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日本投降后立即回到家乡呢?
  那些记录着斯大林及其亲信对这一问题的主张的文件不为人知。可以推测,斯
大林可能认为战俘是特殊的人质是同日本缔结和约时的一张王牌。抑或是他确
实害怕美国人将其重新武装起来对付苏联?
  战俘被用来干重体力活下矿井,伐木,搞建筑,铺公路。莫斯科大概是将
这种劳动当作是对战争期间遭受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方式。           1946年的头3个月,苏联内务部战俘和拘押人员事务管理总局副局长彼得罗夫中
将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战俘营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视察。他在自己的长篇报告当中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战俘实际上都被送到了荒野之地。当局决定让营员们自己建造住房,但既不给
钱,也不给物。战俘们被迫在窝棚、帐篷和不适合居住的简易房里过冬。
  由于没有铁路和公路交通运输工具,俘虏们徒步离开满洲里和朝鲜。经过两千
公里的艰难跋涉,他们被安排到矿井工作或是去伐木。
  第一个冬天最艰难。由于没有棉衣,日本夏季制服不顶用,而且日本人不适应
这样的严寒,许多人生病、丧命。医院刚刚准备就绪,病人并不是在生病的时候,
而是在床位空出来的时候才得以就医。
  那些同日本战俘打交道的人首先记着的是他们有劳动能力并且遵守纪律。政工
教导人员试图离间日本士兵和军官,而负责经营管理的人员则正相反,他们乐于利
用日本士兵服从上级的习惯。但战俘的劳动效率不高。经济学家们的秘密统计结果
表明,战俘营是在亏本经营。因战争而破产的苏联根本无力养活这么多日本战俘。
  战俘营不归劳改营管理总局管辖。日本人受到的待遇同被俘的德国人、意大利
人和其他国家的人一样,远远好于苏联的囚犯。
  与劳改营管理总局的同行们不同的是,战俘管理总局的工作人员并不故意折磨
自己的犯人。至于苏联的生活水平如此之低,以至于战俘们因繁重的劳动、因寒冷
和饥饿而死去这是另一码事。不过那时“人的生命价值”这一概念本身也并不
存在。
  虽然如此,在苏联内务部长谢尔盖·科鲁格洛夫签发的关于预防战俘逃跑措施
的命令中还是专门说:“对战俘使用武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极端措施,在所有
措施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应当采取这一措施。在所有使用武器的事例中,应对使用
武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专门的审查。”
  饮食标准划分成无数个等级这是劳改营管理总局的做法:通过肚子来控制
营里的战俘。士兵、军官、将军、营养不良症患者、病人、反法西斯学校学员、拒
绝劳动人员和被调查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标准,就看他属于哪一类战俘。
1948年,这样的标准有10个等级。
  用战后苏联饥饿生活的标准来衡量,这些饮食标准看上去是可以接受的(不过,
盛进劳改营饭盆里的当然只是饮食标准定额的一部分)。但这对于那些在西伯利亚
挨饿受冻数年之久的日本士兵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安慰。
  那些同肃反工作人员和政工军官们有接触的人日子过得好一些。政工教导人员
得借助于翻译和莫斯科出版的日语参考教材来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的任务是“确
保积极支持本国民主变革和支持加强对苏友好关系的战俘人数的不断增长”。
  当时还开设了反法西斯积极分子学习班,还举办了业余文娱活动。学习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人员受到提高饮食标准的奖励,被送到所谓的休养房间过上10…12天,
在那里,战俘可以穿上清洁的内衣和睡衣,好吃好喝。
  战俘营里盛行做表面文章之风。俘虏们按照宣传官员的要求展示“改造成果”,
表达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忠诚。装订好的相册里夹的是同一类照片:战俘们在食堂、
在理发馆、在牙医诊所,战俘们搞体育活动。
  照片旁边配注的是关于战俘幸福生活的说明词和忠实于斯大林的誓言。
  宣传者的期待没有成为现实。就连那些被列为反法西斯积极分子的人,与其说
是真正接受了关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讲解,不如说是为了努力生存下去而装装样子。
  1950年5月24日,内务部长科鲁格洛夫向斯大林、莫洛托夫、贝利亚、马林科夫、
