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藏传佛教宁玛派+刘立千-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觉明有;真有  

      ┌世俗谛──自空──阿赖耶识──妄心
如来藏   │
(心体) 二谛┤
      └胜义谛──他空──阿赖耶智分──真心

  觉囊派承认他们是中观派;所谓中观就是不堕二边(60)。他们说;世俗所现
不加省减;不堕断边;胜义实相;离诸戏论;不堕常边;此为中观;因之二谛双融
(61)。智慧不执任何法之相;不堕常边;大悲为利他故广大积资不随断边;此为中
观道之二谛双融。离一切戏论形相获证法身;不堕常边;二种色身在轮回未空间
作调伏上下化机利生之事;不堕断边;此为中观果之二谛双融也(《知识总汇》中
559…560页)。又说承认偏计;依他;因缘生法不堕常边;园成是无为法非因缘生;
不堕断边(《了义海论》253页)。或说离世俗本无而执为有之常边;胜义本有而
执为无之断边。
        
(三)

  觉囊派所说之胜义有;具体指的是自心本性的如来藏。如来藏为园成实;园成
实具有三相;光明、自觉(自证);离戏。(《知识总汇》中511…544页)。此为诸法
之法性。如来藏就是法性、觉性、佛性。佛与众生同具;它名为因时果时无有分
别之见;此为胜义法性。“胜义法性是何者?非是冥顽乃觉性”(《了义海论》
233页)。
  法性周遍法界;含裹十方;如来藏如虚空;非任何所成;常不思议;本自园成;〃
遍”指空明法性遍一切法。
如来藏本性光明;有时说“空色”;或“空色光明”。自觉;指自心本性(灵性)。
离戏指本来清净;远离言思戏论;在密乘中还加“大乐”。光明大乐均为佛的受
用境界;成佛非成一个寂灭无为;故说胜义不空。  
觉囊派说如来藏“遍”一切情器(62);虽说如来藏如虚空;但非空空洞洞之空;如
来藏是法身;有自觉智;能遍照一切情器世间是界觉无别之光明觉性。
  如来藏何以能遍;因为如来藏是万有之法界;没有一法不包括在法界中;万有
包罗在法身;法界中;平等园融。(《文选》224页)。故如来藏又是万有之所依或
根子;在染为染根;在净为净根;染净均是如来藏一根;此根名为元始之根。这是
染净同源的思想。
  如来藏为万有之根。在染时之根则名为阿赖耶识;为无明种子习气杂染之依
托处;是烦恼根;阿赖耶为有为法;随万有生灭转变;故转识成智;妄识自空;作为
万有所依之根本是无为法;不变动则恢复本面;所谓阿赖耶有识智之分;转识之
根;称为净根;染净都是一根;又名为根之根;实即仅是一如来藏分位(63)所立之
名;所以并没有有为转为无为的问题。(《文选》207页)。
  他派说佛只证寂灭;则成佛只证空性;胜义世俗一齐空;成毕竟空;把如来藏也
空了;世俗万有失去依托之处;前后世业力谁来负荷?佛性的身智归空;即佛性成
为断灭;无智无德(64)成佛何用?求出离解脱;契证佛果;皆成无有意义之事。所
谓寂灭是指忽尔垢障清净之相;非是寂灭断空。
  故如来藏为万法之根;绝不可空;如来藏遍情器;但它是无为法;不参加有为之
万法的造作;故如来藏对万有;也不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如来藏如虚空;非空无一物;有智慧不二智;此为本具;非缘生法;若因缘生法
终有断灭。故如来藏智慧则为甚深之空性;乃真常之自性(《了义海论》234、
236、238页)。为本元之法界。
  如来藏自性为自觉智;或称不二智;此即众生之觉性;佛与众生仅是迷悟之
差;他们说二取空后之根不可空;如证二取空;谁知证了空性;知此即是自觉智;若
无此智则成顽空(65)断空。自觉智是有;此颇苻合诸大续部(66)之旨趣(《知识
总汇》中550)。能所二取;是虚妄分别;是客尘;有始有终之法;属自空。而剩下
的即此自觉智;属本具;真常自性;是为如来藏脱去所裹秽衣;离去世俗之染即为
胜义如来藏。如来藏之自觉智即为佛性;是由悟得来的;不是由修得来的。
  龙树说;轮回与涅 ;无有稍分别;涅 与轮回;亦无少分别。“忽尔垢所障;
除障即成佛”(《了义海论》46页)。指一悟即了。《密严经》云:〃如来清净藏;
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阿赖耶摄持之功力;即如来藏之功力,
阿赖耶是真相识之所转变;真相识即如来藏;《楞严经》说:〃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园;含裹十方”。一切虚妄分别去了;才能显露出如来
藏包含宇宙万有之真机的真本面。
  说毕竟空者;认为一切皆空;他们忽略了如来藏的秘奥和自觉之妙智。不管
真妄心;心皆非若木石;有灵明妙觉;称为不二智;即明空双运之智也(《了义海
论》233页)、(《他空精义》234页)。
  以上这些说法与宁玛、噶举颇为一致;但如何契证;宁玛噶举是主张顿悟;而
觉囊即认为须通过密法的甚深方便始能得悟。

