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外,在军费开支,武器装备,情报侦察等方面的军备都得到很大加强。    
    最后,为了争取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战争的支持,日本向英美等国保证,不侵犯其在华利益。于是,英国率先支持日本,于1894年签订了日英新通商航海条约。而“美国政府对日本的帮助已不亚于一个同盟了”。参见米庆余《日本近代外交史》第118页。这样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日本便可以放心大胆地发动侵略战争了。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提出了“灭尽权贵”、“逐灭倭夷”的口号,矛头直指日本殖民侵略者。对此,日本玩弄外交手腕,先是诱使清政府出兵,然后援引《天津条约》中规定的如果清政府出兵朝鲜,日本亦可出兵的条款,以保护侨民为名给侵略披上“合法”外衣,派遣1个混成旅团在朝鲜登陆,占领了汉城、仁川一线的战略要地。    
    这时东学党起义已经平息,清政府提出双方共同撤兵,但遭到日本的拒绝。相反日本提出要改革朝鲜内政,清政府以“不干涉内政”为由,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双方形成对峙。于是日本一面不断增兵,一面通过外交手段了解到列强不会干涉日本侵略,遂凶相毕露,于7月23日占领朝鲜皇宫,7月25日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军舰,挑起了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    
    这次战争,中国是为了阻止日本入侵朝鲜和中国而进行的反侵略战争,而日本则是以侵占朝鲜将其变为殖民地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作战连连失利。9月,陆战中清军败于平壤,退守中国境内。海战中于黄海作战中失利,退入旅顺军港,后又转移到威海,坐困待敌。    
    而日军在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之后,于10月向中国发起大举进攻。一路由朝鲜越过鸭绿江,进攻安东、岫岩等地;一路由庄河登陆包抄旅顺、大连。11月下旬,日军攻占旅顺后,对清军俘虏和当地居民进行了疯狂屠杀,有两万余名中国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全城仅有36人作为掩埋尸体者才幸存下来。详见《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第29~33页。    
    至1895年3月,清军北洋舰队在威海被日军包围歼灭;陆路日军攻占了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地,大有长驱直入北京之势。至此清政府完全向日本屈服了。4月17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从事制造业;并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实际是默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    
    《马关条约》触犯了其他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特别是沙俄早就对东北垂涎三尺,于是俄国联合法、德;向日本发出“劝告”,要日本将辽东半岛交还中国,日本在比它更强的列强面前,只好忍气吞声,与中国签订了《辽南条约》,归还了辽东半岛,但又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金”。    
    《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侵略扩张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日本攫取了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控制了朝鲜,实现了侵略扩张的第一步,为以后向亚洲大陆特别是中国东北的扩张奠定了基础。日本从中国勒索的巨额赔款和殖民权益,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从而加速了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进程,并且使国际关系和世界列强的争霸出现了新的形势。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早期侵略日俄战争与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角逐

    一日俄战争——帝国主义争霸的战争    
