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世纪,很少有类似那位女服务员的辛勤地持续工作15年的例子了。可是,即使5年、10年所累积下来的金钱,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这种道理是不会改变的。不只是金钱,当我们向人家请教学问时,道理也是一样的。经过自己仔细地研究思考,与从来不动脑筋而请教别人,这二者之间有极大的差别。假如你所请教的人也随便回答你的问题,那些答案是否对你真正有益呢?

  大多数的人在追求成功的路程中,都希望选择简便的途径。假如我们想要顺利地完成一件工作,最好能抱着“成功没有捷径”的心理。无论经营自己的事业或是处理国家大事,道理都是相通的。

  松下曾说过这样的话:假如你没辛劳到尿水发红,你就不要埋怨一事无成;假如你劳累得要便血了,虽无巨大成就,也必定欣欣向荣。

  松下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只要按部就班地埋头苦干,便会创造出令人满意的成果。也就是说,只有勤奋地工作,才能顺利地达成理想。无论从事何种工作,这个道理都适用。有一次,松下去拜访松下电器公司一位代理商。当他跟那人聊天时,那人对他说:“最近的生意不大理想,赚不到钱。你可以替我想个主意吗?”这位老板经营的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处境,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在日本经营事业,想站稳脚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自己的代理店生意不好,业绩不理想,这实在是件尴尬的事情。

  因此松下便问他:“你接掌令尊店面已经有20余年,目前也雇用着四五十位员工,在经济不景气中,业绩不好这原是很自然的事。可是,到目前为止,你的尿水曾经变红吗?”松下为何提出这个唐突的问题呢?因为他突然想起在自己当学徒时,老板告诉他的那句话。因此他同样用这句话来问这位老板。

  “经营事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你碰见困难时,必须彻夜不眠地思考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突破困境。当你心疲力竭,尿水便会渗着血液而变成红色。由于如此处心积虑,往往会有良好的对策,你会因此发现一丝曙光,困难也将会迎刃而解。这或许是夸张的说法,我认为必须有两三次小便发红的经验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松下认为,这不只是对商人而言,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应该能历经这种思虑的痛苦而创造出成果来。可是,这句话乍听之下,未免太幸灾乐祸了。突然面对松下这个问题的老板答道:“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那你还没有尽力。”松下真想这么告诉他。

  “假如目前你的生意兴隆,你的尿水当然不会变红。可是,这家40年历史的老店,它的前途完全在你的掌握之中,当面临困境时,你还没有担心到尿水发红,却只会向我诉苦,我认为你还没有全力以赴,这绝不是一位肩负四五十位员工生计的老板应有的作风。你假若不处心积虑地去推展事业,怎能为四五十个员工带来安定的生活呢?因此身为厂商的我,绝不能因此而降低厂价。我希望你能认真地思考提升业绩的方法,直到尿水变红为止。你必定可以想出一个对策。”

  这大概不是对顾客所该说的话。可是为了彼此的利益,松下还是诚恳地希望他能振作起来。一般而言,有很多商店虽然业绩不好,可是仍然继续经营,那必定是老板跟店员都在拼命工作,生意才能欣欣向荣。这是辛苦的事情。可是为了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非付出这种代价不可。

  不久以后,松下又碰见了那位老板。那人对松下说:“托你的福,销售量日有增加,生意也一帆风顺。”

  因为在听了松下的话后,回到店里他马上召集所有的员工,将这番话告诉他们。他希望员工们改变原来的工作态度,并且彻底地改进推销策略。然后那位老板每天必定亲自拜访两三家顾客,并且动手安排陈列在店里的商品。此外,还亲自清扫垃圾。这全都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所做出的改善活动。

  经过半年的努力,一些零售店的老板对他有了良好的印象,加上他热心推销产品的结果,店里的业绩已蒸蒸日上,往日的阴云一扫而空。

  这个老板改变工作态度,甚至彻底到清扫垃圾。这件事情,不禁令松下忆起40前的往事。当时他在乡下设立了新厂,这时候新年刚刚来临,松下看到没有人愿意打扫员工厕所,身为厂长的松下,便在员工面前,扭开了水龙头亲自清洗厕所,他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羞愧。只要带头去做,部属自然奋力跟进,勤劳的风气也因此展开。

