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表示要“打开城门,以示没有抵抗之意”,但日领馆却回答:“中国军队破坏满铁铁路,责任在中国”《满洲事变と奉天总领事》中文本,第129页。;并以“军人行动,领事无权过问”相推诿。李云汉编《“九·一八”事变史料》第246页。结果,日军第29联队几乎未遇抵抗,很快从沈阳城西北角突入城内,到19日晨6时左右,已占领了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辽宁省政府等军政机关。沈阳城失陷了。接着,由辽阳赶来增援的日军第2师团主力,到达沈阳后,立即投入战斗,很快占领了沈阳航空处及兵工厂。然后又向沈阳(东北军讲武堂所在地)发起进攻,所在教职员和学生也由于接到不抵抗命令,亦随败退下来的第7旅官兵一起撤退。19日中午时分,日军占领东大营。至此,沈阳内外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日之间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同时对整个世界现代史进程有着重大意义和影响。这个事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重大事件,是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各种矛盾斗争的突出表现。第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矛盾斗争的激烈表现。它在给中国带来民族生存灾难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使中华民族在与帝国主义的抗争中走向解放和新生。第二,它是日本国内各种矛盾斗争激化的产物。日本法西斯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加速了日本国家的法西斯化,把日本拖入了一场日益孤立的民族毁灭之路,使日本人民也遭受了巨大灾难。第三,它打破了由华盛顿体制确定的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帝国主义之间的均衡,日本与英美等列强的矛盾日益激化。第四,日本侵占东北,将其作为战略基地,把侵略的矛头也指向了社会主义苏联,反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总之,“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也是世界法西斯发动全球性侵略战争的开始,是法西斯主义向所有爱好和平、民主和进步力量的挑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和序幕。    
    
第四章关东军侵占东北四省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标,就是要使“满洲日本领土化”,即完全占领东北四省区,将其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但在事变初期,关东军兵力有限,以及考虑各种因素,关东军的作战方针是,先占据点(主要城镇)、线(交通线),再全面占领。其作战计划是,第1期攻占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及满铁铁路沿线;第2期攻占吉林、哈尔滨,向东满和北满扩展;第3期攻占黑龙江省,控制东三省大部;第4期攻占辽西,完全占领东三省;第5期攻占热河,将整个东北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一节攻占满铁铁路沿线    
    柳条湖事件爆发后,板垣立即向关东军司令部做了报告,本庄司令官立即召开会议,断然做出了“关东军全线出动,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的决定,命令各部队迅速占领满铁铁路沿线各主要城镇,消灭中国军队。所谓“全线出动”意味着把事态扩大下去,“发起攻击”就等于向中国宣战。就是说,关东军从事变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将“柳条湖事件”就地解决,而是要发动一场全面侵略东北的战争。同时本庄还命令关东军司令部移往沈阳,并向朝鲜军请求支援。关东军本来的任务之一是就是“防卫”南满铁路,在其沿线驻有重兵。当本庄命令下达后,关东军各部队迅速出动,很快占领了沈阳、长春、安东、营口等满铁铁路沿线的主要城镇。    
