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部经-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误写。

第七十六
1 此说参照中部第四十一经、第六十经,长部第二经二三(南传六)。
2 此说参照中部第六十经,长部第二经一七。
3 此说参照中部第六十经,长部第二经二0。
4 此说,参照长部第二经、二六。
5 以上长部第二经学拘陀迦栴延之说,以下后半是举拘萨罗末加黎之说。
6 此说,参照长部第二经,二0。
7 “五百业”从佛音注是他个人的见解无何意义。五业是从五根而有故,三业是身、口、意之三业。一业是身与口各一业。半业以意业为半业。
8 “六阶级”见中部第六十经。
9 八人地(attha…purisabhumiyo)者,依注manda(迟钝)、khldda(游戏)、vimamsa(思量))、ujugata(直行)、Sekha(学)、ssmana(沙门)、jina(胜者)、Panna(退)。
10 七想胎(satta…sannigabbha)者,依注ottba(骆驮)、gona(牡牛)、gadrabha(驴马)aja(羊)、pasu(家畜)、miga(鹿)、mahiSa(水牛)。
11 七无想胎(satta…asannigabbha)者,依注sali(米)、yava(麦)、godhuma(小麦)mugga(绿豆)、kangu(稷)、varaka(豆)、kudrdsaka(一种榖物莠)。
12 七湖者kannamundaka;Rathakara;Anotatta;Sihappapataka;Tiyaggala;Mucalinda;kunaladaha。
13 “山” 原文为pavuta而译之。有注释ganthika是(节),地上之节即是山,梵文山之字谓parvata(巴利语Pab…bata)是由parvan来的,故于此pavuta看与pabbata同义而译之。
14 鳗云云   参照长部第一经二之二三。

第七十七
1 原本为katham ca依暹罗本读为kan ca。
2 原本为ucchepake vate nata;读为Uccherake va te rata。(参照PTS Dictionary;ucchepaka项)
3 原本为vimaddham依暹罗及M。I。P。385的同文,读为。vimattham。

第七十八
1 原本为sacittam saragam参照原本二七页之文,如Neumann,读为yam cittam saragam。

第七十九
1 无病(aroga),依照佛音,为常住之义。再生于偏净天而有光辉。(注释)。


第八十一 陶师经

  北传汉译 中阿含六三、鞞婆陵耆经(大正藏一、四九九页。)
  本经乃对世尊之微笑,而阿难请问开始,世尊乃说本生谭。迦叶佛之世,其奉事者伽帝伽罗(陶师)令其友人周帝婆罗于迦叶佛之处出家因缘,及迦尸王之雨期安居招待迦叶佛缘,世尊叙述伽帝伽罗之告王之奉事状况。

