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乔伊斯与尤利西斯-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Page 2…

                                 内容简介 



     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具个性的作家之一。对他的作品,褒贬不一。 

但人们公认:“现代文学如果没有他是不可思议的。”本书着重探讨乔 

伊斯的思想艺术,以及 《尤利西斯》的丰富复杂内涵及其表现。对于作 

为追求者、思考者的乔伊斯,本书追述、评价了他流浪的一生,探究了 

 《都柏林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芬尼根们守灵》这些主要作 

品的思想和艺术。对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公认为意识流文学“圣经”的 

 《尤利西斯》,本书挖掘阐释了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分析论述了这部现 

代神话和梦幻小说的艺术结构、意识流表现和文体风格。 


… Page 3…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 

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 

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 

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 

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 

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 

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 

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 

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 

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 

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 

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 

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 

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 

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 

必修课。 

     这套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 

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 

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一)国别、地区文学史,(二)分 

体文学史,(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四)文学比较、交流,(五) 

作家作品 (上),(六)作家作品(下),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 

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 

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 

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 

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 

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 

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 

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 

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 

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 

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 

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 


… Page 4…

               意识流大师的梦魇 

───乔伊斯与 《尤利西斯》 


… Page 5…

                       “追求者与思考者的结合” 

                       ——乔伊斯的生平和创作 



                               流浪的一生 

                           ——乔伊斯的生平 



                                    一 



     詹姆斯·乔伊斯(Jmmes Joyce)1882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郊区。 

他是家中的长子,很得父亲的宠爱,早年在幸福的环境中表现出他的文 

学天才。 

     乔伊斯的父亲约翰·乔伊斯是个能言善辨、幽默消瘦的爱尔兰人。 

乔伊斯在《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他) 

