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作者:吉恩·n.兰德勒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作者:吉恩·n.兰德勒姆-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精华人物,她生活在被承认的边缘上,令公司要员、经理和主任们眼花涂乱,则是因为他们从未敢违背社会常规。甚至被传统裹缠着的玛格丽特·撒切尔也以其特有的方式打破规则,在她英国首相任期中,她常发问,“他是我们的人吗”?——即撒切尔主义及信条的信奉者——每当接纳新员入党都是如此,这便是她特定的避免采用不是她队伍之列的风险躲避者人物的方法,她是创造型领袖的个性化身,用一种积极的自尊对付她的反对者,不愿将任何时间花在任何不愿将果园建筑在她信条上的人身上。

  直觉和自我形象

  创造天才的共同品格是独立性、高度自尊、反叛精神、自大狂、爱冒风险、不妥协和众望所归的领导才能。所有这些品格都建立在坚定不移的自我形象之上,事实上,伟大领袖的自尊和形象近乎傲慢,而没有它,他们则毫无建树。特蕾莎·艾米比尔在《成长创造》(1989)中发现:“如若没有内在火花,则不可能有创造活动。”她说道:“内在的动机”是创造的情绪,所有创造源自内有,而不是来自绝无”。正如精神分析家安东尼·斯托在《创造的动力学》(1993)中描述的过程:“创造者习惯于在他们有意识决定的源泉之外绘就其灵感的独立性。”他发现强烈的直觉是爱因斯坦、达尔文、莫扎特和德彪西的驱动力,他说:“创造者极容易走进内部世界,”正是在这一内部世界中,创造天才们找到了灵感。

  爱因斯坦是运用内在思维创立崭新理论的极佳范例,他纯粹通过直觉思维过程创立了相对论,然后等待科学界通过观察和实验证实他的理论,这又花了15年时间,他说,“理论能通过实验加以证实,但从实验通往理论的路径是没有的。”直觉研究者丹尼尔·卡蓬在著名杂志《今日心理学》(1993·4)中讨论“直觉的分析”,认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波林,洛德·艾德里安和乔纳斯·索尔克证实同样结论,他们告诉他,“我们在演算之前便已知道答案。”安东尼·斯托在《创造动力学》中讲道:

    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足促进了幻想者对内在世界的开拓,……敏感,早

  熟、拥有优于一般装置的神经系统的天才儿童……,受到婴儿时全部经历

  的影响最深刻,最有可能“深植”。

  直觉和“内知”对创造过程至关重要。丹尼尔·卡蓬确定了我们的想法,认为直觉来源于潜意识,是“人类智慧的主要部分”,他说道:“创造艺术家一直知道创造的摇篮是直觉,”所以,所有创造活动来自潜意识,他进一步认为“直觉关系到生物体的存活”,因为它是“生物体祖先的本能制成品;由此非条件反映变成条件性的,并组织成所谓的直觉适应性行为模式”。

  事实和幻想是纠缠不清,相互交织的

  研究显示伟大的女幻想家们由自己的潜意识形象激起灵感。保罗·皮尔索尔在《创造奇迹》(1993)中认为,“感知造就现实”。他对健康的研究证实了他的想法;我们的观察决定着现实;我们儿童时代和成年的自我形象最终定势着我们的成功。对天才的研究显示他们的内在幻想与现实纠缠不清、相互交织,他们并不急于区别意识和潜意识事实。琳达·西切尔斯·伦纳德,一位荣格理论和皙学研究者将这种女性列为“幻想家”,她发现她们在探视未来,揭示事实方面,具有高度的直觉感——有时是黑暗的预言,有时是灯光下的图景……'她们的'图案是无法通过正规思维所能把握的,她继续说道:“梦想家通过突如其来时而令人震撼,时而让人狂喜的形象、梦境、内在声音、词语和标题、观点,或体感所得的潜意识来直接获取知识。”(《见识疯女人》1993)。

  这十三位女天才自孩童时期就定格成为力争超凡和获得阿德勒传统时代的超成就,她们拥有“精神级能量”或“内在化个性”,将她们推向永不满足于平庸的境地,玛格丽特·撒切尔和哥达·梅所获得的成就便可看作是这种内在化能量的功能。这些女性被驱动满足她们内在成功的需要,她们儿童时形象成为推动她们达到成功顶峰的一种内在动力——并不是预知或有意识的——而是由于她们预决性的需求要满足内在现实图景。弗里德里克·涅兹切和阿尔弗雷德·艾德(弗洛依德信徒)将这种动力称为“意志力”或“超越和完善竞争力”(艾德,1979)。特蕾莎·艾米比亚(1989)发现,“激情并不是由于自身原因要做某事的内在动力,做事的动力是因为它有趣、好玩、满足和自我挑战……它来自内部”。

