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杜甫诗选注-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久为尘。”凭,大历中进士,年代与杜甫相接,已合称“李杜”,亦一佐证也。 

… 页面 269…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幸呈湖南亲友             * 

                                                               '一' 
轩辕体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 
           '二'                                '三'                                '四' 
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 
                               '五'                                  '六'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  )。鬱鬱冬炎 
                    '七'                                 '八' 
瘴,濛濛雨滞淫  。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  。兴尽才无闷,愁来遽 
不禁 '九'生涯相旧没,时物正萧森'一○'。 

                             '一一'                               '一二' 
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走终奚适? 
微才谢所钦'一三'。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一四'。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 

   '一五'                                   '一六'                              '一七' 
针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 
                              '一八'                             '一九' 
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              。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沉  。应过数粒食, 
得近四知金'二○'。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二一'。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二二'。瘗天追潘 
岳,持危觅邓林'二三'。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二四'。却假苏张舌,高夸 
周宋潭'二 五'。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二六'。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二七'。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骎骎'二八'。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二九'! 

                              '三○'                               '三一' 
公孙仍恃险,侯景朱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 
问俗九州箴'三二'。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三三'。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 
任'三四'。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三五'! 

     * 这篇五言排律是诗人杜甫的绝笔,是七七○年冬他由长沙往岳阳经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 

也可以说是他自写的一通“讣闻”和托孤的遗嘱,所以浦注说:“仇本以是诗为绝笔,玩其气味,酷 

类将死之言,宜若有见。”但杜甫至死也来曾忘怀仍在苦难中的人民。伏枕,即卧病,题云“伏枕书 

怀”,亦可见是力疾写成的。杜甫有不少以述怀、遣怀、咏怀、写怀等为题的诗,但加上“伏枕”二 

字的,只有这一首。据 《遣闷奉呈严公》诗“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知早在成都时杜甫便得了 

这种病。又据《催宗文树鸡栅》诗“愈风传乌鸡”,则知在夔州时,此病仍常发,且讫未根除。这首 

诗大体可分四段,这四段,可以依照诗的标题来划分。首段风疾舟中,次段书怀,后两段奉呈亲友(当 

然,书怀也即在其中)。前人评杜诗“无一字无来历”,对排律来说,这话并不错。 

      '一'这四句得连看,因第三句申明第一句,第四句申明第二句。这一个开头,相当离奇,但正 

是说的风疾。风疾和轩辕 (即黄帝)制律、虞舜弹琴有什么相干呢?这是因为相传黄帝制律以调八方 

之风,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歌词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然而现在我却大发其 

头风,这岂不是由于他们的律管有错,琴心有伤吗?既然如此,那就大可不必制、不必弹了。这种无 

聊的想法,无理的埋怨,正说明风疾给杜甫的宿苦。雄鸣管,《汉书:律历志》:“黄帝使伶伦制十 

二筒 (竹管)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半死心,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 

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于是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这里“半死心”兼有自比之意。 

      '二'二句撇上起下。圣贤,指轩辕、虞舜。邈,音莫,远也。杜甫也觉得无端埋怨古代圣贤, 

未免荒唐可笑,所以立即言归正传,指出病源乃在自己的“羁振”生活——杜甫俞此就说过:“征途 

乃侵星,得使诸病人。” 

      '三'震,东方。参,西方七宿之一,晓星也。湖,洞庭湖。湖平无所障蔽,故早见。 

      '四'按杜《水宿遣兴》诗:“耳聋须画字。”又《元日示宗武》诗:“汝啼吾手战。”则此二 

句当是写风疾发作时的耳鸣和手战。马融善吹笛,有《长笛赋》。仲宣,玉粲字,其《登楼赋》云: 

 “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五'观此二句,知诗作于冬季。眺望干冬寒之时,故曰寒望。岁阴,岁晚,秋冬为阴也。此下 

… 页面 270…

八句,写舟中所见“时物”。 

      '六'白屋,茅屋。水气如雾,故曰霾。青岑,犹青山,“秋尽江南草未调”,故山色尚青。 

      '七'湖南地气暖,故冬日犹炎瘴鬱鬱。濛濛,微雨貌。滞淫,细雨连绵。 

      '八'二句写所见土俗。非祭鬼,指淫祀之鬼。 《论语》:“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贾谊《鹏 

