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二爷缺钱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二爷缺钱花-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几日不说你们家的事情,单是临安伯老太太生日,镇国公长孙媳产了双生子,样样都要安排人过去应酬,再加上咱们家二姐姐这边也要准备着,宝姐姐那边虽然是姨妈和薛大哥哥操办着,咱们也不好不过问。
  前些日子又来了一个刘姥姥,老太太高兴多顽了几天,这两天又有些着凉,风姐姐那边巧丫头出痘要供俸痘神娘娘,她也自顾不暇,我啊恨不能长出八只手来。”
  黛玉听着琐碎,挽着探春笑道:“真难为你了,好歹还有平儿能帮衬着,只是太太那边怎么好端端地就吃斋念佛起来,倒把这一大家的事都落到你们身上了,好可怜见的。”
  探春喝了口水,便道:“连我也不知道,太太病好了之后便搬到后面庵堂了,带着袭人和金钏两个,周姐姐也侍奉着,每日里也不常见了。”
  黛玉便笑道:“谁让你这么伶俐,像我们这些笨手笨脚的,这大摊子事怎么也轮不上的,你如今只能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了,我是帮不上你的。”
  探春便道:“你如今可是走的一干二净,这里的事情自然不用你来操心,可怜我还要日日对着这一大家子。想着怎么能俭省,怎么能进益,怎么又能让这一个个的嘴巴不要说出什么难听的,连我都觉得我俗气的很。”
  黛玉便笑道:“说你笨你还真是笨,这一家不是有个人能帮着你么?我看他还不错,比小时候强多了,你就让他帮着你料理这也不为过。等到你手头有几个可信的人了,再慢慢把权力也放下去,时常去监督着也就是了。
  老太太何其心疼你,哪里舍得你一个大家小姐去管家,只是想让你多学着点管制底下人,不要让人欺负了你才是呢。”
  探春知道黛玉说的是宝玉,可是这个哥哥整日里也不知道在忙什么,人影都看不到,还不如环儿体贴些。
  说起贾环探春心里总欣慰些,自从贾环被带到青松馆,和宝玉贾兰一起读书,又由宝玉时常看着性子是好了不少,偶尔还能想起过来看看自己。
  探春心里喜欢,贾环生日夫人时候便亲手做了一双厚底的鞋子,贾环便愈发的和探春亲近,有什么好东西也让麝月带过来。心里感慨着便叹气道:“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呢,只能是走一步路尽一份罢了。”
  黛玉便打趣道:“你这样的人还怕日后没人疼你?”说笑着便听到蓝鹂说林如海要回府了,便跟着一起出去,正好看到香菱过来找自己,便拉着手一齐拜别了贾母回府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十七

  黛玉与香菱回到林府居住,大约过了七八日便有接甄封氏的人回来。相别数十年,母女相见,封氏泣不成声,紧紧抱着香菱,思念和愧疚融为泪水掉在香菱的脸上。
  香菱感受到心里那种久违的触动,也情不自禁的落了泪。封氏见香菱如今出落的更加好,又有林如海一家照拂,黛玉又对香菱又极好,心里便更加感激。
  甄封氏刚说道要接香菱回去,门外忽传荣国府的公子过来拜访的消息,便先行请了进来。宝玉却是听探子说林家接人的船到了,急匆匆赶过来的。此时,见状便劝说封氏暂时住在都中,再另行打算。
  黛玉却道,不如与香菱就住在都中,府里已经在西边置办了一个小院,万事皆已打点妥当,安心落户便是。
  封氏感激涕零,便又遣了人回乡报信,一心一意和香菱二人在都中住了下来。虽是另门独院,其实却是衣食住行皆是林府的花销,日常也常常走动起来,慢慢也就熟络起来。
  封氏寄居林府常觉不安,连着香菱也不好意思,黛玉便道:“我与香菱情同姊妹,她的长辈便是我的长辈。如今既然是一家人,便莫要说两家话才是。”
  自此,封氏待黛玉更加慈爱疼惜,黛玉也拿封氏当做长辈尊重。香菱从来享受过这种来自家人的温暖,又素来与黛玉亲厚,几个月下来,果然如同一家人一般。
  端午节的时候都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龙舟大会,林如海忙于政务,因有封氏帮忙照看着便允了黛玉和香菱一起去看热闹,又让林援之看着。
  街市上各色各式的花灯如山如海,树木栏杆上皆绑着大小彩灯,河畔有民众组队用板凳搭成长龙上面绑着花灯绕着河畔唱歌。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热闹不凡,沿街皆是各种叫卖声,声声不绝。沿着河畔更有无数赛龙舟的参赛者,个个衣着喜庆,摩拳擦掌,吆五喝六,指手画脚的说着话。
  封氏带着黛玉出门不敢怠慢,虽然一大帮丫鬟婆子跟着,却愈加小心翼翼,在瞭月轩上订好了一个雅间,这才倚栏看河上的赛事,到了夜里景色更是漂亮,自有一番难以言表的趣味。
  黛玉和香菱正说话,忽听到外面吵闹,便问何事,外面丫头进来笑道:“姑娘,外面有个没见过的小哥,带了一大堆的东西过来,说是请姑娘笑纳。这会子扔下东西就不见了,姑娘您看?”
