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佛教给我们修学的原则,不要去问理由,为什么?因为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想找它,它已经不存在了,你还找它干什么?这个念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怎么能把它抓住?最精密的科学仪器都抓不到。它起的作用非常大,因为它是从自性里变现出来的,完全称性。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这一念,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一念,它周遍法界,一念周遍法界。我们光的速度,大家知道这就是最快的,从太阳到地球要八分多钟;我们这微细的一念,它周遍法界,光怎么能比!而大师举的比喻是一微尘,一微尘是什么?就是一念所现出来的物质现象,阿赖耶的境界相,三细相里的境界相,这是物质,那叫一尘,在大乘教里讲一尘是讲那个东西,肉眼看不见的。这一尘有三个现象,第一个现象“周遍法界”,现在我们知道物质有波动现象,它是波动现的。波动的频率慢就变成物质、矿物,稍微快一点就变成动植物,再快一点就变成我们现在的光波跟电磁波,频率不一样。所以近代科学家发现这个现象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现象,只是波动的现象而已。你以为它是物质,这是个幻觉,它不存在。这是现代量子力学对于这大自然现象的解释,跟佛经里面讲的愈来愈相应。这种波动,给诸位说,它没有时间,它也没有空间。时间、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现代科学也知道了。没有空间就没有距离,所以这个动一发生的时候,遍法界虚空界,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没有过去、现在,就在当下。

  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参透,作用可大了,对自己来说,佛经上讲的金刚不坏身,你能不能成就?能,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做到了,你就证得金刚不坏身。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可以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居住的环境,地球上灾难这么多,你有能力把这些灾难全化解,让地球恢复健康的状况,有能力,不是没能力,这真的,不是假的。只要一切顺着自性,随顺性德,没有一样不健康;违背性德,灾难就来了。对个人的灾难就是疾病,对环境的灾难那就是自然灾害,今天讲的。实际上灾害绝对不是自然的,是我们违背性德这些念头、行为造成的。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念头把它改正过来,回归自性,一切都变成正常。身心正常,那是健康;居住的环境正常,那就风调雨顺,我们居住环境就像极乐世界、就像华藏世界,真的没有两样。结论就是心态决定一切变化。现象里面的三种功能,第二种叫“出生无尽”,为什么会出生无尽?心态,你心态里面的活动是无有穷尽的,它直接影响你身心的活动,影响外面环境的活动,大到虚空法界所有星球、星系的活动。第三个“含容空有”,也就是我们大乘教里面常常念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本来是这样的,心量本来就是这么大。这是性德,这是我们中国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为什么不善?迷失了自性才变成这个样子。

  懂得这个道理,凡夫例登补处,这不希奇,这是正常的现象。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三十岁那一年,在菩提树下打坐,夜睹明星,豁然大悟,那就是凡夫成佛了!那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在中国唐朝时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也给我们表演这一招。能大师那一年二十四岁,比释迦牟尼佛还年轻,半夜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里面,老和尚给他讲《金刚经》大意。肯定没有经本,因为惠能大师不认识字。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凡夫成佛了。那一悟就是补处菩萨,大彻大悟,为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大乘教里佛常常跟我们说,只要你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成佛了。所以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就在当下。你成不了佛,是因为你放不下。我一生感激章嘉大师,第一天见面,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他就把方法传给我,毫无保留。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佛法是哲学,他称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我向大师请教:佛门里面有没有方法,让我很快就能契入?他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就六个字。看得破是什么?明白了,对于诸法实相明了,这叫看破。放下,你就证得。放下什么?妄想分别执着。妄想就是念头,就是一念不觉,我们讲起心动念。这种起心动念不是你有心的,你没有心,无意的,无心无意,它忽然动了。但是这个动,动是虚妄的,真心不动。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出真心的样子,他第四句讲,“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没动过!所以动,那一念动叫妄动。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你要找它的开始,那就错了,没有开始。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终结,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有始有终。无始无终,这不就是假的吗?佛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怎么没听懂?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永恒不变,他把真的找到了,假的放下,真的就现前。