米高扬、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汇报了“关于对战俘和拘押人员进行关押、使用其
劳动和在他们中间开展政治和日常工作的总结以及有关遣返回国的情况”:
  “为关押战俘和拘押人员,共建立  267个战俘营,下设2112个分营、392个工
作队和178所专门医院……
  “从1945年开始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大规模使用战俘从事劳动……大量的战俘被
安排到苏联煤炭工业领域工作,开采煤炭,修建和重建矿井,还被安排兴建新的重
工业企业符拉迪沃斯托克拖拉机制造厂、车里亚宾斯克和外高加索冶金联合企
业、阿穆尔钢铁厂……
  “战俘参与修建了贝阿大铁路,参加了改造和重建苏联各地区公路的工作,参
与兴建了一批水电站,其中包括明盖恰乌尔电站、塞凡湖电站、扎乌吉卡乌斯电站、
法尔哈德斯电站、索契电站、库拉科夫电站等,战俘占这些工程工人总数的40%…
…90%。
  “通过在战俘和拘押人员当中采取间谍和侦查措施,共查出6136名为敌方充当
间谍和情报人员的苏联公民,其中1554人的情况已经查明,其材料已转交国家安全
部有关部门。在战俘当中共查出并审判了983名背叛祖国的苏联公民,他们在希特勒
的军队里服役并在被俘之后冒充德国公民。“通过对曾经是德国情报机关工作人员
的战俘进行审讯,共查出819名来自人民民主国家的间谍。有关这些间谍的情况已通
过苏联外交部向相关人民民主国家当局进行了通报……
  “同时还获得了553名德国驻外大牌间谍的材料,其中驻美国的有18名,英国2
0名,法国27名,南斯拉夫21名,土耳其41名,西班牙27名,比利时10名,其他资本
主义国家84名,人民民主国家186名,俄罗斯、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白俄分子圈内
有78名,各国宗教人士当中有41名。这些间谍分子的材料已转交情报委员会和国家
安全部。
  “内务部机关还从已被招募为间谍的战俘和拘押人员当中筛选出986人,这些人
因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拥有关系网和活动条件而具有发展潜力。这批间谍人员已转交
情报委员会、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海军总参谋部和国家安全部……”
  1950年4月22日,塔斯社播发了遣返日本战俘的消息,5月5日播发了关于将德国
战俘全部遣送回国的消息。
  内务部战俘和拘押人员事务管理总局下面有一个业务局,其局长是原苏联军事
情报机关柏林情报站负责人、三级国家安全委员阿马亚克·扎哈罗维奇·科布洛夫。
  1945年和1946年初,战俘营里的业务部门负责处理被俘的宪兵、警察和日本情
报人员。业务部门的任务与其说是惩罚他们这些战犯,不如说是查清楚在苏联境内
有没有日本间谍。
  很快便查明,在刺探苏联机密方面,日本情报部门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成绩,
于是科布洛夫手下的工作人员在战争结束两年半以后接到新的指示:在俘虏当中建
立自己的间谍网。
  他们尽力招募那些充当内务人民委员部在战俘营里的内线的原德军和日军军官,
试图让他们在回国后继续为苏联情报机关效力。那些军官同意了,他们愿意做任何
事情,只为能活着回到祖国。
  50年代末,苏联驻西德和日本的情报机关得到了与他们当中数十人进行接洽的
指示。苏联情报机关挑选了最有潜力的一些人接头,结果令人失望。有的人干脆拒
绝见面,有的人报了警,用他们在苏联战俘营里写下的为内务人民委员部效力的保
证书来要挟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大赦不可避免
  鉴于取得战争的胜利,苏联宣布实行大赦。根据1945年7月7日的命令,30万名
犯人被释放。从1947年起,劳改营的管理略微松了一些:允许收取寄来的食品,工
作表现好可以提前释放。但与此同时,在斯大林的亲自领导下,刑事立法更加严格,
结果犯人数量上升。他们的活儿多着呢。
  劳改营管理总局继续扩大。
  这是怎么搞的呢?举例说,政府通过了关于向云母工业提供帮助措施的决议,
于是便立刻建立了内务部云母开采加工总局。再比如通过了关于增加石棉开采量和
产量的决定,立刻便成立了内务部石棉工业劳改营管理总局。政府通过关于发展地
质勘探工作的决定,随即出现了关于建立苏联内务部地质局的指示。
  1948年2月21日,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关押特别危险犯罪分子的劳改营和
监狱》的决定。
  特别危险分子包括间谍、破坏分子、民族主义分子、白俄、托洛茨基分子、孟
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社会革命党人,还有曾当过战俘的人和被遣送回国的非军
事人员。
