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作者:筑东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世民 作者:筑东阳-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被阻在虎牢关下不得前进;就地驻扎了一个多月。在这期间;夏唐两军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交战;每次夏军都没打赢。李世民又派王君廓率领一千多轻骑偷袭夏军的粮道;大破护粮军;擒获了夏军大将张青特。夏军将领得知粮道被抄后;心里产生了恐慌;他们在攻破孟海公的地盘时;弄到了不少财物;很想早日将财物带回老家。军中于是纷纷议论起撤退的事。
  大夏国子祭酒凌敬发现这一现象后;便向窦建德建议道:〃大王应该率全部兵力北渡黄河;攻取怀州、河阳;派大将防守在那里;堵住后路跟来的追兵;然后擂鼓建旗;翻越太行;进入上党;攻取汾、晋;再率主力直扑蒲津;威慑关中。这样做有三利:一是大军北上;如入无人之境;取胜万无一失;二是开拓疆土;招收新军;势力将越来越强;三是关中将受到我军极大的威胁;将自动解开对东都的包围;把主力回撤防御我军。依目前的形势;没有比这样做更好的了。〃
  〃祭酒的话很有道理啊。〃窦建德对身边的王后曹氏说道;曹氏微笑着表示同意。
  窦建德于是令军队做好北上的准备;但一些人反对这样做。这一段时日;王世充不断派人前来告急。他的两位使臣王琬和长孙安世早晚都在众人面前哭求;请夏军西进救援东都。他们又暗中用金银珠宝贿赂窦建德的主要将领;请他们阻挠北上计划的实施。
  第十三章、虎牢关(4) 筑东阳 
  
  〃凌敬不过是一名书生而已;〃在板渚临时宫殿举行的朝会上;众将领当着凌敬的面;对窦建德说道;〃他哪懂用兵打仗的事;怎么能听信他的话呢?〃
  凌敬被羞辱得面红耳赤。众将领毫不在意;仍然粗着嗓子;卷起长袖;向夏王请战。
  窦建德动摇了;他向凌敬表示歉意:〃现在将士们斗志正旺;这是上天在帮助我啊;凭 着这股士气与敌人决战;必定能取得大捷!很抱歉;我不能按你的建议做了。〃
  凌敬急得头顶直冒汗;斗胆与窦建德争辩;说他的意见是眼下唯一正确的计谋;如果轻率出战;夏军将面临巨大的危险。窦建德大怒;令侍卫将这位书生强行扶了出去。
  〃祭酒的计谋非常好;大王你为何不采用呢?〃王后曹氏见状;十分忧虑地对窦建德说;〃大王您如果从滏口北上;乘唐国后方空虚;连营渐进;夺取山西;再联合突厥军队一道西抄关中;大唐必定撤军回救;东都之围还怕解不了么!如果屯兵在这里;将士疲惫;物资耗光;要想取胜;还得等到啥时候呢?〃
  〃军国大事哪是你们女人懂得的!〃窦建德怒气未消;又瞪着眼睛斥责王后;〃我跑这么远;是来救郑国的;现在郑国危在旦夕;如果我丢弃他们北上;是害怕敌人、背叛朋友的行为;我怎么能这样做呢?!〃
  曹氏红着眼圈;不敢再说话。
  在外面的草地上;凌敬走来走去;心如火焚;又颇为沮丧。他的几位好友正巧要进入临时宫殿;他急忙赶上前;把刚刚发生的一幕对几位身为将领或大臣的朋友讲了;请他们帮忙进去劝说夏王改变主意。这些好友为难得直摇头;劝他放弃自己的意见。〃你得吸取王伏宝和宋正本的教训啊!〃他们这样劝戒他道。
