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酋一个刑侦队长的亲身见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酋一个刑侦队长的亲身见证-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山市长治久安。”    
      钟华局长好像对无数人在演说,语言中又加上了手势。他又说:“这历史性的任务就落在你们头上,你们是我市刑侦战线的精英。你们一定会不负众望。我的意见:你们三人组成一支秘密的抓捕小队,代号就叫‘黄雀’。由明石同志负责,不要和任何人打招呼,包括你们的亲人和朋友。要知道此案发生,对长山市震动太大,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你们。我们决不能做我动敌知的蠢事,我们要隐蔽接敌,争取在敌人还没有发现我们的情况下,抓获罪犯,为8·23案件的第一阶段留下完整的句号。具体的行动时间和方案,你们立即去研究,要拿局党委审批。两个中队的刑警全部留下,交给安然指挥,应付市内现案。你们的任务就是抓捕黄老四、吴晓飞,让他们尽早归案。”    
      钟华一席话,说得三个人精神更加抖擞,信心更加充足。他们像感觉暴风雨就要来临一样,感到了大战的来临,长山市无形战线上的大战!但当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生死之战。他们走出了钟华局长办公室。    
      作出了方案,制订了计划,上交局党委后,赵明石回到了家里,一家三口又一次难得地聚到了一个餐桌。燕燕好几天没见到爸爸了。她兴高采烈,脑袋后面梳起的如羊角般高高耸立的小辫,在灯光下一晃一晃。泛着红晕的小脸蛋上一对闪亮的眼珠,流着藏不住的笑意和自豪。她一边吃饭一边拽着赵明石的袖子说:“爸爸,我的数学考试是全市第二。”小燕燕参加了全市的数学比赛,获得第二名。赵明石往小燕燕的碗里夹了一块红烧排骨说道:“真是爸爸的好女儿,奖你一块肉。”    
      小燕燕眼珠一转,筷子一敲说:“不对,你也得奖给妈妈。你不回家,作业都是妈妈给辅导的。”    
      民华正默默地吃饭,她不喜欢张扬,不喜欢大声说话。她宁愿一声没有地去享受这氛围,一家人团聚的氛围。她认为这才能品到那种特有的温馨。小燕燕的兴奋打破了她的沉默,她充满慈爱地看了一眼女儿:“好燕燕,你也要奖给你爸爸,他没给你辅导是去抓坏人了,这也是大事。你要奖励他的辛苦,让他多抓坏人,保护我们。”    
      “对,妈妈说得对。抓到坏蛋,好人吃饭。”燕燕不知在哪里学了那么个顺口溜,竟“扑哧”一声把赵明石逗笑了。餐桌上的气氛活跃起来。    
      可是,他们黄雀小组就要南下沈阳。此一别,决不是三天两天。燕燕已进入毕业班,民华还要晋级。家中的事,赵明石可谈不上什么贡献,那么怎么和民华讲呢?他记得钟华局长的话,不要和任何人打招呼,包括亲人和朋友。这亲人和朋友自然包括他的妻子。想了想,他撒了个谎:“民华,我们省厅组织了个刑警队长学习班。我明天报到,多则一月,少则半月。这期间有规定,不准打电话,不准写信,封闭式训练。”    
      民华早就见怪不怪,她擦擦手说:“随便,你是人民卫士嘛。”     
    


第十三章 吴鬼落网沈阳暗查

      寻踪觅迹,黄雀小组在8·23案犯逃进沈阳十余天后,紧跟着也踏进了沈阳古城。一出沈阳南站,那嘈杂,那繁乱,那匆忙,带着都市的印证,一下子都闯进警官们的视野。这茫茫人海、无尽车流,藏起个人来,真如大海里溶进了一滴水。    
      站前广场一台黑色的213,有人在上面树了一个牌子,上写:接长山市黄先生。按着预先的约定,赵明石知道,是沈阳的同行。他立刻上前握手寒喧,同行将他们当做客人让进车      
    里,立刻缓缓驰向主干道。    
      来接他们的是一个中年警官。他在车里和赵明石再一次握手并自我介绍说:“刑警支队一大队侦查员罗刚。”按常规,这将是沈阳同行们派出与他们合作的伙伴。赵明石不禁仔细地打量他一番:罗刚,方面、大耳,不说话似乎也满面的笑容,一脸喜相。一握手的同时,赵明石能感到他的一只大手全是肉,厚厚的,有一股力量从他手上传来。    
      他们在车上攀谈起来。这罗刚是沈阳的活地图,对这里的哪一巷,哪一弄,哪一个商号,哪一个饭店似乎都可以如数家珍。赵明石心中暗暗称谢,感谢沈阳的同行给他们这么一个好搭档。天下的刑警,职业的联系使他们有天生的友谊。接风洗尘,安排住宿,一切周周到到,没有半点疏漏。虽然,赵明石他们初来乍到,但沈阳警方的热情真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当天薄暮时分,他们就搭乘一辆出租车来到平街。这是一条市场街,店铺林立,鳞次栉比。落日余辉给这里涂满一层金黄的色泽,熙来攘往的人流摩肩接踵。人们在这商品的世界里缓缓遨游,谁也快不得,快了就有撞人之嫌。罗刚、赵明石一行四人,也汇进这人流,慢慢踱去。不久,金螳螂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它铺面向西,正映着夕阳。此刻正是一片金黄,金黄的店铺,金黄的菊花。    
      菊花当铺而立,前面是两米多长的一个铝合金柜台,后面是一人多高的货架。铺面不大,也就十几平米。可在寸地寸金的平街,它可就身价百倍了。这就是许敏的窗口,香烟是主要的商品,而国产烟是商品中的主要商品。大量的水货,存在仓库里。这个窗口里全是合法的生意。这几天,许敏去了大连,店铺就全靠菊花执掌。菊花是个诚实的乡下姑娘,她觉得能进城能在这铺子里,一月开个几百元的工资,就是幸运了。她不贪不占,认真负责,把许敏这个铺子经营得无丝无缝,一点也用不着许敏操心。这才使许老板能交际花般的活在这个世上,一天自在逍遥,无事生非。    
      面对走进的几位警官,小菊花客气又礼貌地招呼:“要几包烟?”    
