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洞悉先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9-洞悉先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企业大多数时间都在处理极有可能发生但影响力小的各种事件,这些事件通常是现存企业活动的扩展。但真正有意义的是观察那些凸现于屏幕边缘的小点,其中许多正在快速扩大。这些发生概率低但影响力很大的事件可以迅速改变你的世界。但在它们发生概率较低而且未能表现出其重要性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忽视它们。然而这类事件有很多。所以,这类发生概率低但具有高影响力的突发事件会给你的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    
    本书中所描述的一切不仅仅让你看清楚雷达边缘逐渐凸现的小点,还会告诉你它们将如何影响未来的总框架,这就是指导你洞悉未来的路线图。


第一部分 城市第3节 城市化的影响(1)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是未来社会的第二大特点,城市化以及其他社会人口变化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和越来越多的后果。    
    人口增长成为主要威胁    
    人们对人口爆炸议论纷纷。统计图表显示人口呈直线增长趋势,这条直线预计将会逐渐平缓。实际上,人口状况呈现两个趋势:在很多富裕的国家里,人口萎缩并趋于老龄化;而在最贫穷的国家里,人口膨胀并日益年轻化。人口增长成为未来的主要难题,是未来社会基本的也是主要的特点。随着穷国人口爆炸、富国人口老龄化并出现依赖性的特点,一系列重大问题将随之产生。    
    在2001年,世界人口大约有60亿,到2025年的时候,预计至少增长到80亿,其中95%是在最贫穷的国家里。虽然出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卫生条件明显的改善也能极大降低死亡率,因而25年内很有可能增加20亿人口。将来,人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就是在不至于毁灭地球的前提下开发技术,用较低的成本满足众多人口衣、食、住、行、能源以及用水的需求。    
    在今后几代人中,老龄化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将比目前西方国家面临的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口增长不可能突然停止,除非有各种其他危机出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里——如果不是大部分国家的话,接近50%的人口年龄低于15岁。除非瘟疫或世界战争造成大量年轻人的灾难性丧生,否则这个事实无可更改。即使未来20年内这些国家里没有一个婴儿出生,这个年龄段的大量人口在20年后也会带来数量可观的下一代。    
    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里,很多城市面积广阔、疾病肆虐、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周边蔓延分布着简陋的棚屋,即底层贫民蜗居的贫民窟,那里水供应不足,垃圾成堆,卫生条件差,污染严重,交通拥挤,能源匮乏,疾病肆虐,几乎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预见,这种城市现象将会出现在更多城市中。尽管如此,大贫民窟有一些通常还比较繁荣的小型经济,比如头脑敏捷的商人给路灯柱装配电线,然后“沿线”卖电;或者一些男孩用手推车从城外运来食物贩卖。    
    亚洲有9个大型城市:北京、孟买、加尔各答、雅加达、大阪、汉城、上海、天津以及东京。紧接着的另外四个是:曼谷、达卡、卡拉奇和马尼拉。之后是拉合尔、新德里、班加罗尔、马德拉斯、海得拉巴、仰光,以及中国北部的沈阳。截至1995年,亚洲有1。26亿人口生活在大城市里,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82亿。届时,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亚洲。    
    目前雅加达和附近郊区的人口为1200万,到2025年将翻一番。这个地区频繁受到洪涝侵袭,地下水开采过度,空气污染严重,贫民窟密度大而且几乎没有基础设施。对这些密集的人口而言,再有10个新城市才能满足需要。在曼谷,大部分废水稍加处理或者不经处理就被排放到降雨排水管道里。    
    欢迎来到大城市    
    城市里的贫富差距令人震惊,让人难以忍受,而且差距越来越悬殊。孟买就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的城市。这个城市有两个伦敦那么大,拥挤异常:排放浓烟的小汽车、出租车、公共汽车、卡车和摩托车穿梭在碎石柏油路的各个角落;街上人山人海,没有尽头,有时候排水沟成了惟一的立足之地;温润、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发电站和重工业工厂散发出来的硫磺气味,混合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灰尘以及人们身上强烈的难闻气味。    
