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赵文化志-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安天下”,即“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以六字强天下”,即“人皆兵、官皆将”。这22个字是颜元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的凝炼和概括。

  颜元终生不仕,以行医、讲学为业。其主要著作有《四存编》、《习斋记余》、《辟异录》、《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等。其学问虽不精深,但其所强调的经世致用思想,却对当时的实学思潮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李塨(1659—1733年),字刚主,号恕谷。直隶蠡县(今河北属县)人。他21岁时拜颜元为师,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曾中举人,60岁时被选授通州学政,但未及三月便辞官返乡,著述终老。

  李塨一生以张大颜学为己任,但又不死守师说。他学习刻苦,兴趣广泛,曾向刘见田学过数学,向张函白学过琴,向赵锡之、郭金城学过骑射,向王余佑学过兵法,向彭能学过书法。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以后,李塨又数次前往江浙,向毛奇龄等江南考据大师学习训诂考据。李塨遍注群经,转入考据,使颜李学派的学说更为精致,影响延及江南。但是,这在相当程度上已改变了颜元学说的原貌。对此,著名学者钱穆作了精当的概括:“习斋之学,得恕谷而大,亦至恕谷而变。”(《清儒学案·序》)

由于兼收并蓄,李塨一生著述丰富,撰有《小学稽业》、《大学辩业》、《圣经学规传》、《论学》、《学礼录》、《学乐录》、《学射录》、《田赋考辩》、《周易传注》、《论语传注》、《恕谷后集》等,学术成就大大超过颜元。



第二节 经学
  一、《韩诗》与《毛诗》

  西汉时期,《诗经》的承传授受有今文和古文的区分。今文《诗经》有鲁、齐、韩三家,称《鲁诗》、《齐诗》、《韩诗》。古文《诗经》则仅有毛氏一家,称《毛诗》。《鲁诗》、《齐诗》、《韩诗》被立于学官,而《毛诗》因河间献王刘德立有博士,故不被立于朝廷。

  《韩诗》始创于燕人韩婴。韩婴在汉文帝时曾为博士,汉景帝时曾任常山太傅,汉武帝时曾与董仲舒进行过御前辩论。他既治《诗经》,也治《周易》。韩婴对《诗经》的原旨作自由发挥,“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汉书·韩婴传》)。韩婴之后,《韩诗》形成王吉、食子公、第孙顺三大派,辗转相传。到东汉时,《韩诗》的地位便超过了《鲁诗》,大为流行。但到西晋时,由于《毛诗》独盛,《韩诗》便遭到冷遇,无人问津。南宋以后,《韩诗》散佚,仅存《外传》。

  《毛诗》相传始创于毛公。《汉书·儒林传》称:“毛公,赵人也。治诗,为河间王博士。”郑玄在其《六艺论》中也说:“河间献王好学,其博士毛公善说《诗》,献王号之曰《毛诗》。”但郑玄却在其《诗谱》中又分出了大小毛公,说:“鲁人大毛公为训诂,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孙吴时,陆玑又说大毛公为鲁人毛亨,小毛公为赵人毛苌。但与陆玑同时的徐整却说大毛公为河间人。其实,大小毛公之说只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汉书》所说的毛公才是可信的。

  《毛诗》在西汉时为29卷,有《毛诗故训传》30卷。东汉时,因郑玄、贾逵、马融等大儒都致力于《毛诗》的研究,郑玄又兼收众家之说,撰《毛诗笺》,故《毛诗》逐渐被学者所推重,魏晋以后,《鲁诗》、《齐诗》《韩诗》或散亡、或无传者,《毛诗》遂一家独尊,为后世所宗尚。

  二、崔浩统一“六经”的努力

  崔浩(?—450年),字伯渊,祖籍清河东武城(治今山东武城西北)。他从小即随作官的父亲崔宏在冀州(治今河北冀州市)、高阳(治今河北高阳东)、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等地生活。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他参与军国大事,官至司徒。

  崔浩“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魏书·崔浩传》)。明元帝即位之初,他被任命为博士祭酒,常教授明元帝经书。明元帝敕令他解《急就章》、《孝经》、《论语》、《诗》、《尚书》、《春秋》、《礼记》、《周易》,他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崔浩的“解”,主要是辅导明元帝学习的,自然比较浅显。其后,他又在“解”的基础上为诸经作注。