乌赋》:“鹏似鸮,不祥鸟也。” 

      '九'二句是说才略一高兴开怀,又复愁来而不胜凄绝。”兴尽”束上,“愁来”挑起下段。 

      '一○'汩没,沉沦。是说生活既相压迫,眼前景物又助人伤感。以上为第一段,写风疾及舟中 

所见。 

      '一一'此下接上“愁来”,追叙人湖南以前往事。疑惑句,言世路险恶,不免疑畏多端。《风 

俗通》:“应彬请杜宣饮酒,壁上悬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宣恶之,及饮得疾。后彬知之,延宣 

于旧处设酒,指谓宣曰:此乃弩影耳。宣病遂廖。”淹留句,言长期流落,未得归朝。冠上簪,谓朝 

簪。杜甫这时还是一个挂名的“工部员外郎”。 

      '一二'二句指出“羁旅”、“淹留”的来由。七五七年杜甫为左拾遗时,因谏房琯罢相事,触 

怒肃宗,虽说“赫怒幸无伤”,但在七五八年还是因此贬官华州,第二年他自己又索性弃官不作,羁 

旅淹留便是从此开始的。这件事在他生活史上确是一个转换点,所以常提到。 《三国志,魏志》卷二 

十五《辛毗传》:“帝(文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毗曰:‘陛下欲徒士家,其计安出?’ 

帝曰: ‘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 

臣不肖,厕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 

起人内,毗随而引其裾。帝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 (毗字)!卿持我何太急邪!“卿持我何 

太急”就是说,你拖我拖得好凶啊!杜甫是怎样触怒肃宗的,史无明文,但据《壮游》诗,杜甫自言: 

 “斯时伏青蒲,廷诤守御床”!看样,也很不客气,故以“牵裾”事为比。投阁事,见《醉时歌》。 

扬雄投阁欲自杀,本为刘歆之子刘歆所牵连,为了趁韵,故借用父名。 

      '一三'狂走,指弃官客秦州以后。谢,愧也。所钦,所钦敬的人,这里是反话,指朝贵。 

      '一四'《庄子:让王篇》:“孔子穷子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糁,音伞,米粒。 

藜不糁,以藜为羹而无米粒,言己之穷。这句就是“安贫亦士常”意,汝,亦指明贵。琛,宝玉。《晋 

书》卷九十四《宋纤传》:“纤少有远操,酒泉太寺马发造焉,纤不见。岌铭诗于石壁曰,其人如 

玉,维国之琛。”这句也是反话。浦注:“吾自为吾;汝自为汝,苦乐各不相谋也。所钦字,汝字, 

泛指朝贵言。解者俱指湖南亲友,便与后复,且嫌面谩,无是体也。”杜浦说甚是。这些亲友,并不 

是杜甫的“忘形到尔汝”的至交,所以诗题也很客气的用“奉呈”二字,称他们为“汝”,确是不近 

情理的。 《秋兴八首》云:“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这个“汝”主要是指这班同学少 

年。 

      '一五'因朝贵们不肯援手,所以弄得很穷。乌几,即鸟皮几(以乌羔皮蒙几上),是杜甫心 

爱的一张棹子,从成都时候起便一直伴随着他。因为日久损坏,所以用绳子层层缚起。鹑,音纯,鸟 

名,形似小鸡,其尾短秃,故以形容衣服的破烂。寸寸针,补而又补。杜甫在成都时尝有诗云:“过 

懒从衣结,频游任履穿。”可知是实情。 

      '一六'二句写羁旅、淹留中的心情。庾信流落北朝,尝作《哀江南赋》。同庾信,同其忧国伤 

时。陈琳,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志:陈琳传》注引《典略》云:“琳作诸书及草檄成,呈太 