      赵明石拿出钱来说:“来包飘洋过海的。”    
      小菊花一时难以反应:“我们没有这牌子。”    
      罗刚说:“外国烟,进口的。”    
      小菊花又打量他们一番,好像辨认他们是来自什么地方的。大概时间关系,人们已经下班。另外烟草局的人她也有些眼熟,再者她许姐所有的路子也都买好。她终于放心的从柜台后面拿出了一盒万宝路。    
      赵明石接过烟,一边浏览着其他商品,一边和这个小售货员搭讪着。小菊花怎么也看不出他们是公安,说话当中也没什么警惕,也不需要什么警惕。    
      赵明石他们知道了这铺子的老板是许敏,知道这铺子里原来有个矮胖的伙计,不知上哪儿去了。还知道要想批量进货,必需找老板,什么样的货都能满足要求。    
      他们根据情况判断,是这铺子没错。黄老四曾在这儿也没错。那么许敏是何许人哪?赵明石在罗刚的帮助下又走进了派出所。他们想通过户籍警,对许敏展开调查。果然,许敏是个知名人物。她的户口底册虽然说明不了什么,但所里的民警都有她的很多故事,这故事连起来,许敏这个人的形象就在刑警们的脑海里活了起来。就如看了一本书,通过语言形象地描述,许敏就活生生地站在他们眼前。而且许敏的周围,和许敏形影不离的朋友,包括贾玉夫和吴晓飞都出现在他们眼前。当然,吴晓飞更为清晰。因为他只要到沈阳,就像许敏的老公一样,进出公共场合,一点不避嫌疑。    
      长山市的刑警们心情有些激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黄雀在金螳螂不但发现了黄老四,还找到了吴晓飞的踪迹。他们既轻松又愉快,有大功告成的感觉。    
      可为了慎重起见,他们还是在一起合计了一个下午,制订了缜密的行动方案。这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吴晓飞是否还和许敏在一起。    
      许敏的住宅楼收电费的换了人,一个岁数大的穿工装的方脸汉子换下了原来的卷发青年。他后边还跟着一个身材适中的小伙子,这就是罗刚和郝军。他们要借机对许敏住宅进行侦查。也是无巧不成书,许敏从大连回来正巧在家。看到进来两个工人,她挡在门口手一指:“电表在楼梯间。”    
      罗刚一手拿着收电卡,一手拿着圆珠笔,对许敏道:“我们还要验一下电。”    
      许敏一脸悻色,抓过两双拖鞋,往门口一扔,扭身返回室内。罗刚和郝军进得室内,对许敏的家用电器和线路,装模作样地检查起来。    
      许敏的这个单元布置得还是很豪华的。客厅里是真皮沙发,大理石茶几。茶几上一个蓝宝石般的烟灰缸。郝军一眼就发现烟灰缸里有两种烟蒂,一种是黑色的女式摩尔香烟,一种是白色的红塔山。鞋架上还有一双男式皮鞋。看来,许敏这个独身女人的私邸肯定有男人的光顾。不过此刻这个房间里的确就这么一个傲里傲气的女人。她耷着眼皮,自顾在沙发上抽烟,眼角射出的余光像防贼似的看着他们。    
      罗刚他们身份所在,不好问许敏什么。检查完电器,收完当月的电费就告辞了。许敏在他们的身后甩上了那铁制的防盗门。    
      第二天,郝军和于明威由罗刚设法给搞了一辆地方民用车辆,他们把它放在许敏的公寓楼前。二人就在车上守候,并有对讲机和200米外停留的另一台面包车直接联系。面包车上是罗刚、赵明石和几个沈阳的同行。郝军和于明威是认识吴晓飞的,赵明石告诉他们,只要见到吴晓飞立即抓捕。警官们布下了天罗地网,这张网就张开在许敏楼下。    
      可是赵明石哪儿知道,吴晓飞在郝军和罗刚来到许敏住宅之前四个小时,已经上了飞往广州的波音—737。    
      他是应沈泳洪的邀请去看货的。在广州,吴晓飞一下飞机,沈泳洪开了一辆卡迪拉克到机场来接他。这种车辆即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广州也不多见,喜欢豪华的吴晓飞一见这种车,就兴奋起来。他抓住沈泳洪的手一连声说:“谢谢,沈老板!    
