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赵文化志-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全。

  从“北京人”所处的人类阶段来看,“北京人”还没有达到“钻木取火”自己制造火种,而是引自然火种为己用,因而在当时能够保存火种就显得格外重要。

  (五)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在周口店洞穴中所发现的大批古生物化石,有披毛犀、毛象、剑齿虎、赤鹿、水牛、野马、野猪、鬣狗、水獭及貂之类。这些不同的动物种属,生活于不同的地带,虎和象生活于高山、丘陵或树林间,而成群的赤鹿、羚羊、野马是以草原为生的,沼泽、河川是水牛、獭貂之属的寄生地。太古时代的周口店地区,西北有山和丘陵,自然会有成片的森林生长于丘陵山坡,东南是平原,为草原地带。当地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拒马河、周口河与永定河,再往南延伸,还有易水。这些水系,在太古时都是长流不枯的。

  另外,在猿人洞中发现有朴树果核壳和荆树木炭。朴树所结的果子与樱桃一般大小,这是在半干燥区域适宜生长的树木,古生物学家研究报告认为,这种植物在亚洲自上新世到更新世(更新世中期,相当于考古学年代中的旧石器时代初期)都有发现。由此可知,周口店洞穴堆积层中所含的大量的这一类植物种子,证明那时的气候是较寒的。关于荆树木炭,古植物学家鉴定认为,这类植物和现代豆科中的紫荆相近。紫荆树,在现今北京西山一带甚为繁多,属温带植物。总之,当时华北的自然条件绚丽多彩,山上有林木花果,坡地有洞穴石岩,平川有草原流水。北京人在这里穴居,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山坡洞穴,作为避风雨防野兽的栖息之所;山林、水泽、草原,可给他们提供味甜可食的肉果及猎物。他们拾取河滩的鹅卵石和山地的脉石英等坚硬的石料打制石器,艰难而勤劳地生活着。

  三、周口店山顶洞人

  (一)山顶洞人化石

  山顶洞是在1930年发现,1933…1934年发掘的。其洞是因位于周口店龙骨山顶而得名。从人骨化石看,其形态比“北京人”晚得多,故称“北京山顶洞人”,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8000年。在山顶洞发现有人骨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器、骨器等遗物。山顶洞分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上室是当时人居住的地方,东西长约12米、南北宽约8米。下室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发现完整人骨架3具。下窨是自然形成的陷井,发现有许多完整的动物化石。在人骨化石处散存有赤铁砂粉粒和装饰品,尤其是发现了一根骨针,最能代表当时的文化技术水平,堆积中的黑灰土为烧烤遗存。从人骨化石的遗存看,大约代表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其中5具属成年人,1具为少年,2具为儿童。成年个体中有2具为男性,3具为女性。男性中有一例是超过60岁的老人。考古家推想:这保存在一处的人骨说明这男女大小8口大概是一家人。从三具头骨观察,老年男性头骨左侧颞骨上有骨折痕迹,一女性左顶骨有矛伤,另一骨上也有骨折痕迹。这说明什么?是不是这几个人或这一家庭的成员一同死于暴力?人类学家魏敦瑞曾推想说:周口店山顶洞所埋的这一家人,原属于外来的、流动的部落,攻击他们以及最后消灭他们的人实为周口店的土著。还有一女性头骨前额上部,显有一宽条浅槽形深入骨里的勒痕,民族学家考证,这是她经常把条带挂于前额,负物背载所留下的印痕。依这几个人的头骨化石与“北京人”作比,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化,在体质形态上,已经接近于现代人,消失了猿人遗留下来的原始性,脑量逐渐增大,前额倾斜在减少,额部日趋丰满,眉骨由高突趋向薄平。他们取火烤食物,大大减轻了用嘴巴撕咬生肉时的用力,导致原来向前突出的嘴巴向后退缩,形成像现代人那样具有的下颏。

