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人类最早的男女亚当和复娃的化身,而“人类历史”就是这两人的反 

复变化和发展,冲突与和好。 

     在《芬尼根们守灵》中,乔伊斯有意地溶进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宗教和历史典故。这样,伊尼威克一家的日常生活和相互关系就超出了 

家庭的意义,成为人类整个历史过程中所有活动的隐喻和缩影。“乔伊 

斯从特殊推向一般,就象他将《尤利西斯》变为众人的故事一样,他也 

将这个以都柏林郊外为背景的个人及其家庭的故事变成了各个时代所有 

人的故事。他们的冲突代表了所有的争端和战争。我们的故事大体就是 

从这样的背景里产生的——从全部神话、全部文学、全部时间和空间的 

背景里产生的”。 


… Page 31…

      《芬尼根们守灵》的思想渊源一方面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 

曾经把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分为两大类:第一是生存本能,即自我保存 

和生殖传种天性,这是一种深潜在人的知觉之外的动物性本能,充满了 

黑暗和盲目的混乱,它倾向于性的欲望,遵循欢乐——痛苦原则。第二 

是死亡本能,即“自我毁灭”趋于“寂灭”的冲动。也就是说,人类具 

有一种挑衅和侵犯他人的本能,以及在一定条件下追求死亡的本能并遵 

循死亡原则。正因为用这种观点来观察整个人类,所以小说中才有意识 

地出现这场恶梦。另一方面,乔伊斯还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和意 

士利哲学象维戈的历史观的影响。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认为,人类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是一切人共有 

的;这些特征以一种潜在的能力的方式存在于每个的潜意识的深处,成 

为一种能够把人的行动和思想组织起来的力量。因此,“集体无意识” 

