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何智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是是非非何智丽-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舆论上的低调子背后,不言而喻,何智丽“犯了错误”啦!

  中国报纸却在表扬管建华。一九八七年三月三日,《羊城晚报》发表了该报记者苏少泉发自新德里的专电《出色的狙击手——记在世乒赛掩护战友登顶的管建华》。

  苏少泉写道:

  “管建华后来输给队友,只获得单打和混双两项第三。她对此虽然不无遗憾,但是她说:‘只要奖杯为中国人获得,我还是十分高兴的。’”这里所说的“队友”,不言而喻,指的是何智丽。

  当年的报道,透露了内中的一些情况:

  “何智丽在决赛中击败了梁英子,夺得世界冠军,但并没因此消除教练对她的气恼。凯旋京华后,因为教练的‘关照’,中央新闻报刊对其他世界冠军笔下生花,唯独对何智丽保持沉默。年终,中国乒协评选十佳’,当选者都是世界冠军,而未获世界冠军的管建华破格评为特别奖,这无疑是对让球的意外受害者最高的奖赏和安慰。”只消翻一翻报纸,便可以看出强烈的反差。

  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五日,当何智丽饮恨汉城时,当天的新华社汉城电汛一点也不含糊:“今晚,中国乒乓女队在团体赛中意外地以一比三负于南朝鲜女队。赛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李富荣谈了他对比赛的分析和感想:今晚女团失利是由于技术和思想上的问题输掉了。女队失利的原因是何智丽没有打好。虽然她技术和打法都是领先的,但反胜为败,主要是关键球处理得比较粗糙,在对手追回时又不太冷静。这说明我们的队员在意志和技术上存在问题。”

  然而,在第三十九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代表团领导发表的评论中,却小心地避开了何智丽,对她的取胜不置可否,保持沉默。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倒是从北京南体育馆路一幢宿舍楼里传出,那里住着中国乒乓球队顾问孙梅英。刚从荧屏上看完现场转播的何智丽、梁英子之战,孙梅英的女儿、儿子便拿出早已买好的鞭炮燃放起来,为何智丽庆贺!

  年近花甲的孙梅英,是新中国第一代乒乓女将。一九五二年,当全国乒乓球比赛大会在北京举行时,荣获女子单打冠军的便是她——新中国第一个全国女子单打冠军。如今,虽然她早已退役,但仍倾注心血关注乒乓新苗。尤为可贵的是,她为人正直,“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向来敢言敢为。正因为这样,她被体育界一次次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孙梅英并不是何智丽的教练,然而,她为提高何智丽的思想素质和乒乓技艺,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

  何智丽和队友们出征归来,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已是深夜十一点。

  何智丽走下飞机,借着灯光,一眼就看见孙梅英站在欢迎行列里,便飞快地朝她扑去……坐在国家体委派来的大轿车上,孙梅英很快就发现,这位向来嘻嘻哈哈的姑娘不笑了,便问:“你怎么不高兴?”

  何智丽沉默不语。

  到达体育馆之后,何智丽没有回乒乓球队宿舍,而是与孙梅英一起走了。

  在“孙导”(何智丽总是把“孙指导”喊成“孙导”)家里,何智丽这才把满肚子的委屈倾泻。她边说边哭,一直哭到凌晨三时!

  唉,当她手握球拍跟梁英子交战时,她沉着骁勇,一派大将风度,此时此刻却成了个泪人儿。不笑的姑娘,变成了流泪的冠军!

  谁能理解她心理重负?她知道,回来之后,她要挨整,远非“写两笔”所能完结。她只有在像母亲一样亲的孙导面前,一哭为快……“不能处分胜利者”果真,何智丽难熬的日子开始了。

  在中国乒乓球队男、女队的总结会上,领导说了颇有分量的话:“何智丽的问题比较严重。你不要以为自己有后台。我们是要斗到底的……”何智丽有什么“严重”问题呢?难道为国家争光的人,倒要被“斗争到底”?

  不久,何智丽接到电话,说是体育界一位领导要找她“聊聊”了。

  何智丽只得应命而去,来到他的办公室。

  “你别紧张,无非是承认错误,写份检讨嘛!”领导开始这么“聊聊”了。

  “我有什么错误?难道拿了世界冠军回来,还要写检查?”

  何智丽毫不含糊地反问。

  “你不服从领导的决定,不肯让球给管建华。”

  “领导的让球决定本身就是错误的!要我写检查,你们领导首先要写检查!”

