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斯福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帆船。在随后的几年里,罗斯福或是独自一人,或是同朋
友们一起,常驾着这只被命名为〃新月号〃的帆船出海,并
且详细地考察了无数个小海湾。芬迪湾里哪有激流险滩,何
时潮涨潮落,罗斯福都一清二楚。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埃德
加·麦克莱的《美国海军史》和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马T
汉的《制海权的影响》,为其透彻的说理和缜密的逻辑力量所
折服。他一生曾反复阅读过马汉上将的这部名著。学校图书
馆藏有当时最主要的杂志,他基本上都读过。
  毕业典礼那天,西奥多·罗斯福州长驾临格罗顿公学,应
邀作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说:〃……一个人只要有勇气、有善
意、有智慧,那么他所成就的事业即是无限的。而当今我国
政治正需要这种人。〃西奥多精力出奇的旺盛,兴致昂扬,在
听众面前极富吸引力。他将他自己对道德健全的热衷,以及
对〃紧张生活〃的喜爱,传染给了这些美国青少年。富兰克
林听得热血沸腾,近乎英雄崇拜地带头鼓掌。堂兄西奥多实
际上成了富兰克林最初的政治起蒙者。在年轻的富兰克林看
来,堂兄西奥多身上,除了认为心地纯洁的人应更积极地参
与政治,鄙视单纯追求物质利益,以及为国家服务的精神之
外,几乎再没有什么深思熟虑的想法。
  40年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信对皮博迪校长说:〃我认
为在我的思想性格正在形成的时期,我有幸接受您的教诲,是
我一生中的一大幸事。〃皮博迪校长的信条之一就是:获得受
教育的优越机会同时意味着负有为祖国服务的义务,以及为
不够幸运的同胞们谋取福利的义务。事实上,罗斯福对于美
国下层社会的了解和关心,也是在格罗顿时期形成的。皮博
迪基于其基督教信仰长期从事社会福利公益活动,格罗顿公
学一直为穷苦的孩子们举办夏令营,罗斯福热心地参加了服
务工作。他从皮博迪那里所学到的,就是为时乖命蹇的人服
务的基督教绅士们的理想:即坚持拥有特权的美国人将在解
除国内和国际间的疾苦中起作用。皮博迪付出了巨大努力教
诲他的学生们时刻铭记这些人间疾苦。皮博迪和格罗顿公学
帮助罗斯福形成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1934年,罗斯
福写道:〃在我的一生中,除了父母之外,皮博迪博士和夫人
对我的影响和将要给我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人都大。〃白宫举办
的非官方性质的仪式活动,罗斯福都尽量请皮博迪博士来主
持。
  1900年6月,18岁的罗斯福结束了格罗顿公学的学习生
活。临毕业前他戴上了夹鼻眼镜,于英俊中透出几分秀气和
成熟的睿智。他得到的纪念品是40卷的莎士比亚全集。皮博
迪校长在他的毕业证书上写道:〃他是个诚实的学生,在整个
学习期间,他在集体中的表现是非常令人满意的。〃1932年
底,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立即处于新闻记者的镁光灯下
的皮博迪校长激动地当众宣布:“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当年
在格罗顿学习的少年,这是有据可查的。我认为,关于他在
学校时的表现,还应当多说几句。他当时是一位沉着冷静的
普通少年,他的才能要比许多同学要强一些,在班里表现比
较突出,但还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他的身体较弱,因此在体
育方面没有成就。我们大家都喜欢他。〃



二 出色的见习生

哈佛优等生


  罗斯福从格罗顿公学毕业后,曾一度想进安那波利斯市
的海军学院,将来当一名海军军官。但年迈的父亲坚决反对。
他耐心地解释说,作为能够继承财产的孩子,不应该选择海
军职业。因为那会远离家乡,并且生活艰苦。而学习法律,则
能使一个人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于是罗斯福就进了哈佛
大学。由于他在格罗顿的最后一年中已经学习了进哈佛所必
需的16个学分以及大学新生的一些课程,因此,他在1900年
9月进哈佛时,虽名列1904届新生中,但实际上是从二年级
读起的。
  哈佛大学位于波士顿附近查尔斯河畔的坎布里奇,创建
于1636年,有着悠久的足以自豪的传统。波士顿这座号称
〃世界的中心〃、〃美国的雅典〃的城市,以拥有显赫的新英格
兰名门世家,雄伟的州议会大厦,别致新奇的图书馆、美术
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哈佛的一位历史学家说,波士顿是附在