  崔浩治学十分认真,自称“专心思书,忘寝与食,至乃梦共鬼争义”,“始知古人有虚有实,妄语者多,真正者少”(《魏书·崔浩传》)。他注《周易》,在《叙》中说:“国家西平河右,敦煌张湛、金城宗钦、武威段承根三人,皆儒者,并有俊才,见称于西州。每与余论《易》,余以《左氏传》卦解之,遂相劝为注。故因退朝之余暇,而为之解焉。”(《魏书·张湛传》)由此可见,崔浩注经的态度是比较严谨的。

  太武帝末年,崔浩已注完《诗经》、《论语》、《尚书》、《周易》。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著作令史闵湛、郄?寸上疏太武帝,说马融、郑玄、王肃、贾逵注述“六经”,都有许多疏谬,不如崔浩精微。建议朝廷下令,收缴境内诸书,藏之秘府;颁行崔浩所注经书,“命天下习业”;再敕令崔浩注《礼记》、《左传》,“令后生得观正义”(《魏书·高允传》)。然而,崔浩不久即因《国史》案而被太武帝诛杀。统一经典注疏遂告终结,直到唐代《五经正义》问世后,经典注疏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三、隋朝经学家刘焯和刘炫

  刘焯(544—610年),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州市)人。刘炫(546—613年),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两人少年结盟为友,一道学习。曾向信都刘轨思学《诗经》,向广平郭茂学《左传》,向阜城熊安生学《礼记》,但均未曾卒业便离师而去。武强刘智海家中富有藏书,二人结伴前往,“闭户读书,十年不出”(《北史·刘炫传》)。隋文帝开皇初年,二人奉敕与著作郎王邵同修国史,参预律历修订,并值门下省以备顾问。开皇六年(586年),二人又一同考定《洛阳石经》。因刘炫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百余卷,二人同被除名返乡,以教授著述为业。其后,隋文帝诏令二人奉事蜀王杨秀,但二人迁延不往,被枷送蜀地,配隶军籍。不久,被蜀王宽恕,改为典校书史。蜀王被废后,二人又返回朝廷,修订礼、律。隋炀帝即位后,二人同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因官品卑微,二人又辞官返乡。数年后,刘焯被征召到朝廷,以备顾问,但一直到死也郁郁不得志。刘炫则在隋末动乱中,因冻馁而死。

  刘焯治经不迷信汉儒,认为“贾、马、王、郑所传章句,多所是非”(《隋书·刘焯传》),而且精通天文。著有《稽极》10卷、《皇极历》10卷,以及《五经述议》(已佚)。

  刘炫学识渊博,自称除《周易》、《仪礼》、《穀梁传》用功少差外,《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传》、《左传》、《孝经》、《论语》以及孔、郑、王、何、服、杜等十三家注“并堪讲授”(《隋书·刘炫传》)。著有《论语述议》10卷、《春秋攻昧》10卷、《五经正名》12卷、《尚书述议》20卷、《毛诗述议》40卷、《注诗序》1卷、《算术》1卷。

  “刘炫聪明博学,名亚于焯,故时人称‘二刘’焉。”(《北史·刘炫传》)尽管二人恃才傲物,命乖时蹇,学术繁杂多伪,但时人认为“数百年以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隋书·刘炫传》),对他们予以很高的评价。

  四、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孔颖达(574—648年),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少年时熟读《三礼义宗》,成年后专攻服虔《春秋传》和郑玄《尚书》、《诗经》、《礼记》,以及王弼《周易》。曾从刘焯问学。隋炀帝大业初年,“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新唐书·孔颖达传》)。入唐后,历任文学馆学士、国子博士、给事中、国子司业、国子祭酒等职。

  为了解决南北经学版本不一、注释分歧,以达到统一经学的目的,唐太宗诏令孔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编定“五经”,定名为《五经正义》。《五经正义》共180卷,折衷“南学”和“北学”,《周易》用王弼注,《尚书》用伪孔安国传,《诗经》用毛公传、郑玄笺,《礼记》用郑玄注,《右传》用杜预注。

  孔颖达《五经正义》包贯异家,折衷南北,不免繁冗谬误。后经进一步修订,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正式颁行天下,用于科举取士,使经学在版本和经义上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促进了儒学的普及。

  五、疑经惑古的啖助

  啖助(724—770年),字叔佐。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后徙关中。唐玄宗天宝末年,曾任临海尉、丹阳主簿。任满后归家著述,用10年时间撰成《春秋集传》一书。其后,又撰有《春秋统例》。