  如同针尖对麦芒,才谈了几分钟,就无法再“聊”下去。何智丽站了起来,不欢而走。

  于是,各色人等,又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角度,劝说起何智丽来:“写检讨书吧,承认一下错误就行了呗!”

  “你也得给领导一点面子嘛,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去。”

  “你反正世界冠军到手,写张检讨有什么关系?”

  “好汉不吃眼前亏,不管怎么样,你要为明年的奥运会着想。你不写检讨,跟领导闹僵了,不让你参加奥运会,那你就苦啦!”

  何智丽毫不退让。她认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来不得委曲求全。领导决定要她让球给管建华,犯错误的是领导,而不是坚持不让的她!

  有人说何智丽“违反组织纪律”。然而,纪律是夺取胜利的保障——可智丽夺得了胜利,怎能说她“违纪”?

  就在这个时候,队里通知何智丽,要开全队大会。大会的内容是什么,何智丽不知道。

  毕竟有不少队友同情何智丽,有人悄悄告诉她:“开你的会呢!”

  顿时,何智丽明白了,要召集全队大会批评她。

  孙梅英家的大门,响起了咚咚咚急骤的敲门声。孙梅英一听,便知道是何智丽来了。

  当何智丽把紧急消息告诉孙导时,孙导却坦然,一点也不急,她给何智丽出了一个好主意:“开大会时;你带个录音机去。他们怎么批评你的、全给录下来!”

  何智丽连声说妙。

  第二天上午,中国乒乓球队在宿舍召开大会,男,女队员们都去了。

  何智丽来了,拎着个录音机,放在会议桌上。

  这个录音机,居然搅乱了会议——原准备批判何智丽“错误”的发言,都缩了回去!

  “一个录音机,居然镇住了他们——这说明他们理亏嘛!”

  孙梅英进一步鼓励何智丽向中央领导反映,以求彻底甩掉何智丽背上的沉重的包袱。

  孙梅英帮助何智丽起草了信件。

  中央领导人明确表态了——不能处分胜利者。

  杨尚昆说:“不能处分。”

  万里说:“处分何智丽,全国老百姓通不过!”

  这下子,“不笑的姑娘”放声大笑了!她胸中积聚多日的闷气,顿时烟消云散。在中国乒乓球队里,再也没有人敢逼何智丽写检查了。

  上海,何智丽的故乡。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五日晚,何智丽回到故乡,受到了隆重的欢迎。

  翌日上午,当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芮杏文,会见了何智丽,称赞她的拼搏精神和出色的球艺,夸奖她为中国人民、上海人民争了光。

  下午,上海市体委举行盛大表彰会,宣读上海市人民政府对她的嘉奖令,团市委、市妇联分别授予她“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报道说:

  “芮杏文同志热烈祝贺何智丽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出色的球艺夺得世界冠军,为中国人民和上海人民争了光。芮杏文在谈话中,希望何智丽能给上海的青少年们介绍自己为祖国的荣誉而打球的心得体会。

  “何智丽说,她这次能取得胜利是同上海人民和全国人民对她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何智丽表示,一定要戒骄戒躁,在明年举行的世界性重要比赛中,争取更大的胜利。”①上海的舆论界来了个“总动员”,《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劳动报》、《青年报》、《少年报》,接二连三地报道、宣传何智丽为国家争光的先进事迹。各报竟登何智丽的照片,每一张照片上的她都是笑嘻嘻的!

  何智丽在上海、说起了自己战胜梁英子的经过:“三十九届世乒赛前,我的竞技状况不错,但我想,只要丢掉想赢怕输的思想,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是可以战胜任何对手的,结果终于如愿以偿。”

  “决赛又同南朝鲜梁英子交手,虽然三比零胜,但每局都①1987年3月9日《解放日报》。

  是在落后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什么原因?”

  “也许是我的发球起作用了。”何智丽笑了笑说,“比赛时我不断告诫自己尽力而为,只要打出自己的水平和风格就行了,这样一来我不太紧张,反而能够比较正常地发挥。”

  “你打球时并不太凶,而是慢悠悠的,一拉又一拉,仿佛是轻描淡写,却能战胜十分凶狠的梁英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是横拍两面拉弧圈球打法,依靠旋转速度落点的变化。亚运会失利主要是没有以我为主,对方打得快,我也跟着快,但快并不是我的特长,这次比赛我注意了比赛的节奏,你打你的,我拉我的弧圈,以落点和旋转变化战胜了梁英子。”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打法臻于完美?”

