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医学真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04-医学真传-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种姜,切片坚实黄亮,方能入药,并不是本地之生姜晒干伪充,入口最辣,止能辛散表邪,温脾用无益也。 
至药之宜与不宜,先须知药性之宜否,察人之病,投之中 方宜。今世俗每用而不知宜否。今略举十数 
种言之。今医发散,每用前胡,考前胡《别录》所收,陶 
宏景云∶上古止有柴胡,而无前胡之名,后人用之。是宏景虽收之,而实疑之也。且前胡降痰逐风,耗散消削, 
不若柴胡之芳香,清热解表之谓得也。今人不究药性,有病在太阳,而早用柴胡,有引邪入少阳之说。夫柴胡 
名地勋,苗甚芳香,从未见邪入于太阳,正太阳经药也。《伤寒论》云∶无太阳证。本论云∶本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者,与小柴胡汤。谓可从少阳而外达于太阳,非少阳经之主药也。其性自下而上,从内而外,根气虚 
者不可用,用之是犹揠苗助长,故本论有柴胡不中与之诫。 
至于升麻,亦拔根之药。今人遇元气虚脱之证,每用升麻,欲提之使上。岂知升麻,《本经》名周麻,以 
其具升转周遍之功,初病发散可用;若里虚气陷,当补益其元,助之使上,不可升提,升提则上下离脱,即便死矣。 
葛根藤蔓延引,乃太阳经脉之药。本论云∶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以明葛根治 
太阳经脉之病,而非阳明之主药也。但色白味辛,可资阳明之燥。是从阳明而达太阳,与柴胡之从少阳而达 
太阳者,其义一也。 
石膏,色白,味辛,性寒,为阳明之主药。既为阳明主药,必确有阳明燥热之证,而元气不虚,可用;若元气 
虚而燥热,必配人参,本论所以有人参白虎汤方。今人但知石膏清热泻火,遇伤寒大热之证,不审虚实阴 
阳,每用石膏,用之而其病如故,复更用之。夫用之不效,与病便不相宜,粗工固执不解,明者视之,真堪堕 
泪!余治伤寒,必审阴阳虚实,更必审似阴实阳、似阳实阴,确为阳明燥热之证,不涉太阳之热,不涉少阳之 
火,里气不虚,始投石膏,配合成方,必一剂而奏功。此镇坠寒凝之药,不可屡用而常试者也。至儿科治痘,亦 
用石膏,以为必先泻其火毒,方可顺序行浆。以此不经之见,横据胸中,无论痘之顺逆,至三五日间,必用石膏 
以解毒。夫气血调和,其毒自解,石膏解毒,未之闻也。且痘原系先天火毒,必遇君火相火司天在泉之岁,其出 
也广,是痘非火不出,非火不长,非火不浆,非火不合者也。夫痘毒之外,复有他火,可以暂用,而痘内之火,无 
容泻也。其余杂证,或病阳明燥热,亦可用石膏以治,然非调和培养之药,不可不慎其用也。 
医治伤寒发热,必用黄芩清热,谓小柴胡汤有黄芩也。夫既病伤寒,其身必热,而热有皮毛、肌腠、经脉 
之不同,更有寒热相兼、假热真寒之各异。黄芩内空腐,外肌皮,空腐则内清肠胃之热,肌皮则外清肌表之热, 
有彻内彻外之功。必审其内外皆热,原本壮实,胃气不虚,外不涉于毫毛,内不涉于经脉方用。若泛泛然举手 
便用,其种祸不知几许矣!本论云∶仅与黄芩汤彻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戒之也。 
黄芩之外,更有知母。知母肉白皮黄,皮上有毛, 
气味苦寒,禀寒水之性,而兼秋金之气,犹水之知有母也,故名知母。土炎燥而皮毛热,可内资中土之燥,外 
