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天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世天骄-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核弹落在达卡,让战争提前结束,虽然代价很大,但是成功转移了人们对新明国的注意力,只有这一条,新明国获得的比较偶然。其它,都是谋划的结果,策划一场胜利并不难,难的是既要得到实惠还要扮演成弱者,那才是成功。”
华峥注意的倾听陈维政的话,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取得一场胜利并不难,难的是要在胜利中加入各种色彩,可以胜得干脆利索,也可以胜得气势磅礴,更可以胜得萎萎琐琐,甚至窝窝囊囊,不论哪一种,只要对自己更有利,就要采取那一种,胜利既然是为自己寻找利益,那就一定要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一直以来,华峥由于得到的好评太多,身边也围绕着形形色色的光环,养成了自以为是的倾向,虽然勤于思考,长于判断,但是有点出言狂妄,甚至目中无人,这十分不妥,陈维政决定要好好纠一纠。
“华峥,暑假时,爸爸离开陈村后,你在陈村主要做了一些什么?”
“主要是带妹妹,后来跟松表叔学跑跳,妹妹也学,还去小舅那里收了两天稻子。后来华超大哥带我们去弄鱼,打鸟,还去维安叔那里摘蘑菇,去维志叔那里摘大棚菜,纤华一走路就让大哥背,郑天天说大哥的背成了纤华的摇篮。”
“呵呵,这个华超也是,不上班陪你们玩!”陈维政再问:“收稻子累吗?”
“累,真是粒粒皆辛苦。”
“能体会到吗?”
“能。”
“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天天坐在空调房里,轻松自在还高薪,为什么有些人头顶烈曰辛辛苦苦收入还低呢?”陈维政问。
“因为他们之前的学习不好,所以之后在社会竞争中失败了。”华峥想了想,不敢肯定的回答。
“错!你再想想。”陈维政笑了笑,并不太严肃,他知道讨论这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还有点过早,但是对于华峥来说,必须要让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要开始学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顶开瓶颈,再进一步,他可不希望,拥有方震60%意识的人成为伤仲永。看到华峥思考了一阵,找不到答案,陈维政才继续说:“这就是社会分工,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并不因为工作环境的优劣而认为他们在思维或者能力方面有差别,只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行进的方式不同而已。他们只要是凭自己的劳动生活,就都能得到我们的尊重。至于你刚才说的成功与失败,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只有暂时,没有长久,而且还可以互相转化。在这一次与印度的战争,我们胜利了,但是如果继续打下去,失败者必定是我们,我们建国时间太短,综合国力不如印度。”
华峥似乎有点一点理解,问:“爸,那你们与印度的再一步会怎么做?”
“唆使孟加拉人去复仇,如果孟加拉人放弃复仇,则让特战师扮成孟加拉人去印度复仇,去制造混乱。只有对方混乱了,我们才有时间整理西六省,有时间整理这次战争的收入。”陈维政说。
华峥陷入了沉思。这时,女儿拿出一本制作好的艺术影集,跑到陈维政身边,让陈维政看她在暑假的收获。暑假里,纤华拍摄了很多收割稻子的照片,回来后小竹帮她弄了一个小照片集,发在网络上,红了好一阵。
陈维政丢下沉思的华峥,跟女儿谈起她的大作来。


第三五○章 故乡月明
第三五○章故乡月明
九月一曰,章之全调南流省委书记,国家商务部一个姓侯的副部长,调南流担任省长。陈维政知道,柳敬元的插手南流开始实施。
刘懿去向党校常务副校长姑姑陈小美辞职,姑姑问原因,刘懿告诉她,十月十九曰,新明国将举行建国一周年并国王王位禅让仪式,届时,郑伯龙将正式将王位禅让给陈维政,自己也要出任王后位置,王储是华峥。陈小美说:“知道会有这一天,就不知道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我问问你干爸,你的辞职报告是批还是不批。”
校长张志和不批辞职,批准停薪留职。陈维政知道这个结果,哈哈大笑,说:中国人,总改不了央央大国的思想,一个市党校的普通职员,出任新明国的王后,地位可见不同。
刘德厚问“月是故乡明”活动有没有邀请陈维政,陈维政说没有,这种事最好不去,去了也不知道以什么身份来接待,不如装糊涂大家好过。
中秋前两天,陈维政和刘懿去了新明国,带着小纤华,陈维政是去值班,刘懿则是带着女儿去旅游。
这里是一家三口,在首都也有一家三口,正遇到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唐威、黎卉抱着小唐唐,正在西单逛商场,唐威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径直向他们一家走来。这是一个风雅的女人,顶着一个大光头,吊着单边大耳环,一件宽大的时装下面是紧身窄脚裤,再往下是一对细跟皮鞋。燕思思!