  精神级能量(弗洛依德观)

  这十三位妇女拥有惊人的疯狂精力。琳达·沃切纳雷厉风行,使商业界难以置信有如此庞大的创造能量的妇女而为此膛目结舌,莉莲·弗农以其轻描淡写的说法,说自己有一打动能,麦当娜是生活力的模范;哥达·梅在年逢70时还充满活力,经常一连几天不离开办公室,偶尔睡会儿觉,也常常是在书桌上;丽莎·克莱伯恩一连几年每天工作18小时,而奥普拉·温弗雷的日程安排会令大多数男士累垮。这些能量是她们巨大的自信的功能,以此来求得自身完美的自我争斗需求的满足。

  意识与潜意识行为:场景或电影

  亚伯拉罕·莫斯洛,韦恩·戴尔和其他著名心理学家曾传播这一信条“我们成为自己所想”,并鼓动一位少女说:“我在15岁时便会成为男孩”。心理学家已经证实,我们的心理想象决定大多数追求的行为操作。从山顶滑雪下来的技巧与积极的心理准备大有关系,而不仅仅是滑雪技术问题。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第一个认为波变成粒子的方法取决于我们对它们的观察。医学专家和作家保罗·皮尔塞说:“一条深刻的真理是我们的感知创造自己的现实”,他的意思是我们的行动与我们对事实的潜意识图象纠缠交织。请试试踏上无人操作的电梯,看着你的头脑如何对待身体的,你想保持平衡很困难,因为你的头脑已定势着你的身体与感知的电梯运行相适应。在电梯没动时你的脑子在想电梯在动,并告诉身体去调节适应那种运动。大多数哺乳期母亲具有同样的直觉力量,由于奶水常常因饿时的哭叫声开始溢出,因此一听到孩子哭声,乳奶便会外溢;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母亲能区别婴儿是因为饿而哭,还是由于尿布脏等不舒服而引发的哭叫。更奇怪的是当别的婴儿要吃时的哭叫声引起母亲奶水外溢的经历。无论成人还是婴儿,每种意识活动或思想由头脑所感知到的真实形成的“潜意识预知”所操纵,那便是自尊之于创造性过程之重要的本质。是头脑中的电影而非场景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心理学家还发现,那些想着肯定的人倾向于表现良好,而想着否定的往往表现不佳。新的心理学流派现在培养人们通过积极的成功形象来决定自身,正如许多田径运动员直觉到的想象成功会增加成功的可能。格里格雷·贝特森给出下述引语来描绘自大狂玛格里特·米德,“这几乎是纯粹能量原理,我无法赶上,而她不能停顿。她犹如一艘拖船。她能坐下,到上午8点写3000字,并将其他时间花在博物馆”(哈沃德,1984)。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滑下一个困难的隆坡,则会使肌肉放松,这是保证高成功率和获得欢呼声的条件。相反地,往坏处着想,使人的身体倾斜,肌肉绷紧,无疑导致从山上摔倒的先决性失败。心理学想象流派认为,“信则使然”,这一信条如今已被移用到医疗和健康领域。

  迪派克·乔伯拉是世界闻名的医生、讲演者和作家,他确认癌症和爱滋病的医治是我们信仰体系的功能。他认为,身体的每个细胞每年都在替换,新细胞以好或坏的形式替换——有些注定病变,而有些注定良好,乔伯拉相信,那些开始从癌症和爱滋病中恢复的人有“不知道”自己是病者的好细胞,这些细胞成为良体,帮助摧毁疾病。他做了令人信眼的观察:那些最先死于诊断为像癌症这样绝症的人是那些“知晓”自己死亡可能的人;医生往往死得最快,因为他们对生还成功的可能和自身的限制“知晓”太多!对自己死亡可能性“毫无知识”的赢弱老妇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她对自我限制一无所知。换言之,最好是不清楚自己健康和疾病的统计概率。

  相反地,最好是“明白”自己成功的潜能,但在踏入崭新而无人知晓的领域时。敞开你的选择大门。运用你的右脑(质量天性)来开拓这种可能,而让你的左脑(数量感觉)躲到一边。人们有种定势成功的潜意识,创造幻想家能让此发生,他们从不让有意识的现实阻碍成功之路。换言之,幻想家们知道该走向哪里,拒绝让自己的头脑来干涉身体的行进,他们是整体论者,能将自己的头脑、身体和潜意识一起调动集中瞄准目标。

  那些编制内在成功电影的妇女成为社会上创造性成就者。书中这十三位女性完全控制自己的内在电影,让剧情带着自己走向希望的田园。她们是整体论者,从不允许约定俗成或自我内心不安干扰她们的表演,这些女性具备独特的能力来操作由自己内部(潜意识)控制的头脑状态,同时能摒弃一切外部(有意识)的干扰。换言之,她们从不让头脑阻挡身体的去路。