清皮毛之热。若以知母为补药,则非矣。 
葳蕤,《本经》名女萎,女子娇柔之义也。一名玉竹,色白如玉,根节如竹也。一名青粘,苗叶青翠,根汁 
稠粘也。凡此命名,皆取阴柔之义。后人妄称葳蕤有人参之功,不审阴阳寒热,用为补剂。若阴盛阳虚,宜 
温补者,此药大忌。 
麦冬,《本经》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以麦冬横生土中,有十二余粒,其中则一心相贯∶能横 
通胃络而补中,故治伤中;能横通胃络而散结,故治伤饱。后人用必去心,大非先圣格物穷理之意。妄谓连 
心服之则心烦,盖即以连心麦冬煮水饮之,烦与不烦,可立辨矣。 
泽泻,生于水中,其根如芋,能行水上滋。水气必上行而后下降,非专利小便之药也。今人不明经义,谓 
目疾不可用,恐下泄其水则目枯,岂知泽泻正行水上滋之药也。《太阳篇》五苓散用泽泻,治消渴,小便不利。 
以泽泻行水上滋,故治消渴、水气;上而始下,故利小便,犹木通之横通旁达,则小便自利。二者皆非下行 
之药也。 
参、术、苓、甘,加橘、半,为六君子汤。此健脾和胃,补泻兼行之方也。今人治大寒大虚证,既用参、 
、术、姜、桂、附,而广皮、半夏,恋恋不舍,以六君子汤有橘、半故也。大抵临证施治,当就病用药,勿 
执成方。广皮、半夏,乃辛散发汗之药,不可不知也。温补药中,有不宜归、芍者,以其润泄也。归、芍不宜, 
而枣仁滋润亦不宜也。凡人抱病,阴不和阳,阳不和阴,自不能睡,如用枣仁,便即能睡,则天下无不睡之病 
矣。经云∶人卧则血归于肝。身卧而血不归肝,则不能睡。又阴阳交会于坤土,太阴土虚,阴阳不归,则不能 
睡。又阳明胃脉,其气下行,阳明气逆,上而不下,则不能睡。又厥阴主合,阳明亦主合,或阳明合而厥阴不 
合,或厥阴合而阳明不合,或阳明、厥阴皆不能合,亦皆不能睡。当审其所以不睡之故而施治焉,庶其可尔! 
八味丸,有熟地、桂、附,所以助三焦之火,益肾脏之水,乃阴阳兼补,水火并治者也。如阴虚而阳不虚,不 
宜桂、附;若阳虚而阴不虚,便不宜熟地矣。今人遇阳虚之证,认为阴虚,大用熟地,奚可哉? 
辛香下气,宽胸快膈,有沉香、丁香、木香、豆蔻、砂仁诸品,气味皆属辛香,而功用各有不同。沉香 
从胸膈而下丹田,有下沉之义,故曰沉。丁香其性温热,助三焦之火以温胃土,丁者火也,故曰丁。木香,《本 
经》名五香。五者,土也。采根阴干,一月方枯。人身经血,一月一周,肝木主之,故曰本。白豆蔻,宽胸药 
也。肺居胸膈之上,肺气不布,则胸膈不通。豆蔻能达肺金之 
气,肺属金,其色白,故曰白豆蔻。砂仁,原名缩砂 ,安胎药也,有归宿丹田,退藏于密之义。香附,乃莎 
草根中之子,子结于根,亦有宿密之义,故亦主安胎,功用与缩砂略同。凡此辛香之药,臭味虽同,而功用稍 
殊,当辨明而用,不可概投混施也。 
天麻,苗如赤箭,故《本经》有赤箭之名。有风不动,无风独摇,故能制风。苗不可得,但有其根,是为 
天麻。与蜀漆不可得,但有常山,一理也。天麻在土,形如大魁,似皇极之居中,周环十二子,如十二辰, 
以辅皇极,味甘气平,主补中土,便从中土以通十二经。今人认为祛风之药,但品味甚优,误用亦无害也。 
今人治疟,不用常山,以常山为截疟药,截之早,恐成臌胀。岂知常山乃治疟之要药,三阳轻浅之疟,不 
必用也,若太阴脾土虚寒,而为脾寒之疟,及间二日发,而为三阴之疟,必须温补之剂,佐以常山,方能从阴 
出阳,散寒止疟。又谓若服常山,终身不可食鸡。嗟嗟!此皆齐东野人之语,而明理之医,亦宗此说,良可嗤 
矣!夫土虚脾败,天地不交,则成臌。疟既愈矣,何臌之有? 