  黛玉刚要说什么,却被香菱打断道:“是什么?拿进来瞧瞧?”
  那丫头见黛玉没意见便让人将东西带了进来,却是沿街正宗的小吃,粽子香糕之类,又有精致荷包香囊小巧的坠子等物,并女子所用的钗钿簪花放了慢慢一桌子,又有丫头通传外面还有许多布匹绸缎之类,黛玉看罢不作分说,只听着香菱笑道:“不知道是谁送的?难不成是送错了?”
  封氏笑道:“这些东西也没个缘故,咱们也不好接着,不如教人还了,或者就搁在这吧。”黛玉笑笑不说话,又问道:“哥哥去哪儿了?怎么这会子不见了?”回话的小丫头笑道:“方才有人过来请,大爷说去去就来,请姑娘放心。”
  话音未落便听到林援之掀了帘子进来,笑道:“这些东西可别扔,是我买的,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外面摩肩擦踵的,恐怕要挤坏了。不如,在这看看外面的热闹倒也方便,况且这里看下面远景更加漂亮。这些东西便给妹妹们赏玩品尝,只是少吃些,别积了食就是。”
  封氏便不再多说,香菱见有精致可爱的物件便拿过去赏玩,只有黛玉倚着窗栏看着外面水面上灯火阑珊,越是热闹越是心里伤感起来。一时间看着有些出神,竟完全没有看到有人一直看着她。到了一更左右,林援之便催着回府了,玩了一天也累坏了,没多久就睡沉了。
  八月秋闱,封氏特意命人折了桂花插瓶,林援之亦是感激,揭榜之时,林援之正是第二名举人。乡试虽不是殿试,但是对于林援之却也是难得,林援之并不是荫生,未入国子监,这科举乃是一层层的考上来的,其真才实学自不必说。
  林府阖府欢庆,但是贾府却是冰火两重天,其中尴尬之处实在难以明说。所谓的意料之外不过如此,谁能知道,这宝钗和迎春殿选,居然是迎春中选,而宝钗却落选了。
  薛姨妈因为这件事便有些不痛快,但是也只好在人前强颜欢笑。反而是邢夫人很是得意,整日在贾母跟前转悠,又在迎春屋子里端着一副母亲的姿态不住地说嘴。
  这一日,王熙凤陪着邢夫人过来又看顾这迎春学习宫中礼仪,又啰里吧嗦嘱咐了半天,迎春听得有些烦了,便说要睡午觉推辞了出去,邢夫人虽然面子上过不去,也不敢说什么。此时迎春歪在榻上心里不断地琢磨,那一日的事情实在是奇怪,如今想来仍像是做梦一般。
  “姑娘想什么呢?”司棋端着一碗燕窝进来,看到迎春看着窗外的菊花发呆,忙放下东西上前询问。
  迎春对于自己中选这件事一直处于很困惑和迷茫的境地,此时正是在想日后该怎么办才好,被司棋喊得回过神来,下意识地瞥了眼放在桌上的盘子,疑惑道:“今日怎么端了这个?”
  司棋看着迎春,有些得意地说道:“他们眼瞧着姑娘得势,还不哈巴狗似的黏上来?我昨下午让人去端一碗冰粥过来,她们一会儿也不敢耽搁。这个是刚刚小厨房送过来的,说是给姑娘补身子的,姑娘吃点儿吧。”
  迎春揉了揉额头,缓缓地闭上眼睛,半晌才道:“别在这儿嚼舌根了,退下吧。”司棋见迎春心事重重的样子,也察觉道迎春渐渐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心里突然有些陌生,便应着带了其他人一起下去。
  迎春盯着那碗燕窝,叹息一回又疑惑又不安,便唤了司棋和绣桔进来,换了衣服便往梨香院过去。
  宝钗得知迎春过来,忙起身携了进来。迎春因问道:“姨妈去哪儿了?”宝钗便拉着迎春笑道:“舅舅如今升了官职,妈去舅母那边道贺去了。二姐姐难得过来,快坐下吧。”
  迎春很少到梨香院过来,见薛姨妈不在也放松许多,看宝钗仍旧是一副无事人的样子,心里疑惑之余,却觉得有些欣慰。不过迎春此次过来,却是为了问清楚一件事。
  “二姐姐想问什么,我都知道。”宝钗放下手里的活计,看着迎春穿着绿菊绣的梨白薄衫愈发显得肤如白脂,鬓上白玉攒绛珠顺着朝云髻在空中悠荡,更添莹然。
  迎春细看宝钗,她虽落选却并未添愁,便笃定道:“那日你是故意失了礼仪吧?”
