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语言的胜境-外国文学与语言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语言的胜境-外国文学与语言学-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可能无力“猜”透浮士德的这段“天鹅绝唱”所蕴含的深厚哲理,这

  是我的中学学力尚难以企及的。但毕竟我可以凭自己的现有能力和对人生的

  探索精神,去领会它对我的意义。这时,浮士德就不是在向别人而是在向我

  表述他的人生体验和理想,并呼吁或邀请我去同他交谈。他告诉我,人生的“最终和最高的任务”是,脚踏实地、百折不挠地追求自由的生活,把贫瘠、污浊的荒地改造为美丽、富饶的“人间乐园”。这自然会使我想到浮士德在

  此之前说过的另一席话:

  我有勇气到世界上去闯荡,把人间的苦乐一概承当。

  不怕和风暴搏斗,便是破釜沉舟也不慌张。

  我要投入时代的激流!

  我要追逐事变的旋转!

  让苦痛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尽量互相轮换;

  只有自强不息,才算得个堂堂男子汉。这些话语句句敲击我的心弦,激发我生命的热情。在我心里,它们同我们古代哲人的话形成惊人的一

  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这样,东西方人生“智慧”交织一体,使我对自我存在的理解升

  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初步领悟到浮士德的历尽人世沧桑才获得的宝

  贵的“最后结论”:“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

  与生活的享受。”只有执著、顽强地去追求人生自由,才能实现完美的

  人类生活理想:“人群熙来攘往,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

  而对这种人生图景的体验,该是多么“美”的“瞬间”,“至高无上的

  瞬间”!此时,我的这些话语上的理解就不再只是语言性理解,而同时

  也是存在性理解,即是语言性理解所创造并构成的存在性理解。也就是

  说,我对《浮士德》的语言性理解,创造并构成我的存在,更新我的生

  命。这表明,语言并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而且根本上是人的存在方式。

  有了上述具体讨论的基础,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加达默尔精心独创的一些

  语言学概念了。

  对话及其它

  语言游戏、成见、对话和视界融合是加达默尔的独创性概念中颇引人注

  目的。

  我们遨游于艺术本文的语言迷宫之中,就意味着我们在从事“语言游

  戏”。“语言的生命就存在于当我们第一次说话时便开始了的游戏的经常不

  加

  断的进行之中”。 。这不是说当我们说话时我们只是在随意嬉闹,而是说,“我们找到的词汇才抓住我们要讲的意思,”或者,“词义的每一次确定都

  加

  可以说是在具体情况下以游戏方式从词的含义中生长出来的”。 。这“游戏”加 达默尔: 《哲学阐释学》,据《美的现实性》,第157 页。

  加 达默尔: 《哲学阐释学》,据《美的现实性》,第157 页。

  不同于维特根斯坦那种语言运用中的不确定或多义特征,不是巴尔特意义上

  的缺乏所指的能指飘浮状态,更不可与席勒所谓主体的自由状态同日而语,而就是指艺术理解的语言性,具体讲,指艺术理解中对话规则对于游戏者的

  优先性和主导力量。游戏的特点在于,它具有一套不以游戏者个人意愿为转

  移的独立的规则体系,游戏人只有适应并遵守这套规则体系才能从事并享受

  游戏。因此,“游戏者并不就是游戏的主体,而是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者才得

  到表现”。同理,在艺术理解中,真正的主体不是作者或读者,而是“艺术

  《

  作品本身”。艺术作品是一套独立于作者或读者之外的语言符码世界,它具

  有存在上的优先地位,可以说,在艺术理解中处于中心地位。但同时,正象

  游戏规则对游戏者具有吸引力一样,艺术品又必须以其特有的魅力去吸引读

  者,依赖于与读者的相遇才能真正实现其存在。这种魅力正来自其“内部”

