机)都找了出来,装满炸药去参加自杀性攻击,先后有3500多名年轻的日本飞行员在进行血腥攻击的同时送命。而且日本军方还打算在随后进行“本土决战”时,以更大规模的“神风特攻”对付登陆的美国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晚上,绝望的大西泷治郎以传统日本武士的方式切腹自杀。死前,他留下了一封遗书《致特攻队员的英灵》。信中说 :“诸位竭力善战,我借此聊表谢忱。请诸位深信最后之胜利属于日本——化为肉弹,壮烈成仁!宏愿未酬,我以一死向特攻队员之英灵及遗眷谢罪……”只是他至死都不明白,他的“神风特攻”怎么没有产生几百年前那两场“神风”的功效呢?   

  日本人刮了将近两个月的“神风”,还没有一场突然降临的台风给哈尔西造成的灾难更大。这场特大台风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当然也没有得到气象部门的通报。   

  12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陆军部队在民都洛岛登陆。为了牵制并打击日军的航空兵力,12月14日到16日,哈尔西指挥第3舰队对吕宋岛日军的航空基地实施了连续三天的航空攻击。17日,舰队驶向菲律宾东方海域,准备进行海上补给和加油,连续三天的作战使各舰船的燃油几乎快用光了。可是哈尔西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十分疲惫的部队可以松口气的时候,碰上了特大台风。   

  当台风来临之时,第3舰队的3个特混大队正在忙于补充油料,广阔的海面上布满了各种舰只、油船和辅助船。在没有任何天气预报的情况下,突然降临一场台风,风速达到每秒37米,最大时达到每秒60米。大风还卷来大雨,大雨如注,能见度减到几米以内。台风掀起巨浪,尽情戏弄着挣扎于惊涛骇浪中的一艘艘舰船。   

  如此强大的台风,对于庞然大物的正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尚无大碍,可是对于那些轻型航空母舰以下的各个中小舰船却大难临头了。哈尔西慌忙下令舰队改变航向,企图避开台风中心的海区。可是说来也怪,台风就像故意和哈尔西过不去似的随着也改变了风向,追逐着第3舰队大显神威。   

  风越来越大。身躯庞大的正规航空母舰在暴风与巨浪中虽能勉强支持,但飞行甲板上固定飞机的锚链却被吹断,飞机就像疾风中的落叶一样被卷进大海里。“蒙特瑞”号、“柯朋斯”号和“圣加辛托”号航空母舰飞机库里的飞机被甩出来,从左舷抛到右舷,飞机弹射器上的飞机也被吹到海里面。最倒霉的要数那些驱逐舰了。“哈尔”号、“斯本塞”号和“莫纳汉”号驱逐舰简直成了大风大浪的玩物,它们像小孩玩具一样被抛来抛去,忽隐忽浮,短短几分钟就倾覆沉没了。虽然几百艘舰艇就在这些遇难舰艇附近,但风浪太大,其他军舰根本无法向落水的水兵靠拢,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风浪中挣扎,却不能放下救生艇去营救他们。   

  台风结束后,为了减少人员损失,哈尔西出动了手中所有的舰艇和飞机,对可能有落水人员的每一寸海面仔细观察,结果救上来74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这些人死死抓住落在水中的任何一种飘浮物,顽强地活下来,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哈尔西不得不暂时放弃轰炸菲律宾的任务,用足足3天的时间用来清点损失和搜救落水的人员。   

  损失很快就搞清楚了:在大风暴中,美军共损失4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护航航空母舰、1艘轻巡洋舰、10艘驱逐舰、3艘护航驱逐舰、1艘给油船和1艘舰队拖船。另外,146架飞机或被吹落到海里或在舰上被撞坏,还有近800名官兵下落不明。   

  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此次台风中所遭受的巨大损失远远超过了日本人在整个菲律宾作战中给美国人造成的损失。   

  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沉痛地说:“这是自从第一次萨沃岛战役以来,我们在毫无战果的情况下,在太平洋遭受到的最大损失。”       

第52节:菲律宾浴血(52)       

