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部经-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激恼,彼头面礼世尊之足。”又至舍利弗之处,至已,代我头面礼尊者舍利弗之足且如是言:“给孤独长者……头面礼尊者。”而如是言:“善哉!尊者!请尊者舍利弗至给孤独长者之住处,以垂慈愍!”
  如是彼士夫答给孤独长者:“如是,尊者。”而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士夫如是白世尊:“世尊!给孤独长者患病痛苦而激恼,彼头面礼世尊之足。”而至彼尊者舍利弗之处。至已,敬礼尊者舍利弗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士夫如是言尊者舍利弗:“尊者!给孤独长者患病痛苦而激恼,彼头面礼尊者舍利弗之足且如是言:“善哉!尊者舍利弗来给孤独长者之处,以垂慈愍!”
  尊者舍利弗默然而许诺。时,尊者舍利弗着衣执钵、衣,尊者阿难为后侍,而至彼给孤独长者之处。至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尊者舍利弗如是言给孤独长者曰:“长者,如何!汝少快耶?如何!善得忍耐耶?如何!诸苦受减退而不进展,尽减退而无进展耶?”
  长者言:“尊者舍利弗!不少为愉快,不能忍耐,我进行诸极苦受而无减退。尽进展而不减退!尊者舍利弗!例如强力之士夫,以利刀……而无减退。”舍利弗曰:“长者!是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3受眼,且于我,眼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长者!汝不能不如是学:“我不应执耳。又于我,其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鼻……学。是故……舌……学。是故……身……学。是故……意……学。是故……色……学。是故……不执受声……乃至……不执受香……乃至……不执受味……乃至……不执受所触……乃至……不执受法。又于我,法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眼识。又于我,眼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我4不执受耳识……乃至……我不执受鼻识……乃至……我不执受舌识……乃至……我不执受身识……乃至……我不执受意识。又于我,意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眼触。又于我,眼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兹……“我不执受耳触5……乃至……我不执受鼻触……乃至……我不执舌触……乃至……我不执受身触……乃至……我不执受意触。又于我,意触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兹……“我不执受眼触所生之受。又于我,眼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兹……“我不执耳触所生之受……乃至……我不执鼻触所生受……乃至……我不执舌触所生受……乃至……我不执受身触所生受……乃至……我不执受意触所生受。又于我,意触所生受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兹……“我不执受地界。又于我,地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兹……“我不执受水界……乃至……我不执受火界……乃至……我不执受风界……乃至……我不执受空界……乃至……我不执受识界……乃至……。识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兹……“我不执受色。又于我,色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我不执受受……乃至……我不执受想……乃至……我不执受行……乃至……我不执受识……乃至……又于我,识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兹……“我不执受空无边处。又于我,空无边处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兹……“我不执受识无边处……乃至……我不执受无所有处……乃至……我不执受非想非非想处。又于我,非想非非想处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此,汝应如是学:“我不执受此世界。又于我,此世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是故,兹……“我不执受地世界。又于我,他世界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
  是故,长者!此,汝应如是学:“凡以意所见、闻、觉识、希求、随伺,如是等我亦不执受。又于我,彼为所依之识亦不存在。”长者!汝实应如是学。如是说时,给孤独长者感激流泪。时,尊者阿难如是告给孤独长者曰:“长者!汝,乃失否?长者!汝,意志沮丧否?”
  长者曰:“尊者阿难!我力不失,意志亦不沮丧。我长久虽敬事大师及意修习之诸比丘,先前我未曾闻如是之说法。”
  舍利弗曰:“长者!于诸在家白衣者不举如是之说法。长者!唯诸出家者举如是之说法。”
  长者曰:“尊者舍利弗!然者,于诸在家白衣亦请举如是之说法。何以故,舍利弗尊者!亦有诸善男子彼等生来少尘垢,法之不闻性退堕,当为知法者。”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阿难,以如是教诫,教诫给孤独长者从座起而去。时,给孤独长者、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阿难去后不久,身坏命终生于兜率天。时,给孤独天子夜将过时有胜容色,照耀全只陀林而诣彼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给孤独天子,以偈白世尊:
  祝福只陀林 居住仙人众
  法王之住处 令我生欢喜
  业明法与戒 最上之活命
  由此人清净 不由于种姓
  亦不依于财 是故实贤人
  善见自己利 如理伺察法
  是处成清净 舍利弗依慧
  依戒依寂静 至彼岸比丘
  实于如是者 应为最上人
  给孤独天子如是言,大师容许之。时,给孤独天子:“我大师已容许。”敬礼世尊,右绕已即消失其处。时,世尊其夜过后告诸比丘曰:“诸比丘!昨夜,夜之过顷,有一天子有胜容色,照耀全只陀林而来我处。来已,敬礼我而立一面,立一面之彼天子以偈告我曰. 