  特有的语言“秩序”。加达默尔的“语言游戏”概念表明,艺术理解的语言

  性就在于艺术的内在语言秩序对于主体的构成关系。艺术作为“语言游戏”,就是具有魅力地吸引和赢得读者的东西—而在此,艺术的语言秩序是真正的

  主体。

  如果说,“语言游戏”主要阐明艺术的内在语言秩序本身的优先地位和

  主导性的话,那么,“成见”概念则突出过去传递下来的现成语言秩序即“传

  统”的威力。“传统”由语言构成,它象“你”一样对“我”说话,是对话

  参

  中的“他者”,而不是对象。加达默尔认为,“成见”是人们进入艺术理解

  前的先入之见,是由传统支撑的人们理解本文的“前结构”。

  加“我们与传统共有基本的成见”。“成见”根本上属于历史现实,“构

  《

  成了我们的存在”。所以,“成见”非但不是理解的障碍,相反,正是理解

  的必需前提,并且也是理解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此他强调,真正的阐释学应

  关注“成见”、“传统”或“历史”的作用,具有“效果史意识”,即关心

  理解者和理解对象的相互作用,在理解中显示历史的真实。这里显示出一种

  视界:由传统支配的语言符码 (“图式”或“游戏规则”)在艺术中处在优

  先地位。

  如果人们都拥兵自重般地拥有“成见”而划地为牢的话,人与人之间的

  艺术理解又如何可能发生呢?于是加达默尔呼吁“对话”。引入“对话”这

  一语言学术语,正是要在种种“成见”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对话”是人

  与人之间应用语句来表意和交际的活动。语句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反

  正,“在相互交谈中,我们经常逾越到他人的思想世界之中;我们参与了他,《

  他也参与了我们”。 “成见”在此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一面构成人理解本文

  的基本“视界”,一面又标明我们与本文之间存在某种“时间距离”(如年

  代、地理、民族、文化等。)“对话”就是基于“成见”视界去交谈,同时,也是跨越“时间距离”而力求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相沟通。加达默尔自信地

  认为,“对话”概念不仅“克服了把中心确定在自我意识的主观性中的做法”,而且“力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支持海德格尔所领导的……反对重新落入形而上

  《 真理与方法》,中译本,第148 页。

  参 见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77 页。

  加 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第二部第二章,1982 年英文版。

  《 哲学阐释学》,英文版,第9 页。

  《 美的现实性》,中译本,第158 页。

  加

  学语言的斗争”。应当讲,这一自我评估虽然过于自信和乐观,但作为意图

  却是值得重视的。随着“理性王国”的崩溃,绝对的、独断的即形而上学的

  语言 (其典范形式是内心语言、独白)已遭受重创,但依旧根深蒂固,力求

  枯木逢春;另一方面,新起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不及物语词,在其超个人、客观或永恒逻辑程度之说的深层,则独断语言依旧。人们各执己见,沟通如

  何可能?加达默尔倡导“对话”,无疑是消除偏见、歧视、误解、敌意而走

  向平等、互谅的一条可行的路,尽管他终无力使这条路铺设成功。“对话”的目标在于“视界融合”:理解者的现在个人视界与本文所含

  过去历史视界达到沟通,这是自我与“成见”、“传统”的疏离的瞬间性解

  决,是存在的呈现。“视界融合”并不能与席勒“游戏”、尼采“沉醉”、狄尔泰“体验”等浪漫美学概念同等看待,因为后者显然是关于人的理想存

  在方式的乌托邦陈述,而前者主要指非乌托邦意义上的人与人的相互了解、谅解或尊重,即不是指双方完满同一状态,而仅仅指双方在保持各自独特前

  提下的交谈的融洽状态。当今世界,分歧、争辩在所难免,但重要的是“对

  话”本身,是“对话”的愿望、乐趣及其持续的可能性。不过,“视界融合”

  这个词一经使用,就难免给人以“乌托邦”式感受,尤其当加达默尔试图用

  它来达到阐释学的普遍性梦想之时。由此而论,“视界融合”以及加达默尔

  的整个阐释学美学构想,还是带有了“语言乌托邦”味道,只不过,这味道

  正在淡下去,不妨称作“亚乌托邦”,但决不是反乌托邦。这表明,“语言

  乌托邦”的解构并非易事,总会遭遇相反的建构力量的拆解。加达默尔的阐

  释学美学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解构美学,而只算得处于由建构型美学走

  向解构型美学的中途。

  面向修辞学的阐释学

  可以不客气地说,加达默尔的美学带有德国式的浓厚的思辨色彩,因为

  它无法提供与这种本体论玄想相适应的具体方法模式。如他自己所说,“它

  《

  完全不是一种有关技术技能的学说,也不会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进行理解”。与

  其说它是一种以阐释的普遍性为旨归的宏观视界,不如说是大而无当的空

  想。甚至是他的富于洞见的“成见”概念,虽然揭示了艺术理解的必要前提,有助于把握一向为人忽视的种种差异力量在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但仍然是某