啖助长于《春秋》之学。通过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的考察比对,啖助认为《左传》叙事虽多,而“解义多谬”,“其书乃出于孔氏门人”(《新唐书·啖助传》);《公羊传》和《穀梁传》虽有穿凿、繁碎之嫌,但在“大义”上却比《左传》细密。啖助这种研究方法别具一格。后经其学生赵匡、陆质的修订和发挥,遂开宋儒怀疑经传的风气。清代经学家皮锡瑞认为这是“《春秋》经学一大变”,“宋儒治《春秋》者,皆此一派”(《经学通论·春秋》)。



第三节 史学
  一、《战国策》中的《赵策》、《燕策》、《中山策》

  《战国策》一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汉宫中所藏《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这六种战国杂史,按国别重新分类而编校成书的,共有33篇。其中,《赵策》有4篇、《燕策》有3篇、《中山策》有1篇。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史料,其底本为战国时期各国的史策。其中史料,不仅为《史记》所大量采用,而且也被战国诸子之书所零星征引。因此,《赵策》、《燕策》、《中山策》不仅保存了战国时期燕赵地区的宝贵史料,而且也反映了当时赵国、燕国、中山国的史学成就。

  二、十六国时期的燕赵史学

  十六国时期,后赵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后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冉魏也建都邺城;前燕建都龙城(今辽宁辽阳市),迁都于蓟(今北京西南),再迁都于邺城;后燕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此外,北燕虽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但其辖境却包括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东北部;南燕虽定都广固(今山东益都县西北),但却系后燕余绪;前秦统一北方时,燕赵地区也一度被前秦统治。

  以上政权,除冉魏外,均为羯、鲜卑、氐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魏晋以来,他们长期在边地与汉族杂处,已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汉族文明,所以当他们进入燕赵地区后,对编纂自己政权的历史具有较高的热情。

  后赵在襄国设置史学祭酒,以任播、崔濬领任,并命徐光、宗历、傅畅、郑愔等人撰写《上党国记》、《起居注》、《赵书》。其后,王兰、陈宴、程明、徐机等人又相继编纂赵国历史。中大夫傅彪等人撰有《大将军起居注》,参军石泰等人撰有《大单于志》。

  前燕时,曾仕后赵的王度撰写有《二石伪治时事》、《二石传》各2卷。前燕太傅长史田融撰有《赵书》10卷;杜辅还撰有《燕记》一书,专记前燕历史。范亨则撰有《燕书》21卷,专记慕容?时期的历史。

  后燕的董统撰有《后燕书》30卷,崔逞撰有《燕记》,封懿撰有《燕书》。南燕的张诠撰有《南燕录》5卷,王景晖撰有《南燕录》6卷,游览先生撰有《南燕书》7卷。其中,《后燕书》有本纪及佐命功臣、王公列传,“叙事富赡,足成一家之言”(《史通·古今正史》)。

  另外,北魏时期的韩显宗又撰写叙述北燕历史的《燕志》10卷(《魏书·韩麒麟传附韩显宗传》),补充了十六国时期除冉魏政权外燕赵地区各割据政权的历史记载。

  三、北魏史的编撰

  北魏立国之初,出于政治需要,道武帝拓跋珪即诏令尚书郎邓渊编撰国纪。邓渊撰写了十余卷,“惟次年月起居行事而已,未有体例”(《魏书·邓渊传》)。这是北魏史编撰的开端。太武帝拓跋焘时,崔浩、高允又受命撰述国书,按《春秋》体例,“编年序录”,将“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的北魏历史汇编为编年史。孝文帝拓跋宏时,李彪又将这部编年史按《史记》和《汉书》的体例予以重编,“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魏书·李彪传》)。在此基础上,北齐的魏收、隋朝的魏澹、唐朝的张太素等人便分别编撰了三部魏史。

  魏收(506—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市西)人。北魏、东魏、北齐间,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监、中书令等职。北齐初年,他奉诏与高隆之、房延佑、裴昂之等人编撰《魏书》。仅用4年时间,便完成了初稿。其后,又经过三次修改,编定为130卷。

  魏澹(生卒年待考),字彦渊。巨鹿下曲阳人。历仕北齐、北周、隋三朝,任殿中侍御史、纳言中士、行台礼部侍郎、太子舍人等职。隋文帝杨坚认为魏收所撰《魏书》褒贬失实,遂命魏澹与颜之推等人重修《魏书》。魏澹等人在魏收《魏书》的基础上,撰成《魏书》92卷。

  张太素(生卒年待考),魏州繁水(今河北大名县西南)人。唐高宗时曾任东台舍人、兼修国史。张太素著述颇丰,著有文集10卷、《策府》582卷、《说林》20卷、《敦煌张氏家传》20卷、《隋书》30卷、《隋后略》10卷,并撰有《魏书》100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