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镜录略讲-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讨厌得很,靠文学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大概,就是那个样子,东边起火,恐怕那边也冒烟吧!想着想着烟就来了。而西方思想方法:东边起火,那边冒不冒烟再去求证,两者不同,各有理由。


   “因闻显心 ”,修道的人求明心见性,必须先通教理,多闻渊博,才能显出明心见性之相是什么。


   “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教理研究清楚才能辨别自己用功的情形:为什么今天用功腿子麻?容易昏沉?昨天打坐好一点什么理由?都有个理由的!大家不从这里观察,光问老师。你要自己观察好了再来跟我研究,那还差不多!结果我们这些人学禅不合逻辑,也懒得用脑筋,没有观察智。昨天为什么不好?昨天气候不好?你在哪里坐?吃了些什么东西?睡了多少时间?有没有感冒?都是问题,不去研究,因为一研究,他马上有个观念:这不是妄想嘛?那么你不要妄想好了嘛,不要妄想做不到,那就要想清楚,你来问我干什么?你做不到难道叫我替你做啊?真没办法!自己不晓得用善巧决定观察。 “因闻显心 ”,因此要教理通,才 “能辨决定观察之禅 ”。


   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修禅定,定久生慧,不过这个定是方便说,其实本文这里现在只讲禅不讲定。老实讲,大家不大容易了解禅是什么,为表达只好说修定,但定是什么也不懂,只好讲打坐,其实打坐不过是定与禅的一小部分,一个形态而已!这一点千万注意,听过后不要又忘记了,然后硬把打坐当禅、当定,那就错了,所以特别申明这一点。他说,必须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再通达诸法如实之觉,最后 “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


   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若离此宗镜,别无成佛之门,设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


  修道开始还靠多闻,亦即渊博的学问。


  永明寿大师一再强调这本著作的重要。他说,现在帮助大家把多闻 ——经典修持成道的精华语句都搜编成册,写成这本《宗镜录》,有多闻才能够成佛道,成就菩提。那么,要想走这个路子,离开这本《宗镜录》,可以说,另外再无成佛之门,如果你不从这本集中许多教理的书来对证自己做功夫,不研究教理乱做功夫, “皆成魔外之法 ”,不是外道就是魔障,走错误的路子。这是他所强调的道理。讲到这里,他又要引经据典佐证其言,免遭乱舌之说。他引用龙树菩萨所著《大智度论》的句子。


   《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有智慧的人,比方在绘画,作文章或教学,或研究电机等各方面有天赋的人,如果只有天才而没有学问的培养,没有用。 “是不知实相 ”,永远达不到实相般若智慧的体。这样就等于在黑暗的房间,有眼睛却看不见。注意!不要说学佛,我经常发现很多青年同学犯一个毛病,靠自己的聪明浮动,不肯彻彻底底沉下来研究,你叫他研究、读经,他不干,做不下去。既聪明又肯踏实研究,不管做什么都成功。聪明人往往是浮的,包括我在内,我也自认是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天才不力学,何用?等于黑暗中眼睛起不了作用。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相反的,光做学问,没有天才智慧,永远是个书呆子,充其量变个两脚书柜,头脑装得很多,你问哪里都懂,到达没有?证到没有?没有。等于有亮光的房间中没有眼睛,亮光白照空房间。


   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


   “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 ”这是龙树菩萨说的,有人学问渊博,智慧敏利,听了我说的道理,马上了解接受了。又没有智慧,又不肯努力研究学问,虽是人身,却是牛的脑袋瓜。龙树菩萨骂人骂得非常艺术。


   “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 ”有人有智慧,不肯多闻,在黑暗中虽然有眼睛但是看不见,虽有智慧的眼睛,而不能遍知万法皆从法界缘起,皆从诸识熏习而来。注意这两个要点,万法是从 “法界缘起,诸识熏习 ”而来。这八个字讲起理论很繁琐的,可以引进一堆佛学的经论。


  举例而言,在座许多人用功,今天境界好,昨天境界不好,或者昨天夜里打坐睡不着今天拼命想睡,刚才说过,都是因为自己理论不清楚,又不观察研究,盲修瞎练,不要被龙树菩萨骂我们是人身牛,那就惨了!各种事物变化的道理何在?法界缘起,有个原因来的,为什么这一堂好那一堂不好?要观察缘起。