  种潜隐于人的存在——理解中的抽象物;而且,对“成见”的合法和必然特

  权的信念掩盖着一种保守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也就难怪他会既引起人们的

  广泛兴趣又招致激烈的批评了。

  从语言角度看,加达默尔的问题并不出在哈贝马斯所指责的对“语言性”

  的过分强调上,因为在我们看来,对此的强调并不必然导向对语言之外因素

  如权力、社会利害等的轻视或否定。但确实,把问题说得集中些,他的失误

  就在于未能着意说明语言现实地起作用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必然涉及语言与

  权力的关系。福柯说得好:哪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力。我们说话,同他人

  交谈,与他人共在,而在此过程中权力悄然闪入,通过支配我们说话时的语

  词、语气、语调、修辞格等而支配着我你之间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也许伊加 达默尔: 《科学时代的理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年版,第51 页。《 科学时代的理性》,第98 页。

  格尔顿的批评是尖锐的中肯的:阐释学无法承认意识形态问题—无法承认这

  一事实:人类历史的无穷对话常常是权势者对无权势者的独白;或者,即使它的确是“对话”,对话双方—例如,男人和女入—也很少占据同

  等地位。它拒绝承认,话语总是个可能决非仁慈的权力所打断;而它最

  不能在其中认识到这一事实的话语就是它自己的话语。伊

  如果无视对话中必然出现的不平等关系,那走向可能的平等对话境界—

  视界融合就缺乏必要的现实程度和得力措施。因此,加达默尔虽然力图纠正

  结构主义者忽视语言的现实对话特性的偏颇,但自身在解决对话的现实存在

  方式上仍然束手无策。看来,这种语言中心论必然地陷入困境了。

  或许与论者的质疑、误解或反对有关,或许是阐释学自身摆脱困境的尝

  试,加达默尔晚期转而用“实践哲学”和“修辞学”去进一步说明阐释学,加

  力图使之成为“作为应用理论的阐释学”,从而显示出从空想的玄学到实用

  的“实学”转变趋向,也等于宣告单纯的语言中心论是没有出路了。这里的“实践”并不出于马克思而是来源于亚里士多德,指全部实际的事物以及人

  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的自我设定。“实践固有的基础构成了人在世界上的

  加

  中心地位和本质的优先地位”。这样的“实践与其说是生活的动力,不如说

  是与生活相联系的一切活着的东西,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某种方式引

  《

  导的生活”。这种“实践”显然是语言性的,不过比之早期的“存在—理解”

  概念,更注重具体实用性。由此而来的“实践哲学”,就是关于人在世界中

  的自我阐释行为的阐释学,这种理论本身被认为也是一种实践—语言实践。“阐释学是哲学,而且是实践哲学”。《

  加达默尔进而复活古老的“修辞学”(Rhetorics),把实践哲学确定为

  修辞学—“实践智慧”。因为修辞学的原初含义并非关于说话艺术的纯粹技

  巧性学问,而是与人的具体生活实践相关的东西,即是“由言语决定的关于

  《

  人类生活的哲学”。这里,他虽然强调了语言的实践性,以此驱除结构主义

  者那种单纯语言模型的乌托邦残余,但仍然明智地维持并扩展自己的一贯主

  张:语言是我们立身于其中的世界本身的行为,是使我们的存在获得自我理

  解的东西。他现在所强调的是:语言作为修辞方式,正是人的生活实践智慧,或者是人的富于智慧的生活实践。如此,人的存在的语言性就不再如早期那

  样一般地指语言的富于智慧的存在—理解特性。真正的存在的标志就是:富

  于智慧地生活。这样一来,“语言性”术语就显得过于宽泛、笼统而无法准

  确达意了,应当被另一有效术语替换:修辞性—当然这非加达默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