  “不,通过这次大赛,我想我的打法有些方面需要改进,最明显的是要加强前三板的威力,我现在的打法是后发制人。相持球中取胜,发球、接发球较弱,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此外,接发球不凶,使自己常常处于被动地位,使人觉得味道不足,以后应当向更凶方面发展。”

  何智丽还说:

  “虽然取得了冠军,但已成为历史。我仍然要好好练球,在今年的全运会上和明年的奥运会上再立新功,向上海和全国人民汇报。”

  何智丽还对《解放日报》记者发表谈话说:“今年的第二次大战役是全运会;如果有可能,明年还将参加奥运会决赛,对我都将是新的考验,我一定力争打好,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这样,何智丽再三明确地表示了希望参加奥运会、为祖国争光的愿望。当然,所有的报道都只是正面宣传何智丽的拼搏精神和赤子之心,半点也没有透露中国乒乓球队的内幕……是时候了,“现在可以说了”!何智丽对“让球传统”的反抗,使这一“秘密”第一次公开“曝光”,并由此引发了关于“让球”的一场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直至这回何智丽夺得第十二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又再度爆发……“锦囊妙计”是孙梅英授予的其实,勇敢地向中国乒乓球队所谓的“让球传统”发起冲击的,并不仅仅是何智丽。

  另一位可敬的猛将,不是别人,正是孙梅英!

  就在何智丽远征新德里前夕,孙梅英从宁波回到北京,何智丽问计于孙导。

  “三十九届世乒赛的团体赛,可能没有我。”何智丽知道自己在汉城“砸锅”,这一回不会让她再挑团体赛的大梁。

  后来,中国乒乓球队的安排也果真如此:“何智丽被安排参加女单、女双(与焦志敏配对)、混双(与何志文配对)三个单项比赛,最让运动员看重的团体名单中没有第三十八届世乒赛女团冠军主力耿丽娟和何智丽的名字。

  教练排定团体阵容时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赢球,当时中国队最主要的对手是韩国队第一号选手梁英子,双打也比较好,焦志敏的实力很强,是当年的全国冠军,而何智丽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亚运会女团决赛中,输给韩国队两分;二是为下届世乒赛用人考虑,决定让年轻的陈静在团体赛中锻炼一番。”“团体赛没有你,你就把单打打好。”孙梅英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单打的时候,领导上很可能要我让球。”何智丽又一次说出心中的忧虑。

  “让什么?不让!让球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对的。”孙梅英旗帜鲜明地答道。

  “我不答应让球,领导上很可能不许我上常”何智丽似乎对中国乒乓球队的领导的种种做法一清二楚。

  “那你就只好在口头上答应让球,上了场,你真打!”孙梅英给她出了主意。

  后来,中国乒乓球队很多人批评何智丽“口头上答应让球,上了场真打”,其实这是孙梅英为她定的“锦囊妙计”!

  这是在何智丽前往新德里之前,孙梅英就为何智丽定好的!说实在的,没有孙梅英为何智丽定计,二十三岁的何智丽还不敢这样做。

  关于为何智丽“定计”,这是孙梅英亲口告诉笔者的。何智丽的心中不再一筹莫展了。

  “你的任务是夺取女子单打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光!”孙梅英语重心长地对何智丽说:“按照你的实际水平,现在世界上的女选手没有一个能够打赢你。在新德里,如果你能把你的百分之八十五的水平发挥出来,我可以断定,你一场球也不会输,你一定能成为女子单打世界冠军——没有一个人能与你匹敌!”

  何智丽那对清澈的眸子,此刻射出明亮的光芒。然而,一块愁云,又在她的心头飘移:“我不让球,回来我会挨整,怎么办?”

  “你的任务就是夺取世界冠军!如果他们要整你,我来给你顶住!”孙梅英拨去了她心头的愁云,说道,“关键在于你自己。你一定要战胜自我,做到临场不慌,稳拿冠军。你拿了冠军回来,我就到机场去欢迎你。一切后果,我替你承担!”

  与孙导这番推心置腹的谈话,使何智丽增添了无比的勇气。

  虑事甚细的孙梅英,还特地录了一盘磁带,交给何智丽。

  在录音中,孙梅英告诉何智丽种种“怎么办”,当你比分领先的时候,该怎么办?当你比分落后的时候,该怎么办?……这盘磁带,成了现代化的“锦囊妙计”。

  带着孙梅英的临行嘱咐,带着那盘录音带,何智丽飞向新德里。

  在那里,何智丽不时戴上耳机,倾听着那盒录音带,队友们不知内情,以为何智丽在那里听立体声音乐呢!

  后来,在新德里发生的那场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