  祝福只陀林 参照前偈……
  实于如是者 应为最上人
  如是,诸比丘!彼天子言:“我大师已容许,”敬礼我,右绕已,即消失其处。
  如是说时,尊者阿难如是白世尊:“世尊!彼应是给孤独天子。世尊!给孤独长者于尊者舍利弗之处得证净。”
  世尊曰:“善哉!善哉!阿难!只要依思择而得即由彼而得也。阿难!彼是给孤独长者而非余。”
  世尊如是说已。欢喜之尊者阿难随喜世尊之所说。


第一四四 教阐陀经

  北传汉译 杂阿含四七、一二六六(大正藏二,三四七页。)
  比丘阐陀患病苦极欲自杀。时舍利弗和大周那往见彼,舍利弗问阐陀观察六根六识等之无我否?大周那说无执着应解脱苦。如是二人教诫阐陀而去。然后阐陀自杀。舍利弗此由以报佛,佛说阐陀没有受再生。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其时,恰好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周那、尊者阐陀住于灵鹫山。其时,尊者阐陀患病苦痛激恼。时,尊者舍利弗于日暮从独住而起,至彼尊者大周那之处,至已,如是言大周那曰:“然,友,大周那!我等往看慰尊者阐陀之病。”大周那曰:“友!如是,”尊者大周那答尊者舍利弗。时,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周那,至彼尊者阐陀之处。至已,与尊者阐陀共相问讯、交换可喜、可乐之语后,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如是言尊者阐陀曰:“友阐陀!如何?汝少为愉快否?如何?善可忍耐否?如何?诸苦受减退不进行,尽减退不进展否?”
  尊者阐陀曰:“友舍利弗!我不少为愉快!不得忍耐!我极诸苦受而无减退……参照前经……友舍利弗!我将欲持刀,不希望活命!”
  尊者舍利弗曰:“尊者阐陀勿持刀,尊者阐陀要忍活,我等愿尊者阐陀活忍。
  若尊者阐提无可好之食,我可为尊者阐陀求可好之食。若尊者无可好之药,我可为尊者阐陀求可好之药。若尊者阐陀无适当之侍者(看护者,)我可为尊者看护。尊者阐陀勿执刀,尊者阐陀应活忍,我等愿尊者活忍。 
  尊者阐陀曰:“友舍利弗!我非无可好之食,我非无可好之药,我非无适当侍者(看护者,)友舍利弗!又且我长久给大师悦意之侍从,未曾使不悦意。友舍利弗!其实恰适为弟子之,应给大师悦意之侍从,愿不使不悦意。“友舍利弗!无有过咎,阐陀将执刀,”应如是理解。”
  尊者舍利弗曰:“我等有些问题欲问尊者阐陀。尊者阐陀!请作质问应答之
  余地。”尊者阐陀曰:“友舍利弗!请问之,我闻已当知之。”
  尊者舍利弗曰:“友阐陀!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友阐陀!耳与耳识,及……乃至……友阐陀!鼻与鼻识,及……乃至……友阐陀!舌与舌识、及……乃至……友阐陀!身与身识,及……乃至……友阐陀!意与意识,及意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是我所有,我是彼,彼是予之我”耶?”
