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白纵横-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赵摇摇头道:“我没问。”

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赵一个纯粹的业余棋手,真正跟职业有点瓜葛的就是这个棋校教练的职位,让他去关心这些琐碎的问题基本没有太大的可能,倒是关注一下方圆的世界大赛的成绩才更加有味道一些。

不过方圆现在却不得不关心起来,毕竟手底下有几个职业少年在训练,如果有机会进入更广阔的天地自然是好事了。

“谁能了解的多一些?”方圆问道。

老赵想了一下道:“找小胡问问看,现在估计只有他还跟职业棋坛联系紧密一些,师兄弟也多。”

现在的研修班对方圆来说已经有所变化,尤其经历张景新这样情况之后,简直就成了一个大包袱。以前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小棋手们并非一成不变地去喜爱围棋,随着年纪的增加,还不知有多少个张景新出现,若是每天要关注这类生活琐事,那他不如赶紧将研修班解散,专心带他的定段班好了。然而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既然将这几位少年棋手拉了进来,那么还是要安稳地将几人送走才是,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掉的。于是方圆伸手拦了一辆车便与老赵急急赶回棋校。

回到棋校后立刻找到胡清宇,详细询问关于联赛转会制度的改变的问题。可惜胡清宇现在也不清楚,忙着一通电话之后,摊摊手对方圆道:“还没有具体信息,整个操作还在研究当中,我估计一两年之内是没有消息了。”

比照类似的其他事情,这个一两年的估算也不算离谱,开会研究、领导审核,最后再报备体育总局之类,一两年都是很乐观的估计了。

没办法,官僚作风也不是方圆第一次认识到,他心知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了,索性放开胸怀暂且不去管他,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眼下还是想办法将少年棋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棋手而言,或许真的只有提高成绩才是硬道理吧!

    第四卷 黑白纵横

第五章 以杀止杀(1)

研修班比赛的结果没有太多悬念,在方圆不计算成绩的情况下,潘善棋轻松夺取最后的冠军,也拿到了方圆准备出来的三千元冠军奖金,不过他虽然收下了这笔钱,却没有揣入自己的腰包,而是效法师傅拿了出来作为下次比赛的奖励。方圆对此没有多说什么,潘善棋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收入和生活,作为师傅,方圆只能既不鼓励也不批评。

在比赛结束的第二天,方圆便飞赴北京准备汇合大部队一同去韩国大田参加三星本赛的头两轮比赛。

一行人相当顺利地到达韩国,在距离三星研究院不远的酒店安置下来,静等比赛的到来。

此番赴韩方圆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团队中所有的人都在疏远自己,同以往几次完全不同。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意,也许现在就要成为竞争对手的关系。

赛前是抽签仪式,三星的特点就是没有什么传统,任何事情都能随意变化。本次再度体现出这个特点。上一届是由预选赛选拔出来的棋手来抽种子棋手,而本次恰好翻转过来,有种子棋手来抽取选拔赛棋手。

说实话,这些规则的变动并没有提前很长时间就通知各参赛国棋手,而是临近比赛前的几天才将这个消息传出来的,包括韩国棋手在内,众多的参赛选手对这种规则的临时变动感到不甚满意,不过毕竟人家举办比赛,主要还是出于商业考虑,因此也无可厚非,比赛终究是看棋手的成绩的。

种子棋手抽签,相比选拔赛出线的选手抽签更加有看头,棋迷们关注的是种子棋手们究竟会怎样选择,换句话说,选拔出来的棋手的强弱在种子棋手的眼中究竟如何呢?

抽签仪式搞得像一个秀场。三十二名棋手分两队排开。主持人貌似风趣地做开场白,之后开始介绍各位参赛棋手。

方圆不喜欢这种感觉,仿佛棋手们都成了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因此他只是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对递过来地话筒视而不见。这时旁边的棋手以为他没有听清主持人的话语,忙着小声道:“要自我介绍一下。”

至少这名棋手是善意地,方圆点头笑笑,犹豫一下还是接过话筒,只说了一句:“方圆。”便将话筒传回主持人手里。

主持人用韩语说了一通,一旁的翻译也没有将这些话翻译过来,只是不停呵呵笑着。方圆眉头微微一皱,看主持人的目光便有了些厌烦。

整个介绍持续了近三十分钟,其实是以主持人的话最多。真不知是自我介绍呢还是现场挂盘讲解。

介绍完毕便是今天的重头戏,种子选手开始选择对手。

种子选手的排位也是很讲究的,此番并没有以上届比赛的前八名作为排序依据。而是根据三国的人选进行穿插,第一位自然是韩国棋手,以后依次是中国、日本棋手。韩国棋手数量占多数,因此最后的几名便不分国籍了。

