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作者:筑东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世民 作者:筑东阳-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黄昏;瓦岗军突然看到叛军的阵后出现了乱象。〃援军来啦!〃人们兴奋地高呼;〃援军来啦!〃
  秦琼率领所有的队伍出营反攻;两下里夹击;叛军全线崩溃;但很快到来的夜色帮了他们的大忙。瓦岗军一气追了二三十里;面对黑黢黢的原野;只好收兵回营。
  高猛见了程咬金;欢快地大叫道:〃我们胜利啦!〃程咬金扭头不应;手却伸过来;将高猛的肩膀重重地拍了一下。
  没有人欢笑;也没有人说话。黑暗中依稀看见人们的眼里闪烁着泪花。
  李密躺在担架上;静静地仰望着满天星斗。哪一颗才是将星?它刚刚是否摇摇欲坠?他读不懂神秘的天意。这场血腥的战斗使他感到如此的空落;他甚至觉得时运就像夜风一样正从他的手指尖儿滑过。
  不能这么悲观。他在内心里警告自己。毕竟是我们胜利了;这是一场胜利;胜利!宇文化及完蛋啦!
  宇文化及率领败军一路撤退了数百里;随后东入汲郡寻找军粮;又派出搜粮队拷掠东郡的官民;令他们限期交出一定数量的米粟。本已投降他的东郡通守王轨忍受不了他的暴虐;便派通事舍人许敬宗秘密潜往李密的军营请降;李密立即任命王轨为滑州总管;任命许敬宗为元帅府记室;与魏征共掌文翰。
  老丞相苏威也留在东郡;这时随众人投降了李密;李密仰慕他的名声;专门把他招来;十分礼貌地接待了他。苏威见了李密;也不敢谈论帝室的艰危;四海的沧桑;只是拜了又拜;口称:〃没想到今日又看到圣明的您!〃他一心保命的举止令许多昔日的降将很是瞧不起。
  宇文化及听说王轨又反叛了他;非常恐惧;于是从汲郡带兵北上;想抢占一些河北的地盘。他手下的将领陈智略率领岭南骁果一万多人;樊文超率领江淮短矛队、张童仁率领江东骁果共数千人;一道投降了李密。
  就这样;宇文化及手下当初浩浩荡荡的十几万回乡大军;现在只剩下两万多人;灰溜溜地向魏县开去。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已经不再对他构成威胁了;便留下徐世在黎阳一带戒备着;自己亲率大军西还巩洛。
  第九章、讨伐西秦(1) 筑东阳 
  
  武德元年七月;陇西泾州高高:今陕西长武县北。。
  自封为西秦皇帝的薛举率十几万大军进逼城下;他的对手大唐秦王李世民却躲在坚固的城墙后面拒绝出战;令他进退两难。
  去年十二月;薛举的儿子薛仁杲在扶风被李世民打得大败逃回;当时薛举很害怕李世民 乘胜追到西秦的都城金城;便问他的臣下说:〃古来有天子投降的吗?〃
  〃很多啊!〃黄门侍郎褚亮回答;〃越帝赵佗最终就归降了汉;蜀主刘禅也到晋朝做了官;近代萧琮萧琮:杨广皇后萧氏之兄;原为后梁国主;杨广登极后拜为内史令;后病逝。家至今仍安享着富贵。归顺之后;祸就转为福;自古都是如此。〃
  〃皇上您不该这么问;褚亮的回答又何其荒唐!〃卫尉卿郝瑗上前几步说道;〃过去汉高祖多次打败仗;刘备也曾丢下妻儿自己先逃跑。打仗总是有胜有负;哪一朝不都一样?怎么能因为一战失利;就想些亡国的办法呢!〃他进而对薛举讲了些掏心窝的话;〃再说;我们都可以投降唐国;而皇上您却不能。为何?因为;我们投降后大小总有个官做;总有俸禄可拿;而皇上您投降了;就很难说会遇到什么啦!〃
  薛举对刚才的贸然提问感到后悔;便掩饰道:〃朕只是随便问问;试探一下各位会怎么想罢了。〃