祖 《曹操》,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曰,此愈我疾。”杜甫自谦不能,故日 

异陈琳。 

      '一七'二句总结羁旅淹留的年数和地区,在蜀十年,在楚三年。葛,葛衣,暑天所服。岷山, 

点明是在蜀。杜甫自乾元二年(七五九)入蜀,至大历三年(七六八)始出峡,故曰“十暑”。赵次 

公云:“大历二年有闰六月,又可以当一暑矣,盖言九暑可也,著十字,以见其闰焉。”砧,捣衣石。 

 《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自大历三年出峡至今年凡三年,故曰“三霜”。 

      '一八'二句是说十三年中,虽所至谬承地方宫接待,得陪侍锦帐,但到底合不来,还是写自己 

… 页面 271…

的诗。“放”,即“放歌破愁绝”、“白日放歌须纵酒”之“放”。汉乐府民歌有《白头吟》,这里 

惜用,也含有年老意。 

      '一九'二句写十三年中作客苦况,感慨很深。 《老子》:“还淳返朴。”这句是说世俗浇薄, 

自己不得不“苦摇求食尾”,“强将语笑供主人。”忘机,是一切贵贱荣辱都不去计较。不愿与世周 

旋,自然就更容易沉沦下去。《庄子:则阳篇》:“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着也。” 

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山。” 

      '二○'二句言己虽甚穷,却从没有接受暗昧的财物。过,读平声锅。数粒食,极言穷。张华 

 《鹪鹩赋》:“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后仅书,杨震传》:“王密怀金十斤遗震,曰: 

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她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杜甫迟还太子张舍人所送锦褥,事正相 

近 (可参看原诗)。以上为第二段,追述得罪贬官以及长期漂泊的经历,是《书怀》主要部分。对并 

非故交的亲友们作一简要的自我介绍,在向他们求援的当儿,是很必要的。 

      '二一'这两句才过渡到湖南。壮甫大历三年春出峡至江陵,欲归不果,所以说“春草封归恨”。 

封,是封隔或封断,杜甫不得北归,实由人事,非关春草,说“春草封”,是一种恃的象徽性的写法。 

同时,春草也确能挑拨离情别绪,杜甫就指出过:“江草日日唤愁生。”所以归咎春草,也不是完全 

没来由。不能北归,只好南下,于是便到了湖南,“源花”即“桃花源”,陶潜有《桃花源记》,相 

传即在湖南。杜甫到湖南想找个安身的处所,也是实情,但却找不到,所以说“费独寻”。 

      '二二'此二句和下二句都是叙入湖南后的生活近况的。“转蓬句”,自伤流落,如蓬草之随风 

飘转。杜甫大历三年冬末至岳阳,四年春,由岳阳往长沙,夏,又往衡州,不久,复回长沙,五年四 

月,避臧玠之乱,又再由长沙往衡州,因欲往郴州,遂至耒阳,嗣因计划改变,又由耒阳折回衡州, 

现在则是在由长沙往岳阳的途中。故以“转蓬”自比。曹植《吁嗟篇》:“吁嗟此转蓬,居上何独然! 

长辞本根逝,夙夜无休闲……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杜甫正有同感。“行药句”,自伤病重。 

行药,吃药后散步缓行以宜导药气。鲍照有 《行药至城东桥》诗,又《北史:邢峦传》:“孝文因行 

药,至司空府南,见峦宅。”按元稹诗:“行药步墙阴。”陆龟蒙诗:“偶因行药到村前。”知唐时 

还是这样。但这种药不是普通药,而是一种“五石散”的丹药,所以南北朝人也有称“行药”为“行 

散”的。此诗“行药”,只是吃药。如张籍诗“救病自行药”之行药。涔涔,烦闷的意思,是说吃药 

不生效。汉宣帝许皇后临产,霍光的妻子使女医投毒药以饮皇后,有顷,后曰:“我头岑岑也,药中 

得无钉毒!” (见《汉书:外戚传》) 

      '二三'瘗夭句,痛儿女夭亡。邓林句,伤老病须杖而后行。瘗,音意,埋葬。潘岳,西晋诗人, 

在往长安途中,一子生数月天亡,故 《西征赋》云:“天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杜甫在湖南 

也有小女夭亡,因潘岳在前,故曰“追”。《论语:季氏篇》,“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此持危二 

字所本。这里是指身体屠弱,行步欹危。觅邓林,即觅杖,但兼含仰仗湖南亲友之意。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道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四'此二句才说到湖南的亲友。蹉跎二字总承上来。十暑岷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