    视力所及之处,道路两旁排列着简陋的棚屋,一个挨一个随便地堆在一起。硬纸板、厚木板、蓝色或黑色的塑料纸、旧汽车轮胎、波纹形金属片等用绳子捆在一起就成了安身的地方。距离最近的水龙头在100米外的地方,居民惟一用电的地方就是路灯。即便这样,很多人晚上睡觉的棚屋都没有。当疲惫的身躯在人行道上再也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停下来躺在街道上,宛如死了一般,直到黎明。    
    街道两边的对比非常残酷,一边是简陋的棚屋,另一边却是百万富豪的豪华宅第。在孟买,售价100多万美元的公寓和贫民窟几乎毗邻而立。街道的每个拐角处都能看到酒吧或商店橱窗里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尽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贫困潦倒,但是他们抬起头就可看见那个超乎想像、可望而不可即的富裕王国。这似乎很不公平,但这样的海市蜃楼未尝没有给一些穷人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他们需要这些。    
    这种情形不仅是孟买独有的,东南亚各个城市将来都会出现这种情形。这就是世界各地大城市里的生活,也是人们要面对的问题。那些不住在大城市里的人,或者住在发展中的市郊,或者在田野里,为了基本的生活条件而劳作,介于二者之间的人并不多。    
    贫富差距日益悬殊    
    最富裕的人们和最贫穷的人们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而且,很多穷人还每况愈下,尤其在中美洲这样的地方,那里艾滋病、外债、连年不断的部落冲突和战争导致国家经济陷入瘫痪之中。    
    在1965年,全球人口中最富裕的20%的人的平均收入是最穷的人的30倍,现已扩大到60倍。只有少数东亚国家维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足以逐渐赶上富国。中等收入国家——其收入为所有国家平均收入的40%到80%之间——与富国的差距日益拉大。    
    总体不平衡是新的支配形式    
    极不光彩的是,在这么富裕的世界上,全人类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无法享有干净的水资源和充足的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60%以上的人口每日消费只有两美元甚至更少。将近10%的人口目不识丁。每天大约有8。4亿人挨饿或者得不到基本的食物保障。在最不发达的国家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在40岁前丧生。此外,世界上10多亿人口无法享有足够的水资源。预计穷国以及富国的积极分子会发起日益强烈的反对活动,其程度不亚于20世纪后半期殖民国反对英帝国统治的抵抗活动。债务负担也是困扰许多国家的一个问题。很多穷国的债务甚至超过每年全部出口价值的很多倍。虽然近来世界各国就免除债务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是债务问题依然是影响全球和睦稳定的重大问题。随后在本章里我们将更多地关注这一问题。    
    外援被看做帝国主义    
    外援似乎成了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尤其在人们了解到施以援手的一些国家正榨取远远超过援助资金的几十亿美元利息的时候。有些被援助国家的经济运行受到开发项目的支配。在诸如布隆迪这样的国家,街道上行驶的车辆大部分属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解救儿童组织”、“行动援助组织”等此类机构,说明该国经济严重“依赖援助国”。    
    不久前,我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全球艾滋病项目中心举办的一次会议。每个援助国都派了代表参加。他们有自己的议事日程,而且和受援国优先考虑的计划截然不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区(包括整个非洲),一共只允许六名代表参加,他们不得不争取在美国、挪威以及英国政府部长们固执而挑衅的言论中竭力让世人听到自己的声音。那次论坛很糟糕,以失败结束,后来就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取代。援助国的对外援助通常有附带条件,并且公开利用援助来控制受援国的政府政策。    
    慈善机构对贫穷国家的援助工作往往扭曲了该地的优先发展策略。举例来说,某国领导人有10项优先发展计划,如修建道路、居民用水、建立医疗诊所等。目前一个非政府组织提出帮助解决文盲问题。人们接受了教育,有了新的教育设施。这或许有所助益,但这是目前最适合这个国家的计划吗?    
