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位哲学家提出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遗留下了什么问题及稍后哲学家在此基础 

上解决了什么问题,遗留下了什么问题,以此方法——“问题史的方法”— 

—考察康德和黑格尔,就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既不能抬高康德,贬低黑格 

尔,也不能站在黑格尔的立场无视康德。此两种态度均不能真正了解德国唯 

心主义的历史。而正确的态度和结论只能是,从康德哲学到黑格尔哲学的发 

展历程,如同源泉到大海的历程,康德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准备,黑格尔哲 

学是康德哲学的继续和完成。而黑格尔之所以能完成并超过康德哲学,就在 

于他了解康德,在于“他们(康德的继承者们——引者。)比他还了解他” 

 (克朗纳:《从康德到黑格尔》,第27页)“从康德到黑格尔和德国唯心论, 

就其发展来说,应当看成是一个整体。”(《同上》,第21页)就是说,德 

国古典哲学发端于康德,完成于黑格尔。 

     ②以非理性主义改造黑格尔哲学。克朗纳从“问题史的方法”出发考察 

康德与黑格尔的关系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当他继续深入考察时,却歪曲了 

黑格尔哲学,把理性主义哲学改造成了非理性主义哲学。 

     克朗纳接受了黑格尔关于绝对观念、精神是世界的统治力量的思想,但 

他与黑格尔强调绝对观念、精神的客观性不同,强调绝对观念、精神的主观 

性,把绝对观念解释为“在反省精神本身中思维着自己的思维”,“思维自 

己的生命”,把精神的存在当作自我意识的存在。他还进一步认为,“作为 

辩证的、思辩的思维本身就是非理性的、亦即超理智的”,意识、自我、主 

体的根本内容是非理性的生命。固然,黑格尔强调了自我、主体、精神的作 

用,但他基本上是理性主义的,无论是他的主体、自我,还是他的绝对观念 

都是对立面的统一整体,是按照理性的、逻辑的方式向前发展的。由此可见, 

克朗纳对黑格尔哲学的歪曲及非理性主义化已大功告成,其歪曲的秘密已昭 

然若揭。 

     从上述论述反观克朗纳的“问题史的方法”,他强调康德与黑格尔统一 

的观点与其说是深刻,不如说是机智,甚至是猜测。他认为,康德哲学和黑 

格尔哲学的一致在于二者都把自我、主体提到首要地位,分歧只在于这个成 

分能被认识的程度以及这个成分是怎样被规定、被说明的。康德强调主体、 

自我的自主性和自由,但它不可被认识,远离认识的此岸而居于可望不可及 

的彼岸。黑格尔则强调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它是绝对精神发展 

的不同阶段,不仅可以被认识,且能自我意识。可惜的是,克朗纳在对主体、 

自我作解释、规定之初,就已偏离了理性主义的轨道。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 

真正地了解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一致性。 

     ③非理性的辩证法。在黑格尔主义那里,方法与内容相符合,是体系的 

灵魂。要想触动黑格尔哲学体系,必涉及到他的方法。反之,只有抓住了黑 

格尔哲学的方法,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体系。因此,克朗纳在完成对黑格 

尔哲学非理性化改造之后,又对其方法——辩证法作非理性主义改造。 

     克朗纳认为,矛盾即非理性。凡是存在着矛盾、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东西, 


… Page 9…

就是非理性的东西。黑格尔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矛盾,抓住了对立统 

一,以辩证法建构了人类哲学史上最宏伟、最复杂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逻 

辑学、认识论和历史观。因此,克朗纳宣称,“黑格尔是反理性主义者,因 

为他是辩证法家”(克朗纳:《从康德到黑格尔》第2卷第27页),因为“作 

为辩证、思辩的思维本身就是反理性的亦即超理性的” (克朗纳:《从康德 

到黑格尔》第2卷第28页)。 

     当然,作为一名哲学家,克朗纳一刻也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 

形式,并给以一定的合法性和承认。但他又认为理性的思维形式所反映、表 

