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作者:吉恩·n.兰德勒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作者:吉恩·n.兰德勒姆-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头领和老板,弗农强硬果断又公正合理,她是个观点鲜明、直言不讳的经理,总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感觉;她是个伟大的大人物,以自己的外向个性,来与每个愿意听她陈述产品选择意见的人开诚布公地交谈。弗农的急躁和坚持原则,帮助她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商品册行业。弗农是典型的普罗米修斯气质,在迈尔斯—布里格斯个性分类表中属外向一直觉型一思维一判断者,她很符合这一类型,能追求生活中的机会,并具有极大的冒风险倾向。这种类型是改变世界的设计师。弗农凭自己的眼光看见森林而不是只见树木,不断关注可能性而不纠缠于困难,她是个宏观视野的妇女,能看见有利因素,而藐视不利因素。更重要的她是一个内在力量型独立女性,自己总是清楚前进的航线,并凭借自己的动量源——一而不是别人的——一来实现梦想。

  家庭与事业

  在1950年从纽约大学退学后,弗农与塞姆·赫奇伯格结婚。当她怀孕时,便试图作为专职母亲以家营商业来增加家庭收入,“我们没有足够的钱……要有一套住宅,抚养孩子,有辆轿车,我需要家务帮手,因此别无办法,只能工作。”弗农希望创造出自己时代的邮购传奇故事。“有一天我醒来便说,我有一家1.3亿美元资产的公司”。当问及她何以从家中开始经商,她回答:“那时候妇女出去干活的很少,因此我想邮购是最好的办法,你能从房内开始,呆在家中,换尿布,做生意”。

  弗农的方法与玛格丽特·撒切尔、哥达·梅和艾斯蒂·劳达一样,她决定养育孩子的同时干事业,只不过她把家庭放在生活的首位,而经商只是辅助计划。弗农二者兼顾并非没有代价,她的第一次婚姻便是这种同时兼顾努力的牺牲品。在1969年她与塞姆离婚前,赫奇伯格家有两个孩子,戴维和弗雷德。她在1986年告诉《美国周末》杂志:“我真的很爱第一个丈夫。如果我俩不是一起干,我想可能还维持着婚姻”。弗农的两个儿子经受住了打击,生活得很正常,弗农与两个儿子一起旅行,他们是商业助手,家产继承人弗雷德在1993年弃商从政,小儿子戴维负责公司对外联络,很显然,他的领导热情没有哥哥弗雷德高。

  弗农在1970年与罗伯特·凯兹结婚,婚姻维持到1980年,当她与凯兹离婚时,她明确认为公司是她毕生情感所在,将莉莲·凯兹改为莉莲·弗农。看来弗农觉得公司的生命力比任何其他关系都持久,现在创建人和公司从名字和精神实质上都不可分割了。她的职业和个人生活经历是:在创建邮购业主导企业的同时,有两次婚姻,生过两个儿子。在弗农同时充当母亲、妻子和总经理三种角色的同时,家庭无疑会蒙受影响。无人能成为两个领域的主人,同时实现更不可能。莉莲·弗农看来是个更成功的妇女,在建立发展业务的同时养育了家庭,其他妇女没有这么成功。

  生活危机

  弗农及其犹太家庭在30年代中叶德国反犹太运动中,先移居荷兰,然后又于1937年逃到美国安家。这看来对她父母的打击更大,然而这种剧烈的生活变化,对年幼女孩来说是种创伤性经历,小莉莲要面对两种新语言、新文化的学习,在战后早期忍受失去朋友和熟悉环境的打击。从德国到荷兰再到美国的迁移发生在莉莲4到10岁阶段,这种在儿童关键性发展阶段的迁居培养了她一种长期的生活应付能力。一个面对未知、陌生环境的孩子学着对付崭新的东西,在探索过程中建立了自我充实。弗农学会适应新文化、语言和学校,她在不知不觉中培植了所有革新、创业活动必备的经验:建立巨大的矛盾承受力。这种早年训练对当时来看是个不利因素,但最后使弗农在成年时具有巨大的个性力量。弗农早年的迁居,成为她在发展公司过程中面临危机时的一笔有价值的经验财富。

  弗农是个少年时,她哥哥弗雷德死于二次大战,她从来没有谈及此事,显然这仍是她记忆深处的一个痛楚,这种经历也是伟大成就的一个先决性和潜在性原因。本书前一部分已讨论过阿雅·普利高津说到的我们在每个重大危机时达到“分支点”,然后演变到更高峰状态,他说:“许多看似崩溃的体系,实际上是突破的前兆”。看来弗农巨大动力和执着的成功动机,部分起因于她童年的迁居和哥哥的死亡。根据对男女创造幻想家的研究表明,对个人行为影响最关键时期是5到12岁之间,这正是弗农从德国到荷兰再到美国经受创伤性经历的阶段。她经受了考验,但是她无畏的人格和追求完美的热情执着缘自于她早年创伤和迁居经历。