第四品 王品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与大比丘众俱,游方至拘萨罗国。尔时,世尊离道外行,于某场所现微笑。时,尊者阿难思忖:‘何因、何缘,世尊现微笑耶?无因,如来是不现微笑。’尔时,尊者阿难,偏袒一肩,向世尊合掌,白世尊言:‘世尊!以何因何缘世尊现微笑耶?无因如来当不现微笑。’
  ‘阿难!往昔此地有一名为鞞婆陵耆聚落。繁荣、殷盛,人民众多,人口密集。阿难!鞞婆陵耆聚落附近,住有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阿难!此处即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园林。阿难!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即坐此地教诫比丘僧伽。尔时尊者阿难将僧伽梨衣四叠展敷,向世尊言:‘世尊!若然,世尊且请坐,此地正应是二应供、等正觉者之所受用处。’世尊就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阿难曰:‘阿难!于前世,此地乃名为鞞婆陵耆之聚落。繁荣、殷盛,人民众多,人口密集。阿难!于鞞婆陵耆附近、住有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阿难!此处为应供、正等觉者迦叶世尊之园林。阿难!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坐于此地教诫比丘僧伽。阿难!在鞞婆陵耆聚落有一名为伽提喀罗之陶师,是应供、等正觉者之奉事者,是第一奉事者。阿难!伽提喀罗陶师之友人、亲友,有一名为觉提波罗之青年。阿难!伽提喀罗陶师告觉提波罗青年曰:‘觉提波罗!我等往见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我思见应供、等正觉者之彼世尊,为我等之幸事。’为是言时、觉提波罗青年告伽提喀罗之陶师曰:‘且止!伽提喀罗!见彼秃沙门了无何益。’阿难!再度……乃至……三度、阿难!伽提喀罗陶师告觉提波罗青年曰:‘觉提波罗!我等往见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我思见彼应供、等正觉者世尊为我等之幸。’阿难!三度、觉提波罗青年告伽提喀罗陶师曰:‘且止!伽提喀罗!彼秃沙门见之了无何益上‘然!觉波罗!我等持盐洗具与洗粉为水浴可往河中?’‘可往。’阿难!觉提波罗青年,允诺伽提喀罗陶师。
  时,阿难!伽提喀罗陶师与觉提波罗青年持盐洗具与洗粉往河中水浴。时伽提喀罗陶师告觉提波罗青年曰:‘觉提波罗!附近有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园林,我等往见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我思见彼应供、等正觉者世尊为幸事。’如是言时,阿难!觉提波罗青年告伽提喀罗陶师曰:‘且止!伽提喀罗!见彼秃沙门了无何益。’再次,阿难!……乃至……三度,阿难!伽提喀罗陶师告觉提波罗青年曰:‘觉提波罗君!附近有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园林,我等往见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我思见彼应供、等正觉者世尊为幸事。’阿难!三度觉提波罗青年告伽提喀罗陶师曰:‘且止!伽提喀罗!见彼秃沙门了无何益也。’
  尔时,阿难!伽提喀罗陶师抓持觉提波罗青年之腰带曰:‘觉提波罗!附近有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园林。……乃至……我思为幸事。’尔时,阿难!觉提波罗青年解其腰带,告伽提喀罗陶师曰:‘且止!伽提喀罗!见彼秃沙门无何益也。’阿难!伽提喀罗陶师抓持觉提波罗青年所洗头发曰:‘觉提波罗!附近有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园林。……乃至……我思为幸事’。
  时,阿难!觉提波罗自思:‘诚希有哉!诚未曾有哉!彼卑生之伽提喀罗陶师,竟敢抓持我所洗头发,实乃极少未曾有事。’于是告彼伽提喀罗陶师曰:‘伽提喀罗!汝如是作强迫耶?’‘觉提波罗!虽如是作强迫,是乃我思见彼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为幸事故。’‘若然,伽提喀罗!请汝放手,我等前往。’
  时,阿难!伽提喀罗陶师与觉提波罗青年诣彼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处,诣已,伽提喀罗陶师向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敬礼,坐于一面。觉提波罗青年亦与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互相问候、交谈铭感之语后、坐于一面。阿难!坐于一面之伽提喀罗陶师向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白言曰:‘世尊!彼为我友,亲友觉提波罗青年。愿世尊为彼说法。’尔时,阿难!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对伽提喀罗陶师与觉提波罗青年以法语教示、教导、激励、使令欢喜。阿难!伽提喀罗陶师与觉提波罗青年依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以法语之所教示、教导、激励使令欢喜,对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所说,欢喜、随喜,由座起立,同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敬礼右绕而去。
  阿难!尔时,觉提波罗青年告伽提喀罗陶师日:‘伽提喀罗!汝今闻此法、不愿由在家,而为无家出家之生活否?’
  ‘觉提波罗!汝有所不知,我尚应扶养盲目年老之父母!’
  ‘若然,伽提喀罗!我愿由在家、而为无家出家之生活。’
  阿难!尔时,伽提喀罗陶师与觉提波罗青年诣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处,诣已,向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敬礼,坐于一面。阿难!坐于一面之伽提喀罗陶师,向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言曰:‘世尊!彼是我友、亲友觉提波罗青年者是,世尊!愿准此人出家。’阿难!觉提波罗青年于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座前得以出家,得具足戒。阿难!尔时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依彼所欲,使住鞞婆陵耆,觉提波罗青年得具足戒后不久,于得具足戒数月时,出向波罗奈游方,次第游方,到达波罗奈。