      卡迪拉克虽然漂亮、舒适、豪华,但路上堵车它生不出翅膀,它也得在破烂的夏利、长剑的后面爬行。司机性格急躁,开口乱骂。沈泳洪却拍着他的肩膀说:“不要着急吗!吴先生住下就不走啦,我们不差这一分两分的嘛。”说着话,他掏出万宝路,给司机点了一支。吴晓飞自己点了一支红塔山。吴晓飞对这个沈老板的印象还是蛮不错的。他精明、干练、又仗义,又那么重友情。上一次的交往,按着沈老板的要求他们付清了梅乐新被骗香烟的成本。沈泳洪尽其所能安排了他们,又给他们拿了返程的旅费,并一再说:“钱算得了什么,我要的是朋友。有了朋友才有钱。”    
      他的慷慨和大度,真令许敏一行惭愧。黄老四还提出:“再给沈老板个十万八万的。”还是许敏考虑得周到:“那让沈老板不好意思啦!以后时间还长,合作的机会还有。我们适当给他找一找就完了。”    
      据沈泳洪自己说,他除了经营香烟之外,还炒股和经营房地产。看样子,他的资产总要有千万以上。吴晓飞说他:“沈老板,雍容大度,气势恢宏,真有商界巨子之风。”    
      车进中山,回到沈老板的家。他告诉吴晓飞:“你就住我家,有事我们好商量。”并告诉司机:“吴先生用车,尽可随便。”    
      当天晚上,沈泳洪为吴晓飞接风洗尘。整个宴席上没有外人,沈泳洪的夫人,坐在他的左边,黄丽小姐坐在他的右边。她们频频请吴晓飞用餐,并一再地说:“我们这里喝酒是随便的,你尽可以随意。菜是吃了再上的,你不吃,我们没法上菜啦!”    
      菜的确不多,但也足够吃。沈泳洪说:“吴先生,我们这里最反对浪费,我们是不讲排场的,讲的是实际。”菜不多,档次挺高。酒不多,五粮液。但吴晓飞能感到沈泳洪一家的盛情,那盛情是真诚的。     
    


第十三章 吴鬼落网发现目标

      一连一个星期,郝军和于明威看到的是许敏那眼花缭乱的服装和频频外出的身影。偶尔,在他们视野出现个男人,也绝不是吴晓飞。    
      罗刚提议,这种监视不是办法,时间长了,没有监视到别人,倒暴露了自己。如果吴晓飞不在本地,这种方法只是徒劳。他建议从电话入手,这是现代人生活中实施联系的最简便、最容易的工具。赵明石也认为,这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于是,许敏的住宅电话被调出      
    ,在她不知不觉中纳入了侦查视野。    
      吴晓飞在广州忙得很,也潇洒得很。查货、验货、发货,跟上沈泳洪,出入卡迪拉克,并有黄小姐紧紧跟随,真是“宝马佩好鞍”、“名车佩俊女”。吴晓飞在这人流如潮、商品如潮、改革气势如潮的广州,颇感到自己也是个人物。    
      但他不能忘了现实,现实中他的烟还要发往沈阳,还有成本和利润要收回。为此,他还是要响了许敏的长途电话,先报告了广州的情况,发货的时间,回款的地点,又来了一通卿卿我我,这电话加情话,他说了二十多分钟。放下这个电话,他长出一口气。货物已经发出,钱款不日即回。拿到这笔钱后,他就要飘洋过海,十年隐居,十年生息,到那时再看吴晓飞……    
      黄雀在沈阳,一刻也不能休息。那眼睛,那耳朵,仿佛是永不知疲倦。四个人轮流值班,一刻也不敢放松。稍有疏忽,良机一失,吴晓飞逃走天涯,刑警的良心和职责都会受到永远的谴责。这项工作说来轻松,24小时支楞着耳朵,捕捉任何一个微小的、可能的信息,其紧张的程度,是可以想像的。    
      而许敏这一宿正和贾玉夫睡在一起,贾玉夫喝多了,死鱼一样地躺在那里。许敏辗转反侧,很久没有入睡。她想吴晓飞,想这个漂亮的马仔。    
      她正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她抓起听筒:“呵哈!阿飞,你这个小混蛋,怎么才来电话?”许敏才不管贾玉夫是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