  1948年1月,国家安全部长阿巴库莫夫和内务部长科鲁格洛夫向斯大林提交了关
于建立专门关押特别危险的国事犯的监狱和劳改营的计划,这样的国事犯共有10万
人。他们决定不释放那些服满刑期的人,而是将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
  国家安全部全力工作:准备一些大案,准备大搜捕,监狱的床位可能不够……
  1948年2月1日,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能关押18万人的劳改营的决定。结果
这还不够。1950年3月5日,科鲁格洛夫向斯大林打了一份报告,请求将劳改营的容
量增加到25万人。科鲁格洛夫在科米自治共和国、沃尔库塔、诺里尔斯克区、莫尔
多维亚、卡拉干达附近、克麦罗沃州、巴甫洛达尔州和科雷马建立了特种营。特种
监狱则根据科鲁格洛夫的指示建在了弗拉基米尔、伊尔库茨克州和上乌拉尔斯克。
  普通的劳改营用于关押那些根据刑法条款判刑的人。政治犯被关押在特种营,
他们得从事繁重的劳动。在这里,木围栏被带刺的铁丝网所取代,犯人们背上编了
号,住处的窗户装上了铁栅栏,夜果要锁上门。
  1954年,内务部的特种营改为劳改营,犯人的衣服上取消了编号,在见到劳改
营管理人员时,他们可以报告自己的姓,而不再是报告号码,这是索尔仁尼琴的
《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一书中所描述的。
  谈到科鲁格洛夫,涅克拉索夫教授指出:“他在斯大林时期干了7年。这7年间
只同斯大林见过4次面。这个部没有得到‘亲爱的父亲’的宠爱。因为吸引约瑟夫·
维萨里奥诺维奇的主要事情发生在另一幢大楼,即国家安全部。”
  1949年,科鲁格洛夫因参与建造原子弹而获得了列宁勋章。在党的19大上,他
当选为中央委员。
  科鲁格洛夫在内务部长这一职位上干到1953年3月5日。贝利亚在这一天将所有
特种机构置于自己的领导之下。科鲁格洛夫再次成为他的第一副手这一次是三
个副手之一,另外两个是谢罗夫和科布洛夫。
  在贝利亚二次挂帅期间,科鲁格洛夫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现。他是一个忠实可靠
的公务员,贝利亚信赖他,但没有把主要的心思告诉他。贝利亚让科鲁格洛夫来领
导伊格纳季耶夫时期被逮捕的原肃反人员案件的审核小组。几名将军被释放,并随
即被任命为内务部高官。
  贝利亚成功地摆脱了劳改营管理总局,将其移交给司法部管辖。他被逮捕之后,
这一决定被修改,根据部长会议1954年四月ZI日通过的决定,劳改营系统转回内务
部。科鲁格洛夫重新得到了劳改营管理总局。
  贝利亚被捕时,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对新的权力当局表现得非常忠诚,他立
刻向赫鲁晓夫和马林科夫表达了自己的忠心。于是他被任命为部长。当时没有什么
特别的人选。
  被任命为第一副部长的是赫鲁晓夫本人很熟悉的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
夫以及中央书记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沙塔林。当时的打算可能是让沙塔林稍微
熟悉一下卢比扬卡的环境之后,立即由第一副部长升任部长。但赫鲁晓夫后来改变
了计划,沙塔林实际上最终也没有参与内务部的工作。
  贝利亚被逮捕后,部领导层中有4000人被解雇。从外边党务机构和军队…
…调来一些人员。主管人事的副部长和人事局局长由苏共中央办公厅下面的两位局
长担任。科鲁格洛夫受命削减人员编制并通过局的合并来精简机构。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是不幸事故还是谋杀?
  科鲁格洛夫将曾经由贝利亚控制的所有特工机关掌握在自己手中长达半年。新
的国家领导人对这些机构的兴趣绝对没有消失。
  1953年,贝利亚被枪决之后,赫鲁晓夫签发了中央关于在苏联内务部第二总局
(对外情报局)下面建立第12特别处的决定,该处的任务是对美国、英国和其他敌
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军事战略设施和交通线实施破坏,并对苏联最活跃的敌人
采取恐怖活动。
  这样的敌人包括以斯捷潘·班杰拉为首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的领导人和由
流亡分子组成的民族劳动联盟的领导人。为了除掉这些人,专门训练了一些特工军
官。霍赫洛夫大尉是其中之一,他后来被派往西德,民族劳动联盟领导人之一格奥
尔基·谢尔盖耶维奇·奥科洛维奇就住在西德的法兰克福。派遣霍赫洛夫出去的是
科鲁格洛夫,而这一事件引起轰动则是在克格勃首任主席谢罗夫在位时……
  几乎很快,在1953年秋天,克里姆林宫便产生了关于像内务部这样的庞然大物
应当被肢解的想法。况且,科鲁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