鹅、鸭、鳗、鳖,其性阴寒,病后宜忌。鸡性温平,补肝暖胃,疟后正可食也。终身必禁,是诚何说哉? 
《本经》止有南星,并无胆星。南星色白味辛,禀金气而祛风豁痰,功同半夏。今人以牛胆制为瞻星, 
味苦 
性冷。中风痰涎上涌,多属三焦火虚,土崩水汛,斯时助正散邪,壮火祛寒,尤恐不济,而粗工昧昧,不审其 
本,但治其末,服以苦冷之胆星,加以清凉之竹沥,必至生阳绝灭而死。 
蒺藜,有刺蒺藜、白蒺藜二种。白蒺藜形如羊肾,微有腥气,乃从肾达肺之药。刺蒺藜色白有刺,秉坚金 
攻伐之质,破积行瘀,乃大消大削之药。《诗》云∶墙有茨。即刺蒺藜也,后人误以白蒺藜为沙苑蒺藜,茨蒺藜 
为白蒺藜。以攻伐之茨,认为健脾调补之药,岂不谬哉? 
余每用银花,人多异之,谓非痈毒疮疡,用之何益?盖银花《别录》名忍冬藤。以银花之藤,至冬不凋, 
乃宣通经脉之药也。又一本之中,花有黄、白,气甚芳香,故有金银花之名。金花走血,银花走气,又调和气血 
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岂必痈毒而后用之哉! 



诊脉大法
属性:人身十二经脉,交通有道,循行有次,气统于先,血附于内,流行还转,昼夜不停。而医家诊脉,以左右 
两手,分寸、关、尺三部,医以三指候之,以医之一呼一吸,候病者之脉。其脉应指而动,一动谓之一至,一呼一吸 
之间,其脉若四至以上,或五至以下,不数不迟,谓之平脉。若一呼一吸,其脉三至,或三至有余,则为迟脉; 
一呼一吸,其脉六至,或六至有余,则为数脉。经云∶迟为虚寒,数为虚热。此识病之法,非脉法也。 
然脉之形象,又有浮、沉、滑、涩、弦、紧、大、小之分。浮者,泛泛于上,轻指即得,如水漂木,故曰 
浮。沉者,沉伏于下,重指始得,如石下沉,故曰沉。滑则往来流利,如珠走盘而圆转。涩则往来艰涩,如刀 
刮竹而阻滞。弦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紧如转索,按之劲急也。大乃脉体洪大,过于本位也。小乃脉体收敛, 
不及本位也。此脉之外,又有微、细、芤、革。微者,虚微,似有似无也。细者,细小,如发如丝也。芤者, 
上有中无,如按葱管也。革者,外劲而坚,如按鼓皮也。脉之形象不一,须于指下辨明,合证参考,自有定见。 
然尤当审其脉之圆缓,并脉之胃气。圆缓者,脉来应指,至数均调,三部同等也,胃气者,轻举应指,重按柔 
和也。若脉不圆缓,及无胃气,轻病必重,重病必死。 
又病脉之外,兼有死脉。方书有虾游、鱼翔、屋漏、雀啄、弹石诸说。虾游者,如虾之游,鱼翔者,如鱼 
之摆鳞。屋漏者,至不伦次,点滴稀疏。雀啄者,如雀啄物,急疾涣散。弹石者,坚硬牢实,如指弹石。虾游、 
鱼翔、屋漏,乃散漫不伦之脉也∶雀啄、弹石,乃坚强不和之脉也。方书之言,摹拟亦似,此皆脉无胃气,应 
指无神也, 
见则必死。 
又两手三部之脉,地脉也,可以指诊;面容之色,天脉也,用以目察。六气调和,五行不偏,自有正色, 
若面无正色,神气不扬,夭色外呈,其寿不久。 
诸脉之外,又有动脉。动脉有二∶一则三部之脉,厥厥动摇,圆疾如豆也;一则头额喉旁,胸腹胫足, 
跃跃而动,此经脉循行环转于空隙之处,微露其端,所谓流中溢外也。 