四周大学身上的一条〃社会水蛭〃,繁华的灯塔山的性感女侍
总希望招待哈佛那些出身名门的〃诱人的青年男子〃。不过刚
进大学的罗斯福还没有对女孩子产生兴趣。他只是在二年级
时同作家理查德·达纳和亨利·朗费罗的孙女弗朗西丝相
爱,后因母亲反对而分手。罗斯福同许多格罗顿公学的老同
学一起进了哈佛,校园里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贵族学校的
毕业生。他和莱恩洛普·布朗合住在威斯特摩利大院27号的
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里,地点在哈佛著名的〃黄金海岸〃,是
一个租费昂贵的公寓和高级俱乐部集中的地区。大学生活自
由开放,格罗顿那种简片刻板的生活顿成历史。他们用三角
旗、奖品、图画、标本、船舶模型、波斯地毯等把房间布置
得很有气味,极富大学生的浪漫情调。
  这年12月7日,罗斯福72岁的父亲因心脏病去世,给
罗斯福留下了大约12万美元的遗产,也给他树立了一个具有
自由思想的传统美国绅士的形象。在此后的许多年里,萨拉
·德拉诺·罗斯福夫人就成了海德公园罗斯福家族的主人,
她从她父亲沃伦·德拉诺那里继承了130多万美元的遗产。
丈夫去世后,她让妹妹劳拉陪她在海德公园度过了一个孤独
而无聊的冬天,随即就搬到了波士顿的一套住宅,那儿距儿
子的住处仅相隔几条街。她这样做,既慰藉了自己精神上的
孤独和渴望与儿子亲近的需求,又使得自己得以经常照料儿
子,以实现丈夫对儿子远大前程的遗愿。在萨拉的性格中,权
威的思想在逐年增长,她似乎更倾向于置儿子于自己的〃监
护〃之下。聪明的富兰克林为了不伤害母亲的感情,开始学
会了迂回和规避。他在母亲的住处招待宾客,也常外出参加
午餐会和郊游。他甚至担负起海德公园和坎波贝洛的一些责
任。在暑期,他用尽量多的时间陪着母亲。他们像以往那样
自由自在去欧洲旅行。但一当萨拉提起关键性的话题——罗
斯福家的生活道路,他就巧妙而机智地顾左右而言他。罗斯
福并没有一味地以那种不加理睬、我行我素的态度来表达他
并非真心的反抗。在随和与温顺的背后,罗斯福似乎开始蕴
藉着一股冲破和反抗陈旧框架的力量,这些素质终于在〃新
政〃年代的实验中表现出来了。
  哈佛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散漫自在,学生中来自名门
世家的富家子弟占了相当比例。一个人在社交圈和体育活动
中成就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他在校园里的声誉和地位。罗斯福
又一次面临着他在格罗顿时的难局:他身材瘦长,体重仅146
磅,几乎没有拿手的运动项目让他出人头地。他竭尽全力,弄
得伤痕累累,才好不容易地当上了一年级橄榄球队的后边锋,
可是,仅仅维持了两个星期,他就给撤换了下来。后来他被
选为一支三流橄榄球队的领队,才总算平衡了一下他受挫后
的失重心理。他还致力于划船比赛和合唱队的排练,但终竟
未能在正式队员中占有一席之地,好在他被选为新生合唱队
的秘书,这才减轻了对他的又一次打击。然而,最大的打击
来自他在社交活动中的努力。哈佛当时名目繁多而等级森严
的社交俱乐部林立,那些最高级的令人向往的俱乐部大都是
直接通向波士顿乃至全国上流社会的桥梁。其中最精英的受
人尊敬的是〃波尔柴兰〃俱乐部,20多年以前他的远房堂兄
西奥多·罗斯福曾是其会员,而现在不知什么原因它却将富
兰克林·罗斯福拒之门外。埃莉诺·罗斯福后来认为,这次
打击使罗斯福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甚至成为他一生中最痛
苦的时刻之一。当然,所有这些打击和挫折多半是因罗斯福
身体上的缺陷导致的,它们与智力无关。从不一味悲观的罗
斯福只好迂回到其他方面,用长岂不懈的努力所换回的成就
来冲淡或者抚平心灵的创伤。罗斯福只好参加了名片稍差的
旗帜俱乐部,并担任起所属图书馆的首席管理员。不久,他
采纳了波士顿一位售书商的建议开始藏书,起初收藏一般关
于美国的书籍,后来范围缩小到只限于军舰内容的书籍、杂
志和图片。他还被选入哈佛联合图书馆委员会。随后,他又
加入了其他的几个社交俱乐部。临近毕业时,他以2/3的票
数当选为优等生委员会常务主席。
  罗斯福是个不易在打击面前自暴自弃的人。他急切地渴
望靠成功在哈佛出人头地,并藉此赢得同学和社会名流的青
睐,他依旧热衷于参加课外活动。1901年,他以自己出色的
表现被选为哈佛《红色校旗报》的编辑。这时,他的远房堂①
兄西奥多·罗斯福正如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冉冉升起在美
国政坛上空。这无形中给他带来了几份额外的荣耀。1900年,
还在纽约州州长任上的西奥多被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推选为
麦金利的副总统候选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选前夕冲破
