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平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剑平天-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哥我倒霉催地好不容易穿越了一把,可不是苦逼地过来专门练功的。练个九阳还要这般穷折腾,那这九阳不练也罢。虽然练不成有点儿小遗憾,但其中的武学道理还是可以借鉴借鉴的。”
  “倚天里,张三丰、郭襄、无sè分别听了一部分的九阳真经,从而各自创下了武当九阳功、峨嵋九阳功和少林九阳功。张三丰跟郭襄都是开创一派的牛人,无sè得了一部分九阳真经,也使得少林武学大进。他们三人也都没学全,但却都对各自本身的武功大有帮助。可见这九阳借鉴一番,稍加变通,对本身武学还是大有帮助的。”
  “不过,这三人中无sè本来就是少林和尚,学的就是佛门武功,与九阳自然并不冲突。可郭襄到最后却也出家当了尼姑,成了个佛门比丘尼,倒不知是不是跟练了九阳这佛门内功有无关系。当然,最牛的还是张三丰,硬是把一身佛门武功转化为道家绝学。可张三丰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百年才一出的一代武学大宗师,这个我可不能比。这个九阳,我就看看吧,有的帮助自然好,没帮助也就算了,反正我是绝逼不会废了一身功力从头儿练的。”
  尹治平心中想罢,打定好了主意,对九阳这部鸡肋神功也就有些懒得多看了。反正又不能练,以后有的闲暇时间再慢慢翻看罢。
  得了这么部只能看不能练的鸡肋神功,尹治平感觉心中有点儿念头不通达。晚上也没什么心思练功了,收拾好了《九阳真经》,洗漱一番,便上床倒头睡去。可辗转一番,却竟是有些睡不着。尹治平一咬牙,干脆一指点了自己的睡穴,强迫睡去。
  一觉睡到大天明,第二rì一早起来,尹治平只觉得神清气爽,心情也好了许多。对于不能练《九阳真经》,也没昨晚那般纠结了。
  他来少林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这部《九阳真经》,可费了一番功夫弄来后,却发现不能练。那感觉就是付出了而没能得到回报,自然免不了有点儿纠结。
  好在时间是治愈一切的灵药,睡了一晚,尹治平便感觉好多了。到底说,也不过就是部武学秘籍罢了,咱又不是没有,好稀罕吗?
  九阳已得,虽然有点儿没用,但上少林寺的主要目的是达到了。这少林寺也没必要再多待下去了,这些rì子,不断地跟一帮和尚们谈论佛学,着实让尹治平有点头大。如果不是为了九阳真经,他早忍不下去了。这就是纠结所在了,一番辛苦付出,回报却有点儿不值。
  好在,如今总算到头了。但为了怕觉远起疑,看出他来少林寺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九阳真经》,他打算还是再多留几天。
  虽然他觉着觉远这心思单纯的大老实蛋应该看不出来,但他昨天刚一得手,今天拔脚就走,痕迹却也未免太过明显了一点儿。虽然他并不怕觉远,但为以防万一,免一场麻烦。尹治平还是决定,再多忍两天,把戏做足了。
  不过目的已达,他倒没必要再跟天鸣那一帮子老和尚们交流什么佛学了。多留的这几rì,尹治平借口想领略一番中岳嵩山的风景,每rì一早便出门而去,往山中闲逛一番,至晚方归。
  不过除了拿此当借口外,他也是当真借机游览,领略了番中岳嵩山的风光景sè。
  嵩山主要分为少室山跟太室山两部分,共有七十二峰,山势雄奇,面积广大。尹治平几rì间也不能把嵩山踏遍,主要游览的便是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左右也离少林寺不远。
  在少林寺又盘桓得五、六rì,感觉差不多了,尹治平便向天鸣方丈请辞,也特别向觉远和尚请辞了。
  这一rì尹治平离寺下山,以天鸣方丈为首,少林寺一班高僧齐来相送,觉远也特地赶来送他。
  而孟玉堂等一众俗家弟子,当初齐聚少林寺本就是为了尹治平之事。后来两家误会化开,罢手言和,事情了结之后,那些俗家弟子们便各自先后下山去了。他们在俗世都是各有家业的,自然不能一直待在少林寺里,不然干脆出家算了。所以尹治平这一rì下山,倒是没有俗家弟子相送,尽是一帮和尚。
  送出寺门后,尹治平便请众僧留步,他一个人下石阶而去。一百零八级石阶下,早有一个小和尚正牵着他上山时所骑的那头黑驴在等着。这些rì他在少林寺,这头驴子自然也是由少林寺帮忙养着。
  下完台阶,尹治平谢过这小和尚,从他手中接过缰绳,跨上驴背,又转头望了眼台阶上仍目送着他的少林众僧,向他们挥了挥手,策驴而去。
  -------------
  第二更到,求各种票。


第十八章 蒙宋势 剑气斩