  褚亮本是大隋太常博士;因为与杨玄感有私交;被朝廷贬为西海郡司户。薛举称帝后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实际担负着丞相一职。郝瑗本是大隋金城令;当年被薛举劫持后;薛举并没有将他杀害;反而任命他为卫尉卿。他心里对薛举是很感激的。当年做大隋官员时;他总感到有力使不出;似乎陷在一张网中不能自拔。自从参加了薛举的造反队伍后;他胸中的抱负和才学得到了激发。现在;当薛举的火炉黯淡之际;他反过来用从薛举身上汲取的力量为薛举添加了一大把柴禾;火炉又开始熊熊燃烧。
  自从这次谈话后;薛举厚赏郝瑗;把他奉为谋主。郝瑗尽心尽力地帮薛举重整军队;还建议薛举向突厥送去厚礼;拉突厥与西秦联合出兵进逼长安。突厥人正尝着李渊送上的甜头;不愿立即与大唐断交;令郝瑗的妙计流了产。
  本月初;薛举率精锐主力前来泾州;与唐军争夺高城。有郝瑗的辅佐;薛举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但唐军主帅李世民一直避而不出;令薛举一筹莫展。唐军有的是粮草;而薛举缺的正是这个;长此以往西秦大军怎么耗得起!但郝瑗劝他要有耐心;静静等待时机的变化。郝瑗还建议薛举派出两支骑兵分头游击豳、岐二州;一方面抄掠粮食;另一方面对唐军的侧翼形成威慑。郝瑗这样做了;唐军果然分兵应对。
  七月九日清晨;高城内。郡府后院的一间青瓦厢房内;唐军主帅李世民卧病在床;面如淡金;嘴唇起泡;额头上搭着一条湿毛巾。他染上了疟疾;已经有三天了;身子时而发热;时而发寒。恍惚间;他走上一座迷蒙的小桥;小桥下面没有一根柱子;只是一片茫茫的黑暗。每当他走到小桥中间;小桥就突然断掉;他又回到了桥头;再次向断桥处走去……他惊慌地挣扎;终于苏醒过来;身上竟挣出了一层虚汗。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软软地照到室内;留下一片淡金的影子。他看着绿色的被面;朱紫色的大门;门外摇曳的黄菊花……感到眩晕、清新、明亮。在这一瞬间;他好像闻到了母亲的气息;妈妈;骄傲英爽的妈妈;她总是那么慈祥、亲切;眼神里永远有蜜糖;让他感到沁甜;这一切又从记忆中像早晨一样苏醒了。他记起八岁时他也曾生了一场大病;妈妈带着他到寺庙里上香许愿;高大的金色的如来头顶着屋梁;神秘地对着他微笑;烟雾缭绕就像是仙气飘飞。妈妈穿着淡蓝色的衣衫;用柔软的胳膊揽着他的肩膀;他将头紧紧靠在妈妈的怀里;感觉就像云朵一样温软、馨香、甘甜。这一切恍如昨日;清泪从他的眼角颗颗滚落。
  侍从陆冲从外边走了进来。〃您醒啦;秦王?〃他从瓷盆里拈起一条洁白的丝巾;拎成半干半湿;上前帮李世民换到额头上。
  〃刘长史、殷司马他们来过没有?〃李世民声音虚软地问道。
  〃他们昨天下午就带队伍到城西扎营;今天估计要和敌人交战啦。〃陆冲漫不经心地答道。
  〃什么?〃李世民大吃一惊;双手强撑着要坐起来。〃没有我的指令;他们怎敢把队伍带出城?我昏睡了多长时间?〃
  〃从昨天午时;一直到现在。〃陆冲说着;上前扶着李世民坐直身子。
  〃天啊;这下要出大事了;他们肯定要打败仗!〃李世民伸手搭住陆冲的胳膊;想挪动身子下床;但浑身像嫩苗一样使不上劲;头部也晕得直朝下坠;只好停住不动。〃乱来呀;真是乱来!他们这样目无军纪怎么得了!快呀!〃他对陆冲嘶声喊道;〃把房记室叫来;拿笔墨给刘长史写封急信;把队伍立即收回城里——别管我;你快去;快去啊!〃