达的内容却是非理性的,主体、自我的根本内容是非理性的生命。这样,克 

朗纳就声称,黑格尔是以理性的形式表达非理性的内容,“黑格尔的思想既 

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超理性的或者反理性的。”(克朗纳:《从康德 

到黑格尔》第2卷第270—271页)。 

     正是从这观点出发,克朗纳把经验自然科学与辩证法对立起来,认为前 

者以现象为对象,其内容是理性的,无矛盾的,但达不到真理;后者以实在、 

生命为对象,其内容是非理性的,充满矛盾的,但通过直觉,即心灵的感受 

可以达到真理。他人为地割裂了经验科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 

系。 

     ④信仰高于并补充理性。克朗纳18岁时就试图研究黑格尔的《精神现象 

学》,虽“完全失败了”,可他没有“放弃理解这本书的内容的努力”。数 

年后,他“终于找到了光明”。他认为,《精神现象学》是一部充满非理性 

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著作,是心灵向往上帝的过程,而不是如该书所真实再现 

的关于意识的发生、发展史,因而它是黑格尔最天才的著作,也是哲学史上 

最天才的著作。克朗纳这种非理性神秘思想在其晚年表现得更明显,主要体 

现于《信仰的首要地位》(1943)一书中。 

     克朗纳认为,理性借助于概念或共相,在经验给理智提供内容时,方能 

活动,以获得客观知识。而当理性试图克服一切限制以求达到它的最高领域, 

认识一切事物的最高的或绝对的统一性时,它却遇到了障碍,即最高的统一 

性是不能被经验的,也是不能被认识的,但设想这种统一性的存在,又是理 

性的一种不可少的、不可避免的要求。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康德的“理性 

幻想”的影子。 

     那么,“最高的统一性”是何物?如何达到它呢?克朗纳认为,“最高 

的统一性”即“最高的神秘”,它超乎理性之上,是理性所不可知的领域。 

对它的认识即“最高知识”。而认识的途径只能是宗教上的信仰和启示。这 

就是说,理性所不能达到、不能完成的东西,信仰和启示能够完成,因而, 

 “信仰既是非理性的活动,也是非理性的产物,它完全超出了理性”。(克 

朗纳:《信仰的首要地位》,第65页),“信仰属于首位,它超出理性的力 

量之上,并完成理性的事业”(克朗纳:《信仰的首要地位》序言第8页)。 

     从上述观点出发,克朗纳公开主张人的神秘性,提出“人是神秘”命题。 

至此,完成了新黑格尔主义的非理性化。 

      (3)融合客观精神与人的主观心灵的精神哲学家克罗齐 

     新黑格尔主义在德国失势之时,正是其在意大利兴起并达到隆盛之时。 

这股潮流与既是师生又是论敌、政敌的两位人物密不可分。他们是克罗齐和 

金蒂莱。 

     贝内戴托·克罗齐(1866—1952)出身于阿奎拉的贝斯卡塞罗里的名望 


… Page 10…

贵族。19世纪80年代后期专心研究那不勒斯历史和考古,90年代在意大利 

马克思主义者拉布里奥拉的影响下研究过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 1893 

年发表《艺术普遍概念下的历史》一文,标志着其哲学研究的开始,1902年 

创办著名的 《批判》杂志,标志他思想发生了重要转折,即着手建立自己的 

精神哲学体系。克罗齐的主要哲学著作是四卷本的 《精神哲学》,其中包括 

 《美学》(1902)、《逻辑学》(1905—1909)、《实践哲学》 (1909)和 

 《史学》(1914)。 

    本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克罗齐不仅是意大利哲学界,而且是 

意大利整个思想界的主导人物,是意大利的“精神教皇”(葛兰西语),影 

响了整整一代学者。如果仅就哲学来说,他之所以能矗立于象牙塔之顶,在 

于他在新黑格尔主义阵营内独树一帜,融合客观精神与人的主观心灵,营造 

了精神哲学,“改造”了黑格尔。 

    ①精神哲学体系。克罗齐作为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不同于其他新黑格尔 

主义者的地方,也许就在于他不是仅仅局限于从黑格尔哲学出发,批判、改 

造黑格尔哲学,而是以康德哲学的“先验综合”为基础营造自己的体系。 

    克罗齐对康德的“先天综合”大为赞赏,在他看来,谁不接受先天综合, 

谁就脱离了现代哲学,甚至全部哲学的轨道。不过,他对先天综合作了些许 

改动,以“精神先天综合”代替“先天范畴”。“先天综合是精神的一切形 

式,因为精神一般仅被视为先天综合,它不仅包含在审美活动和实践中,也 

包含在逻辑活动中。”(克罗齐:《作为纯概念科学的逻辑》,第138页) 