  真的是什么?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没有生灭。第三句说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虽然什么都没有,样子是什么?样子经教里有一句话形容它,叫“常寂光”,寂是清净寂灭,光是光明遍照,常是永恒不变,是这个样子。我们哪一天如果见了性,你就再看不到黑暗。黑暗是什么?黑暗是无明。无论在什么地方,你白天在隧道里面,里面是一片光明,为什么?一切万法它的体是自性,相是幻相,性是真性,夜晚看天空也是一片明亮的,那是明心见性的人。如果我们在隧道里看到是黑的,晚上看到天空是黑的,这是无明,这要记住,无明没破;破无明的时候,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大光明藏就现前。像世尊、像惠能大师这样的人是上上根人,与认不认识字、有没有念过书不相干,书念多了变成所知障。所以能大师不认识字,他没有所知障;烦恼障放下,所知障也就没有了。由此可知,我们世间人一般赞叹好学、求知,他求什么?增长所知障而已。那是不是叫我们就不读书,不要去求知?不对,佛法修学终极的目标就是开智慧。诸位要知道,开智慧不是知识,知识是所知障,智慧不是的,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什么?自性里头的。如来就是自性,自性里头有智慧、有德能、有相好,这就是本自具足,隐而不现,你不能说它无。

  第四句,都是讲自性,这是性德,“本无动摇”,这是讲自性本定,自性从来没动摇过。末后一句话,那就是一念不觉,一念不觉“能生万法”,宇宙出现了,万物出现了,我出现了。这桩事情,科学、哲学都没有讲清楚,佛法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所以方老师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最高峰”,我们学了快一甲子,明年就六十年,就一甲子,六十年当中我们证实了,不但佛经是高等哲学,而且是高等科学。你看科学对于宇宙万有的现象天天在研究,跟佛经相比还差很多、差很远。现在看是愈来愈接近,他们已经发现阿赖耶的三细相,这不容易!他发现,在佛法里面叫解悟,他不是证悟。解悟得不到真实的受用,为什么?烦恼习气没断。佛法的证悟是要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你就证得,这是证悟,你得受用。科学家妄想分别执着没放下,精密的仪器、高深的数学,从这里面明白了,这是解悟。

  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把这三大类烦恼在一念之间放下,我们没这个能力,做不到。这叫什么?这叫顿修顿证,圆顿大法,我们做不到。我们做不到,佛有方便法,叫我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放。先放下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你真能把执着放下,执着是见思烦恼,真能放下,六道就没有了,为什么?六道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般若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六道是个梦境,这梦境是怎么发生的?从执着发生,见思烦恼发生的。见思放下之后,六道就没有了,你就证阿罗汉果。在佛法修学终极目标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你就证得正觉,正觉是阿罗汉。再把分别放下,分别是尘沙烦恼,不再分别了。为什么不再分别?假的,你分别它干什么?不是真的,真的还能讲得通,假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你把它放下,你就证得正等正觉,这是菩萨果位。再把起心动念放下,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不再起心动念,你就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给你勉强起个名字叫佛陀。你可别认为真有佛陀,真有佛陀,那你又起了分别执着,你又堕落到六道去了,假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能说得出来的,全都不是真的,这一定要懂得。所以佛说了究竟的一句话,大家要会体会,佛说他无有法可说,不但是无有定法可说,实在讲无有法可说,这真话!要是有法可说,与自性完全相违背了。到真正无有法可说,你就能契入境界,那就回归自性。所以从理上讲,凡夫例登补处是有道理的,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个理太深,这个事情太玄了。我们能做到,但是我们怀疑,这是烦恼习气太重,我们障碍太多了。障碍没有排除,怀疑当然有。只要有疑,只要有夹杂,你的功夫就被破坏,不纯了。所以念佛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无比殊胜,八万四千法门,诸佛菩萨都赞叹它是第一法门,它方便究竟,直接跟自性相应,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可是你要了解事实真相,大势至菩萨在楞严会上讲得很明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才能成佛。都摄六根是什么意思?就是放下。放下之后,净念就现前,不怀疑、不夹杂。不怀疑、不夹杂,我们能做到。一心一意,一切时、一切处,除了这一句佛号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叫念佛人,这叫净念相继。念多久才能成功?从刚才理论上说的,一念!《弥陀经》上讲“若一日”,一日太长了,一念!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必须得要念念相应,把烦恼习气都念掉,你就圆满的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全现前了。现在哪里?现在十法界,现在六道。为什么现前?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现这个干什么?不是自己受用的,自己还有受用,那你妄想烦恼又生起来了,现前是度化众生的,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干这个事情。没有自己,众生就是自己,确实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众生跟佛不二,整个宇宙是一体,你的分别心就真断掉了。分别断掉,执着当然也就没有了。这是说凡夫跟补处菩萨的关系。我们弄清楚就不会怀疑了,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