    甲午战争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瓜分热潮。老牌殖民强国英国仍然保持着强势,强占九龙,控制长江流域;法国将云南、海南岛等划入其势力范围;德国强占胶州湾,而俄国的扩张最为疯狂。在甲午战争前,沙俄就推行“远东政策”,谋求建立“黄俄罗斯”,1890年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加快了向远东的扩张。甲午战争后,沙俄凭借干涉还辽获得了清政府的好感,企图称霸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给日本赔偿金而不得不向外国举债,沙俄抢先勾结法国金融资本,于7月与中国签订了《中俄四厘借款合同》,而后又强拉中国入伙,成立了华俄道胜银行,企图在财政金融上控制中国,同时又加紧实施称霸远东的政治图谋,1896年春,借李鸿章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之机,沙俄进行贿赂和诱骗,于6月签订了《中俄密约》,其要点是:如果日本对俄国或中国或朝鲜有所侵犯,中俄两国即行互相军事援助,不得单独议和,俄国兵舰可驶入中国港口;为御敌之需要,允许西伯利亚铁路通过中国吉、黑地方接造至海参崴。这个《密约》实质是,沙俄打着共同对付日本的军事同盟的名义,妄图对中国实行全面的控制和侵略。继《密约》之后,9月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攫取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经营权,以及铁路沿线的采矿权和工商业权等殖民特权。而后沙俄以中东铁路公司为殖民侵略工具,把东北变成了沙俄的半殖民地。1897年底沙俄借德国强占胶州湾之机,派军舰占领了旅顺。1898年3~7月,沙俄又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旅大租地续约》和《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进一步攫取了旅大租借权,中东铁路支线权等殖民权益,中国东北完全被纳入了沙俄的魔掌。    
    日本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浪潮中,由于其实力相对较弱,因此把侵华的重点放在中国南部,以台湾为据点,向福建等地进行扩张。1898年4月,日本迫使清政府交换了《关于不得割让福建的换文》。同时对太平洋地区的动向表示了极大关注。如1897年反对美国兼并夏威夷,1898年美西战争中,日本派出军舰到菲律宾,企图分得一份殖民利益。参见《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第70~76页。但日本的侵略重点仍然在朝鲜。于是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沙俄的“远东政策”的冲突日趋激烈起来。    
    甲午战争中,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了《暂定合同条款》和《日朝盟约》,攫取了京釜等铁路筑路权,强迫朝鲜与日本搞“攻守同盟”,为日军作战提供一切方便,并推行所谓“国政改革”,企图把朝鲜变为日本的属国。这种强盗行径,不仅激起朝鲜人民的强烈反对,而且在朝鲜统治阶层中也威信扫地。1895年7月,朝鲜闵妃集团与俄国驻朝公使勾结发动政变,将亲日派赶出政府,解散了日本所控制的新军。日本侵略强硬派不甘心,于10月在日本驻朝公使三浦梧楼的指挥下,出动日军冲入王宫,杀死闵妃,裸体焚尸,挟持大院君组成傀儡政府。这种残暴行径,激起了朝鲜人民的极大愤怒。日本被迫召回三浦,并假惺惺地进行了审判。1895年底朝鲜爆发反日义兵运动,朝鲜国王乘机于1896年2月“蒙尘俄国使馆”,下诏废除了亲日政府,成立了由俄国控制的傀儡政府。    
    这样,日俄在朝鲜的争夺愈演愈烈。为了取得利益平衡,日俄开始了讨价还价的交涉。1896年5月,日俄两国驻朝公使在汉城签订了《小村·维伯备忘录》(即“日俄汉城协定”)。这个协定限定了日本在朝鲜的军队数量,并且俄亦可有同等数量的驻兵。在这个日本做出退让的条件下,俄国“劝告”朝鲜国王返回王宫。6月日本陆军大臣山县有朋到俄国参加沙皇加冕典礼,又签订了《山县·罗巴诺夫协定》(即“日俄莫斯科协定”);确定对朝鲜的政治、经济各方面,俄国和日本具有同样的干涉权利。同时,俄国暗中与朝鲜签订了有关军事和借款的密约,使俄国在朝鲜的扩张明显得到进展。1898年4月日俄又签订了《西·罗森协定》(即“日俄东京协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有优越的经济利益。但在政治、军事方面双方仍坚持对等权益。俄国之所以让步,是因为前不久俄强租了旅大。为使日本承认其权益,俄国才进行了这笔“满韩交换”的政治交易。    
    1900年,中国爆发了反抗殖民侵略的义和团运动,英、俄、日、德等八国组成联军出兵镇压。其中日、俄出兵最多,野心最大。日本最初打算“少出保险费”,变成“大股东”,但当俄国大举进兵东北后,也迅速增兵达2万余人,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俄国一面出兵北京,一面借口保护中东铁路,派10万大军很快占领了东北,日本不甘心落后处境,提出了“北守南进”策略,制造了“出兵厦门事件”,企图霸占中国东南沿海,由于英、美等国的“劝告”等原因,未能得逞,但日本对沙俄占领东北耿耿于怀,双方矛盾日趋激烈。    
    自甲午战争后,日本就把俄国作为头号敌国,提出了“卧薪尝胆”的口号,积蓄力量,伺机打败俄国。为此,日本加紧扩军备战。首先,军费开支庞大。在日本从中国夺取的36亿日元的赔款中,有22亿日元用于扩充军备。《日本军国主义》(2)第161页。1896~1903年间,每年国家预算支出的40%~50%是军费开支。其次,制定和实施扩军计划。陆军从7个师团扩大到13个师团。平时兵力达20万人,并进行了各种新式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海军按“六六舰队”进行扩充,新建舰艇106艘,还从外国购进了先进的战舰,至1903年,海军拥有军舰76艘,其中战舰8艘,巡洋舰23艘,总计达258万吨。还有重鱼艇76艘。再次,扩大军事工业及其相关产业。1894~1903年的10年间,军事工厂的职工数增加了42倍,达5万多人,动力增加了8倍。在全国10家最大的企业中,军事工厂占半数。与军事工业关系密切的钢铁、造船业也发展迅速。最为突出的是1901年建成投产的八幡制铁所,对于军事工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外,在军队编制、训练、情报搜集等方面,日本都做了充分准备。    