惯例采访了校长查尔斯·W·艾略特,询问他打算在两党之
间投谁的票。此举居然获得成功:当《红色校旗报》率先登
①《Harvard Crimson》在国内译法不一。Crimson意
指绯红、绛红色。哈佛大学的校旗是一种少见的绛紫绯红色,亦称Crims
on。参见赵一凡《美国文化批评集》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9页。
出富兰克林采写的独家采访报道时,舆论大哗,全国各大报
刊纷纷转载了这条新闻。大选前夜,他参加了由波士顿的大
学生们举行的声援共和党的千人火炬游行。选举结果,麦金
利——罗斯福获胜。1901年9月6日,总统麦金利遇刺,8天
后身亡,西奥多·罗斯福继任为美国第26届总统。随着罗斯
福这个姓氏知名度的骤然提高,富兰克林·罗斯福屡屡巧妙
地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自己挣得了不少荣誉和好处。他
不失时机地利用一次作业任务以自己的家族为题写了一评论
文。他让母亲把海德公园家中放在祖传《圣经》旁的那些布
满灰尘的家族记事本寄来。在对祖先们的活动及其关系作了
一番考证和研究之后,他写道:〃如今纽约的一些有名望的荷
兰家族现在除了他们的名字之外,什么也没有留下,他们的
人数屈指可数,他们缺乏进取性和真正的民主精神。罗斯福
家族朝气蓬勃并富于生命力的一个原因,或许是主要原因,正
在于他们具备了这种民主精神。他们从不认为自己生在优越
的殷实之家就可以双手插进口袋而坐享其成。与此相反,他
们认为,出身于富裕高贵之家的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对社会履
行天职。罗斯福家族的人之所以在各个方面都能被证明是优
秀的公民,正是因为他们自幼就受到了这种思想的熏陶。〃随
后,罗斯福在分析这些〃优秀公民〃何以会对美国社会作出
重大贡献时,强调了荷兰人的顽强和执着——而这一切都沉
淀、沿袭并展现在罗斯福家族的成员身上。显然,他在这里
所谓的〃真正民主精神〃并非一般政治学意义上的民主,而
是指一种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为社区公众事业服务来获取社
会地位的素质。
  西奥多·罗斯福的成功,无形中促使富兰克林·罗斯福
将注意力和精力较多地投向课外政治活动。一般而言,像他
这个年龄的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远未成型,他们大多处于那种
不受驾驭,追求异端邪说,蔑视权威,视政治为游戏的过渡
时期。但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相对地显得沉稳和正统一些。
他一度参加了哈佛共和党人俱乐部,并似乎有意识地将大学
里的政治活动视为一种向更广阔领域大展宏图的实习场所。
  1902年上半年,他帮助建立了〃支援布尔人①基金会〃,并以
哈佛《红色校旗报》编辑的名义给南非开普敦市汇去336美
元。从至今还保存着的罗斯福在哈佛期间的作业上看,当时
罗斯福的社会政治观点基本上是一个杂糅着政治上的保守主
义、经济上的正统观念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杂烩。他赞同西
奥多·罗斯福关于改革目标是为了医治国家最明显伤痛的观
点,欣赏并支持他对抗大垄断公司时所表现的那种居高临下
的、进攻性的战斗气概。新任总统以白宫主人们从来没有过
的声调宣称,〃政府现在就必须干预以保护劳工利益,使大公
司屈从于社会福利,并惩治狡诈和欺骗行为,就像过去多少
世纪以来政府惩治罪恶势力那样。……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
人也在法律面前负有责任。〃②
  与其说是年轻的富兰克林深为新任总统那非凡的历史洞
察力和政治胆略所折服,毋宁说是他两次从中感知到了当年
①住在南部非洲的荷兰人后裔。
②Richard Hofstadter:《The    Ame
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   And th
e Men Who Made It    NewYork》1
948,P226-227
的西奥多·罗斯福还在格罗顿演说时就表达了的令他激动不
已的信念。西奥多深信行政部门应进行更广泛的领导。他认
为〃做国家需要所要求做的任何事情——除非这种行为被宪
法所禁止,这不仅是总统权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总统的
责任〃。西奥多扩大了政府的调控权限,加强了政府对商务企
业的监督,并致力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他的这些举措及其
风格不仅使他俨然成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