  内在力量型创业性成功

  这位内在力量型企业家是完美的女商人,利用积极向上的资本主义创业精神达到了商业领域的顶峰,弗农自己设计良好的成功公式是下述十大诀窍;

  莉莲的成功秘诀

  1.安排好自己和家庭的时间。

  2.尽可能与最优秀的人相处。

  3.畅开新思路,采用好方法。

  4.准备冒风险。

  5.有其所为,有其所售。

  6.不要滞留于错误或缺点——而要从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别让错误击败或挫伤你。

  7.不要事必躬亲——委派代表!

  8.在没有适当的体系和操纵人选的时候,不要急于扩展。

  9。别害怕能帮助你更有效经营的计算机技术。

  10.不要自不量力地开支——设定实际预算,控制开销,把债务限制在驾驭范围内。

  莉连·弗农90%的产品是卖给妇女的,1993年每天订购达35000人,她经销礼品、家用品、园艺品、装饰品和儿童用品等20个不同的目录册类,1993年有1.41万本这种目录册邮递给顾客。弗农独特的力量型独立风格,加上勤奋工作、坚持不懈,使她取得成功。足以证明她自信的是,弗农为任何不满意的顾客在10年后提供全额退款,这是她显示莉莲·弗农公司保证让顾客满意的方法,这种经营哲学只能来自对自己产品和能力绝对信任的人。你不可能在官僚性机构看到这种计划,因为它对自己及产品没有这种信心。这种风格使莉连·弗农成为无可比拟的商界领袖。

  小结

  莉莲·弗农这位完美的女企业家,由于在商界的巨大成功使她荣获了五个荣誉博士头衔,正是她的普罗米修斯精神让她达到如此高的境地。她承认自己在1951年,在餐桌前试图为日常生计赚点钱时,根本没想像到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她有一个梦,并极其成功地使之实现了。弗农1993年公司拥有资产额,说明追求梦想者何以能有所奖赏。弗农1993年基于股票价格的净财产达1亿美元,这对于从婆婆妈妈起家经营、准备贴补丈夫工资和帮助日常开销的人来说,成绩很大了。弗农凭借直觉了解普遍妇女想买什么,提供竞争者不予考虑的别致产品,又以闻所未闻的100%的保证额进行推销,加上她的创业才能,显示她是位真正的创造天才。莉莲·弗农是所有期望在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年轻妇女的最好榜样。

             莉莲·梅那斯切·弗农

         莉莲·弗农公司总裁——商品目录册皇后

  出生:1928年3月18日,德国莱布切格

  主导品格:内在力量型企业家

  宗教信仰:犹太教,不热衷

  座右铭:“我从不销售连自己家中都不想要的产品”,“尽量抓住每个机遇”。

  哲学观:“我从不被自己的错误或缺点所击败或改变,我从中吸取教训,变不利因素为有利的推动因素”,“不厌其烦”。

  绰号:商品目录册皇后

  创造/革新:创造世界上最大的礼品目录册公司,产品各具特色,10年还本保证。

  产品/贡献:1993年发行1.41亿本商品目录册,平均每本108页,包括700种产品,赢利1。73亿美元。

  成功:在经历两次与丈夫离婚过程中建立公司,超过西尔斯和夏普等代表性商品册公司,美国证券交易所最大的由妇女创立的公司。

  自我描述:“我当机立断,我根据我的‘黄金内脏’抓取机遇……我知道事情的进展”

  孩次序数;最大的女儿,哥哥大3岁

  童年迁居;5岁时从德国莱布切格迁到荷兰,10岁迁到纽约。

  父亲职业:拥有一家制造厂

  良师:父亲和艾斯蒂·劳达童年时培养:14岁当电影院领票员,每小时兼10美分;又当糖果店营业员,就此形成了工作概念:“我那时候认识到,能够工作应该是种开心愉快的经历。”

  正规教育:开始在德国,后在荷兰,又到纽约市,纽约大学心理学系三年级

  生活危机:全家逃离纳粹迫害来到美国,少年时哥哥死于二次大战

  婚姻/恋情:与亚麻制品商塞姆·赫奇伯格结婚,1969年离婚;又与树脂生产商罗伯特·凯兹结婚,1990年离婚,再改弗农的姓。

  风险倾向:“准备冒风险”,“莉莲弗农的决策总是——也将是——创造性的”,“我凭借我的‘黄金内脏’抓住机遇”。

  气质:外向—直觉型—思维—判断者—普罗米修斯气质

  行为:喜欢“与众不同”(革新方式)行为,直觉、强硬、急躁、竞争性、暴躁、自信、工作狂

  事实家庭:两次婚姻中上班母亲和企业家,两个儿子,戴维和弗雷德,都为母亲工作。

  自尊:她对成功的定义:“我是个移民,因此我渴望融入并有所贡献,以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嗜好:阅读、电影、玩和歌剧