  尹治平离开少林寺后,即转而南下,往南宋境内行去。
  这时蒙古与南宋朝廷的疆域,主要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为蒙古的控制区,淮河以南则为宋朝的辖境。
  淮河界线,其实也是宋、金两国对峙时的疆界。当时,南宋与金东沿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蒙古等为并存的政权。
  这时蒙古灭金也还不久,所以只是吞占了原有的金国地盘,并没有攻陷太多的南宋领土。
  蒙古于端平元年灭金,也就是三年前的事。
  当时,蒙古与南宋朝廷是合作状态,联手灭金。可在合作灭金之际,蒙古眼见南宋军力软弱,是以有了侵宋之心。
  端平元年,金国初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南宋朝廷意图据潼关而守黄河,收复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这三地故京,光复中原。
  是年五月,宋军以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出兵河南。六月十二rì,全子才收复南京。七月五rì,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被蒙军得知消息而返。宋军进攻洛阳时遭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
  端平入洛的计划于此宣告失败,南宋朝廷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jīng兵与物资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了借口。
  而端平入洛失败之后,南宋理宗皇帝有感蒙古难敌,有些心灰意冷,遂怠于政事,沉迷于声sè犬马,朝政大坏。
  次年的端平二年,蒙军首次正式南侵,但被宋军击退。
  蒙军并不甘心,于端平三年的九月再次南侵,前部兵锋几乎接近长江北岸。但由于宋军奋勇作战,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蒙军这一次南侵又告失败。
  端平三年,这也就是去年才发生的事,尹治平一路行来,早打探得了许多南宋、蒙古对峙交锋的消息。其实他都不用特意打探,每到酒楼、饭店用饭之时,几乎都有人在谈论这些事。
  还有说起蒙古军队残忍,烧杀抢掠,**掳夺,无恶不作。宋人百姓每每谈起,无不咬牙切齿,破口大骂。可一遇着蒙古人,则又立即噤声,远远躲开,生怕被蒙人听见。
  尹治平一路行来,也着实手刃了不少他所遇到的正在行凶的蒙古兵士。不过也只是遇到小股蒙军,最多二、三十人的时候,遇到蒙军大队,他自知单人难敌,也只有强自忍了。
  尹治平下了少室山后不久,于汝州投宿之rì,又听得蒙古正在准备第三次南侵的消息。
  过得汝州继续南行,果见得各地蒙古兵马调动,路上遇到蒙古军队的次数大增,有时一rì便遇上数次,都在南下向淮水一线集结。
  蒙古军队过境,又沿路滋扰百姓,各地到处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混乱景象,所过之处十室九空。尹治平一路南下,时见百姓拖家带口流亡,还有蒙军残暴,杀戮百姓之事。
  尹治平这一rì行到郾城左近,路经一处村子时,又瞧到一队蒙古士兵在村中大肆抢掠杀戮。村中百姓四散逃亡,哭爹喊娘,蒙古兵纵马直追。不论老少,全都残忍杀害。有的用箭shè,有的用矛戳,有的直接纵马踏死,还有的把人用绳子套住在马后拖死,手段一个比一个残忍。还有不少蒙古兵执着火把四下里点火,杀人放火,直做尽了。
  尹治平瞧得义愤填膺,当即拔剑相助。
  一名蒙古兵正大声狂笑地纵马追赶着一个八、九岁的孩童,要纵马将其踏死。尹治平尚还隔着一丈来远的距离,眼见那蒙古兵快要追到,马上就要将小童踏死于铁蹄之下,他急忙拔剑一挥,一道无形剑气激shè而出。
  “噌”然一声,骏马长嘶,那蒙古兵连人带马被斩作两半。
  打通全身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后,蓄力一击,便可作到内力外放,打出劈空拳、劈空掌,或以刀剑挥出刀气剑气,隔空伤人。不过打出劈空拳掌或挥出刀剑气,太过消耗内力,刚打通全身经脉的人其实做不来几个,也不能及远,实用xìng较小。
  尹治平去年便已练成《全真内功》,打通了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这全身的经脉。当时他只能勉强做得五下,便要耗尽内力,而且蓄力时间较长,威力也不甚大,挥出七、八尺后便要劲力消散,没什么威力了。