(四)

  觉囊派的其它教理。觉囊派的教法大多来源于萨迦,所以觉囊与萨迦在观
点上较为接近。他们是从唯识学发展起来的。觉囊派的教理中提出五法三自性
说法,此乃出自《楞伽经》; 但为唯识所宗。三自性即偏计执性等已在前而提
过了。五法即名、相、分别、正智;如如。提五法三自性为了建立他们的解脱理
趣认为众生的妄想自性即遍计执性;都是由于执着事物的名相和事相而起。所谓
执着名相;即执内外诸法之假名(概念);假名安立;构成概念;所谓着事相;即着概
念;确有内外诸法之事实;皆由妄想分别所生;不知这些都是依他因缘而起;名为
依他起性;是缘起生灭之因;如何求得解脱则要证成园成实性;那便是舍离名相和
事相的妄想;内证圣智,即得到自觉证智;由此便能证入如如之境。这如如境界
就是园成实性。现前的这一些五法三自性的法相;始终不外一心;只悟自心;不向
外求即可契证圆成实性;所谓正智;是由识转智;得自觉内证圣智;以正智观察五
法三自性的法相;则本性完全显露;则为如如之境;此如如即是本觉法性。
  觉囊派不承认五法三自性为唯识学;说此广见于末转法轮的经典之中。笃补
巴说;若说五法三性是唯识见;那么《般若经》亦多谈三性;《般若经》应成为唯
识的经典了。三性之说亦多见于《辩中边论》(《了义海论》265页)。
  五法三自性是决择(67)二种无我的;通过观察名相所构成之三种妄想空无我
和法的存在;离二执后则可彻见自心本性
  又觉囊派所说解脱理趣;关于对所依根和能依根的认识;他们把宇宙万有世
出世法归纳为二十五法;此出自《大盘涅 经》、《大法鼓经》、《央掘罗魔
经》等。二十五法的分法之中二十四法为世俗法属有为能依;余下一法为胜义法
属无为;为所依。他们又说一切法都可以总归为蕴、界、处三科。蕴中之色蕴;
处中之心意;十八界中之内法界;概括起来则万法总不除色、心、及不相应行三
法之外。具体分法:
  
   蕴、界、处三法
      
      │由五蕴中之色蕴开为大种;情身色;器世色三法 ────────┐       
           │由十二处之心意开为心、意、识三法        
       ├──皆依各种因缘而生;有为法;二十五所知
           │由十二处之法处开为事相法、性相法、无实有法三法     
           │  世俗谛;虚妄;自空 ────能依
(二十五有) ┤由法处开为受、想、行三法       
           │              
      │由性相法开为假立境、假立时、假立自性三法      
           │              
      │由无实相法开为无他变实有、依实有所成之实有、无不变实有
         ─┚             
      │三种性道;共道(声闻)不共道(独觉);佛道 ─────── 三修学次第所知
      │无为法──本元界光明如来藏;无为法胜义谛;真实;他空 ──── (二十五法万有)──所依 
                                  

二十五法之建立;主要在通过蕴、界、处和心意识等人;法两方面的分析观察来
决择人法皆仅是假名安立全无人我法我可得;实际存在的仅是由蕴界和合之产
物;并无实体。换言之客观物理;影响主观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现象
或作用;并无实有可得;所谓人法之我皆假名安立;于是可以悟到人法二种无我
(68);清除二障;证二空智(69);但二空后并非空得全无所有;故在此基础上可以
彻见万法之所依;自觉自明自然智;现证胜义法性本元之实相;和光明智慧之法
性。以上是概略叙述;欲求详细;请阅多罗那他著《修心讲义》、《讲解甘露》
和藏文本《文选──觉囊派》等书。
  又觉囊派总的教义;即其因、道、果三者之建立。一、关于因;认为众生欲
求佛果;众生因地本具光明如来藏之佛果;佛与众生所具无二无别;此则所谓因地
果地无别之见。肯定众生因位本具有佛性;但众生由于忽尔垢障虚妄分别;障复
真性而不显了。故需离戏无分别智;破除分别实执;分别实执犹如垢衣;光明如来
藏本觉妙智犹如宝珠;除去垢衣则珠光之自然本有智慧觉性显露闪耀。二、关于
道即除障之法;总有两种对治法门;一依显教道:破人法二种无我;清除烦恼及所
知二障;通过加行道等五道十地修行;至九、十地时始能初证离戏光明法性;悟清
净如来藏。但此须历劫修行;不能园证佛果。第二则依密乘道之殊胜方便和上师
密决;束气归脉;彻底清净障复如来藏上无始以来所积业及烦恼和无明种子习气;
故制心而外还须制气;本性犹如虚空;分别实执犹如云雾;云雾去后虚空仍旧;悟
此本元心性;一切现成但须保任;无修无治任运自然;密乘即入无有分别离戏大智
大手印三摩地、即所谓空色大手印之双运三摩地(《文选》333页)。三、关于
果;若此内界中因地果地无别之本有妙色光明智慧获得现证;则法身本具一切身
智德相尽皆显露;本具身智无增无减;此胜义自然智;果因无别;果因一体(《文
选》)290 和 326页)。笃补巴说:众生因位之如来藏与佛毫无差异(《了义海
论》28;29;30;53页)。此则果因无别之见也。