学过医、划过船,有一副男高音嗓子,业余爱好演戏,平时颇贪杯中之 

物。他是个诚实的人,善于讲故事,当警察时好粗声嚷嚷,当过小地主, 

搞过小额投资,还当过什么人的秘书,又在酿酒厂混过什么差使,当过 

税务员,破了产却老是喜欢吹嘘自己的过去。”这些正是约翰·乔伊斯 

的生平写照,他的祖先曾是爱尔兰望族,虽然上过两年大学,但他一无 

所成。接着又办了个企业,参加促进爱尔兰自治的政治活动。1880年, 

约翰·乔伊斯时来运转,在一次竞选活动中获得一个待遇优厚的终身税 

务官职务,年薪高达五百英镑。可惜约翰·乔伊斯在得官之后并不尽职, 

他喜欢喝酒,挪用欠款,从而犯下了许多错误。1890年他所支持的帕内 

尔倒台后。约翰·乔伊斯被迫提前退休,这时他才42岁。从这以后,整 

个家庭陷入困境,约翰·乔伊斯只能在口头上吹嘘自己辉煌的过去,而 

债主们的索债使常常他狼狈不堪。乔伊斯家族原来还是有相当财产,但 

约翰·乔伊斯挥霍无度,渐渐地把祖传家产押抵出去,到了最后被迫卖 

掉全部产业,自己也沦为无产无业的贫困“绅士”。 

     对于这样的父亲,乔伊斯又恨又爱。他年轻的时候十分痛恨父亲, 

看到他身上的自私、挥霍以及对妻子儿女的冷酷,把他说成是都柏林罪 

恶的化身,在作品中处处给予讽刺和批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乔伊斯 

看到了父亲的另一面——爱尔兰人的典型性格。他把父亲与祖国联系在 

一起,从父亲身上看到爱尔兰人的幽默俏皮,并把这一特征反映在自己 

的作品中。1931年,约翰·乔伊斯去世时,乔伊斯曾对友人说:“《尤 

利西斯》中的幽默是他 (乔伊斯的父亲)的幽默;书里的人物都是他的 

朋友。这部书实际上是他这个人的翻版。”乔伊斯爱自己的父亲还因为 

他父亲与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约翰·乔伊斯是当时爱 

尔兰独立运动领袖帕内尔的忠实支持者。那时爱尔兰还处于英国的殖民 

统治下,帕内尔为了爱尔兰的独立自由倡导议会内斗争。他挺身而出, 

团结英国议会中的爱尔兰人,争取爱尔兰自治和建立爱尔兰人自己的议 

会。幼小的乔伊斯从父亲口中得知祖国的命运和帕内尔的斗争经历,在 

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后来他虽然长期侨居国外,但对祖国的爱丝毫 

未减。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使乔伊斯与父亲共同站在一起,也加强了 

他与父亲的联系。 

     乔伊斯的母亲玛丽·简·默黑是一位坚强忍耐的家庭主妇。她有十 


… Page 6…

六、七个儿女,但只有十个活了下来。由于丈夫在家庭管理上的混乱和 

投资经营的破产,使她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与约翰·乔伊斯不同,她爱 

自己的儿女,对他们无私相助,竭力地保护他们但没有支配他们的意识。 

年少时的乔伊斯十分热爱自己的母亲,把她比作温暖和慈祥的化身。随 

着年龄的增长,乔伊斯改变了自己对母亲的看法。一个偶然机会,他见 

到自己的母亲和另外一个男人偷偷在一起谈话。他马上意识到母亲的心 

并不仅仅属于父亲,这个发现使乔伊斯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不 

再仇视自己的父亲,也不再热爱自己的母亲,经常嘲笑母亲对上帝的虔 

诚,故意不听她的话并揭她的疮疤。这种怀疑、故意挑衅和故有的爱交 

织在一起,形成了乔伊斯对妇女的态度,在他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这种 

感情一直影响着乔伊斯,并成为他作品中的一部分。 

     六岁的时候,乔伊斯被送进天主教耶稣会办的著名寄宿学校“克郎 

高士森林公学”。1891年,由于家庭破落,乔伊斯被迫辍学。由于他从 

小才智出众,聪明过人,这所公学的校长对他的遭遇深感惋惜。1893年 

乔伊斯和弟弟在这位校长的帮助下免费上耶酥会在都柏林市办的走读学 

校“贝尔弗迪尔公学”。在辍学的两年间,乔伊斯一直呆在家里自学功 

课。因此,他很快就赶上同班的其他同学,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从1893 

年到1898年,他年年获奖,这给日益困窘的家庭带来一点安慰,也使他 

得到父亲的宠爱。他的文学才能也在这个时候得到长足进展,1897年他 

获得金爱尔兰同年级学生最佳作文奖,1898年毕业考时他又获得优秀作 

文奖,主考的大学教授对他的译文大加欣赏,鼓励他发挥自己的文学天 

才,攀登文学艺术的高峰。早期的成绩树立了乔伊斯对文学的信心,为 

他后来走上文学之路作了良好的铺垫。 

     在中学里,乔伊斯表现不错,曾经两次被推选玛丽亚协会会长。这 

时他实际上是位学生领袖,教师与家庭对他寄以厚望,希望他在正统的 

宗教教育下担任圣职,献身于上帝。爱尔兰是个信仰天主教的国家,有 

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年少的乔伊斯在这种气氛中耳闻目濡,对经院哲学 

十分佩服,至于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马斯·阿奎那,更是他崇拜的对 

象。但是在“贝尔弗迪尔公学”的最后一年中,他的信仰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乔伊斯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书籍,其中有英国作家梅瑞狄斯、哈代 

的作品,也有外国作家但丁、邓南遮、福楼拜、托尔斯泰的作品。知识 

丰富了乔伊斯的头脑,也扩大了他的视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宗教信仰, 

认识到宗教是自己的精神枷锁,而教会的控制是爱尔兰不能振兴的原因 

之一。从此,他对学校的课程失去了兴趣,上课经常迟到,还遭到校长 

的斥责。16岁的乔伊斯已经为自己设计了一条追求艺术的道路,不管那 

虔诚的母亲如何哀求,他决心放弃那个母亲和学校为他安排好的“属于 

上帝”的圣职。 



                                   二 



     1898年,乔伊斯考入著名的都柏林大学。这所大学曾经为世界文坛 

培养了许多文学巨匠,如斯威夫特、肖伯纳、叶芝等都是在她的哺育下 

成长的。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乔伊斯获得了新的发展,他如饥似渴地 

阅读了大量书籍,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辈青年的水平。 


… Page 7…

     进入大学以后,乔伊斯选择了现代语言专业。这似乎和他天赋的语 

言才能有关。早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就掌握了拉丁文、意大利语和法语。 

这一选择使他更充分地施展自己的语言才华,在外教的直接辅导下,他 

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并阅读了大量的外文书籍。正因为这些,他后来能 

够随心所欲支配语言,写出不朽的文学巨著。 

     在大学里,乔伊斯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积极参加许多课外活动, 

是文学与历史协会的骨干成员。他还参加业余戏剧演出,哼唱一些从父 

亲那儿学到的滑稽而感伤的歌。这时,他对易卜生发生了兴趣,易卜生 

对挪威的贡献成为他学习的榜样,他暗下决心:要使爱尔兰文学走向世 

界,让外部的广大世界了解爱尔兰,也让爱尔兰更加了解处部的广大世 

界。他怀着崇拜之情阅读易卜生的作品。为了看懂易卜生的原著,还下 

功夫自学了挪威语言。 

     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当时在英国已经享有很高的声望,但对他的作品 

仍有一些争议。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原因。爱尔兰人很少谈论易卜生的作 

品。年轻的乔伊斯在此时大胆地倡导易卜生的作品,显示了他过人的才 

智和能力。1899年,有人在大学的文史协会上宣读一篇有关戏剧的论文, 

指责现代戏剧丧失道德标准,影响极为恶劣,并点名批评了易卜生的戏 

剧。乔伊斯见自己所崇拜的作家遭人亵渎,当场站起反驳这一论点。散 

会后,他立即撰写了一篇题为 《戏剧与生活》的论文,替易卜生的戏剧 

辩解,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文章写成后,乔伊斯要求在文史协会上宣读全文,以反驳对方的论 

点。不料,学院院长在审阅这篇文章时认为乔伊斯贬低了戏剧的道德意 

义,不允许他在公开场合宣读。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乔伊斯 

一次次找院长谈话、辩论,并搬出经院哲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 

作理论根据,又送来易卜生的戏剧作品让院长亲自阅读。在他不屈不挠 

的坚持下,院长终于被说服了,同意了他的要求。1900年1月,乔伊斯 

走上文史协会的宣读讲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刚一开始,他就遭到许 

多人的反驳和围攻,乔伊斯奋起反击,运用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但丁、 

福楼拜等名家的观点,提出了“我们必须按照我们在现实世界上见到的 

男人和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