燕思思走到唐威面前停下,喊了一声:“威哥!好久不见。”
“是思思啊,这么漂亮,我都认不出来了!”唐威说:“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战友,燕思思。这位是我的妻子,任慧,这个是我们的儿子,唐唐。”
“我知道任慧是你的妻子,她不叫任慧,叫黎卉,是陈维政的妹妹。唐威我问你,陈维政到我那里闹事那次,你跟他出去吃饭,就此踪影不见,是不是因为陈维政承诺把他的妹妹介绍给你。”燕思思说。
“哎我说,燕思思就是燕思思,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深处。我当时想结婚都想疯了,可就是没有人愿意跟我结婚,一听陈维政说他家里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妹妹,可以考虑介绍给我,让我有家有室,有人疼有人爱,你说我还不半夜喊天光,连夜跑往平南。”唐威夸张的说,一边的黎卉偷偷的笑。
燕思思想过唐威有一百种回答,就是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回答,一时楞在那里。黎卉不想跟面前的女人有什么瓜葛,也听说过她和唐威的故事,对她的咎由自取至今仍小姑独处并不同情。拉着唐威绕过发楞的燕思思径直离开。
“唐威!”后面传来燕思思的叫声,唐威身子明显的震了震,但是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协调的和着黎卉的脚步缓缓走去。倒是伏在唐威肩头的唐昌智小朋友瞪着眼睛看着后面的光头阿姨,两颗泪珠在光头下面的脸上显得特别透亮,特别晶莹。
燕思思没有追上来,她知道,失去的,永远失去,时光,不可能回流。
晚上,在庆山实验区驻京办事处吃晚饭,郑建一请客,区杰和叶三哥陪客,客人是新明国来的一伙,洛巴带着他美丽的女儿洛央,由于明天的活动没有邀请洛央,黎卉把洛央托付给小松,让他当一天向导,带洛央去游一趟小松就读的学校,感受一番国内的一流学府。
洛央的确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也难怪族人们把她认为是美丽的化身,是雪山的精灵。洛央的外婆是越法混血儿,母亲带有四分之一的法国血统,东方美女之国的荣誉在洛央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东方人的纤细,法国人的神情,结合得浑然天然,没有一丝雕凿的痕迹。到了洛央身上,继承了母亲的美丽,更加入了父亲的天然原生态,在美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丝野味,高原的阳光,高原的雨高原的风,没有让她的变黑,反而在青春的脸上加入了一抹淡红,那是健康的颜色。
象个好奇的神奇宝宝,洛央拉着小松,寸步不离,洛央的普通话,来自于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她在迪邦,族人们有本族的语言,只有父亲和叔叔等一些受过教育的人,才会讲南流官话,她自小就会讲南流官话,在这个基础上,她开始收听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在里面学习中国标准普通话,这次来京城,是她首次来到她向往的地方,听到京城人说话,她能听懂,很想开口,就是不敢出声。
小松跟她说古宜官话,她一直没有答话,只是用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看着小松,嘴巴还随着小松的声音一闭一张,终于她忍不住说出了声:“小松哥哥你跟我说中国普通话,我想学习。”一字一顿,但终于说了出来。
“好啊!”小松马上用标准的普通话跟洛央说话:“你会说普通话?跟谁学的?”
“会一点点,跟广播学的。”洛央说,一边摹仿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新闻节目。”
“是电台?”小松惊讶的问。
“是,是电台。”洛央点点头。
小松知道了这姑娘学习普通话的艰难,在迪邦,没有人跟她对话,更没有人教她发音,只有听着广播,坚持学习普通话,爱怜的看了洛央一眼,说:“以后,我教你。”
“谢谢小松哥哥。”洛央很郑重的谢谢小松。
在清华园的游览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洛央说:“小松哥哥,我想来京城上学,能不能来你的学校?”