往往表现在各民族的礼仪、神话、象征和宗教态度上,是一个民族和个 

人得以形成一种目标和价值,借以在心理上保持平衡和健康的主要根 

源,这种根源如果遭到破坏而不能实现,精神的健康就会受到破坏。维 

戈的历史循环论,也是乔伊斯的重要思想支柱之一。维戈认为,世界历 

史按四个阶段不断重复。第一阶段是神的时代,是创世的时代:第二阶 

段是英雄的时代,如特洛伊战争和亚瑟国王的武士时代,这个阶段实行 

贵族政治;第三阶段是人的时代,即雅典政治家培里克里斯、罗马帝国 

衰亡时期以及近代世界;第四阶段是混乱时代,其特征是贵族让位于民 

主制,民主制导致极度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久,最后造成文明的破坏, 

当今世界正处于这样一个紧要关头。然而,灾难使人类认识到神的力量, 

于是历史又重新进入神的时代,开始新的循环。 

     显然,以上这些观点对乔伊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乔伊斯认为, 

在人类历史的交替更过程中,情欲是创造人类的源泉,战争是消灭人类 

的力量,而主宰一切的是神的力量,他以雷鸣电闪开创了世界。因此, 

 《芬尼根们守灵》就是从一长串雷声开始的。“《芬尼根们守灵》与维 

戈的循环、与永无休止的沉浮降升,有着对应的关系”。书中所有的人 

都经历升降沉浮的过程。从芬尼根、爱尔政治家帕内尔、凯撒大帝、耶 

稣,直到日、月、星辰、潮汐以及生命 (始于土壤又归于土壤)。无休 

无止的升降、沉浮、兴衰,在乔伊斯看来就是人类和自然界活动的模式。 

乔伊斯不仅在内容上而且试图从文字形式上表现这种循环,从而提出了 

 “循环”这一含义在小说中的地位。 

     为了充分表达生与死变化莫测、循环往复这样一个哲理,齐伊斯采 

用循环描写:全书没有开头、没有结尾,开始的一个词与结尾的最后一 

词可以连接起来成为句子,使整个作品成为一个循环体。全书起首是这 

样一个无头无脑的句子“河流,经过夏娃、亚当处……”而全书结尾是 

一个半截句首,最末的一字是在英语中必须放在名词之前的定冠词the, 

其后不但没有任何字样,而且没有任何标点,这就迫使读者不得不回头 

去接读首句,从而获得历史如长河而又循环反复的印象。象首句这样循 

环接轨的句子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乔伊斯甚至说,读者可以从此书中任 

何部分开始阅读,进入循环,可见小说已完全无时间顺序可言,同样地 

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为了充分表达恶梦的特点,齐伊斯还使用时空错 

乱、层次交错、任意联想等意识流手法。在这场“宇宙史”般的恶梦中 


… Page 32…

充斥各种各样光怪离奇的情节。乔伊斯认为,要表达这些离奇的情节和 

夜间神志不完全清醒时的意识流,就必须运用离奇的语言。在书中,作 

者大量使用双关语,将多种意义注入杜撰的词汇,并利用词的谐音取得 

幽默滑稽的效果。作者还旁征博引,将大量古代神话和文学作品的人与 

事引入文中,构成象征、隐喻、暗示,等等。更为突出的一点是,作者 

认为“英语已经被我用完”,他在书中运用了多种外语,使十八种语言 

仍然杂隈,其中包括希伯莱、阿拉伯和中国文字,甚至还有亚美尼亚和 

阿尔巴尼亚等文字;再加上乔伊斯善于一语双关和多关,使文章在掺入 

了大量外国语言国家之后,更是扑朔迷离,如同天书一般。 

     这样一来,原已十分含糊艰涩的作品,更变得不可理解了。乔伊斯 

企图以艺术性最强的形式达到既定的创作意图,因而在语言的改造创新 

上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乔伊斯对语言有着特殊的感受力,甚至还在童 

年时期,他就强烈地迷上了文字的历史和富于暗示的力量。他阅读字源 

辞典,研究在语言上有所创新的布莱克和韩波的作品。他尝试把五个元 

音打乱重新组合,以道出“表述原始感情的语言”。有人形容,当齐伊 

斯描绘一个字的结构时,听上去就象是一位雕塑家在谈论一块石头。对 

语言的深刻认识,导致了他在语言上的彻底创新。在 《芬尼根们守灵》 

中,他把单词拉长、缩短,如对“雷击”一词竟用了一百个字母拼写而 

成,象征雷声隆隆不断;或把它们拆散重新组合成新的混合词,赋予多 

种意义。他还打乱排印规则,重新安排词序和句法;改变单词的拼法和 

结构,形成各式各样的双关语;以多种方式使用多种语言,综合构成复 

杂的意义群。极有弹性的英语在他手中弯曲、伸缩到几乎折断的程度。 

这种做法,一方面极大限度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一方面又使它格外 

地晦涩难懂,使《芬尼根们守灵》成为乔伊斯所有作品中最难理解的一 

部。 

     此书发表后,立即表示赞赏的人果然比《尤利西斯》更少。甚至一 

贯支持的庞德和韦弗女士均表示难以理解。乔伊斯本人曾戏言此书只能 

有十一位读者。虽然乔伊斯本人认为这是他最重要的著作,直到今天, 

 《芬尼根们守灵》的许多奥秘仍未揭开。就是这部“天书”般的作品, 

使众多学者为了倾倒,心甘情愿地皓首穷经,从各种角度、各个层次进 

行研究,试用揭示其神秘的外衣。可见,《芬尼根们守灵》确实具有研 

究价值。 



                               意识流的圣经 

                            —— 《尤利西斯》 



                             生活的多面棱镜 

                     —— 《尤利西斯》的思想内容 



      “莎士比亚的艺术形象是一面高悬的镜子一样映照自然。经过司汤 

达修正之后的小说又象一面沿路疾驰的反射镜一样照出各种景象。可以 

说,乔伊斯艺术的基本形象是一面多面的棱镜捕捉到朦胧光时所映出的 

放大和扭曲的形象。” 

     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家中,乔伊斯是最具有个性的一个,关于他和他 


… Page 33…

的作品的讨论,从本世纪初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同年代的人们对 

他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他的作品的褒贬批评也没有定论。批评他的人认 

为乔伊斯的作品枯燥乏味,而且难以理解,同时过多的意识流常常使许 

多读者很难把握作品的主旨。褒奖他的人则把他看成是莎士比亚以来最 

伟大的作家,对他的文学影响持赞赏态度,认为他是现代文学的开山鼻 

祖之一。一九八二年是乔伊斯诞辰一百周年,许多报纸、杂志纷纷发表 

书评,给他以极高的评价,认为乔伊斯对现代文学的贡献就象爱因斯坦 

对物理学的贡献一样,“现代文学如果没有他是不可思议的”。这种评 

价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最近以来人们对乔伊斯的看法。随着岁月的推 

移,人们越来越重视乔伊斯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很多人开始重 

新研究乔伊斯在文学史的价值,而且规模不断扩大,内容逐渐加深。这 

些都表明乔伊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随着乔伊斯国际声望的日益提高,他的作品也成为人们瞩目的热 