这样,他否认了康德关于“物自体”的存在性,以及作为“先验范畴”的“统 

觉”对象的“感性杂多”,并以此来继承、改造黑格尔哲学,建造自己的精 

神哲学体系。 

    克罗齐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基本观点:绝对精神或普遍精神是万物的本 

源,但他把这种绝对精神与人的主观的心灵相提并论,否定了黑格尔所承认 

的人以外的物质世界,自然的存在,认为黑格尔“授与自然界一定的地位, 

从而与自己学说的主旨发生矛盾,……他把一部分精神划给自然界,徒劳无 

益地把精神和这个并不存在的实在结合到一起” (克罗齐:《黑格尔研究和 

哲学解说》,第45页)。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只是精神,“精神就是整个实在…… 

除了精神没有其他实在;除了精神哲学,没有其他哲学。”(克罗齐:《实 

践哲学》,第387—388页)一切经验和认识的对象都是出于精神的创造,不 

同事物的区分也只是精神活动的形态的区分。 

    精神具有两种形式:理论的和实践的。理论的精神又分为直觉的和逻辑 

的;实践的精神又分为经济的和伦理的。精神的形式又是四个基本范畴:美、 

真、益、善。对四种精神活动的论述,构成了与四个基本范畴相对应的、组 

成克罗齐哲学体系的四个部分:美学、逻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 

    直觉是精神的基本活动,它的特点在于其对象的直接性和具体性。直觉 

中的一切都是原始的、纯粹的,“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没有一种事物跟 

另一种事物的比较,没有时空系列中的分类。”(克罗齐:《黑格尔哲学中 

的活东西与死东西》中文版,第69—70页)直觉对事物的把握只能知其然而 

不知其所以然。 

    克罗齐的直觉论与他的美学直接相关,认为只有直觉中的东西才是美 

的,艺术和美就是直觉及其表达形式的综合。他否定美的客观性,以及“美 

的事物”和“物理的美”的存在,认为直觉的美是精神性的,属于心灵的力 


… Page 11…

量。 

     理智,即概念的逻辑认识活动,是精神活动的第二种形式。它以直觉为 

基础,是关于一般的东西的理论活动。理智的活动不能掌握事物的内容,而 

只能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只有直觉才能达至内容。由此出发,克罗齐反对 

科学的认识。他把概念分为“纯粹的概念”和“虚假的概念”。他自己体系 

中的一系列范畴如美、真、益、善等属于“纯粹的概念”,而自然科学(包 

括数学)的概念则是一些“虚假的概念”,它们不能达到事物的内容,没有 

真理的意义,只能是一些方便的假设,只具有实际使用的价值,只有作为工 

具的作用。 

     精神经济的和道德的活动是精神活动的第三、四种形式。经济活动,即 

为了满足个别的利益和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包括政治等活动在内。它相应于 

直觉,以特殊的、个别的东西为目标。道德活动则相应于概念,以普遍的东 

西或者说整体为目标。经济活动可以是不道德的,但不失其经济价值——有 

用,而道德活动不能离开经济活动,它依据、包括经济活动,正如直觉不依 

赖概念,而概念依赖直觉一样。 

     直觉、概念、经济、道德,便是克罗齐精神活动的全部内容。 

     ②“差异辩证法”。克罗齐继承人并改造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克罗齐认 

为存在两种辩证法,一种是矛盾的辩证法,一种是差异的辩证法。在黑格尔 

看来,事物之间,包括事物内部,存在着差别、对立和矛盾。矛盾是以“正、 

反、合”三段式形式出现的。而克罗齐认为,黑格尔这样就把矛盾的辩证法 

当作唯一的辩证法,并运用于一切领域,这是黑格尔辩证法中“死的东西”, 

必须抛弃。指出矛盾的辩证法只存在于精神活动内部,且在于普遍存在的差 

异辩证法之中。 

     克罗齐认为,直觉、理智、经济、道德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有差异,它 

们彼此是“相异概念”,但它们又有联系,呈现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梯。 

其中,后者包含了前者,形成一个圆圈,因此,它们又是统一的。在构成宇 

宙万物的这四种精神活动之间不能运用对立统一原则,而只能运用“差异统 

一”原则,宇宙万物就是一个差异的统一体。 

     克罗齐认为,四种精神活动之间存在差异,但不存在对立。这就是说, 

他承认此非彼,但此并不否定彼,以一个“第三者”来调和矛盾。 

     ③“绝对历史主义”。克罗齐对黑格尔的历史观也做了改造。黑格尔把 

历史看作绝对精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