第一位被请出来地是大李,无论大李现在成绩如何,这说明了他在韩国棋迷眼中甚至棋界的地位,他就是韩国的第一棋手。

大李是一个不苟言笑地人,表情从来都是严肃异常。似乎没有什么能令他心动的事情一样。不过这样的一位棋手在台上却表现出不同一般的情形,按说年纪不小了,见多识广,然而当主持人请出他的时候,瞧着却有着少年般的腼腆。这种矛盾的神情集中在一个人的脸上确实有些不寻常。台下地棋迷立刻发出善意的笑声,同时也响起阵阵掌声。

方圆虽然不喜欢这种形势,但他对大李还是蛮感兴趣的。这时见大李的表情便有一种明悟。似乎大李就是应该这个样子的。记得重生前方圆也曾经迷惑过,能下出这样棋的选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真地是永不动心嘛?

事实上方圆从来不相信所谓的不动心。不动心地人不会来下围棋,或者更适合去念佛,因为围棋本身就是一种双方竞争的游戏,盘面上永远不缺乏刀光剑影,这种你死我活的游戏需要的是一颗顽强争胜的心。

此番方圆突然了悟起来,原来传说中的东西都是错的,所谓的“不动心”实际上是一颗赤子之心,也只有这种心境才能攀上棋界巅峰吧!就像曾经的黄龙士、吴大师。盘面上的冷静是对待胜负的执着,实际上一直在动心,每时每刻的盘算都算是极端动心的结果。

就在方圆愣神的时候,大李已经将对手的名字念了出来,是中国棋手周应龙。应该是早已盘算好的了,两人是同时代的对手,互相间交手数次,总体成绩还是周应龙领先,或者这就是大李选择他的原因。

周应龙一直不是国内的最强棋手,不过韧劲颇足,喜欢将棋下得极厚,顺势在后半盘战胜对手。从选择他作为下一轮的对手的情况来看,方圆感觉大李在追求一种中庸之道,即不是那么张扬地挑选出线选手中的最强一位,也不是为了胜利挑选容易取胜的对手,算的上一种厚味哲学,倒也同他的棋风相仿。

一轮选择过后,第四位种子选手也令方圆颇感兴趣,是棋风辛辣满盘攻势的小李。同大李的性格相反,小李表现得有些高傲,似乎比之生理年龄要小很多的样子。更重要的一点是他选择了方圆作为对手。

听到翻译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方圆不由朝小李微微一笑,而小李却面无表情地将目光转向了别的方向。

如果说一年前的方圆还不被职业棋手所看重的话,那么经过职业一一业余擂台赛后的方圆便已经成为公认的强劲棋手之一,已经不在众多职业好手之下了,尤其再次轻松出现之后,估计无人敢小看这位业余棋手。因此小李现在的表现似乎有些无理了,貌似非常瞧不起方圆的样子。

方圆想起棋界的一个故事,那时正是大李的巅峰时刻,在韩国国内,他地师傅已经明显不再能对他地地位发起挑战。似乎唯一的人选便是小李了。而小李也不负众望。于韩国国内的某大赛中一举夺下挑战权,同时也是当年地多胜、胜率的两榜状元,甚至连胜三盘将大李逼入绝境。只需再有一胜便可以将如日中天的大李赶下冠军宝座,大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架势。韩国的媒体也跟着起哄,说什么棋界改朝换代的时机成熟云云。然而不言不语的大李悄无声息地逆转局面,连胜四盘将意气风发的小李踢下擂台,充分显示了当年大李的王者之气。据说此番战后,小李对他的前辈棋手大李变得心服口服,公开场合首次出现“大李天下第一”地言论。由此看来,小李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意思的是,大、小李这两位棋才均极高地棋手的处世哲学似足了两个围棋大国的传统哲学,便是中国和日本。大李的这种中庸之道便宛若中国先秦的古典儒家思想。这大概与韩国长期受到中国古典哲学影响分不开的,虽然最近其国内的文化氛围有所变化。

所谓变化是指其民众心里的变化,从追寻、学习汉族古典哲学到现代化地思维的一种转变。直接体现在棋手身上大概要算小李了,概括来说就是“强者哲学”,有点近似所谓的“武士道”,佩服或者说敬服“强者”,对弱者不屑一顾,大概就是近代所谓的“进化法则”吧!