点。《尤利西斯》被认为是乔伊斯进入世界文坛的扛鼎之作,是世界文 

学宝库中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小说中的娇娇者之一。它 

标志着英国新形式小说的诞生,确定了乔伊斯在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 

位。 

      《尤利西斯》写的是在有限环境中的几个人物所经历的几件事情。 

全书以三个都柏林人在一天当中的经历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出现在人物 

意识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这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确切 

地说是从当天早上8时到次日凌晨2时。三个都柏林人中一个是自命不 

凡的艺术家、青年教师,名叫斯蒂芬·迪德勒斯,这个人物实际上就是 

 《青年艺家的肖像》中的同名主人公,乔伊斯让他在《尤利西斯》中继 

续他的经历。另两个人物是广告经纪人奥帕特·布鲁姆和他的妻子莫莉, 

由于他们的儿子过早夭折,夫妻感情留下创伤,结婚16年性生活一直很 

不完全。布鲁姆对妻子疑心重重,怀疑她有外遇。 

      《尤利西斯》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上午八点,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郊外一处破烂的城堡式建筑里,住 

着刚从巴黎回国的青年艺术家斯蒂芬·迪德勒斯和一个医学院学生以及 

一个英国青年。由于家庭经济拮据,再加上斯蒂芬与父亲闹矛盾,只得 

孤身一人在外飘泊,此时他已经在一所中学里得到一份工作,靠教学所 

得维持生活。这天他回忆起母亲临终时的情景,由于他拒绝跪在母亲床 

前向上帝祈祷,不答应母亲生前的最后一个要求,因此坏了自己的名声。 

母亲的灵魂似乎他的眼前晃动,斯蒂芬感到十分内疚和惭愧,而父亲与 

他之间的矛盾也使他十分烦恼。早餐的时候,一个老妇人送牛奶进来, 

他觉得这个瘦瘪的老妇人就是爱尔兰的象征。早餐后,斯蒂芬就到学校 

中上课去了。 

     上午十钟,斯蒂芬在学校中给一个班级上历史课,从一个学生错误 

的回答中他忽然得到一个新的启示,并由此引发一连串思考。课后学生 

们冲出教室去打曲棍球,只有一个懈怠的学生留下来补习功课。放学之 

后,斯蒂芬到校长办公室去领工资,校长与他大谈经济学、爱尔兰历史、 

以及犹太人在爱尔兰历史上的贡献,最后与他在校门口道别。 

     十一点钟,斯蒂芬离开学校后,来到海边散步,他边走边思索,探 

讨着各种哲学、艺术、美学、政治问题,又由两个助产妇联想到伊甸园, 


… Page 34…

思绪无拘无束,任意驰骋,但又找不到各处问题的确定答案。小说前三 

章主要写斯蒂芬在精神上的失落感,极需寻找一个精神上可以依赖的“父 

亲”。 

     小说的主人公奥帕特·布鲁姆是个生活在都柏林的普通犹太人,广 

告商。他一生很不如意,但又时时流露出自满和优越感。儿子鲁迪幼时 

早夭,自己在二十来岁时丧失了性机能,妻子莫莉是个性欲主义者,在 

丈夫不满足她的欲望之后,便在外面与情人勾勾搭搭,甚至邀回家中寻 

欢作乐,使他的生活蒙上了阴影。八点钟的时候,布鲁姆翻身起床,到 

厨房做早餐,他想吃猪腰子,但食柜的猪腰子都已吃光了。他给莫莉准 

备了一盘早餐。莫莉娘家姓特维迪,母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父亲是爱 

尔兰军官,她在歌剧院当歌女,生性放荡,最近与歌剧院经理勃莱西斯·波 

依伦勾勾搭搭、经常来往。她在小说中出场的地点大多在床上。布鲁姆 

搞好家务事,喂了猫,便上街去买猪腰子,只买到一只,拿回家来。这 

时莫莉已经起床了,手里拿着波依伦写给她的信,告诉她今天将到她家 

排练歌曲。布鲁姆知道后闷闷不乐,便到花园散步,一边读一篇旧杂志 

上得奖的小说,一边进行内心独白,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突然,他 

听到圣乔治教堂的钟声,想起今天应该去参加一场葬礼。 

     布鲁姆从花园回到屋里,休息一会儿去出门做他的广告生意。路过 

邮局时,他取出一封信,原来他一直与一个名叫玛莎的女打字员进行柏 

拉图式的恋爱,并且用“享利·弗劳尔”这个名字和她交往。他边走边 

读,细细地品味自己与情人之间的“精神爱情”。接着他来到万圣教堂 

门口,由于他认为天主教过于看重实际利益,对门口上张贴的约翰·考 

米牧师布道广告不以为然。走过药店地时,他买了一块香喷喷的柠檬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