  宋正本是夏国的纳言;当属窦建德起家的第一功臣。为了帮助君王早已平定四方;他竭尽忠诚;经常对窦建德直言劝谏。窦建德时常被他弄得很没面子;有小人乘机进谗言;说宋正本私下常将功劳全归在自己身上;窦建德一怒之下;便将宋正本杀害。从那以后;大臣和将领们互相告诫;很少有人再敢向窦建德讲真话了;他的政教渐渐衰乱。王伏宝是窦建德手下的大将;他智勇双全;战功远在众将之上;引起了同僚们的嫉妒;他们向窦建德造谣说;王伏宝独断专行;有很大的谋反嫌疑。窦建德对王伏宝的能耐也很疑忌;便找了个理由;将王伏宝抓了起来;可怜王伏宝临死前还冲着窦建德叫喊:〃我没有罪!大王;你为何要听信小人的谗言;将自己的膀臂砍掉?〃自王伏宝死后;窦建德的军队便经常打败仗。
  想起两位忠臣的命运;凌敬的身子骨儿便瘫软了。他沿着草地向远方踱去;望着傍晚湛蓝而深邃的天空;禁不住长声叹息。
  在临时宫殿里;窦建德下令众将做好战斗准备;准备早日对虎牢发动大规模攻击。众将听了;欢声雷动。
  夏军的新动向被唐军斥候侦知;他们急忙赶回来向李世民报告:〃窦建德准备等唐军战马的草料吃完;到黄河以北放牧之际;对虎牢城发动突袭。〃
  〃好啊!〃李世民高兴地说;〃我军正好可以借这一点引敌人上钩!〃
  五月二日;秦王李世民向北渡过黄河;逼近广武;观察敌人形势。他故意留下战马一千多匹;在河洲放牧;以加强敌人以为唐军缺乏草料的印象;到了晚上;他率军偷偷回到虎牢关。一千多匹战马仍然留在那里。
  五月三日;窦建德果然率领全部军队前来进攻虎牢城;从板渚逼近牛口布下阵势。这个军阵北抵黄河;西靠汜水;南到鹊山;连绵二十里。在震天的战鼓声响中;十几万夏军浩浩荡荡地向虎牢城扑来。
  唐军将领们站在城墙上;见从北到南;辽阔的原野上;全是黑压压的夏军;他们不时地发出吼叫;声音一浪接一浪地传来;震得虎牢城墙像薄膜一般颤动。将领们见了这般阵势;下意识地你看我;我看你;不少人脸色发青。
  李世民见将领们有些慌神儿;禁不住微微一笑;他也不说话;只是带了几名侍卫;驱马来到城内的一座山峰上眺望敌阵。
  〃敌军自从山东起家以来;还没遇到过真正的强敌。〃回到城墙上;他对众将说道;〃据我刚才观察;敌军正逼近危险的战场却大声吵嚷;说明他的队伍里没有严明的军纪。他的先头部队直接迫近到我虎牢城下布阵;表明他对我心存轻视。现在他向我求战;我故意按兵不动;敌军鼓起的勇气自然会渐渐地衰竭。他的士卒在军阵中呆得太久;又饥又渴;必将自动退却。到时候我军发动凶猛的攻击;必定可以将他一举击破!〃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众将的眼睛;笑着说:〃我和各位约定一个时间:过了中午;我军必定可以击破敌人——你们到时候看一看;我的话到底灵不灵?〃
  众将听了;将信将疑。
  窦建德对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战的唐军心存轻视。他派出三百精骑趟过汜水;大喇喇地来到距唐军只有一里路的地方停下。又派人前来向李世民挑战:〃请你选派几百名壮士;来和我军的骁勇决斗。〃
  李世民派王君廓率二百名长槊骑兵前往应战;双方对冲厮杀;唐军时进时退;正好和夏军打了个平手。于是双方各自引兵回营。
  在窦建德的军阵里;有一人骑了一匹骏马;铠甲和兵器都非常鲜亮;从侧翼拐出阵前;向唐军夸耀。
  第十三章、虎牢关(5) 筑东阳 
  
  李世民在城墙上远远地望见了;随口对身旁的尉迟敬德说:〃他所骑的;真是一匹好马呀!〃
  〃我去把它夺过来!〃尉迟敬德边说边移动脚步。
  〃不要去!〃李世民连忙制止;〃怎可为一匹马损害我一员猛将?〃 尉迟敬德不听;径直走过去;叫上骑将高甑生、梁建方两人一道冲刺而出;在阵阵箭雨中突入敌阵;将那骑手生擒;牵着那匹宝马;回到了唐军阵营;夏军无人敢当。
  城墙上的唐军欢声雷动。
  李世民又是高兴又是心疼。他将宝马看了又看;试着骑上;果然感觉良好。一问才知;那骑手原来是王世充的侄儿王琬;而这匹宝马;竟是隋炀帝的座骑;名叫青毛马!