  譬如好多同学前几天非常用功,我说当心白坐,这两天会生病,为什么?空气中的湿度太大,平常六十二、三度最舒服,前几天梅雨季湿度达到八十四度,不得了,像我房间摆一部除湿机,昼夜除湿,水一桶一桶倒。外在环境湿度大,而你的饮食又吃得好,粽子什么的 ……毒品装一肚子,外面湿气一进来,再加上生活上许多事不注意,不病倒才怪呢!如果不病倒,那才叫佛法无灵,病倒是应该。你想,在这种情况下,做功夫的人,空气要注意,饮食要注意,没有哪一点不是法界缘起。当这许多因缘极不合适时,你怎样去调整它,去解脱这个环境?结果我的话蛮灵,其实是佛法有灵,不是这个鼻子塞了、那个头痛,再不然感冒,在家里大病一场。很多原因不注意嘛!佛法不离世间法,这就是法界缘起,一切都是缘生的。


  所以这两天同学送来很多粽子,同学好意要老师吃,我说对不起,一口也不要,我受不了,如果吃了,算不定接着第二个缘就要吃药,都是吃,但是何苦多麻烦受罪呢!这些是什么道理呢?法界缘起。有些看到好吃的不吃,叫他好好保养,多穿衣服,他说不要紧,还觉得热。第二天找老师拿药,叫你围一下你不围,你看我老头子包的好好的。这叫菩萨畏因,一切事情因一动就害怕;凡夫畏果,我们是人身牛,果不来不知道害怕。人身牛不是我讲的,是龙树菩萨说的。


  许多人不晓得我们修行,主要是要把心意识熏习的习气、生活的习气整个三百六十度地转弯,转弯还是要大转弯,才能把自己改过来。我们人的习气大得很,不光是这一生习惯,有许多习惯是前生带来的。经常看一个刚生下的男孩有女孩味道、女孩有男孩的味道,也是前生习气带来的,这个习气有三世因果。学佛、修养做功夫要转这些东西。这八个字我们这样讲比较明白一点。我不是佛学家,也没得学问,喜欢讲土话。照佛学家、学问家就不是这样讲,这么讲要打手心的, “法界缘起 ”,引经据典,学问是学问,同我不相干。那么,现在把学问的理论打碎了,磨成粉,吸收后体会,也许会比较清楚。


  所以,要遍知法界万法缘起,是诸识熏习等等道理,要确实去了解,不要犯大毛病,学问是学问,行为是行为,对佛学所懂的道理与身心修养配不起来,那学问等于白费,做个学者,教教书、讲讲理论还可以,我们不希望做成这样,学问要能够用的。


                      诸佛遍送醒眼乐


   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是以实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实相,未曾有一法而出于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则何由深达实相,故云亦不知实相。


  一肚子学问有什么用?等于在黑暗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


  这就是学佛。大家喜欢讲明心见性,假使我们问,学佛修证、悟了道的、明心见性的人如何呢?能够遍知一切法。你说我只是明心,其它不知道,那你拿经典来对对看,算不算明心?可以说一点明心悟道、一点空性都不是,那都是意识所造的境界。真的有所悟,要遍知一切法。不能遍知一切法, “何由深达实相 ”?哪里能说是悟道?这是这个,那是那个,什么这个、那个?这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智慧之体,你见不到。 “故云亦不知实相 ”,所以说,也不知道实相为何。实相即般若的实相,拿现代话说,就是智慧的体、形而上的道,也就是我们拼命想修道的 “道 ”,那个东西叫实相。实相是佛学名词,实相无相。


   多闻无智慧者,况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虽有多闻记持名相,而无自证真智,圆解不发,唯堕无明。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他说学问好,没有真智慧,这其中有层次的。多闻是知识,包括佛学的经典;智慧不是知识。等于讲儒家时我提一个口号:学问不是知识。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只是学识高;学问是做人做事的真修养。换言之,引用到佛学也是一样,多闻是知识;智慧是道,天生自然的境界。