  高城西南;秦王元帅府长史刘文静将八万唐军布成了一个前后两节的阵势。元帅府司马殷开山率一万多名骑兵排在大阵前部;刘文静自己率六万多名步兵跟在骑兵之后。在闪亮的枪林中;飘扬着数百面杏黄旗。这是七月的早晨;太阳刚出来便烤得人直流汗;天空中的云朵像大团大团的棉花悬浮着;原野上几乎没有一丝风。
  第九章、讨伐西秦(2) 筑东阳 
  
  刘文静静静地立马不动。他的前方是骑兵队列;他的身后摆着上百面军鼓;军鼓之后是步兵方阵。作为这支大军的临时主帅;他处在军阵的核心位置;连接着步、骑两军。他丰润的长脸上意色飞扬;眼神滚烫滚烫。继潼关之战半年之后;他又一次体验到了独立掌管军权的滋味。在他的内心深处;凉飕飕的惬意和焦灼的压力反复交织。
  昨日上午;刘文静和殷开山照例去探望卧病在床的李世民;李世民授权刘文静在他生病 期间代理指挥军队。〃你们不要性急;要坚持我的避战韬略。〃李世民低声地告诫两人;〃薛举悬军深入;粮食越来越少;迅速决战对他有利;持久对他不利。如果他前来挑战;你们千万不可跟他交锋。等我的病好了;我保证为各位击破此贼!〃
  从病房退出后;殷开山眨着眼睛对刘文静说:〃大王是考虑到您不会指挥打仗;才说出这番话。现在敌人已经知道大王生了病;必定十分轻视我们;我们应该显示我军强大的武力;震住他们的嚣张气焰。〃
  〃二郎以为我是老裴;平日里只知道摆弄些文墨;没见过战场流血和尸体!〃刘文静的面庞微微发红;眼神里满是倔强气。〃屈突通不是我抓住的吗?他现在还做了大唐的兵部尚书呢!当然;你不也带过六万大军;第一个攻打长安的不是你么!〃
  两人互相恭维着;都感到心痒难禁。回营后;他们立即将大军调出城外驻扎。几年来;他们与李世民朝夕相处;共商大计;吃饭在一个锅里;睡觉在一张床上;这种亲密无间的交情;使得他们根本不去考虑——李世民是否会接受他们违背军令的贸然举动。在他们的下意识里;这算得了什么;嘿;打个胜仗不就万事大吉了?
  在野外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刘文静还是颇为紧张的;一直提放着敌人偷营。到了天亮;那颗悬在半空中咚咚跳了一晚的心才平静下来。他对自己既谨慎又大胆的表现感到满意;这才像个做统帅的样子。现在危险业已过去;我军像虎狼一般摧残敌阵的时刻到了;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这时;一名元帅府军佐从军阵的空隙穿出;向这边赶来;双腿快得像车轱轳;打得衣裤啪啪作响;口中长啸着〃报——〃;声调激越而粘稠。军佐飞快地跑到刘文静面前;递上了李世民十万火急的书信。刘文静皱着眉头读了;随手把书信折了几折;塞进军袋里。他对军佐说;回去告诉大王;就说书信我已经收到;但敌人已在对面;等我击破敌人后;回去再详谈。军佐转身钻入了茫茫人海中。
  接着陆续有人前来报告;八大总管都已率军布好阵势。刘文静冷眼扫视了四周;衣袖潇洒地一甩;手中宝剑闪亮地刺入半空。〃前进!〃他大吼一声。
  身后战鼓咚咚地响起;前面的骑兵开始移动;并逐渐加速。灰尘渐渐腾起;在阳光中上下翻飞。在刘文静的指挥下;步兵方阵紧跟在骑兵的后面;保持着一种小跑的速度。
  在第一线;大唐骑兵在总管刘弘基、马三宝的带领下;向西秦军阵发动了凶猛的冲击;经过几番较量;敌人果然顶不住;缓缓地向后退去;又不断射箭阻滞大唐骑兵追击的速度。
  殷开山见状大喜;下令骑兵紧紧咬住敌人;一定要把敌人压得喘不过气;最终把敌人军阵冲个落花流水。于是骑兵加快了进攻的节奏。跟在骑兵后面的刘文静虽然不了解前方的具体情况;但从地下踩着的敌人的兵器和战旗便知道情势大好;于是指挥步兵方阵快速跟进。