  顺便提及,哈尔西的霉运并不是仅仅这一次。1945年6月5日,一场比上一年12月17日更大的台风又一次找上了哈尔西。那时,硫黄岛的战事已经结束,冲绳岛的枪炮声也越来越稀疏,5月28日哈尔西刚刚从斯普鲁恩斯上将手里接过舰队,6月2日、3日指挥第3舰队空袭了日本的九州,6月5日率领舰队行驶在九州-冲绳海域期间,又碰上了强大的台风。好在这次哈尔西事先得到“台风正在接近中”的情报后,立即指挥舰队主力向东行驶,避开了台风中心,可是单独执行任务的第1特混大队却误入了台风中心,招致较大损失。这次台风之强劲,连正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都吃不消了,致使这些庞然大物的上层建筑和飞行甲板受到很大破坏。这一次强台风给美国舰队造成的损失是36艘舰船受到中等程度的破坏,其中包括3艘战列舰、2艘大型航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护航航空母舰,损失飞机142架。事后,舆论为之大哗,要求追究哈尔西的领导责任,美国海军总司令金上将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也十分生气,但考虑到哈尔西历来作战勇敢、战功卓著、深得民心,处分他只有让敌人日本高兴,所以决定不予追究。   

  在哈尔西饱受“神风特攻”和狂暴台风袭击的同时,住在普赖斯庄园内的麦克阿瑟却在为吕宋岛登陆作战时的空中保护和空中支援而愁眉不展。   

  按计划,美军应当在12月20日在吕宋岛登陆,登陆地点为马尼拉以北约160公里处的林加延湾,第一批登陆部队为4个师。这支庞大的军队及其运载他们的登陆舰船都需要强有力的空中掩护。可麦克阿瑟手里的航空兵兵力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由于大雨滂沱,美国第8集团军的工兵部队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仍无法在塔克洛班和杜拉格周围的烂泥地上修建起足够的机场。   

  麦克阿瑟决定把登陆日期推迟10天。在此之前,他得在吕宋岛附近占领另外一个岛屿,以供修建机场之用。他站在墙上的大幅军用挂图面前反复观看,最终把目光停留在吕宋岛以南30多公里的民都洛岛上。这个小岛位于季风降雨带之外,美军工兵们不必担心整天泡在水里,可以及时修建3个简易机场,供战斗机使用。据情报透露,岛上的守军仅有1500人,算不上是一支难缠的力量。   

  麦克阿瑟本人对占领民都洛岛信心十足,而他要想说服第7舰队司令金凯德为登陆行动提供空中掩护却并不容易。   

  第7舰队在不久前的萨马岛海战中吃尽了苦头,失去了“冈比亚湾”号护航航空母舰和“休斯顿”号等4艘驱逐舰。随后出现的“肉弹攻击”更令人头痛不已。这些天来,各舰船的官兵们昼夜寝食不安,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时不时地仰着脖子朝天上看,担心那些对准甲板俯冲下来的“特攻机”会突然从云层里钻出来。金凯德知道,他的护航航空母舰只要被一架“神风特攻”机撞上,就足以被打发到海底去,更不要说那些吨位更小的驱逐舰了。金凯德坚决认为,掩护林加延湾登陆是第7舰队承担的作战任务,在此之前不能把宝贵的舰艇放到民都洛岛附近去冒险。他不肯参加民都洛岛作战还有另一个苦衷:莱特湾海战后,尼米兹一直想把借给麦克阿瑟的舰只调回去。他需要这些战舰加强第3舰队的实力,以便按时发起硫黄岛和冲绳岛战役。经过金凯德的据理力争,尼米兹最后总算同意金凯德暂时保留4艘旧式战列舰,而仅把被“神风特攻”机撞坏的“新墨西哥”号和“加利福尼亚”号两艘战列舰拖回珍珠港修理,同意让属于太平洋舰队的2艘重巡洋舰和22艘驱逐舰继续留在莱特岛附近海域,听从第7舰队的指挥。鉴于这些战舰来之不易,金凯德可不愿意让它们这么快就成为日本“神风特攻”机的牺牲品。   

  麦克阿瑟与金凯德在普赖斯庄园的办公室里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辩论。   

  麦克阿瑟充分发挥了他的口才和肢体语言能力。在室内,他时而踱着步,挥舞着手臂,大声吼叫,时而伫立不动,俯身对金凯德轻声低语。他的目的就是要把“畏惧”二字从这位西南太平洋战区海军司令官的脑袋里“抠出来”。 

第53节:菲律宾浴血(53)       

  当时傍晚,金凯德总算在麦克阿瑟和自己舰队参谋们的劝说下回心转意,同意派出护航航空母舰参加民都洛岛登陆。麦克阿瑟这才张开双臂,把手放在他的肩头,高兴地说:“托米,我仍然爱你,咱们吃饭去。”   