  阿难!于其处所,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住于波罗奈仙人堕处鹿野苑。阿难!迦尸王颊鞞听说:‘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到达波罗奈,住于仙人堕处鹿野苑。’此时,迦尸王颊鞞驾驭众多华丽之车,而自乘一华丽车,以众多华丽车,以王者之大威容,为欲面见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而出离波罗奈城。驱车至车之通路,然后下车,徒步诣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处。诣已,向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敬礼,坐于一面。阿难!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对坐于一面之迦尸王颊鞞,以法语教示、教导,使之欢喜。阿难!彼时迦尸王颊鞞依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以法语之所教示、教导、激励、而感欢喜,并对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曰:‘世尊!世尊明日与比丘众俱,请受我食。’阿难!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默然接受。彼时,阿难!迦尸王颊鞞知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已允接受,乃从座起,向应供、等正觉者敬礼右绕离去。时,阿难!其夜过后,迦尸王颊鞞于彼住居,准备殊妙之嚼食、啖食、除去米饭之黑粒及种种汤汁、种种助味,向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报时曰:‘世尊!为时已至,调食已讫。’
  阿难!尔时,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清晨,着衣,持衣钵至彼迦尸王颊鞞住处。至已,与比丘众俱,就坐于所设之座,阿难!彼时,迦尸王颊鞞向以佛为上首之比丘众,亲以手供养,充分劝食。阿难!彼时,迦尸王颊鞞于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食事已毕,手离钵后,乃自取一卑座坐于一面。阿难!坐于一面之迦尸王颊鞞,白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曰:‘世尊!愿世尊于波罗奈接受我之雨季安居。僧伽亦可如是奉事。’‘不也,大王!我已接受雨季安居矣。’再次,阿难!……乃至……三度,阿难!迦尸王颊鞞,白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曰:‘世尊!世尊于波罗奈请接受我之雨季安居,僧伽亦可如是奉事。’‘不也,大王!我已接受雨季安居矣。’尔时,阿难!迦尸王颊鞞思惟:‘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于波罗奈不能接受我之雨季安居。’于是心怀疑惑、忧感。时,阿难!迦尸王颊鞞向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曰:‘世尊!于我之外,为奉事世尊者耶?’‘大王!为一鞞婆陵耆之聚落,彼处有一名为伽提喀罗陶师彼为我之奉事者,做第一之奉事者。大王!汝思:‘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于波罗奈,不受我之雨季安居,’现有疑惑、忧感。但伽提喀罗陶师则无如是之事,亦不应有之。大王!伽提喀罗陶师离杀生、离不与取、于爱欲离邪行、离妄语、离谷酒、木酒、酒放逸处。大王!伽提喀罗陶师于佛具足绝对净信、于法具足绝对净信、于僧伽具足绝对净信,具足圣者所爱之戒。大王!伽提喀罗陶师于苦无惑,于苦集无惑,于苦灭无惑,于导向苦灭之道无惑。大王!伽提喀罗陶师为一食者而行梵行者,为具戒者,为善法者。大王!伽提喀罗陶师,离美丽之摩尼珠,离金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不以棒或手掘大地。若有河岸之崩土、或鼠伤土,则以畚持其土归,作器物而言曰:‘置1残余之米、残余之绿豆、残余之碗豆、将汝所欲之器物持归。’大王!伽提喀罗陶师扶养彼盲目年老之父母。大王!伽提喀罗由于断五下分结,为化生者。’
  大王!我曾住鞞婆陵耆聚落。大王!时,我清晨,着衣,执持衣、钵,到伽提喀罗陶师父母处,到已,告伽提喀罗陶师之父母言曰:‘彼跋伽婆(陶师)往何处耶?’‘世尊!尊师之奉事者不在家,然而请由壶中取米饭,由钵器取汤汁请食。’彼时,大王!我由壶取米饭,由钵器取汁,食毕离座而行归去。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到父母处,到已,告父母曰:‘谁人由壶取米饭,由钵器取汁,食毕离座而归耶?’‘我儿!是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由壶取米饭,由钵器取汁,食毕离座而归去。’大王!伽提喀罗陶师思惟:‘实我荣幸也,实我为真幸。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对我如是信任。’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半月之间,父母七日之间。其喜乐之念不去。
  大王!我曾住鞞婆陵耆聚落。大王!尔时,我清晨,着衣,持衣、钵到伽提喀罗陶师处,到已,告伽提喀罗陶师之父母曰:‘彼跋伽婆往何处耶?’‘世尊!尊师之奉事者不在家,然可由瓶取乳靡,由钵器取汤汁请食。’大王!彼时,我由瓶取乳靡,由钵器取汁,食毕离座归去。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还回父母处,到已,告父母曰:‘谁人由瓶取乳靡,由钵器取汁,食毕由座起立归去耶?’‘我儿!是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乃至……归去。’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思唯:‘实我为荣幸,实我真荣幸。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对我如是信任。’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半月之间,父母七日之间,喜乐之念不去。
  大王!我曾住鞞婆陵耆聚落,尔时,我住屋漏雨,彼时大王!我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汝等前往伽提喀罗住处,寻取茅草来。’为是言时,大王!诸比丘告我曰:‘世尊!伽提喀罗陶师之住处无矛草,但彼家则为茅草所葺。’‘诸比丘,汝等前往取来伽提喀罗陶师家屋顶之茅草。’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之父母告诸比丘曰:‘谁取我家屋顶之茅草耶?’诸比丘曰:‘老妇!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之屋漏雨。’‘诸尊者!请取去。诸尊者!请取去。’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还至父母处,至已,告父母曰:‘谁人取我家之屋顶茅草耶?’‘我儿!是诸比丘,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住屋漏雨。’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思惟:‘实我为荣幸,实我真荣幸也。应供、等正觉者迦叶世尊对我如是信任。’彼时,大王!伽提喀罗陶师半月之间,父母第七日之间,喜乐之念不去。大王!时,彼家虽三个月间全无屋顶,然不漏雨。大王!伽提喀罗陶师是如是之人。’
  ‘世尊!伽提喀罗陶师是荣幸。陶师为真荣幸。世尊!世尊如是对彼之信任。’阿难!时,迦尸王颊鞞,向伽提喀罗陶师,将白粳米与其相应之助味品,载五百米车送去。尔时,阿难!彼等王臣往告伽提喀罗陶师处曰:‘尊者!此所载白粳米及其相应之助味品等五百米车,为迦尸王颊鞞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