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苦行来对治衣、食、住的贪恋。
    【37】四谛十六观法: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此四谛又名分为四。如苦
分无常、苦空、无我;集分因、集、生、缘;灭分灭、静、妙、离;道分道、如、行、
出等等。这是小乘从十六个方面来修观四谛的真理。
    【38】人无我:或人我空。二无我之一,人体由五蕴和合,假名安立为我,其中无
真正之我体,谓之人无我。
    【39】烦恼障:二障之一。由贪嗔等烦恼扰乱心神,不能显发妙明真性,属于情感
上的障碍。
    【40】阿罗汉果:梵语意为不还,断尽欲界之烦恼,不再还于欲界投生的圣者名。
    【41】十二因缘门: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等
十二有支。佛家用此来说明有情的生命依因果法则三世相续流转的真相。
    【42】法无我:或法我空。二无我之一,诸法因缘相合、假名为法,其中并无真实
法之自体,谓之法无我。
    【43】所知障:二障之一。执着所知事理为真实,障蔽智慧之性,是二障之一,属
于理智上的障碍。
    【44】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菩萨的四种品德。
    【45】七圣财:信、戒、闻、惭、愧、舍、慧七种道德财富。
    【46】十法行:书写佛经、供养、施赠、听闻、受持、开演、讽诵、思维和修习十
种宗教活动。
    【47】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过、禅定、智慧。谓菩萨修此六种胜行可度到
涅盘彼岸,故称六度。
    【48】二障:即烦恼障和所知障。
    【49】自然智慧:即众生的一点灵知,不待教诲,自然而知,故名自然智慧。
    【50】三大阿僧祗,阿僧祗,梵语译言不可数,是一极长的时间。
    【51】三十七道品:内含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
道,为到涅盘道路上之三十七种资粮。
    【52】耽着凡庸的思想:还不舍抛去凡夫俗子的想法。
    【53】习气:已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气氛出现,有如所谓习惯势力。
    【54】四大印:大印、法印、三昧耶印、羯摩印。身以佛身之大印印定;语以佛语
密之法印印定;意以佛意密之三昧印印定;业以佛事业之羯摩印印定。这是瑜伽部的说
法,其他事行等续说法略有不同。
    【55】《七支》:观佛、护地、迎神、种种庄严、迎请安坐、显示印契、称颂赞扬