    营口位于辽东湾北岸,是东北南部重要的海上门户之一和京奉铁路营沟支线的南端终点。9月19日晨5时许,驻大石桥的独立守备队第3大队长岩田中佐,根据本庄的命令,率领2个中队乘火车到达营口,然后分兵两路,一路直扑中国海防练军营、县政府等军政机关。由于有不抵抗命令,日军“未遇任何抵抗,即将之占领”。一路进犯车站、码头等地,控制了交通枢纽。至上午8时许,日军完全占领营口。其后,日军对营口实行军管,发布布告称:“市政须在日本军政官指导下施行,日本军政官有权取缔集会、报刊、广告等。”《满铁档案·兴业部》(50)。    
    安东(今丹东)是中朝边境重镇和辽宁东部的重要交通枢纽。柳条湖事件当夜,驻安东日本领事即前往县政府,威胁县长王介公等同意日军进入。王等召开会议,以一县无能为力……决定坐待日军入城。《辽宁文史资料》第31辑,第141页。并向日领事声明,已命令中国军警“绝对不准轻举妄动”。日军得知县政府态度后,于19日上午5时许开进市区,解除了中方军警的武装,占领了县政府、县公安局,以及银行、报馆等,安东落入日军魔掌。    
    凤城是安奉铁路线上的军事重镇,当时驻有省防军姜全我部1个团。19日晨2时许,驻连山关的独立守备队第4大队长板津中佐率部向凤城进犯,于7时许进入城内,包围了县政府、公安局等机关,同样由于奉不抵抗命令,均无反抗。姜全我素有亲日倾向,即时俯首听命。中国军警悉数被日军缴械,凤城亦被日军占领。    
    长春,地处东北腹地,是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和吉长铁路的交会点,是通往吉林、哈尔滨和洮南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日双方均有重兵驻守。东北军方面,在长春以南的南岭兵营,驻有炮兵第19团穆纯昌部,步兵第25旅任玉山团,两部合计兵力约4700多人,各种炮40余门;在长春以北的宽城子兵营,驻有步兵第23旅傅冠军营;长春市内尚有马锡麟部1个营,东北军驻长春部队总兵力约7000人。关东军方面,在满铁附属地内驻有:以长谷部照吾少将为指挥官的第3旅团司令部,部队有第4联队(2个大队),独立守备队第1大队1个中队,兵力约1500人。此外在长春以南的公主岭,驻有骑兵第2联队,独立守备队第1大队2个中队。    
    9月19日凌晨过后,长谷部得到“奉天日中两军冲突”的报告,便按预定计划命第4联队派出一个大队攻击南岭,其余部队准备南下增援沈阳。不久,接到本庄要其攻占长春的命令,遂调整部署:攻击南岭部队任务仍旧,第4联队主力进攻宽城子,驻公主岭骑兵第2联队增援长春。    
    第4联队驻地离宽城子兵营数里之遥,联队长大岛陆太郎率部很快于4时半进抵中国兵营,但被我军哨兵发现,遂变为强攻。首先将营长傅冠军击成重伤,(关于傅被击情形说法不一)随即冲进营内。中国士兵虽然接到了不抵抗命令,但眼见营长被杀,群情激愤,凭借营房、院  墙进行还击。双方激战至8时半,敌增援部队赶到,从东、北攻入兵营,战斗更为激烈。 这时我军又接到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的“不许抵抗”的命令,使我军官兵战意受挫,但仍有部分官拒绝缴械,且战且退,突出敌人包围。一部被敌缴械,至11时,日军占领宽城子兵营。    
    由黑石少佐率领的第2大队进攻南岭  ,于5时许从西北突然向炮兵团发起攻击,守军猝不及防,有16门大炮被敌破坏,穆、任两团长见状急向熙洽请示,熙洽仍令“急速撤走,不准抵抗”。《吉林文史资料》(11),第57页。然而日军围攻甚急,我军士兵怒不可遏,一部官兵砸开库房,取出弹药,向敌人还击。但因重武器库被敌封锁,我军枪弹不济,又接不抵抗命令,遂且战且退。在撤退中,炮兵第3 营营长张瑞福,急迫之中,不顾不抵抗命令,以山炮射击日军10余发,将敌攻势压住,使得部队安全撤出。    
    黑石大队攻击炮团后,暂退袁家窝棚待援。9时许,从公主岭赶来增援的由小河原指挥的独立守备第1大队,到达袁家窝棚。黑石大队和小河原大队汇合后,于10时从西面和东南向步兵团发起攻击。我军依托工事顽强抗击,打退敌人数次冲锋,独立守备队第3中队长仓本被打死,整个中队伤亡殆尽。中午时分, 敌在炮火掩护下再次攻击,冲入营内,双方展开激烈的肉搏战。随即,敌将预备队投入战斗,战斗达到高潮。只因我军迭次接到不抵抗命令,遂于战斗稍缓情况下,放弃抵抗,撤出战斗。14时许敌骑兵第2联队亦赶来增援,至14时30分许南岭  兵营失陷。    
    日军在进攻我军兵营的同时,即着手解除长春城内的中国军警武装。当时长春的最高行政首长是市政筹备处处长周斗钦。事变发生后,周已得到熙洽的“不准抵抗”的命令,遂于19日上午派公安局长修长余等,通过日本领事馆,向日军表示中国方面不抵抗之意。日军提出:须解除城内军队武装,治安在日军指挥下由公安局负责。下午,周斗钦等同意了日军要求。日军随即派部队进城,占领了各军政机关,并派宪兵队指挥公安局。城内的马锡麟部1个营放下武器,退出城外。至此,长春被敌占领。    