  多闻没有智慧,等于光明中有灯没有眼睛。学识渊博, “记持名相 ”,一问佛学名词行得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八识:前五识加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答得都很对,但记持的只是名相。 “而无自证真智 ”,自己没有证到那个境界,真智慧没有来。刚才讲悟了道能遍知一切法,为什么你不能遍知一切法呢?因为没有自证的真智,所以 “圆解不发 ”,圆融无碍的见解发不起来。因此,懂唯识不懂般若、中观;懂了中观又不懂唯识,懂了佛学又不懂世间的学问,懂了世间的学问又不懂佛学,不能圆融贯通。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没有 “自证真智 ”。本篇开始即言三量四分, “自证分 ”要自己证到,由自证真智慧,后圆通见解才能发起。 “圆解不发 ”,因此 “唯堕无明 ”,堕在愚痴当中。


   “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对一切信仰乱信、迷信。广义地解释,迷信为何?譬如算命的问我有没有算命这个道理?没有,一切唯心,命由人转。如果命断定你会发财,躺在床上睡个三年五年,看你发不发财?可见还是要人为地努力。然而有些人不相信算命,斥为迷信,我说你胡扯,算命看相在中国也有三千年的历史,据我所知,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第一流的头脑、第一流学问的人都还喜欢这一套,包括皇帝,你以为他笨啊!他接触的人也多得很,为什么还信这一套,去做专门研究?而且迷进去都是第一流的头脑,还不是差的。可见得算命即使是骗术,骗也有学问,你既然不懂,随便说迷信,你才迷信呢!不懂乱下批评、不知道而只相信自己的意志就是迷信。如果研究了再批评,那不是迷信,是正信。学佛还不只是正信,要大信,要自己证到才不是迷信。大信硬要自己求证过。


  所以,他说这般人学佛没有自证智,全是宗教情绪上的信仰,不是智慧上的大信,因此,大信不成,所有见解都成邪见。


   如大明中虽有日月灯光,无眼何由睹见。虽闻如来宝藏,一生传唱,听受无疲,己眼不开,但数他宝,智眼不发,焉辨教宗。


  没有真正选择佛法的眼睛,何由修成?


             第十九章 天意但随凡心转
 

   是以未知心佛之宝,甘处尘劳。才闻性觉之宗,便登圣地。


  一般人不知心即是佛,自性本心就是佛,自他不二。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时间是相对的,只在一念之间。三千大千世界,自己与他方国土都是一体的。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不隔于毫端。不知这个宝贝,而甘处尘劳,愿意在黑尘中劳碌终生。假定有人一念回过来,晓得自性就是佛,当下证到了,立刻由凡夫变成圣人。


   如《贤劫定意经》云:喜王菩萨宴坐七日。过七日已,诣佛启请: ‘ 行何三昧能悉通达八万四千诸度法门? ’


  喜王菩萨,真正证了禅定功夫的人,一定是法喜充满,无比快乐。慈悲喜舍,是菩萨面孔上的招牌。假如一副讨债面孔的样子,一定与道毫不相干。什么叫宴坐?不依身(三脉七轮还是在依身),不依心,不依也不依(即连空的境界也空掉),是名宴坐,亦称不依不住三昧。反过来说,依住也是三昧,就看你有没有裁法的正觉之智,空的也对,有也不错,看你能不能。喜王问佛:修行哪一种方法,能够了解八万四千一切方法来度人超出尘劳痛苦?


   佛告喜王:有三昧门,名了诸法本。菩萨行时,便能通达诸度法门。诸度法门者,诸佛有三百五十功德,一一德各修六度为因。


  这里说,任何法门当中,有三百五十功德,成就至善的善果叫功德。所作所为,包括一切心理行为,平日做人做事的每一行为都要具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学佛的人比普通人更要注重道德修养。帮助一个人,甚至骂一个人,出发点包涵了六度功德才可以。即心理行为随时随地,乃至梦中丧失了这个心行,已经违反学佛的基础了。这有多么严重,千万注意,不是打坐几天几夜就是宴坐。


  心理行为没有转变,是靠不住的。现在佛告诉我们了,每件所作所为,心理所起的,要具备六度之因;因还不是果,这个因发生善行,变成果了,才是一件功德。大家努力。


                      一念天地悬隔


   释曰:诸法本者,即众生心。若随善心,成六度门;若随恶心,作三涂道。当乐土而为苦境,皆是心成;处地狱而变天堂,悉由心转。


  什么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