    【56】设坛灌顶:密乘中上师给弟子传法前举行的宗教仪式。先设立坛场,迎请圣
众,然后给弟子灌顶,即授予弟子今后可以阅读密典,修习密法之权。
    【57】三昧耶戒:密乘的戒律名。
    【58】成熟相续:相续指心性,成熟,即使符合条件之意。
    【59】《六天法》:空天、字天、声天、色天、印天、有相天。天即本尊,依本尊
所示六相而修瑜伽之法。
    【60】住火住声之三摩地和有相无相瑜伽:住火住声,即一心只想在火上,或想在
声音上,以此入定,则称为三摩地。有相无相,有相即观想有形相的东西,如观天身等
;无相即观真实义理,如观空性等。
    【61】《四支念诵》:自修,为自事支;对面生起天身,为他事支;缘想天身中有
自心,如月轮,为住心支;缘想所诵咒字形相,缘声而诵者,为住声支。
    【62】十真实:一、曼荼罗;二、内外密咒;三、四印印定;四、守护我和地瑜伽
;五、迎请智慧尊;六、念诵;七、修三摩地;八、内外护摩;九、解印与收印;十、
请神回驾等此十事为十种真实性。
    【63】明空离戏之智:指自然智慧是明而又空、远离言说之智。
    【64】入、住、起修胜义菩提心:入、住、起,观蕴等诸法无生为入修;现证无分
别体性为住修,以大悲心化育一切有情为起修。菩提心,即起大慈大悲利他之心。
    【65】金刚界天尊:金刚界为瑜伽部曼荼罗的主尊,或主尊智慧德所显境界。
    【66】《四瑜伽》:一、观自己为本尊的生起三昧耶瑜伽;二、印请智慧尊融入于
天身成的不二随行瑜伽;三、观天性为一切动静世界之自性的一切瑜伽;四、一心专注
于三摩地的最极瑜伽。
    【67】二胜事业:曼荼罗胜事业和羯摩胜事业。
    【68】二种智:有分别智,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或称根本智,如理智、契会真理之
智;有分别智或称后得智,如量智、遍知万法之俗智。
    【69】风息瑜伽:即一般所说之气功。
    【70】分别心:指意念活动或杂念。
    【71】天身:指所观佛菩萨之身相。
    【72】慢:傲慢,是一种不好的态度。这里指的是佛慢,就是众生敢于承当自己作
佛之慢,不但不是狂妄越分,而是密乘人应有的一种气概。这是一种好的态度;即自认
我即是佛可以克服自己是凡夫俗子之自卑感。
    【73】悉地:梵语,真实成就之意。
    【74】地道:五地十道为菩萨修证成佛中应当经历的阶段名称。
    【75】仪轨:为密乘人作观时组织的一套念诵程序和事相规则。
    【76】即事表理:就是运用事相来表示或象征佛理。如以红日象征智慧,以月轮象
征慈悲,以莲花象征佛菩萨,虽居轮回而不受污染等。
    【77】二谛:俗谛和真谛。有各种解释,兹举缘起性空为例,如世间缘起诸法,世
俗认为是真实的,则谓之俗谛;圣贤在智境中见到缘起诸法无自性空,这是真实的,谓
之真谛。
    【78】三有生死:三有指生有、死有、中有。有几种解释:众生作业受报流转生死
的三处即三界,即众生生死果报的三个阶段,生时有生有,死时有死有,在生死交替之
间即为中有,或译中阴。
    【79】《六加行》有:收摄、禅定、命勤、持风、随念、三摩地等,是密乘《时轮
金刚》圆满次第的六种修法。
    【80】《五次第》:金刚诵、心缘思、幻身、光明、双运等,是密乘《密集金刚》
圆满次第的五种修法。
    【81】六脉轮:密乘指顶髻、顶心、喉间、心间、脐间和密处共六脉轮。
    【82】燃滴法:拙火上燃化菩提液,下滴引生四喜智,是风脉重要修法之一。
    【83】四喜智慧:喜、极喜、殊胜喜、俱生喜四喜。四喜所生之智慧则谓之四喜智
慧。
    【84】《知识总汇》:工珠·永丹喜措著,1982年民族出版社出版。
    【85】界觉无分别智:界指法界或境界,觉指本智或心识,无分别智就是界觉双融
不二智,或境智冥合智。
    【86】有广行、无广行:修法繁杂的为有广行;简单扼要的则为无广行。
    【87】根、境、识: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境,即色、声
、香味、触、法六种客观外境;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心识。根、境、识三
结合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则吾人所谓之心。此心是内根等三者的因缘和合所生,缘散即
无,故属妄心。
    【88】《大圆胜慧》:根桑活佛讲授,成都少城佛学社出版。
    【89】《禅宗大意》:正果法师编述,1986年中国佛教协出版。
    【90】自性元成:指心性本具智相光明,不假修造,自然成就六义。
    【91】法身:法性之体名为法身。法性之体即是空性,虽名为身,然无色相可睹,
故法身无相。
    【92】二种色身:即报化二身。有色相可睹,故名色身。
    【93】色尘:谓有形色物质。言尘,谓其能起垢污作用,色尘能垢污人的心灵。
    【94】空性妙色:妙色,非是一般色尘,其色相美妙,不可思议。空性妙色,空性
本无色相,然空性有光明,又有色相可睹,故称空性妙色。
    【95】五光:黄、白、红、青、蓝等五光。其内显分即为地、水、火、风、空五大
元。
    【96】《实相藏论释》:隆钦然降巴著(胶印本),郭元兴译。
    【97】三有:作业受报流转生死的三处,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98】情、器、轮、涅:情即有情众生;器即器世间;轮即轮回;涅即涅盘。
    【99】色物心合一论:或称色(物)心不二论。此非密乘所独创,而是原来佛教的思
想。认为心和物二者是构成世界的因素,是并有的,称为五蕴世间。五蕴中色蕴即物质
,其余四蕴为精神(心)。不过小乘则认定色心二元是各自完全独立的,大乘显教才把色
心统于一心。密乘认为色心应当并重。如说生命最初因素为微细风(物)心,是一物的两
面,不可分割,称作双融不二,即心物二者合一论。
    【100】染净世界:众生的境界为染世界,诸佛菩萨的境界为净世界。
    【101】十界:具言十法界,天台家语,即一佛、二菩萨、三缘觉、四声闻、五天
、六人、七阿修罗、八鬼、九畜牲、十地狱。