  松下认为,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奥秘,孕育着无数灵感,可以给人以许多启示。如果我们能够向宇宙万物学习,那就会有无数老师活在心中。

  在松下电器公司中央研究所的大门前,耸立着一尊家喻户晓的爱迪生铜像。松下声称自己虽然不了解爱迪生,可是任何人都知道他发明了留声机、电灯、照相机等上千种的发明物。发明即是创造世上原本没有的事物,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可是爱迪生毕生尽力于此,发明了上千种的事物,这种成果真是非同凡响。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爱迪生自幼便是天聪资明,跟着伟大的老师勤学的学生。但是事实上,他小时候却被老师认为是个低能儿,并且遭到退学的厄运。

  他只读了三个月的小学,并没有从学校得到太多学问。可是,爱迪生从小便喜欢研究各种事物,因为他对自然现象以及世上的事物,并不只抱着观望的态度。他在研究事物时,经常会思索着“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的问题。当他看见人们在捕捉鸟儿时,便想着“为何鸟类能在天空飞翔”?于是认真地研究羽毛的构造。他更曾经满身油垢地爬入停止的蒸汽火车中,研究内部机械的构造,遭到司机严厉的斥责。

  爱迪生经常细心地观察自然现象,希望能够创造出有利于社会的东西。秉持着这种至诚,方能创造出上千种的发明物。当他成年之后,他由声音的振动触发了振动板的听筒而得到了灵感,因此发明了留声机,他观察事物的心实在太敏锐了。虽然没有任何人指导,可是他证明了自然界的事物,都可以当他的老师。

  在人们的一生中,有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事物,因此发明新的事物是一项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假若你能接受适当的指导,那固然是很好的事,可是即使没有人能指导你,也不要抱着悲观的态度。爱迪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没有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却能以宇宙万物为师,因此能在世上留下那么伟大的成就。

  假若我们都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创人生,并且能向宇宙万物虚心学习,那么,我们必定可以开创一条康庄大道。也就是说,依照你的学习态度,必定有无数的老师活在你的心中。大自然隐藏着许多深奥的道理,更孕育着无数的灵感。可是我们经常忽略这些事物的启示,这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如果能虚心地接受并观察呈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必定可以掌握时机,获得灵感。凡事虚心地接受之后,才能产生热诚的心境,秉持着这种心境,我们才会茁壮成长。这就是“虚心学习,凡事皆可为我师”的道理。

  松下指出,无论领导还是部属,无论干部还是员工,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凡事不假借他人,自己挺身去做,方才算是立身之人。

  在日本面临破产边缘的公司,往往由于老板灵机一动,便能挽回颓势,开创生机。凡事不需假借他人,自己挺身去做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一国大将的实力与国家的兴亡息息相关。松下认为这足以说明责任的重要性。一个精明的大将能使他的国家国运昌隆;相反的,一位无能的大将必定导引他的国家走上灭亡之途。

  无论哪个国家,都是由贤相良将所辅佐而成的。若大将所下达的命令,他的部下能拼命去完成,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光明,是可以预卜的。

  所谓大将,相当于今天社会中有“长”字头衔的领导人物,他到底要如何尽他的责任呢?松下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绝不可丧失了责任感。松下经常以此警戒自己,并时常如此告诫员工。

  公司要能顺利地发展,不只是老板的责任,也要靠各个精明能干的干部以及所有同仁的努力,不至于有老板叫他向东,他却走西的员工。假若听从老板的指示却招致失败,这很明显的是老板的责任。

  同理,无论一个部门的业绩良好与否,都是领导者的责任。但是部属的意见是非常宝贵的,如果由于采用部属的意见而招致失败,这种错误也必须由部门主管来承担。

  假若你的部属中有爱唱反调的员工,你必须跟上司商量,将那个人调到适合他的工作单位,假如对不尽职的员工没有这种对策,因而降低了自己的领导能力,这种责任也要主管自己来承担。