  那一日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只是得到了一句宝钗落选的结果,而她看到了其中的微不可见但是还是被她发觉的究竟。迎春虽然常日沉默,但是这些年下来却也是眼明心亮,洞若观火,宝钗那样谨慎的人,怎么会出那样的失误。
  “二姐姐也不似从前儒弱了,不管怎么样,那一日的事情还请二姐姐保密,不要告诉旁人。”宝玉拉着迎春的手嘱咐着,有些隐约的央求声,语气一如既往的和婉谦和。
  “你放心。”迎春离开梨香院的时候,只留下这一句话,她突然不想问太多的为什么了,毕竟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迎春扶着司棋走在回去的路上,想着那一日花园里的蝴蝶忽然都飞向了自己,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看沿路的风景,迎春突然有些舍不得,日后她也要住在那个四方四正的牢笼里面了么?迎春又叹息一回,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又觉得入宫也不一定不是好事,心里百转千回,晚饭也没怎么动筷子便歇下了。
  半月后,入选的秀女册封入宫,迎春被封为从六品才人,赐居春柔殿。自贾母起上上下下几百人跪拜相送,另有底下的婆子丫鬟更是不计其数,随着迎春入宫的便是司棋和绣桔二人,另有贾母做主将自己身边的名唤琥珀的给了迎春一起入宫。
  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件喜事,让整个贾府更是如烹油沸水鼎盛无极之喜——东府蓉大奶奶有喜了。孩子满月之日尤氏操持着里里外外甚是得意。贾珍携贾蓉前去道观给太爷道贺,这老人家的难得的高兴,还给这孩子取了名,叫做贾烨。
  尤氏得了脸面,连贾母也凑着热闹带着探春和王熙凤等人过来,晌午时分林府也遣人过来道贺。探春俗务缠身偶见了惜春,见她待人更加亲和心里也喜悦,姊妹两个便拉着说了好一会话。又听说代婉清出月之后就要帮着料理东府的事务了,便更觉得有话说,三人坐在一起说得热闹,直至晚间也回去。
  宝玉早上在王府转悠了一圈,在东府听戏听得有点乏,便拉着茗烟说要到刘姥姥那边瞧瞧去,主仆二人一拍即合,便拉了两匹快马,赶着脚程便到了这龚家庄。宝玉看这地方山清水秀的,别有一番风景便执意下马走路,茗烟拗不过便跟着后面。
  这庄子虽在长安脚下,但是也不常入都去逛,又刚好是三姑六婆男女老少挨在大树底下说闲话的时候,乍看到这么漂亮的小公子来了,都低着头用眼睛使劲地瞟,再有那到了年纪的小姑娘听到动静也开着半个门缝暗暗偷瞄。
  宝玉见这里空气新鲜,人情质朴,心里很是亲切便让茗烟上前去问,众人一听是找王狗儿的,忙忙推了一个人出来给他们带路。这带路之人正是王狗儿的邻居钱复,便问道:“公子是狗儿他们家的什么人啊?”宝玉笑道:“原是故人,路过这里进来瞧瞧。”又问道:“刘姥姥可好啊?你们与他们家很熟络么?”
  钱复便笑道:“刘姥姥可了不得,前段时间投亲奔友回来之后不知怎的就发了一大笔横财,先是鼓动着相亲们要合伙种菜,再又和村长商议着要买地。
  今年后半年又和他女婿女儿雇了村里好多的人帮忙垦田地,挖水渠,这大半年下来他们家种菜跟种庄稼似的,我们原来还笑话他们没远见,广种菜不种庄稼吃什么?
  哪知道他们赚了好大一笔,吃的用的都是现买的,乡亲们也都得了工钱,连我也在里头帮忙得了收益,这几日他们忙着和村长商量着要办什么基地,大伙儿都想跟着凑热闹,可是了不得了。公子你先等等,我先去敲敲门,也不知道这会儿人在不在家?”说着便上前去叫门。
  开门的是个小孩,那小孩歪着脑袋张望半天,忙跑进去叫道:“姥姥,姥姥,有人来了。茗烟听着门里有犬吠声,忙挡在宝玉前面,见半天从门里出来一个老人家。
  这老人家出门见着钱复刚要说话,便瞥见宝玉站在远处,拉着板儿手忙脚乱,欲要上前又回头叫人,一面叫人一面又打量自己的衣裳,又拉着板儿就要上前磕头,激动地说不出话,还是王狗儿跑出来看到眼前年轻人怕是不简单,忙上前见礼。
  刘姥姥想拉着宝玉又不敢,忙拉着狗儿叫把人请进去,钱复看着糊涂,刘姥姥谢过了他便关门进去了,宝玉被请进上房,刘姥姥忙叫着狗儿和刘氏,又搂了板儿和青儿就要磕头请安。
  宝玉忙让茗烟把人拉了起来,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却惊动你们这么着,真是过意不去。”
  狗儿得知这个年轻公子就是宝玉,心里又喜又爱又敬,见刘氏端了茶过来,忙笑道:“二爷突然就来了,家里粗茶淡饭的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先喝杯茶吧。”
  宝玉笑道:“听说你们最近忙得很,我来竟是给你们添乱了,略坐坐就走,不必麻烦了。”
  刘姥姥念佛道:“都是托二爷的福,才能有今日的收成。对了,我们把上一季度的账目都交给那位孟爷了,不知道二爷可看了没?”
  宝玉笑道:“看了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