    【102】随缘升沉:随着善恶业缘牵引,或上升天堂,或下堕地狱。
    【103】真如体:体离虚妄伪真,常住不变为如,真如即真性,即法身之体。
    【104】业风:众生造业是由身中有气鼓动心识而造的,气即风大。业有染净,故
风亦有智风、业风之分。
    【105】能所:能指心,所指境,即心和境。
    【106】《土观宗派源流》:土观罗桑却桑季尼玛著(藏文本),1984年甘肃民族出
版社出版。
    【107】《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慧能的事迹和语录,法海集记,过去大丛林多有
木刻版。
    【108】这些说法:指以上所分诸大禅师的话,均见《禅宗大意》。
    【109】离垢:离去烦恼的垢污,即成佛。
    【110】修止观人:指依显教修戒、定、慧、渐修渐悟的人。
    【111】中脉:密乘说人身中有三条主干脉,即左右中三脉。左右二脉为能所二执
之风的通行处。修气脉人将左右脉的气息纳入中脉,便可现证光明境界。
    【112】蕴、处、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即眼、耳、鼻、舌
、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总为十二处;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再
加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113】粗四大色尘:四大即地、水、火、风是构成色法粗分的四大元素,或称四
大种、四大元。
    【114】以光明为道:即修光明法,藏传佛教各派有修光明之法,但各有各自教授
的特点,不尽相同。
    【115】微细光明:此光明眼不能见,可能已是一种能量。
    【116】所缘:能缘为心,心识所攀援之境为所缘,即心识所缘之客观对象。
    【117】虹体金刚之身:身是心的载体,故密乘是身心并修。修心悟到法性尽地,
永不动摇,修身亦要炼成坚如金刚,永不坏灭。然此身亦非有实质,犹如虹霓,乃光明
之身。
    【118】自性环链身:自性环链指观光到第三阶段所出现之环链形状光。乃自然智
慧之所显发,由此光所成之身,则名为自性环链身。
    【119】法性穷尽之地:或法性尽地,即一切心识所假立之法皆在法性境中完全归
于自灭,入于无言说界之法尔。
    【120】粗重三业:三业即身、口、意三方面的造作或行为。粗重指凡俗行为和不
如理的行为。
【121】微身:身心是互相联系的,心离不开身,身是心的依托处。密乘认为绝没有抽
象精神单独存在。吾人之粗心依托在四大五蕴上,细心依托在精微身上,此精微身,即
是微细的风(气)心,气心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122】法性究竟边际:即法性尽地,详见注。
    【123】观察修:以智慧分别观察诸法,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观法。
    【124】安住修:心安住所缘而不散乱,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止法。
    【125】最微细的风心:是气、心二者的结合体。密乘不单提心,而是风心并提。
    【126】宁玛派修部八教中,世间三部是采纳了苯教的巫术,崇拜鬼神,其出世间
五部,则仍然是佛教的东西。
    【127】心宗:即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他们说众生的心是就是佛,
是至高无上的,与佛平等,当然不崇拜什么鬼神了。
    
     参考书目
    《青史》  迅鲁白著
    《大圆胜慧》  根桑泽程讲授
    《智者喜筵》  保沃·祖拉逞瓦著
    《土观宗派源流》  土观·洛桑却季尼玛著
    《降阳钦则文集》 钦则旺布著
    《汉藏史集》  班久桑布著
    《西藏王臣记》  五世达赖著
    《禅宗大意》  正果编述
    《实相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法界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知识总汇》  公珠·云丹嘉措著
    《五部遗教》  邬坚林巴掘出

****************************************************************************
【王小军居士输入并提供】
藏传佛教噶举派

刘立千 著

        
(一)噶举派的传承
(二)噶举派的法要
(三)噶举派的教义
(四)噶举派的特点


(一)传承系统

                                 藏  派
                                 甲  派
(1)穹布噶举──香派七宝传     桑定派
                                 日贡派


                噶玛      止贡
                蔡巴      达隆    上主巴
(2)达布噶举  鲍绒      主巴─  中主巴
                帕竹─    亚桑    下主巴
                          超普
                          修赛
                          叶巴
                          玛仓


(二)噶举派的法要(经续和教授)

                                   幻身
                                   光明
                                   拙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