  尉迟敬德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连牙齿都在笑!〃怎么样?〃他得意地对秦琼说道;〃我们这么一遭;和你上次刺杀王世充的骁将是否有一比?〃
  〃原来你一直在暗中和我较着劲啊?当然是你厉害!〃秦琼故作吃惊。众人都开心地笑了。一些将领心里的恐惧不翼而飞。
  太阳慢慢划向头顶。李世民见了;便派出快骑前往黄河北岸;将昨日在沙洲放牧的战马召回。按他的计划;一旦战马赶到;唐军便立即出战。
  在辽阔的原野上;窦建德的士卒们从早晨到正午一直暴晒在夏日的骄阳下;个个又渴又饿;汗流浃背;身子像烈日下的禾苗一般软塌;有些人干脆坐到了地上。当后方送水上来时;士卒们纷纷上前;争抢着饮水;军阵里有些小小的混乱。一些士卒更是在队列中走来走去;好像要把毒辣的日头走掉;口中吵嚷着;要求退回军营里。
  李世民远远地望见了敌阵的混乱情形;判断出击的时机已到;便令宇文士及率三百骑兵从敌阵西端向南飞驰。他告诫道:〃敌阵如果不动;你就带兵回来;如果动了;你就带兵向东猛攻。〃
  宇文士及率三百骑兵飞驰而去;敌阵果然骚动起来。
  李世民断定:敌人体力衰退;心志已乱;连战斗队形都无法保持了。
  〃好啊;〃李世民灿烂地笑着;伸手取下背上的长弓;〃可以出击了!〃
  身后一阵隐隐的轰响——却是在黄河以北放牧的战马赶回来了。
  李世民走下城墙;向众将下令全线出击。他令秦叔宝率几十名精骑首先冲向敌阵。他和李世、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率大队骑兵紧随而至。殷开山等人则率步兵军阵跟在骑兵之后冲杀。
  在箭雨中;秦琼一马当先突入敌阵;在他身后;唐军骑兵一波接一波地冲了进去;唐军步兵继之而上;向东渡过汜水;对夏军大阵发起了冲杀。
  朝廷礼仪的正规严谨是窦建德一向非常强调的。在如此紧张的军务中;他都没忘记令群臣在大路上举行朝会。突然;大唐骑兵向他们凶猛地冲来。夏国群臣惊慌失措;急忙向窦建德身边躲去;就像小鸟钻向父母的胳肢窝。窦建德急召大夏骑兵去拦截大唐骑兵;由于地势陡狭;文臣们将道路挡得严严实实;骑兵一时竟无法通过;窦建德大声喝斥着;指挥文臣们让开大路;闪到一旁。就在这进退之间;大唐骑兵冲杀过来;把窦建德的侍卫冲乱;也将后面的骑兵队列冲垮。窦建德窘迫之极;慌忙向地势较高的东陂退去。
  左武候大将军窦抗率唐军步兵冲向敌阵;受到了夏军步兵顽强的抵抗;一时竟无法推进。李世民见状;便率骑兵冲入敌阵;所向皆靡;窦抗率步兵紧随而入;当面的敌阵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李世民继续向敌阵纵深冲刺;飞箭如雨一般射来;李世民迎着箭雨纵马冲杀;突然;他感到胯下的青骓马动作明显一顿;俯身一看;原来是青骓马中了飞箭;便杀散当面之敌;然后驱马回撤。路上青骓马的速度越来越慢;好在身边有几十名精骑护卫;他才安然无恙。进了虎牢城门;他下马一看;只见青骓马身中五箭;均被迎面射中;箭全射在马身的后部;可见当时奔跑的速度是何等之快——箭冲马头而发;但当箭飞到时;马头已逝;却挂住了马的后臀!