  然而并不是科长就必须负经营成败的全责,而股长却一点责任也没有。股长也必须对他所领导的全体员工负责。同样的,每个员工也必须对自己份内的工作负全责。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松下尤其想高声疾呼,希望能唤醒大家对这种责任感的重视。松下认为,假若每个人彻底地了解自己的责任,然后坚守自己的职责,社会必定能繁荣进步。经常听见这句话:“既然各位决定这么做,那么……”这是缺乏责任感的语调。假若大家决定这么做,而自己认为行不通,就必须这么说:“我坚决地反对。可是既然大家决定这么做,我也没办法。但是我身为主管,我不敢负起这个责任,所以我宁愿辞职。”松下认为,至少要秉持着这个态度才是负责的表现。

  不管担当什么工作,都很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尤其是领导者,更不缺少。

  不论是在学校、社团、公司、俱乐部或任何众人聚在一起的场合,如果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就很难得到大家的信赖与合作,并且无法扮演好领导者的角色。相反,责任可以引来信任与合作。

  每一个人都难免会迷惑、害怕,甚至有时候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忧伤,这些都是人性上的弱点。如果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推动某些事,那么在遭遇挫折时,就很容易向现实低头,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反之,如果能心存使命感而不畏艰难勇敢向前迈进,便可以克服自己人性的中的弱点,而以莫大的意志去推动事情了。

  所以站在领导立场的人,首先就要确立自己的责任,抱着使命感求其贯彻,尤其要将使命感牢记在心,不仅自己如此,更要传给别人,以激发大家的热忱。虽然说这是一个功利的社会,人们都被利欲所支配着,但当自己觉得有某种使命时,就往往会产生为使命殉死的决心。因为,除了财利,成就感和受人尊敬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六 让生命永恒



六 让生命永恒

  松下认为,真正领悟人生的人,是将生命与工作结合,并从中获得快乐。

  松下经常对他的员工说,现在正是开展人生坦途的大好时机。身为松下电器公司的员工,你们对将来有何计划?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松下常与人谈起,将工作视为和自己生命同样重要,而不能感受喜悦的人,应该退出产业界。真正领悟人生的人,必能察觉到,将生命寄托于工作中,所获得的喜悦,是多么真实的感受。

  这并不是要你一天二十四小时埋头苦干,而是说在八小时或十小时的工作中,要忘却一切,全神贯注于工作,这样才可感觉到工作所带给你的真正喜悦。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体会到这种乐趣,那就丧失了工作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了。松下有时候到工厂巡视,听到轰轰的马达声,看到办公室内,大家专心一意办公的情形,觉得能和大家一起工作,内心实在充满了温馨和欢喜。

  工作的喜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也是最根本的喜悦。人们喜欢穿名衣,吃美食,有种种欲望,往往借着满足这些欲望而获得喜悦。然而,人的工作愿望,实在比上述的欲望更加强烈,而且满足工作的愿望后所得的喜悦,比其他的更强烈、更有意义。

  松下感到,别人只看得到你认真工作,却感受不到你从勤奋中所得到的快乐。

  人们应在年轻的时候,就培养成“勤勉努力”的习性,懒惰与勤勉两种习性,都不能轻易地消失掉。而到了年纪大时,想改变懒惰成为勤勉,就很困难了。所以,必须自年轻时,培养成勤勉的习惯才行。

  培养成勤勉习性的人,虽然上了年纪,也由于习性的关系,不减勤勉且更努力;居然他不自觉是勤勉努力,可是其所做所为,会自然表现出勤勉努力的行为。这可以说是他无形的财产和力量。

  松下自己小时,在当学徒的七年当中,在老板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在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而松下看来却不觉得辛苦,松下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当时如果去掉勤勉努力,松下不知道一个青年人还所剩几何?

  因为青年人有所期望,才需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从前的戏剧、电影中,也常有这种“期望青年”与“赞美青年”的故事编织在内。可是,现今如说出这些话,恐怕会被青年人大骂一顿。

  松下之所以如此举例说明,是看到今日的社会上,勤勉努力固然有,但是却少了。无论商店或公司行号中,有勤勉努力者就有发展,虽然在这方面,大家不会有所宣扬。而实际上,这个社会仍是被勤勉所推动,且在这种推动中欣欣向荣。因此,松下觉得需要向现在这些年轻人,讲一讲解勤勉努力之重要性。

  而且更进一步地,使他们确认良好的习性与习惯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它会产生坚强的力量。

  因此,培养出良好的习性,是最重要的。如果所养成的是不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