  英雄偶像:年轻时电影名星和艾斯蒂·劳达

  荣誉:14个组织的总裁,五个名誉博士头衔,各类“年度妇女”和创业奖。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第十九章 琳达·沃切纳






第十九章 琳达·沃切纳

              ——“A型”工作狂

    “我要华纳成为胸罩业的可口可乐公司”,“我得注意忠诚、体面、

  合作、革新、坚持不懈和我能做到主义”

               ——琳达·沃切纳

    幻想是洞悉无形之物的艺术。

             ——乔娜森·斯威夫特

    我们必须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中的改变者。

             ——默哈格斯·K.甘地

  琳达·沃切纳取得的成就,是许多年轻女孩子只有做梦才想得到的。她能实现小时候的儿童梦境,她的巨大成功起源于着魔的动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一种“A型”工作狂。她能面对巨大的矛盾困境坚持不懈,成为男人控制领域中深受尊重的企业领袖。只有极少数妇女能列入《幸福》500家大公司总经理行列,更不用说要像她这样操纵和管理这种大机构。沃切纳凭借决心、毅力和独特的专注和驱动力,接收了一家100年历史的公司。这些品格在沃切纳11岁全身裹缠石膏时便已形成,那时她发誓有一天要经营自己的公司。沃切纳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她的公司,沃纳考,是同行业中最大的企业。

  沃切纳没有求助任何帮助达到了顶峰,她有个梦想便努力工作去实现它,她一路披荆斩棘中留下许多垫背者。大多数人在她以闪电般速度达到目标行程中,还茫然不知自己所受的打击来自何方。这位驱动型妇女崇拜价格/收益比率,每股收益,EBIT(她的“税前收益”的缩略词吉祥符号)和投资回报,这是沃切纳衡量成功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指标,每个为她工作的人都明白这点。

  《幸福》杂志(1992年6月15日)称琳达是:“美国最成功的女商人”。她300万的年薪,便是她的董事长对她价值的估计标志,沃切纳1991年根据股票收益和其他红利的总收入达2300万美元。这位“A型”总经理是第一个以敌对性接收扭亏转盈、公开上市、获得公司经营权的妇女。作为沃纳考总裁——《幸福》500家企业中由妇女经营的最大企业——沃切纳成功地减少了公司的负债,并使股票价格增长75%。她将自己的1000万美元押于这次冒险,这种愿意将自己的钱押在风险投资赌台上的气魄,使她在1993年得到总额7200万美元的回报,沃切纳从一名低微的胸罩经销商,达到自己行业的顶峰,这无疑使她有资格成为创造天才。她在40岁时做到了这些。

  个人生活历史

  琳达·乔依·沃切纳1946年2月3日出生于纽约市弗雷斯特希斯,她父亲赫曼是纽约市的皮毛商,母亲雪莉是家庭主妇。琳达是第二个孩子,但如同独生女,因为她姐姐比她大18岁,在她长大过程中已离家结婚。琳达是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像许多50年代出生的孩子一样,受着父母的宠爱和纵容。她说在她很小时,他们便像大人似地待她(玛格丽特·米德也这样说着自己的父母)。沃切纳在核心家庭中生活的独特之处,是她那年老的犹太父母培养着她无价的自尊。作为年老双亲的唯一孩子,沃切纳大部分时间是独处或与成人在一起,结果是极大的自我充实精神,不需要依靠其他东西获得精神支柱。沃切纳的父母通过告诉她是如何出色、绝不会做错事之类的话,培养起她强烈的自尊。她如此深信不疑,以至到读大学时,“我们相互间角色颠倒过来了,我成为他们替代父母,他们的支柱”。

  在沃切纳8岁时,一个男孩抽掉她脚下的凳子,这一事件改变了她的生活,“由于这一事故,我需要做矫正脊椎手术,在13岁前一直绷着石膏”。在从医院回家后的两年中,沃切纳几乎两年不能走动。她谈到那段经历:“我独自一人,除了期盼明夭来临别无所求,而又不知这天何时来临。当我很累时,仍然在梦想银色三角悬挂我的头顶”(《工作妇女》1992)。

  自从这段早年经历后,沃切纳成为一个驱动型妇女,“我有种永无止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