  〃快把什伐赤牵出来!〃李世民朝陆冲喊道;陆冲应诺一声;低着头;甩开膀子;飞快地跑进军营;顷刻又骑着什伐赤飞驰而出;在李世民身旁轻盈地跳下。什伐赤是一匹来自大食国大食国:中国古代对阿拉伯哈里发王朝的称呼。的红马;速度极快;流的汗像血一样。
  李世民正要跨上什伐赤;却看见城门洞里跑来一位骑兵;身材瘦削;背上插满了羽箭;活像一只刺猬。李世民很快认出;那是他的堂弟、十六岁的淮阳王李道玄。
  〃二哥!〃李道玄驰到近旁;向李世民喊道;随即跳下马;〃我刚才冲到敌人大阵背后去了!〃
  李世民一惊;上前用力帮李道玄拔下背上的羽箭。〃敌人大阵深不深;堵截得凶不凶?〃他向堂弟问道。
  〃不是很深;后半部已经有些乱了……哎哟!〃李道玄叫了声痛;又继续说道;〃如果再多一些人;就可以把敌人大阵冲垮!〃
  李世民不由停住了手上的动作;凝神思索;似有所动。一旁的陆冲从怀里掏出创药;上前为李道玄的几处流血的伤口简单地敷了敷。
  〃好啊;就这么做!〃李世民举拳叫了声;转身召集骑兵集合。他令骑将史大柰、宇文歆带人到附近拔下上百面军旗;全部卷在旗杆上;迅速赶到这块空地上会合。又令陆冲从军营里牵出他的五匹备用战马;分给李道玄一匹;作为他的副马;其余的令侍卫们全部牵上。当史大柰、宇文歆等人卷着军旗赶到后;李世民向几百名骑兵宣布:现在的任务是冲到敌阵的后面;再扛着军旗杀回来。
  第十三章、虎牢关(6) 筑东阳 
  
  〃你们怕不怕?〃李世民故意向骑兵们问道。
  〃谁会怕?〃〃敌人才会怕呢!〃骑兵们七嘴八舌地喊道;面色涨得通红。
  〃好啊;勇士们;大家立功的机会到了!〃李世民取长弓在手;有力地一举;〃不要掉队——冲啊!〃 李世民带着这群骑兵冲出城门洞;飞速杀入敌阵。不久他们遇到了正在阵中奋力厮杀的程咬金和秦叔宝等人;李世民令他们加入进来;在前面开路;于是很快集中起一千多名骑兵;战马愤怒地嘶鸣;卷起冲天的烟尘;向敌阵纵深不断地挺进;很快便冲到了敌阵背后。
  李世民令骑兵火速将一百多面大唐军旗展开;高举在马上;令士卒们大声叫喊:〃你们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吧!〃随后;一千多名骑兵们保持着中速;从敌阵后背向回冲锋。
  夏军将士回头看见大唐军旗飘扬;以为真的陷入了包围;顿时吓得两腿筛糠。接着;恐慌像劲风一层层地吹过麦田一样;一波一波地掠过夏军硕大的军阵;使它在顷刻之间全线崩溃。十几万夏军在原野上四散奔逃;汇成了一片脚步的海洋。
  一群精锐的夏军步兵向李世民率领的骑兵迎面冲来;很显然;他们要夺路而逃。大唐骑兵高举雪亮的战刀;凶猛地冲杀过去。在两军即将接近之时;夏军突然射来一阵箭雨;唐军战马纷纷倒地;双方一场混战。
  李世民新换的座骑什伐赤中了五箭;五箭都中在马的后臀上;其中四箭是迎面射来的;有一箭从后面射来——这是李世民掉头追杀从身旁溜走的夏军时;又被新一波夺路而逃的敌军从背后射中的。
  〃敌人好厉害的弓箭!〃李世民叹息着;对前来护驾的秦琼说道;随即跨上了陆冲牵过来的一匹备用战马;〃窦建德纵横河北这么多年;看来靠的便是弓箭厉害!〃可眼下窦建德的军队已经土崩瓦解;一簇一簇的夏军士卒像河水一般从他们身旁漫过;当唐军晃着雪亮的刀光快速追上时;许多夏军就地下跪投降。
  〃我们骑兵应该冲到最前面;把敌人的逃兵全部兜住!〃李世民对周围的将士们高声喊道;他又略略作了一下停顿;随后大吼一声;〃追击!〃
  于是;在四下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