  行为和成功=以往写就的剧本

  看来伟大作家(如艾恩·兰达)和毒瘾者的区别,首相(如玛格丽特·撒切尔或哥达·梅)与失业秘书的差异,声名显赫的明星(如简·芳达,玛丽亚·卡拉斯或麦当娜)与臭名昭著的妓女的不同与自身的有意识形象并无多大关系。我们所生活其内的角色早预定成电影胶卷,由我们的潜意识放映,而不是由我们的意识来操作。这并不是说潜意识电影是无法更改的,但所放映的电影内容是我们的感觉所无法控制的,除非我们采取行动改写储存在潜意识之中的原始剧本。我们的“自我”的内部图象是自我形象,是我们坚持不懈所要成为的状态。我们的潜意识头脑储存着宏观图景,决定着我们生活每个阶段的表演内容;我们的意识只允许我们扮演个别场景,如出去约会,选择对象,而对象的生理及情感品格的选择则由我们的潜意识需求决定。我们选择对象基于内在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不是我们的意识头脑的愿望。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潜意识需要一位内向顺从的对象,那么我们的意识本身极不可能去挑选一位操纵外向型行为人物。

  妓女很不幸地有个负面自我图象,这在生活早期就决定好了,她的潜意识自我图象深植在脑海中,她无法看见自己成为别的人,除非她能改变那种内部图象,不然,她将难于从本能的陷阱中自拔,而注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内部电影里。这些图象不可磨灭除非更改,它们不是任何有意识思维过程,如说声:“我要成为首相,便能更改的,‘首相’必须深刻铭记在自我形象的母带上,不然,人们绝不会有能力达到这一职位。”许多女性富有才华,又有成为首相的内部剧本,但由于其他种种原因而无法升到这一高职:时间因素、机遇、政党等。但是如果此人缺乏正确的深刻于内部的首相形象,那么无论运气还是其他力量的介入,都无法将此人推到这一高职。

  唯一能改变我们宏观潜意识形象的方法是重写这部剧本或重定我们是谁的个性。本书中的伟大女革新天才早就定格成追求伟大事业,并有标志她们成功个性的内在信仰体系。每个生活的低成就者是生活在自己预定培植的失败之中。说句陈词滥调,“想大则是大——想小则为小!”思想强化着潜意识。世界上女性天才的精髓是都想大,最终达到了崇高的目标,并完全相信她们值得成功。《新闻周刊》说到玛格丽特·米德,“米德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是她成为世界著名的人类学家,而是她从未曾想到过这一切不会发生。”不幸的是,生活失败者同样达到理想化成就水平,并深信不疑自己值得这种卑微的境地。一位经理回忆起琳达·沃切纳20岁时对这位精力充沛者的一句评论:“或者是他们将这女孩从这儿赶走,要不然她定会统治这一地方”,她不仅统治了它,而且拥有了它!

  小结

  这十三位幻想家与传统女性不同,但与其他成功的男子和妇女极其相似,她们的行为特点与世界上其她一些伟大女性,如凯瑟琳大帝、玛格丽特·米德和特蕾莎嬷嬷非常相象。这些女性吹奏着不同的鼓乐,但鼓中是早期深植于精神中的内在化的信仰体系,这些印痕决定她们的潜意识地渴求伟大事物,一旦成年她们朝此迈进,去搜寻和迈向这些事物,如前所述她们的潜意识成为她们意识行为和认知动向的操纵者。

  所有这些女性赋有超乎寻常的强烈自尊,这能使她们将童年的梦想转化成成年职业成功的现实,她们的成就被建筑在强大自尊之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信所强化,而自尊又演绎于令人敬畏的自我形象。她们是那么深信,对别人看来是风险的东西对她们而言则毫无风险可言,因为她们满足于处置生活中的矛盾,她们视风险纯粹为获取目标的一种必需品。因而,她们以放弃的途径获取新的机遇,就好像一种新的冒险只不过是生活道路上的另一个机会。

  看来女性创造天才并不具备任何成功的遗传天性,而只是具备略高于平均值的智商,高能量和不屈不挠的自我形象。这些妇女聪明、坚定,内在赋予成就,并有高于一般水平的冒风险倾向,她们是以与众不同为荣耀的独立的人,她们不顾父母的反对、同伴的压力和所谓专家们的嘲讽,去追求自己内在化的梦想。玛格丽特·撒切尔小学老师赞扬她赢得演讲比赛真是幸运。她以其独一无二的风格回答道:“我不是幸运,而是应该得到”。这种独一无二的精神决定了大多数女创造天才。玛格丽特的父亲向她灌输“率公众之先”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