  为了支援麦克阿瑟的作战,给即将开始的民都洛岛登陆作战减轻空中压力,哈尔西率领第3舰队于12月11日离开乌利西海军基地,决定对吕宋岛的日军各航空基地进行毁灭性打击。   

  自12月14日开始,哈尔西的第3舰队对吕宋岛上的日军机场实施了连续三天时间的空袭,美军在空中击落敌机62架,在地面击毁敌机208架,此外还击沉日舰16艘、击伤37艘,日军在菲律宾岛上的油库、弹药库、碉堡、汽车和火车头也受到破坏。哈尔西的连续空袭,极大地减轻了麦克阿瑟登陆民都洛岛时的空中压力,但日军飞机的“肉弹攻击”仍然给美军造成了相当重的损失。   

  与此同时,一支运载地面部队12000人、航空兵和工程兵部队9500人、后勤部队9000人的登陆船队驶离莱特湾,经由苏里高海峡、保和海、苏禄海向300海里外的民都洛岛进发。该船队包括旗舰“纳什维尔”号轻巡洋舰以及快速运输舰8艘、坦克登陆舰30艘、中型登陆舰12艘、步兵登陆艇31艘、扫雷舰10艘、扫雷艇7艘、护卫舰12艘和其他一些辅助舰艇,为它提供掩护的是金凯德的6艘护航航空母舰,以及3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还有从莱特岛上起飞的陆基航空队。   

  日本飞机很快发现了这支由100多艘船只组成的运输队。第4航空军司令官富永恭次中将觉得自己的运气来了。他心里想,我不敢碰你强大的美国机动舰队,还不敢碰你美国的运输船吗!他先后搜罗了50架特攻机,让它们去攻击美军运输船队,扬言如果得手,至少能把美军在吕宋岛的登陆推迟一个月。   

  富永手中的王牌是由小川上校率领的第5重型轰炸机团,而经过几天的战斗消耗,该团剩下的部队不多了。所以,这些飞行员都成了“肉弹攻击”的敢死队队员。当他们发现密密麻麻遍布海面的美国舰艇时,一个个发了疯似地驾机穿过高射炮火网,向海面上的船队冲下来。第7舰队的旗舰“纳什维尔”号首先遭殃,撞在甲板上的日机引起大爆炸,造成133名官兵死亡、190人负伤,另一艘驱逐舰“哈拉顿”号也受到重创。这两艘军舰不得不返回莱特湾修理。   

  15日,在民都洛岛锚地的船队受到更猛烈地攻击。那些实施“肉弹攻击”的飞行员技术都很差,但那股不怕死的疯狂劲头却令美国人着实害怕。在横冲直撞的日军飞机攻击下,美军的第733号和472号坦克登陆舰爆炸起火,侧翻在海水中,官兵伤亡达1000多人。金凯德组织了绵密的防空火力,几乎每艘舰的甲板上都安装了高射炮,不停地向空中喷吐着炮弹,从莱特岛飞来的陆基航空队也参加了空战,击毁许多日本自杀飞机。在激烈的枪炮声中,不时有日本飞机拖着浓烟烈焰一头扎入大海中。   

  登陆的美国陆军部队倒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民都洛岛上实际只有500名日本守军。当美国士兵们淌着深仅及膝的海水,艰难地爬上民都洛岛南部的沙滩时,日本人早已像兔子似的逃进了山中。   

  15日中午时分,美国人已占领了岛上所有的重要目标。   

  天黑前,叼着香烟、哼着小曲的美国工兵已经驾驶着推土机在开辟跑道了。   

  5天之后,土壤坚实干硬的民都洛岛上出现了两个简易军用机场,陆基航空兵的战斗机和部分轰炸机转移到这个新的基地上。至1944年12月下旬,民都洛机场上已经停放着92架P-38、P-40、P-47战斗机和13架B-25轰炸机。   

  在如何看待美军登陆民都洛岛的问题上,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与第14方面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产生了分歧。寺内打算在那里搞一次反登陆,派主力部队上岛把美国人赶下海,海军和第4航空军为了延缓美军进攻吕宋岛的步伐,也赞成这样做。可对莱特岛作战伤透了心的山下奉文这次却发了牛脾气,说什么也不同意派主力部队登岛,坚持要把手中仅存的兵力用于加强吕宋岛的防御,只象征性地派了100余名敢死队员开赴民都洛,以阻止美军修建机场。12月下旬,这支不起眼的小部队刚一爬上民都洛岛,就受到美军和菲律宾游击队的围追堵截,结果是劳而无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