又高阳生《脉诀》云∶左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肺、大肠、脾、胃、包、三焦。此一脏一腑相 
为配合,合《灵枢》之脉法也。而《素问》脉法,又以两手寸脉候上,关脉候中,尺脉候下。约而言之,右寸 
候肺,左寸候心,而膻中、上焦,附于两寸;右关候脾,左关候肝,而鬲中、中焦、胃、大小肠,附于两关; 
尺中候肾与膀胱,无分左右,而季胁、血海、下焦,附于两尺。此上以候上,中以候中,下以候下,《素问》之 
脉法为然也。 
又仲师《伤寒论·平脉篇》,更有诊法,以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之由轻而重,自举而按,以候五脏之 
气。故曰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 
按之至骨者,肾气也。此又以浮、中、沉诊五脏之气。《伤寒论》之脉法为然也。 
经论脉法,平素俱熟于胸中,则论病诊视,无往不 
宜矣。然有三部无脉,移于外络,名为反关脉者,此又不可不知也。总之,脉者,五脏六腑之大原,有脉则生, 
无脉则死;三部脉平,病虽剧亦生,三部不平,病虽轻亦危。 
又脉分左右,左主血,右主气。男为阳,阳者气也,故男子之脉,宜于右旺;女为阴,阴者血也,故女子 
之脉,宜于左旺。男子右脉和平,虽困无害,女子左脉和平,虽困亦无害。盖五脏所居之位,男居于左者,女则 
居于右,男居于右者,女则居于左。《素问》云∶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所从不同,则两手 
左右所属脏腑,亦当不同矣。 
至诊脉论病,如云某脉系某病,某病得某脉,不但蛇足,且诊视之下,亦难为据。不若但论脉之有神无神、 
和缓与不和缓之为得也。 
至如小儿之脉,亦如此法。但小儿啼哭不驯,不能细诊,只以一二指按之,脉来四五至,亦为和平;若按之 
而似有似无,或急疾无神,兼之病剧,亦不能生。其视虎口而别以色,云小儿脉有六七至者,皆妄谈也。诊小 
儿之脉,须知小儿呼吸急疾,约以急疾应之可耳! 
由此推之,无论大小男女,凡病内虚者脉弱为宜,洪大则忌;初病外感者,阳脉为宜,阴脉则忌。其 
他《脉诀》之言,多属不经,不可为信。欲求诊脉之法者,考于《灵枢》,详于《素问》,更合本论辨脉平脉, 
而会通之,则 
得其要矣。 



先生自述
属性:余童年丧父,家贫无所资,藉舌耕以奉母,及制举之业不获售,遂习岐黄之术于倪先生之门。所授书 
有《药性》、《全生集》、《明医指掌》、《伤寒五法》,并诸方歌诀,以为道在于是。二十三岁即悬壶, 
治病颇效,多有称许者,然循方投药,究未能刻期应验。甲辰岁,余年二十有八,七月中旬,患痢甚笃,延时 
医延医,药日投而病日剧,月余不得愈,遂不服药,至仲冬而痢方止。因叹曰∶医之不可为也,医治我若是, 
我治人想亦若是。以医觅利,草菅人命,谓天理何?其时隐庵张先生开讲经论,遂往学焉,得究观《伤寒》、 
《金匮》、《神农本经》及《素问》、《灵枢》诸书,朝夕参究,始悔前之所习,皆非医学之根源。隐庵先生, 
亦以针芥之投,无微不晰。如是者十年,岐黄至理,虽未能窥其堂奥,而论证施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