对于小李的表现,方圆只是一笑置之,作为一种棋风的顶尖人物。小李的棋才是方圆所关注地,至于他敬服何人、藐视何人根本便与他方圆无干。

闹闹哄哄中,第一轮的对手终于选择完毕,接下来便要开始比赛了。

时间安排地非常紧凑,对阵图几乎在同时打印出来,十点钟,比赛正式开始。

众棋手来到研究院二楼的大会议室。这里是历届比赛的场地。效率在这里得到充足的体现,当棋手进门的时候。发现各棋桌上已经贴好名单,裁判也已然就位。

方圆巡视一圈,找到自己的位置便走过去坐下来,也不理会仍旧在场地上晃荡的对手。

五分钟后,裁判的指令下达,各棋手全部就位,小李也稳稳坐在方圆对面。

依照规则,本赛的全部比赛都要进行猜先。而约定俗成的规矩是上手抓子,因此,段位上落后的方圆只有静静望着对手,等待这位“九段”上手抓子猜先。

小李也不客气,伸手抓起一把白子平平将手放在棋盘上面。随着一颗黑棋被方圆拍落棋盘,数子开始了。

十三颗棋子,方圆获得了先行的机会。其实依照现行的韩国贴目规则,黑白双方的胜率大致相当,但作为攻击型棋手而言,更加喜欢的应该是黑棋吧!毕竟先招的优势在攻击选择上会有所发挥。

方圆最近的棋风更加偏重于稳健了,老老实实赢棋成了主要基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只喜欢稳健的风格,事实上在刚才的选择对手的时候便定下决心与对手做一次全面的对攻大战,用对手习惯的方式来战胜对手,或者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网上小李的棋谱不少,所有胜局都是以强烈的攻势让对手俯首称臣的,因此棋界的普遍观点就是小李中盘力量强大,堪称世界第一人,因此与之对局时多半要避开一二的。事实上,不少的小李的输棋也多半是被对手杀得七零八落的。

在方圆的眼里小李并不是因为中盘力量过于强大才取得这种成绩的,实际上对一些算路过分复杂的地方判断任何人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弄清楚,他认定小李对局时很多局部也不清楚,只是凭借直觉才选择这种复杂的变化的,这是一种自信!当然,结果也确实不错,对手往往在这样的时机选择了避开,心理上便取得了一定成果。

对弈两人的征战并不仅仅局限在棋盘上面,更多的是双方心理的争夺,往往一个局部的退让便会给心理带来极大的不和谐,后面的判断便容易出现失误,这时方圆对小李胜率非常高的一种分析,至于对不对就要看实战检验了。

既然以对攻作为主战手段,那就要充分创造战场环境,引导局势走向复杂的变化。而最容易导致急战的布局大概就是大模样了。于是方圆开局便祭出中国流,在右侧形成庞大的模样。

小李也不甘示弱,应以二连星,体现出很强的取势的味道,双方你来我往便在棋盘上展开厮杀。都是以落子速度见长的棋手,当其他十几组盘面上还棋子寥寥的时候,方圆、小李两人的棋盘上已经布下了近三十手棋,盘面开始了第一场激烈争夺。

本届比赛是允许网络转播的,至于中国方面的转播权,当然是被当前中国最大的围棋网络“TMD”购买下来,因此在韩国方面对局开始的时候,网络上也同步落子。

一般而言,棋手与棋迷的观战角度是不同的,但对于超级高手之间的对决却是两者都最感兴趣的地方。所以方圆与小李的对局成了网络上最为热门的一战,创造了“TMD”上最新的观战记录和压分记录:一局棋的直接观众超过三万人,压分银两超过三十亿。

庞大的观战人数造成了网络大塞车,“TMD”的技术人员再次紧急出动,想尽一切办法来保证网络直播的畅通。算起来,这已经是方圆第二次令“TMD”的技术人员如此忙碌了,真不知道他们是应该感激方圆呢还是憎恨方圆?

不管技术人员如何想,“TMD”的管理层可是真的很感激这位异军突起的业余棋手,正是有了方圆的出现,“TMD”才彻底甩开一切竞争对手而盎然挺立于网络围棋巅峰。或者也有一点点这个原因,“TMD”特别架设另外的一场直播:中国棋院内的研究室同步直播,作为最权威的现场讲解。

    第四卷 黑白纵横

第五章 以杀止杀(2)

自从二李成名之后,但凡有大李或者小李的对局,都会成为职业棋手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围棋强国均没有分别。事实上从产生了围棋高手的那一天起,潮流就是跟着高手们而动的,甚至一度连棋风也随着有限的几位高手转动,形成一代棋手同一棋风的格局,当真是高手手下皆潮流。

不过当前国内正处于鼎盛时期的棋手大致有两代半左右,自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堪称前辈的李玉彬走的是钻取实地的道路,以强力洗空闻名,与当年的剃刀坂田略有几分相似。至于稍晚一些的几位高手则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棋风来了,这几位都是与大李同时代的棋手,甚至出道时间也基本相当,正是中国第一人与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