           (五)

  觉囊派的实修。觉囊派的实修方法亦重显密兼修;除了在见解上是依他空见
的解释外;其修法与藏传佛教其他派别如萨迦、噶举、格鲁、宁玛都无大差别。
  在显教修心方面亦须修前行支分之各种缘想;如观人身难得;死无常;轮回
苦;深信业果乃至皈依;发心;小乘之出离心;大乘之菩提心;勤行戒定慧三学;六
度以及止观法门等;这些与藏传佛教其它派别的观法完全相同。
  他们认为只修显教的止观;观蕴、界、处等皆是假名无实;可以证得人法二
空境界。但即此空;仅是自空境界;尚未获见空明乐空的不二智的他空境界;佛的
身智功德未能显发;若无身智功德;则即身不能成佛;因此尚须结合修密教的果
乘;即显发佛的身智法门。自空;不是了知即空;自然而空;若无密乘的风脉修法
(70);执着束缚之无始熏习不能断除;故须修圆满次第风脉修法才能断除。
  密教方面也分四续部;作、行、瑜伽和无上瑜伽;总为上下二部。上部即无
上瑜伽;其中也有父续;母续;不二续;本尊有胜乐、密集、大威德、金刚持赫鲁
迦等。依本尊修生圆次第、修幻身、光明、双运等;这是藏传佛教之通规。不过
本派特重本初佛时轮金刚的六支行。
  密法的首要就是要承认众生是佛、众生皆有如来藏;如来藏的功德;光明、
大乐、离戏不二等在众生因位时不易显发;因为这些是瑜伽者及佛所行境界。必
须依时轮六支行;才能证得空明(71)双运、乐空双运、果因无别之不二智;逐步
获得果位。故必须显密结合。他们说他空见与密乘见极为契合;承认此见是融通
显密之大见。他们说要通过密宗修法才能证明他空见之是否正确。这指证明佛
的功德都是本具;是胜义实有;引《桑布扎密经》证明众生身中皆住有如来藏;遍
一切有情;自心本性就是光明自觉的如来藏本面。“世尊金刚持·赫鲁迦(72)之
自性遍于一切虚空等等”(《二谛论》19页)。引《密集胜曼续》证明“五蕴即
五佛;五大(73)即五佛母;认众生之身即是智慧本尊佛”。十二处、十八界均为
天身自性。甚至连“本尊、坛城、种子字;(74)印契(75)等均认为是自心本具;
什么胜义三宝;(76)百部天尊(77);共一意趣”(《土观宗派源流》220)。谓世俗
空了;其根为胜义;具体就是天身、明咒。“佛在身中住;其他处即无”身有无余
大智慧;此智超出声闻、独觉之最殊胜智慧;佛的功德为众生本具;此指佛之一切
智慧法相;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皆为本具并引据大量密经而为证成。
  他们求证的就是如来藏的实相本来双运智;即不二智;(《知识总汇》548
页);或谓证空色大手印;空色光明;离戏光明等。
  他空见具体贯彻在密乘中即修不二智与空性;即修明空双运与大乐和合。此
称为乐空双运;或称为密乘之他空大中观见;指出“一切诸法之本性即心性光明;
空去一切戏论及形相;自己本体法性妙觉;具有自觉之性;是本自元成”(《知识
总汇》中557页)。认为此为密乘中甚深中观之见。未修密前入坛场;灌顶;受三
味耶戒;一般密乘事相与各派相同。具体做法是在观想天身时从空寂中所出种子
和印契明现于六根六尘上;所谓“空”者指若对此明现取相执实;即不超出轮回;
不执不着;不起分别;可阻妄念起动。属于涅 。但尚未离有毒之性;故应修明空
双运;即明现之时即空;即空之时而又能明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