  尊者阐陀曰:“友舍利弗!眼与眼识,及眼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友舍利弗!耳与耳识,及……乃至……友舍利弗!鼻与鼻识,及……乃至……友舍利弗!舌与舌识,及……乃至……友舍利弗!身与身识,及……乃至……友舍利弗!意与意识,及意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
  尊者舍利弗曰:“友阐陀!于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如何见?如何证知?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友阐陀!耳与耳识……友阐陀!鼻与鼻识……友阐陀!舌与舌识……友阐陀!身与身识……友阐陀!于意与意识,及意所识之诸,如何见?如何证知?而意与意识,及意识所识之诸法,要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耶?”尊者阐陀曰:“友舍利弗!于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眼与眼识,及眼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我非彼,彼非予之我。”友舍利弗!耳与耳识……友舍利弗!鼻与鼻识……友舍利弗!舌与舌识……友舍利弗!身与身识……友舍利弗!于意与意识,及意所识之诸法,见灭,证知灭已,而于意与意识,及意识所识之诸法,当观察:“彼非我所有,彼非我,彼非予之我。”
  如是言已,尊者大周那,如是告尊者阐陀曰:“是故,友阐陀!彼世尊如是之教说,平常应不得令作意:“于有依即有动摇,无依即无动摇,无动摇者有轻安,有轻安者无意向,无意向者即无来去,无来去者即无生死,无生死者即无此世,亦无他世,于此中间亦无两者,此即苦尽矣。”
  时,尊者舍利弗及尊者大周那,以如是教诫尊者阐陀,教诫已,从座起而去。时,尊者阐陀,于尊者舍利弗与尊者大周那去后不久,遂执刀。时,尊者舍利弗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如是白世尊曰:“世尊!尊者阐陀执刀矣!于彼有如何之趣、有如何之未来耶?”
  世尊曰:“舍利弗!然者,阐陀比丘于汝面前记说无过咎耶?”
  舍利弗曰:“世尊!于普婆支罗有跋耆族村。彼处尊者阐陀之诸友家、诸同心之家皆唯有过咎之诸家也。”
  世尊曰:“舍利弗!实如是,阐陀比丘之诸友家、诸同心家皆过咎之诸家也。虽然,舍利弗!如是,我不皆言“有过咎。”舍利弗!有人若舍此身而执受他身者,我言“有过咎”也。阐陀比丘无如是,阐陀比丘无过咎而执刀。” 
  世尊如是说已,喜悦之尊舍利弗随喜世尊之所说。

第一四五 教富楼那经

  北传汉译 杂阿含一三、三一一(大正藏二,八九页。)佛说满愿子经(大正藏二,五O二页。)前半、杂阿含八、二一五(大正藏二,五四页。)
  富楼那比丘乞世尊教诫。世尊为彼说执着六境故苦恼生,不执着即无苦。佛更问富楼那欲往何处教化,彼答欲住教化西方输那国人。佛问输那国人乃凶暴而加害、不辞杀害之人民,对此如何应付。富楼那答,即任何危险,有觉悟忍耐安住,以辞世尊而住输那国,一夏而得五百之信者,自达三明,其后般涅槃。诸比丘以此事报佛,佛赞叹彼富楼那。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住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时,尊者富楼那,日暮,从独住起而诣世尊之处。诣已,敬礼世尊坐于一面,坐于一面之尊者富楼那,如是白世尊曰:“善哉!世尊!请世尊为我略说教诫其法。我从世尊闻已,应独自隐栖、不放逸、诚心、劳力而住。”
  世尊曰:“富楼那!然者,应谛听,善思念,我当说之。”
  尊者富楼那奉答世尊:“如是,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富楼那!有眼所识之诸色,此为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若有比丘,欢喜、称说、乐着而住者,彼因其欢喜、称说、乐着而住故,喜生。喜之集故,富楼那!我言有苦之集。富楼那!有耳所识之诸声、鼻所识之诸香、舌所识之诸味、身所识之诸所触、意所识之诸法,此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若有比丘,此欢喜、称说、乐着而住者,彼因其欢喜、称说、乐着而住故,喜生。富楼那!喜之集故,我说有苦之集。
  富楼那!有眼所识之诸色,此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若有比丘,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者,于彼,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故,即喜灭。富楼那!喜之灭故,我言有苦之灭。富楼那!有耳所识之诸声、鼻所识之诸香、舌所识之诸味、身所识之诸所触、意所识之诸法,此可望、可好、可喜、可爱、俱欲者,当染着。若有比丘,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者,彼因其不欢喜、不称说、不乐着而住故,即喜灭。富楼那!喜之灭故,我言有苦之灭。
  然而,富楼那!汝受我如是略说之教诫于何国而住?”
  富楼那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