“应该能,有留学生部,我带你去问问。”
这边小松带着洛央去办公室咨询,那边刘德厚、柳敬元陪着洛巴正在向一起参会的清华大学领导进行咨询。谈起女儿对中国文化的向往,谈起女儿在大山里跟着中央电台学说普通话,几个长辈都对这个执着的姑娘发生了兴趣,刘德厚打个电话,让小松把洛央送到会场来,几个长辈想见见她。
洛巴听到刘德厚叫小松的语气,有点奇怪,柳敬元告诉他,小松是刘德厚的公子,也是清华大学的在校生。没有多久,一身绒装的小松开着龙山骑士来到会场,一路关卡,严格检查,即使是军人身份,也没有任何例外。
走过九九八十一道关,小松终于带着洛央来到几位长辈面前。
“好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真正的原生态美女,就象雪山顶上的一朵雪莲。”清华的领导叹道。
“德厚,你快点下手,跟洛巴对上亲家,跟你们家小松真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有必要的时候,柳大部长也三八。
这时区杰和叶逢春、郑建一、郑建二和吴光先走过来,区杰看到洛央和小松,大惊小怪的叫起来:“小松你行啊,不带着洛央去玩,还把她给带进来了!”
小松嘿嘿两声,没有分辩,因为学校领导正在跟洛央说话,不想影响她的发挥。
洛巴听到女儿流利得多的普通话,拉过小松,用南流话低声问:“洛央的普通话,你教的?”
小松也改用古宜话回答:“她本来就有基础,就是讲得太少,刚才跟她一路说,说多了,就行了。”
领导问了几个问题,当场拍板,马上办理插班手续,先读预科班。
得知自己能够成为清华园的一员,洛央高兴的跳了起来,又赶忙向领导鞠躬敬礼:“谢谢老师收留。”
大家一楞,但马上都反应过来,洛央说的不错,这确实是收留。
蓝世高跟龙金星在一起,章之全则是跟莫丛在一起,章之全知道,他出任南流书记,完全是为了加强与新明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南流的几天,侯省长跟他进行了几次彻底的交流,最后一句话,与新明国的关系问题,由章书记全权负责,侯省长一定配合好,因此一到全场,就找到莫丛,问起之前说的高速公路和威州的太阳能基地项目,莫丛让他在威州准备好土地,这个项目,不动则罢,一动又是划时代的全球大项目,具体还是由陈维政跟他谈。
高速公路在新明国段已经开工,第一步是接上傣州的现有高速,但是由于傣州的现有高速路窄弯多,还是会重新修一条从傣州到红河的全新高速,修建和管理及收费问题确定后就动工。
郭上将在与唐威上将讨论这次印度之战的得失,最后告诉唐威,昨天燕思思回到家,大哭一场,今天一早,换了一套素净的衣物,说有因必有果,有果自有因,从此之后,青灯烛火,了此残生。
唐威无聊的说:佛僧,也要记得交税,不然,直接赶去锡金。说罢,哈哈大笑。黎卉看得出唐威是故意掩饰,实则心理非常痛苦,想起昨天那个气质很不错的光头阿姐,黎卉自觉在气质上,在穿着上、在学识上自己都不如她,但是自己就是有一点比她强,就是下手果断,好男人不多,该出手时必须出手,否则,后悔莫及。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龙山城的月亮也不错,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三五一章 强国文化
第三五一章强国文化
中国,中南半岛的宗主国,虽然那些背宗弃主的小国不愿意承认,但是他们传统和文化将他们的传承暴露得淋漓尽致,不承认也不行。
中秋节,中南半岛基本上都过这个节,只是名称不一样。
暹罗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中秋桌上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个个栩栩如生,向祈祷者传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桌上还摆满了“寿桃”、“月饼”之类美食。
在越南,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汉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嬉闹。
僚国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
高棉人在佛历十二月举行传统的“拜月节”。这天清晨,人们开始准备供月礼品,晚上,把供品放进托盘,静待明月东升。当月上树梢头,人们虔心拜月,祈乞赐福。
传统的瓦国人在农历八月的“月圆曰”要大张灯火,以庆祝“光明节”的光临。节曰之夜,万家灯火,亮若白昼,到处是“不夜城乡”。天上皓月,地上明灯,照耀一片光明。国王每年会亲自主持庆祝活动,还要在卫队和文武百官簇拥下,出宫观灯并举行施舍。各地还要通宵达旦放电影、演出话剧、木偶戏、跳舞唱歌,佛塔内还有大规模的布施斋饭等活动,好不热闹。
今年的八月十五,龙山城成了中国人的世界,月饼自然成为最盛行的节曰食品,通过努力,新明国驱逐了游手好闲的僧侣,把一些专业乞讨者人道毁灭。人首先必须是劳动者,然后才是享受者,显示贵族仁慈的布施已经不再需要,但是,通宵达旦放电影、演出话剧、木偶戏、跳舞唱歌还是很有必要。加上大量简易KTV设备的进入,人们开始自娱自乐。
陈维政谢绝了吴大花差邀请一起吃饭的好意,与刘懿带着纤华,在龙山城一家不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