    同时,俄国的军备也在加速扩充,特别是俄国占领东北后,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兵力拥有4个西伯利亚军团和2个独立师。库罗巴特金:《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第73页。至日俄战争前,俄国拥有野战部队31个军,总兵力达207万人。海军拥有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等,军舰总计80余万吨。万峰:《日本近代史》第249页。而且由于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的建成联通,战时可从欧洲运兵达百万以上。在军事设施方面,俄国加紧建设海参崴和旅顺两个军事要塞。甲午战争后,俄国开始建设海参崴要塞,建立了两道炮台线,各要冲共有炮垒23座,并建立了部分永久性工事。穆景元等:《日俄战争史》第141页。俄国占领旅顺后,将其作为远东第一要塞,在几年中就修建了长约9公里的海防线和25公里长的陆防线,修筑各种炮台54座,堡垒14座,配备各种大炮500多门。此外还有兵营、船坞、发电所等,使旅顺要塞成为世界一流远东最大最坚固的军事要塞。    
    日俄双方在加紧扩军备战的同时,也展开了外交活动。日本吸取三国干涉还辽的教训,最初企图以《英德协定》争取西方列强支持,但德国表示《英德协定》不适用于满洲,英国虽坚持《英德协定》适用于满洲,但因无法从英布战争中脱身,表示在满洲问题上不能帮助日本。而后在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与英国结盟以对抗俄国,这一派以山县有朋、桂太郎等人为核心。另一种意见认为,应以“满韩交换论”的方式与俄国达成妥协。这种主张以伊藤博文和井上馨等元老为主。最后日本决定实行日英同盟,于1902年1月签订了《日英同盟协定》,这个协定,规定了日英两国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关系,同时也是共同镇压中国和朝鲜反帝民族斗争的条约。    
    有了英国的支持,日本对俄态度强硬起来。1903年4月,日本首脑举行了“无邻庵会谈”,确定了对俄强硬外交方针。8月开始与俄谈判,至1904年2月初日本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在此期间,日本完成了战争体制的准备。俄国也增兵东北,战争已成剑拔弩张之势。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突然袭击旅顺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    
    这场历时20个月的战争,完全是一次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都是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夺东北亚地区的霸权。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是,这场战争的陆战是在我国东北进行的。它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屈辱和灾难。由于清政府的没落、腐败;在帝国主义的挟持下,根本无力保护国家的安全。开战后,清政府竟发表了所谓“中立”上谕,议定出一个《两国战地及中立地条章》,允许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厮杀。而日俄两国根本没把中国的“中立”放在眼里,他们肆意抢掠财物,杀害中国官员和百姓,设立军政府进行殖民统治。中国毫无主权可言,这既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表明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落后就要被欺凌的历史法则。    
    1905年3月奉天会战和5月日本海海战,俄国在陆海两方面都遭到惨败。同时,俄国国内的工人运动高涨,民族矛盾尖锐,沙皇政府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日本虽然打了胜仗,但也是国力消耗严重,军力疲惫。而英美等国虽支持日本,那是为了削弱俄国,但并不愿日本过于强大。在这种情况下,由美国出面斡旋,日俄两国在美国的朴次茅斯举行谈判。几经讨价还价,于1905年9月5日,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正约15条,附约两条。其主要的利益交换内容:①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独占利益(统治权)。②俄国将辽东半岛租借权和南满铁路(旅顺至长春等支线)及有关特权转让给日本。③俄国将库页岛南部让给日本。其中关于中国东北权益事项,规定“须商请清国政府承诺”。这个条约为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经营满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