  八万大军脱离了原始阵地;脱离了背靠的青砖城墙;向前不断地推进。在黄雾一般的灰尘中;士卒们咳嗽着;吼叫着;咚咚的战鼓声响和军阵杂沓的脚步声响;汇成了一道声音的河流;伴随着黑压压的头颅;浩浩荡荡地向前方卷去。
  当这个硕大的军阵急速前行了七八里;成为远方的一排排暗色的野蒿后;高城墙下出现了奔腾冲撞的铁骑和漫天的黄尘。这是薛仁杲率领的上万名西秦铁骑。当他们发觉已经成功地包抄了唐军的后路时;兴奋得挥刀狂呼;震得城墙壁久久地回荡着颤音。薛仁杲战刀一指;西秦铁骑纵马向唐军后背突去;平原上顿时黄尘滚滚。唐军的步兵方阵还没来得及调头;西秦铁骑便已突了进去;快刀闪亮处;大唐步兵血肉横飞。在没有遇到像样抵抗的情况下;这场战斗几乎成了一场轻松的屠杀。
  正在伪装后退的薛举看见唐军大阵的后背乱作一团;急忙挥军反击;却受到了刘弘基、马三宝的强劲抵御。他正感到吃力;就见大队西秦铁骑从背后冲入大唐骑兵的军阵;像切饼似地把唐军切成几块。
  刘文静在乱军中试图组织队伍抵抗;但很快被密集冲锋的西秦铁骑将队伍冲散。他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像围猎似地屠杀唐军;眼泪刷刷地流淌;神情似已呆痴。一名卫士拉着他的战马;在一百多名士卒保护下向南奔逃。
  几乎绝大多数队伍都被打散;只有刘弘基还掌握着一支三千来人的步骑。他不断喝斥着;令队伍向南撤退。如果敌人大队步兵冲杀过来;他就指挥骑兵发动短促反击;如果敌人大队骑兵冲杀过来;他就指挥队伍连放乱箭阻拦;不准敌骑靠近。在乱纷纷的战场上;这支三千来人的队伍就像一个不大规则的磨盘;向南迅捷地移动。
  刘弘基的嘴唇咬出了血;内心里充满了愤怒和哀伤。他深知;弃军而逃是容易的;但那样如何向秦王李世民交代呢!他担任着左一行军总管;带的是大唐第一军;是太原起义的老队伍;可不能轻易丢弃。他想把这些精锐的老兵们带出去;能带多少就带多少。皇上和秦王对他恩重如山;将他从一个盗马贼;提拔到今日右骁卫大将军的高位;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六月间;他被列入大唐十四位开国元勋之一;同这些元勋一道;得到了皇上颁发的免死券。其中秦王李世民、尚书裴寂及纳言刘文静;可以犯两次死罪而不杀。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和他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还有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镬、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共十四人;可以犯一次死罪而不杀。这是多大的荣耀;多大的恩德!在严峻考验降临之际;他身为大唐右骁卫大将军;怎能不战斗到底!
  第九章、讨伐西秦(3) 筑东阳 
  
  这支且战且退的队伍很快引起了西秦将领的注意。他们派来了数千名精骑对唐军进行追逐;但唐军的飞箭令他们无法接近。西秦铁骑也不着急;只是利用马力的优势;绕着这支队伍不断地打圈;时进时退;引诱唐军不停地射箭。当唐军的羽箭终于耗完后;西秦铁骑便蜂拥而上;来回冲杀;很快将唐军密集的阵团冲散。刘弘基在与两员敌将对杀时;座骑从后面中了一刀;他和座骑几乎同时倒地;被五六名敌兵一涌而上;死死地按在地下。那一刻;他紧闭双目;万念俱灰。 刘文静率领身边卫士逃出战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