  《华严》所禀,却在此经。《华严》所禀承的教理、教义、教行、教法,都在这一部《无量寿经》里面。《华严》太大,分量太多,这个就是《华严经》的浓缩,《华严经》的精华,跟《华严》,无论是教理行果上讲,完全相同,绝不逊色。你说这个经多好,这个经多重要!我们过去学《华严》学了不少年,我们学到“十住品”,大概全经五分之一,用了四千多个小时。现在我们把《华严经》放下,我们也希望有始有终,这是暂时放下,我们想放下一年,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好好的学习《华严经》的精华,《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精华。为什么?救急,现在灾难太多,真正通达,能化解灾难;真正通达,能消除身心所有的病痛,有这么多的好处。灾难这么多,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在大乘法里面,诸佛菩萨只有一句话,化解所有灾难,“讲经教学”。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从根本解决。身体的疾病,居住这个地球有灾变,什么原因?都是我们违背自性的错误的思想行为所感得的。学佛的经教,让我们觉悟、明白了,我们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放下,把与自性相应的正确思想行为找回来,问题就马上化解了。这不是迷信,我们中国老祖宗知道,千万年相传下来的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世间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是教学,不是别的,大圣大贤他不去做官,他不去做其他的行业,他一生都奉献在教学上。看中国的孔孟、印度的释迦牟尼,你再看其他族群里面一些宗教领袖,无一不是终身教学。而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核心全是性德,我们中国人把它分类,伦理、道德、因果,向上提升就是科学与哲学。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要做出个好样子来,好样子就是真干。刘素云居士讲的六个字,那是诸佛菩萨说的,“老实、听话、真干”,她一生就是这六个字,所以她做出最好的榜样来给大家看,做榜样是身教。学佛还有一身病,社会大众看起来不会生信心,“学佛学成这个样子,算了,别学!”应该是什么样?身心健康,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习气,常生欢喜心。弥勒菩萨给我们表法,一团和气,一团欢喜,那是学佛的样子。居住的所在,灾难不生,不会有灾难。在中国,老人常讲“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学佛是最有福报的人,他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风水自然就变好了。风水随着人心转,没有福报的人住在一个风水宝地,他在那里住三年,风水全变坏了;这个地方风水很坏、很差,要是一个有福德的人住在这里,三年,这个地方风水就变好了。人心能改变大自然,能改变环境,这个说法在中国至少也有五千年,中国人有五千年的经验,有五千年的效果。现在人不相信,不相信,灾难都出来了,转变确实在一念之间。你怎么会知道转变?圣贤的教诲、佛菩萨的教诲,要多学习,你就明白了。学会了,自己就会转。真正做成了效果,别人看到他就相信,不是迷信,不是落伍。

  所以我们首先要建立对古圣先贤的信心,像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