    一朝鲜军越境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于19日零时左右下达了“全线出动,攻击中国军”的命令后,又向日本人指挥的朝鲜军发电报请求支援,并向军部中央报告了战况。于是,军部中央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处理事变。至8时许,军部中央得出结论, 认为“关东军的行动是完全合理的行动”,初步拟定应急动员朝鲜军一部和驻姬路的第10师团,派往中国东北增援关东军。这时却突然接到了朝鲜军的电报,内容是:“我军鉴于奉天方面情况,已派飞行第6联队(2个中队)增援关东军,又正在准备派遣第20师团1 个混成旅团向奉天出动……”《现代史资料》(7)428页。    
    朝鲜军行动如此迅速,是因为事先关东军早就与其串通好了。其实也是军部中央应付“满洲危急”时的既定计划。但问题是,按惯例出兵须经内阁会议批准,由天皇下达敕命执行。而朝鲜军在未得到敕令的情况下,就擅自决定出兵,一时弄得军部中央好不难堪。但越境行动完全是为了协助关东军扩大侵略的需要,军部中央很快便对这一行动予以“追认”了。    
    二出兵吉林    
    关东军很快攻占了满铁沿线,控制了南满,又得到朝鲜军的越境协助,遂决定实施第二期作战计划,即东取吉林,北攻哈尔滨,向东满和北满推进;扩大占领范围。为制造出兵借口,关东军指使特务机关,在吉、哈等地制造了多起日本侨民被袭击事件。然后以侨民会的名义,要求关东军出兵保护。本庄随即于20日命令第2 师团主力向长春集中,准备实施下一步侵略计划。根据建川美次的建议:“鉴于中东路的性质和目前一般形势,虽然不可向长春以北派兵,但对吉林、洮南等地尽快加以打击,应该说是有利的。”《现代史资料》(7)第187页。关东军于9月21 日决定首先出兵吉林。第2师团随即乘装甲列车向吉林进犯。    
    这时,由于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张作相为其父奔丧在锦州,吉林军政由军署参谋长熙洽代理。熙洽是前清“闲散皇族”,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第2 师团长多门二郎有“师生关系”,且素有复辟清朝的野心,因此,事变爆发后,熙洽在召集军政两署的紧急会议上,确定了“绝对不抵抗”的方针。会后熙洽一面通过日本驻吉总领事石射猪太郎,向日军转达中国方面绝对不抵抗的决定,一面向所属各部队下令:“我军应万分容忍,幸勿端自我开,中日事件由外交解决。”《吉林文史资料》(11),第41页。当时,驻吉林市东北军有:第25旅张作舟部2个团和冯占海指挥的卫队团。20日,熙洽得知关东军主力正向长春集中,推测有可能进犯吉林,急令驻市各部队撤出。冯占海质问熙洽:“为何命令部队撤出省城? ”熙洽以奉到“避免冲突的电令”为招牌,还大谈了一通“抗战亡国论”《吉林文史资料》(11),第44页。;逼得冯占海只好率部退出省城。    
    而后,熙洽又与刘知政等人密商投降事宜。21日,多门师团由长春出发不久,熙洽即派军署中将参议安玉珍等人前往土门岭迎接。下午熙洽再次召开军政紧急会议不顾省府委员诚允等人的反对,强行通过了“不作抵抗,迎接日军入城”的决定。这样,日军于当日傍晚兵不血刃开进省城,随即占领了各军政机关。次日完全占领了吉林市。    
    接着,多门将熙洽召至下榻旅馆,要求3日内解除吉林省军队武装,撤销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公署和吉林省政府,重新组织以熙洽为首的吉林省“独立政府”,并与日军合作。对此,熙洽唯诺连声而出。这样,关东军从吉林开始了“跨出满铁线以外”的第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熙洽等民族败类,为了个人私利和政治野心,利用手中权力,引狼入室,卖国求荣,助寇为虐,成为千古罪人。汉奸们的投降卖国活动,极大地帮助了日军的侵略,成为东北沦陷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历史教训值得人们很好地思考。    
    三所谓“军事占领范围”    
    事变爆发第二天,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表面上确定了“不扩大方针”,但暗中却在商讨“如何保护在中国各地的日本侨民的安全”《太平洋战争史》(1),第270页。;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侨民危机”,就要出动军队“保护”。实际上是为了使侵略“名正言顺”。关东军出兵吉林就是这种伎俩的开始。而且在军部的威胁下,内阁于22日对朝鲜军越境和出兵吉林的侵略行动也予以承认,这都表明在侵略的根本点上内阁与军部完全一致。    
    在军部中央和内阁的支持下,关东军更加狂妄起来,继侵占吉林之后,又准备进犯哈尔滨。于是,由哈尔滨特务机关长百武晴吉和甘粕正彦等人,在哈尔滨制造了爆炸不稳事件,日本驻哈总领事大桥忠一极力配合,要求关东军出兵保护日侨。关东军遂于22日致电军部中央,准备出兵哈尔滨。《太平洋战争ヘの道·资料篇》第124页。关东军的判断是,目前苏联在外交上采取不干涉政策,固然存在与关东军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