  (二)山顶洞人种属

  山顶洞人的种属问题,在三十年代曾有颇大的争议。六十年代初,中国专家对山顶洞人化石重新进行研究,集纳多数人的观点,认为这些头骨化石显示了黄种人特征,是早期蒙古人种。从人种本身的若干品质看,与现今的中国人、蒙古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接近。李济等考古家认为,这种黄皮肤的蒙古种人的形成,按理推说应该就在东亚这个区域,完全是由这个区域发育出来的,是属于东方的。在地质史第四纪这一悠长的历史时期,东亚这个区域,尤其是中国这一部分地形的演变及动植物的变迁,形成了特有的中国一带气候的周期、土壤的品质、粮食的种类、矿质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中尚不知的若干成分的集结,自然生物界终于选择了这种黑发的、黄皮肤的人种作为这一地域的主人。有的古人类学者推说,中国人、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这三个黄种人的支系,可能是由周口店山顶洞人或比之更晚的、但在体质上与之相近的古人类,散布于各地后逐渐演变而成的。早期人类在旧大陆的移动,是相当自由的,沿适宜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他迁,是地球太古人类都有的事实。

  旧石器时代晚期,周口店山顶洞人这时已学会取火,并能制作骨针和刮削毛皮的工具缝制兽皮,来度过北方的严冬了。位于亚洲东部和没有冰川的广阔的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在大多场合下可以在冬季的冰上横越过去,形成一条可以让人类和各种动物迁移的宽阔干燥的陆上通道。这样,东亚蒙古人种的猎人是能经过这条畅通的走廊源源不断地到达美洲平原的。

  四、辽宁营口金牛山和内蒙古河套古人类

  古燕赵大地向北延至内蒙古河套,向东北伸至辽宁,它是华北平原和辽河平原及内蒙古草原的衔接地。自远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国各族祖先栖息和开发的地区。在这一广大区域里,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辽宁省的营口金牛山猿人洞穴遗址、本溪庙后山遗址、喀左鸽子洞遗址、海城仙人洞和丹东山城子洞遗址;内蒙古自治区的大窑石器制造场遗址和萨拉乌苏地区“河套人”遗址。它们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一)营口金牛山和本溪庙后山

  金牛山猿人洞穴遗址,位于营口市大石桥南8公里外一个孤立的山丘上,1924年开始发掘,1984年在下层中发现了猿人化石,其中有牙齿、头骨、肋骨、脊椎骨、尺骨、髌骨、足骨和明显的用火痕迹,动物化石有剑齿虎、居氏大河狸、中国鬣狗、德氏猫、肿角鹿、梅氏犀、三门马等。还发现有多种打制石器和一些骨器。

  本溪庙后山早期遗址发现人的牙齿化石,中期遗址发现两块儿童头顶骨和一根桡骨。

  这两处遗址均属旧石器时代早期,出土的石器有砍砸器、圆刃刮削器、半圆刃刮削器等,体形较小,器形简单,多为以石的自然面为台面单向加工的石片石器,具有原始性。这些石器的特征,与周口店遗址出土的石器相近。从出土的动物化石看,是典型的中更新世时的华北动物群,其所处时代与北京猿人相当,显示这两处遗址与“北京人”遗址,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化遗存。

  (二)喀左鸽子洞、海城仙人洞和丹东山城子洞喀左鸽子洞

  遗址位于大凌河上游西岸,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瓦房村西南汤山峭壁上,是距今约15万年左右的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偏晚的洞穴遗址,于1965年发现。洞内文化堆积很厚,发现有400多件打制石器,以及大量动物化石和用火痕迹。出土的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及石片、石核等,从石器的制作技术看虽仍较原始,但具有第二步加工的痕迹,采用错向加工和两面打制的新工艺。鸽子洞旧石器文化和“北京人”石器文化关系密切,有明显的共同点,是“北京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这反映了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远古居民的最初联系,燕赵原始文化具有共同性。

  海城仙人洞是1981年发现的,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掘出万余件用脉石英打制的石器、石片,还有披毛犀等14种晚更新世动物化石。特别是出土了一些用兽牙钻孔做的饰品,说明原始艺术开始萌芽了。

  丹东山城子洞,位于东沟县前阳山城子山上。洞内出土了两具旧石器时代晚期人骨化石,包括比较完整的头盖骨、下颚骨、股骨及6枚牙齿。这是辽宁也是整个燕赵大地滨海地区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地点和地层关系的古人类化石。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第四纪的几次冰期中,渤海、黄海曾几度退海还陆,使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相连可通,以致中日两国旧石器文化有相似之处,引起两国学者的热烈讨论。城子洞古人类遗址具有重要意义。