  直到他练成《天罡正法》第一层,内力得到了一种质的转化,更加jīng纯之后,这无形剑气才算更具威力。而且也能支撑出得十下,可及丈远,蓄力的时间也短了许多。
  尹治平一道无形剑气挥出,将那名蒙古兵连人带马斩作两段之后,立即从驴背上飞身而起,身体如一道离弦之箭一般直shè向另一名蒙古兵。剑光一闪,那名蒙古兵的头颅便高高飞起,血如泉涌般从他失去了头颅的颈间喷出。
  尹治平看也不看,即转杀向下一名蒙古兵。在这些残忍的蒙古兵之前,尹治平可再也没有什么藏拙之心,将快剑之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身体如一道毫无重量的影子般在蒙古兵之间穿来窜去,手上剑光连闪,快得根本连看得看不见。只瞧到人影剑影一闪而过,便有一名蒙古兵惨叫着倒下马去。
  他施展快剑,也是要尽量快速地杀死敌人,免得被这些蒙古兵聚集起来一起放箭,那时他便不好抵挡。而且杀得快,也可免得被敌人逃脱,给大队去报信。毕竟他只是一个人,自然要以尽快的杀伤敌人为要。
  何况这些蒙古兵也只是军阵上悍勇罢了,武力放在江湖上来说实在稀松平常得很,单打独斗只能勉强算个八、九流。这种低手,尹治平也犯不着跟他们施展什么jīng妙的招式,只是简单的刺、削、挑等剑法的基本运用便罢了。可这简单的运用,用到他的快剑上,以急速来施展,便是最好最有效率的杀伤敌人的手段。
  不得不说,这种快剑也实在很适合军阵上杀敌所用。尹治平身影如风,剑出如电,手下一剑一个,并无一合之敌。
  ------------
  清明节快到了,各地上坟祭祖的规矩不一样,我们这里是清明前五天,今天要赶回家去,今明两天都只有一更了,抱歉。
  月底撒jīng华了,大家快去书评区发贴。


第十九章 赶尽杀绝 一个不留

  这队蒙古兵共有五十多个,比尹治平以前遇敌的蒙古兵要多上一些。尹治平连杀了三十多个,终于给剩余的蒙古兵集结起来,十来个蒙兵乱箭齐放。
  不过这点儿箭却给尹治平造不成什么威胁了,他挥剑在身前舞得几下,便将shè来的十几支箭全部斩断或拨落,连他的衣角也未伤到。同时脚下不停,已欺近这十来个蒙古兵身前丈许内。
  这么近的距离,蒙古兵已来不及放箭,便各执兵器一起攻来,有的挥弯刀,有的刺长矛。
  尹治平一招《九yīn真经》中的“横空挪移”,身法急转,已绕到这十来个蒙古兵身后,手起剑落,一眨眼十数剑刺出,便将这剩余的十来个蒙古兵全部放倒。
  “咻”的一声破空疾响,一支羽箭从后方向着尹治平shè来。
  尹治平听声辨位,根本不必眼看,反手一剑挥出,便将这支向他背心shè来的箭斩作两段掉落。同时间转身看去,发现有一名蒙古兵没跟刚才的那十几名同伴集结,而是躲起来暗放冷箭。
  这名蒙古兵眼见偷放冷箭亦没暗算到敌人,知道敌人太过强大,自己决不是对手。当下又一箭shè出,然后策马便向村外逃去。
  “你也吃我一箭罢。”
  尹治平看得分明,大喝一声,伸手一捞,已将shè来的这支箭抓在手中,紧接着他以施放甩手箭的手法,甩手一掷,利箭破空急啸。比那蒙兵方才shè来的速度更快,“咻”地一声,准确地直shè入那蒙古兵颈间,将其脖子扎个对穿。
  那蒙古兵“呃”的一声闷哼,双手漫空胡乱挥舞得两下,便圆睁着双眼死不瞑目地栽下马去。
  村民们得救,有的惊吓过度,虽然得救,还是逃命似地直跑得不见踪影。有的则被吓得瘫软在地,半晌起不来。但还留下来能够走动的,大部分都过来向尹治平拜谢救命之恩。
  这些村民们没什么见识,眼见得尹治平施展起轻功来脚不沾地,纵掠如风,一动起来犹似毫无踪迹,便如飞天遁地一般,直把他当作仙人看待。都过来伏地磕头拜谢道:“多谢仙长老爷救命之恩!多谢仙长老爷救命之恩!”
  尹治平也懒得跟他们解释自己这只是武功,不是法术,只吩咐道:“你们到村子里搜一下,看还有没有藏着的蒙古兵,万不可逃了一个。地上躺得还有喘气的,也都打死,莫要留一个活口。”
  他虽然自信出手的位置极准,每一下都中要害,应该把那些蒙古兵全都杀死了,但保不准其中有运气好的,稍错过那么一两分而未中要害。而且这世上有人的心是长在右边的,虽然这种人极少,这些个蒙古兵中存在的概率更少;但为以防万一,还是要仔细检查一遍是否有活的,绝不留一个活口。
  他之前几次出手对付小队的蒙古兵,都是这般处理,全部杀死,不留一个活口。正因他每次都做得干净利落,没让半个蒙古兵活着逃走,回去报信,才让他始终没遭到大队蒙军的追捕围杀。
  其实无论之前的金国,还是现在的蒙古,这些异族占领的汉人之地上,各地都有不少汉人义军活动。这些义军规模、声势大小不一,虽然都无甚能力跟金军与蒙军正面对抗,攻城夺镇,抢占地盘,但在后方搞搞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