    很多国家能以惊人的速度消灭贫穷。以马来西亚为例。1971年,政府采取了扶贫发展计划,当时有60%的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到1993年这一数字已降低到13%。不过,这是1997年金融崩溃之前的美好景象。虽然这些经济体比较脆弱且易受冲击,但是经济增长能够创造奇迹。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10个最贫穷国家:    
    (按贫穷程度从高到低排列)    
    布隆迪    
    马达加斯加    
    莫桑比克    
    柬埔寨    
    马里    
    埃塞俄比亚    
    布基纳法索    
    塞拉利昂    
    尼日尔    
    可以预见,世界将对这些国家给予更多关注和帮助    
    进入新的混乱市场中    
    未来企业和个人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要适应具有独特生活方式和社会网络的大城市文化。企业会将新的产品和服务打入大城市,并发展新的管理模式。形象塑造将非常重要。可以预见,企业将以高姿态的社区行动计划树立企业的责任感和全球企业的形象,这将成为企业战略计划的一个重点。对于在穷国经营业务的企业来说,一个明智的做法就是低调处理巨额财富,尤其要培养节制的而非浪费的高级职员生活方式。炫耀财富的公司将招致全国的批评和地方上的反对,还会导致劳工与企业的矛盾。    
    同样,贫富差距和资源短缺也使有钱人面临巨大挑战。可以预见,有些人对眼前的危机熟视无睹,但是也会有一些人投入到新一轮激烈的人道主义活动中,呼吁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 城市第4节 城市化的影响(2)

    中国的城市化    
    许多跨国企业的一个主要难题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进入中国,既不要浪费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的大量资源,也不要贻误时机以至于无法保持早期进入市场的优势。香港和上海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    
    从1990年至2000年,中国12亿的潜在消费者吸引外国投资者向中国投入了几十亿资金。不过,经历了最初财源广进的快感过后,很多公司都发现众多问题摆在面前。随着中国市场竞争加剧,许多外资企业越发难以获取利润了,但同时也承担不起撤出市场的损失。分析可支配收入之后,企业发现理论上的那个市场不复存在。人均收入很低,很多产业部门超负荷运转,现在该是了解情况的时候了。    
    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标志是苏州工业园区,来自新加坡的200亿美元是其主要建设资金,整个园区是一座新型的“超级城市”,占地70平方公里,有可容纳60万人的房屋建筑并可为居民提供数十万个就业机会。人们利用新加坡技术建造净水处理中心、发电站以及世界一流的房子。苏州有220名中国官员被派到新加坡学习如何以“新加坡方式”来管理城市。我们也需要学习“中国式”的经营方法。    
    苏州仅仅是随后规模更大的全面改革的一块试验田。随着这类工业园区大量兴建,中国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昨日的稻田可能就是明天的高楼大厦。自从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苏州的外国投资势不可挡。90多个项目进入苏州,资金总额高达25亿美元。工业区一片新气象:干净卫生,部门效率很高,此外还有豪华的湖边公寓、一流的学校、最新的产业设备等超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从消防到城市规划等各个方面都应用了新加坡的专业技术。    
    在距离苏州不远的另一个工业园区,人均收入从之前的1000元(138美元)飙升到7000元。杜邦、西门子、欧莱雅、宏基、飞利浦和夏普在该地迅速建厂,带来了众多就业机会和先进技术。目前已有200多家外资公司和1000多名侨民迁入这个地区。豁免进口税促进了国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可以预见,国家还将颁布更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在过去20年里,中国有3亿人口脱贫,未来20年内我们会看到更多人走上康庄大道。     
    工业化城市不会消亡    
    在20世纪70年代,中产阶级借助于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和科技手段纷纷迁出城外,美国的很多城市里只剩下贫穷的下层阶级和黑人聚居区,这些城市基础设施逐渐落后,得不到基本的维修和建设,因而当时很多人猜测西方国家的城市将不复存在。的确,很多曾经繁荣的城市成了空城,但城市并没有消亡。有些地方的情况恰恰相反。以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为例:随着人们逐渐迁回城市并在工作和活动场所附近寻找高质量的房子,城市又重新发展起来。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市就是个不断建造新建筑和新设施的大工地。    
    伦敦生机勃勃    
    伦敦也极具魅力,吸纳了众多居民,稳居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生活场所的前列。随着众多人口涌入伦敦,城中饭店和酒吧数量增多,电影院、旅馆和夜总会呈现一片繁荣。伦敦既是大型的商务中心,也是歌舞升平的娱乐场所,这个城市昼夜不停地为繁忙的经理人提供出色的服务。那些真正希望在乡村生活的人们也最好要在伦敦置办房产,以备晚上在城里逗留得太晚。伦敦的人口在10年内已增加了100万。    
    发达的网络社会导致地理位置越发无关紧要,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受到威胁。随着欧洲大银行在国内外进行快速的业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