  (三)内蒙古的“大窑文化”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市东北30余公里处大青山南麓的大窑村和乃莫板村一带,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一处石器制造场,命名为“大窑文化”。这里海拔1400米,岗峦起伏,沟壑纵横,大窑村附近的山顶、坡地,广泛露出着太古界花岗片麻岩、燧石的古老基岩,而这种燧石,质地坚硬,是制造石器的天然原料。在大窑一带堆积物的底部,厚达10米左右的更新世中期红色土层中,发现有距今50万年前相当于“北京人”时代的古人类打制石器28件,具有人工打击的石片、石块2000余件,成为大窑石器制造场中时代最早的文化遗存。在红色土层上部,厚约6米左右的更新世晚期黄土与黑土层中,发掘到距今几万年前的石器400多件、石片1200多件。在最上部全新世的表土层中,埋藏、散布有大量的距今1万年前至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石屑等。这表明大窑石器制造场是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经中期、晚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大约经历了50万年之久。

  经考古工作者研究,大窑所发现的石器,大多属于初步加工的半成品,制作粗糙,使用痕迹极少,特别是人工打制的石片、碎屑,堆积很厚,显然是原始人类制造石器时所遗留下来的“下脚料”,因此断定为石器制造场,是一处全国已知的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始人类石器制造场。

  (四)河套人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西南约80公里的萨拉乌苏河谷大沟湾一带,是著名“河套人”的故乡。1922年法人桑志华首次在这里进行科学考察,在大沟湾采集到三件已经相当石化的人类肢骨,次年他又和德日进在小石桥畔村进行发掘,发现了一批文化遗物和脊椎动物化石。在研究过程中,德日进从采集物中意外地发现了一枚人的上门齿,后经北京协和医院步达生研究,定名为“河套牙齿”。中国考古家裴文中在他的《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用语。所谓“河套文化”,即指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河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尔后,考古家贾兰坡把桑志华于1922年在大沟湾采集到的三件肢骨也归入“河套人”的遗存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考古学者又在萨拉乌苏地区发现了“河套人”的顶骨和一段股骨化石,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又发现“河套人”化石19件,包括顶骨、额骨、下颌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肩胛骨。特别重要的是1978…1980年,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在鄂尔多斯高原调查毛乌素沙漠期间,对萨拉乌苏河作了分层研究,在萨拉乌苏河下部地层里发现人类化石4件。1980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又组织了一次考察,发现了人类化石11件和100多件石器。经放射性元素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35000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河套人”同现代人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在性质上与蒙古人种接近,肢骨除骨壁较厚似为原始性质外,其他许多方面都和现代人一致。

  在萨拉乌苏还发现了大量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纳玛古菱齿象、河套大角鹿、王氏水牛、原始牛、诺氏鸵等,计45种以上。其中在这里出土的野驴、披毛犀、水牛的完整骨架化石,是中国古动物化石中的珍品。由于这一地区的化石种类繁多,科学上称之为“萨拉乌苏动物群”。它们是伴随“河套人”生存的古动物,也是“河套人”狩猎的主要对象。从动物化石推断,在35000年前,萨拉乌苏地区有较大的湖泊和河流,湖畔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气候温暖而湿润,构成“河套人”生存的良好自然环境。

  萨拉乌苏出土的石器,主要有尖状器、刮削器和雕刻器,个体小而精致,均系打制而成。与石器一起还找到成堆的灰烬、烧骨以及大量被砸碎的兽骨,其中绝大多数是羚羊、鹿类的骨骼和角。这表明,萨拉乌苏地区是“河套人”狩猎、采集、生息、居住的营地。

  由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及石器遗存而构成的“河套人”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燕赵原始文化的重要篇章。

  五、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遗址

  峙峪遗址位于朔县城西北15公里处的峙峪村,处于桑干河的发源地——黑驼山的东麓。1963年发掘,开掘土方70立方米,获得人类枕骨1块,石片、石器15000多件,烧石、烧骨多块,装饰品1件,各类动物牙齿5000余枚,以及大量被人工击碎的兽骨等,经碳14测定,遗址距今约28000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

  经考古学家研究认为,峙峪的哺乳动物群和萨拉乌苏河哺乳动物群相比颇为相像,两地的动物群的主要成份相同,它们所反映的自然环境也比较相似,主要是草原环境。两个遗址的文化材料中都有细石器遗物,重要的石器类型也是相似的,如尖状器、雕刻器、小刮削器等。峙峪的动物化石中,初步统计至少有120匹野马,88头野驴,故“峙峪人”堪称为“猎马人”。在萨拉乌苏河的动物化石中发现有300多个羚羊角,至少代表着150多头普氏小羚羊,故“河套人”可称为“猎羊人”。这两个遗址的人类,看来都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