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方法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的方法1-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尽管建构主义有不同倾向,但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确定性提出了怀疑,其中有些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2)学习观
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者的这种知识建构过程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①主动建构性
面对新信息、新概念、新现象或新问题,学习者必须充分激活头脑中的先前知识经验,通过高层次思维活动,即需要付出高度心理努力的有目的、有意识、连贯性的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应用、反思和评价的认知活动。每个学生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解。
②社会互动性
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的协商、互动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文化。
③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它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名词术语等),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它只有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所理解。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3)教学观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的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
基于建构主义的观点,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如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这些教学模式对数学、科学和语言等领域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个体建构主义所关注的是学习者个体是如何建构某种认知方面的(如知识理解、思维技能)或者情感方面的(如信念态度、自我概念)素质的,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这种取向的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与原来的认知学习理论(如布鲁纳、奥苏贝尔的理论)有更大的连续性。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旧知识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统一:一方面,学习者需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
(1)激进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控制论专家冯?格拉瑟斯菲尔德。它在皮亚杰思想发生认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激进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①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②认知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为了适应不断扩展的经验,个体的图式会不断进化,所有的知识都是在这种个体与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而这要以个体的认知过程为基础。
激进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发生在主体遇到“适应困难”的时候,只有这时,学习动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所以它反对僵死的、统一的课程目标,强调课程目标的开发性和弹性。它亦反对一味地灌输知识,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理解知识,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在新的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同时它还强调情境教学,主张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建构知识的真实情境,反对纯粹抽象地授受知识;教师要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但该理论也有其缺陷:
①它认为知识是主体赋予自己的经验流的一种形式,每一个主体只能认识自己的经验世界,否定社会交往在个体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完全陷入了自我论,导致认识上的狭隘主义。激进建构主义完全否定学习人类几千年文明史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知识,无疑是有害的。
② “建构”、“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固然是很重要的,但知识是多种类型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所需的教学条件是不相同的。陈述性知识便主要靠接受来获得。因而完全否定“传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对的。
③它强调课程目标要有一定弹性,但如果把这一观点极端化,反对任何统一的课程目标,则是非常有害的。
④它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不同见解,但如果把这一观点极端化,则将陷入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反对任何统一的知识标准。他不仅使学生无法建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牢固的知识结构,而且会使学生滋生浮燥、不踏实的认识态度。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从某一角度,我们基本上是可以准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的。因此,我们在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客观地、认真地去揭示客观世界。(2)生成学习理论
维特罗克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的理论,对理解的生成过程做了深入分析和解释。
维特罗克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意义的生成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到的感觉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学习的发生依赖于学习者已有的相关经验,要生成对所知觉到的事物的理解,学习者总是需要与他以前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另外,人脑并不是被动地记录外界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建构对输入信息的解释,主动地选择一些信息,忽视一些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这也就是说,在生成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和注意信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
(3)认知灵活性理论
斯皮罗等提出了认知灵活性理论,重点解释了如何通过理解的深化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应用。根据知识及其应用的复杂多变程度,斯皮罗等把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有些知识领域的问题是比较规则和确定的,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明确的规则,基本可以直接套用相应的法则或公式,这样的知识叫做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却常常没有这样规则和确定,在解决问题时,不能简单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而需要面对新问题,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做具体分析,建构新的理解方式和解决方案。这就涉及到了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
结构不良领域有以下两个特点:①概念的复杂性:在应用知识的每个实例中,都包含着许多应用广泛的概念(知识点)的共同作用,而不是只涉及某一个知识点;②实例间的差异性:在同一类别的各个具体实例中,所涉及的概念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同的。结构不良领域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在所有的领域,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去,都会有大量的结构不良的特征。
针对结构良好与结构不良领域的划分,斯皮罗等人认为,按照学习所达到的深度和水平(而非年龄)的不同,学习可以分为两阶段:初级知识获得与高级知识获得。初级知识获得是某一知识主题的入门性学习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概念和事实,只要求他们在测验中把所学的东西按照接近原样的方式再现出来(如背诵、填空、简单的练习题等),这里所涉及的内容具有结构良好领域的特征。而高级知识获得则与此不同,它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把它们灵活地运用到各种具体情境中。这时,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实例间的差异性都显而易见,因而大量涉及到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
在初级知识获得阶段,传统的教学策略是比较有效的,比如在讲解知识时把整体分为不同的部分,学习普遍性的规则,强调标准答案,通过有反馈的练习来熟练掌握知识技能,等等。但传统教学有一个重要缺陷,就是它混淆了初级知识获得与高级知识获得之间的界限,把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不合理地推到了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中,使教学过于简单化,比如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学习,将本来连续的过程简单地当成一个个的阶段处理,以及忽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等。必要的简单化对教学来说是有意义的,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过于简单化则会使得学生的理解简单、片面和僵化,这正是妨碍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广泛而灵活的迁移的主要原因。在高级知识获得阶段,学习者开始涉及到大量的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这时的教学主要是以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为基础,着眼于知识的综合联系和灵活变通,面对复杂多变的任务情境,灵活地对理解问题,灵活地解决问题。
乔纳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获得的三阶段,在初级阶段,学生往往还缺少可以直接迁移的关于某领域的知识,这时的理解多靠简单的字面编码。在教学中,此阶段所涉及的主要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其中包括大量的通过练习和反馈而熟练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在高级知识获得阶段,开始涉及到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这时的教学主要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学徒式的引导而进行。学习者要解决具体领域的情境性问题必须掌握高级的知识。在专门知识学习阶段,所涉及的问题则更加复杂和丰富,这时,学习者已有大量的图式化的模式,而且其间已建立了丰富的联系,因而可以灵活地对问题进行表征。
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或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这种教学强调,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这种反复绝非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因为在各次学习的情境方面会有互不重合的方面,而这将会使学习者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这种教学避免抽象地谈概念一般地如何运用,而是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
4。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社会建构主义所关注的是学习和知识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机制,其基本观点是: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文化互动更加重要。这种建构主义主要是在维果斯基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到了当代科学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的影响。
(1)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关于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理论,后来的列昂节夫更系统地提出了活动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人具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其核心特征是人能够利用符号工具——不仅用符号工具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流,而且用符号工具指引、掌握自己的心理过程,即用语言进行思维。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所谓内化,即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
维果斯基分析了在内化过程中的两种知识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游戏等活动中,学习者形成了大量的个体经验,这可以叫做自下而上的知识,它从具体水平向知识的高级水平发展,走向以语言为中介实现的概括,从而形成更明确的意义理解,更有意识地加以应用。而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则形成了丰富的公共文化知识,在个体的学习中,这种知识首先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出现,由概括向具体经验领域发展,所以可以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比如,在物理教学中,中学生接触到教材中描述的“电流”、“电压”等较抽象的概念(自上而下的知识),同时他们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很多关于电现象的直接经验(自下而上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联系和利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形成对抽象概念的具体理解,使这些概念变得更生动、更真切;同时使自己的直接经验更明确、更概括。概念和理解的发展是连续性的过程,学习者已经达到的概括性理解会参与到之后的思维活动中,成为达到更高的理解水平的基础。
在维果斯基的基础上,列昂节夫进一步强调了活动在内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多次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活动是这种内化过程的桥梁。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意识的发生、发展的基础。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对象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种感性实践过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