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杜甫诗选注-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崚嶒:高峻貌。竦处,最高处。 

      '二'如儿孙,是说俯视诸峰,大者如儿,小者如孙。用人的长幼形容山的高下,是创语。 

      '三'二句说欲登。《列仙传》:“王烈授赤城老人九节苍藤竹杖,行地马不能追。”《集仙录》: 

 “明星玉女居华山祠,前有五石臼,号日玉女洗头盆。” 

      '四'二句写华山险峻,含难登意,故下有“稍侍”的话。华山下有车箱谷,深不可测。岐山有 

箭筈岭,此或借用其字面。 

      '五'白帝,即指华山,传说少昊为白帝,治西岳。真源,群仙所居之地,有访道之意。由于政 

治上的挫折,杜甫这时是领为苦闷的。 

… 页面 74…

                                        瘦马行  * 

                                         '一'                     '二' 
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硉兀如堵墙 。绊之欲动转欹侧 ,此岂有意仍腾 
   '三'                     '四' 
骧 ?细看六印带官字 ,众道三军遗路傍。皮干剥落杂泥滓(五),毛 
                '六'                      '七'                     '八' 
暗萧条连雪霜 。去岁奔波逐馀寇 ,骅骝不惯不得将 。士卒多骑内厩 
                         '九'                     '一○'                     '一' 
马,惆怅恐是病乘黄 。当时历块误一蹶                     ,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 
                                   '一二'                                          '一三' 
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  。 
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一四'。 

     * 这是乾元元年 (七五八)冬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时所作。是一篇写实而兼抒情的作品。一 

则杜甫本极爱马,二则这匹被遗弃的官马,和他这时处境有着共同之点,故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 

感。前人多说是杜甫“自伤贬官而作”,是可信的。诗中“失主”、“远放”便是自影不得于君和贬 

宫的,“日暮不收”便是自影日暮途穷的。全诗分两段,首八句写瘦马憔悴的外形,次十二句写瘦马 

悲楚的内心。 

      '一'骼,音格。肆兀,形容马骨出如石。如堵墙,也是说瘦。 

      '二'绊之,用马缰绊动马足。欹侧,歪歪倒倒。 

      '三'腾骧,飞跃。这句有“岂复有意于用世”的意思。 

      '四'六印带官字,是说马身所印六个印子,其中有一个官字印。 《唐六典》:“诸牧监(官马 

坊),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膊以小官字,右髀以年辰,尾厕以监名。皆依左右廂。若形容端正, 

拟送尚 (上)乘,不用监名。二岁(马齿)始春,则量其力,又以飞字印印其左髀、髆。细马次马以 

龙形印印其项左。送尚乘者,尾侧依左右闲(马厩)印以三花。其余杂马送尚乘者,以风字印印左髆, 

以飞字印印左髀。” 

      '五'剥落,脱落。 

      '六'马病毛头生尘,故曰毛暗。连雪霜,是说身带雪霜,和上句都是写瘦马的可怜的。 

      '七'至德二载九月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去岁句指此。 

      '八'骅骝,古良马名。这句是说非惯战的骅骝便不得参与逐寇,现在这匹瘦马是参与逐寇的, 

可见是一匹有功的良马。将,与也。 

      '九'内厩,犹御厩、天厩,指天子马厩。这时马少,三军多骑内厩所养的马。而内厩多好马, 

故有“恐是病乘黄”的推断。乘黄,也是古良马名,此指瘦马。 

      '一○'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过都越国,蹶如历块。”历块本言马行之速,这里指逐寇说。 

误一蹶,失足跌倒。杜甫疏救房琯,触怒肃宗,一跌不起,有似于此马。 

      '一一'汝,指马。周防,犹提防。原谅马的无辜,也就是诉说自己的无罪。 

      '一二'这两句又写瘦马可伤的神情。错莫,犹落寞、素莫。鲍照诗: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 

索莫与先异。” 

      '一三'放,放牧。皮干剥落,转动无力,故乌啄其疮。极写瘦马之可哀。 

      '一四'明年草长马肥,更试其材,必有可观,故希望有人能收养。杜甫总是积极的,所以他笔 

下的马也老是想立功的马。 (参看高都护马行》) 

… 页面 75…

                                     赠卫八处士    * 

                               '一'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 
           '二'                '三'                '四' 
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五'                '六'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问答长及 
   '七'                '八'                               '九'                     '一○' 
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 。主称“会面难”  , 
              '一一'                                '一二'               '一三'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 
茫茫'一四'。 

     * 这首诗大概是乾元二年 (七五九)春杜甫作华州司功时所作。处士是隐居不仕的人,八是 

处士的排行。由于这首诗表现了乱离时代一般人所共有的“沧海桑田”和“别易会难”之感,同时又 

写得非常生动自然,所以向来为人们所爱读。 

      '一'参商,二星名,又作参辰,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动如,是说动不动就像。见 

得这情况是经常的。 

      '二'苍,灰白色。 

      '三'打听故旧亲友,已死亡一半。 

      '四'意外的死亡,使人惊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难受。 

      '五'行音杭。成行,儿女众多。 

      '六'“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 

即常相接近之友。 

      '七'未及已,还未等说完。 

      '八'“儿女”一作“驱几”。罗,罗列洒菜。 

      '九'间,读去声,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鲜饭。 

      '一○'主,主人,即卫八。称就是说。曹植诗:“主称千金寿。” 

      '一一'累,接连。 

      '一二'故意长,老朋友的情谊深长。 

      '一三'山岳,指西岳华山。这句是说明天便要分手。 

      '一四'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 

言会面之难,正见令夕相会之乐。这时大乱还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觉。根据末两句,这首诗乃是饮酒 

的当晚写成的。 

… 页面 76…

                               洗兵马  *原注:“收京后作。” 

                   '一'                      '二'                       '三' 
中兴诸将收山东 ,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 ,胡危命在 
        '四'                      '五'                     '六'                     '七' 
破竹中 。只残邺城不日得 ,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 , 
                   '八'                      '九'                     '一○' 
回纥穑馄咸压 R严不释搴a贰。K枷烧坦轻肌                            H甑牙铩
关山月'一一',万国兵前草木风'一二'。 

                   '一三'                     '一四'                     '一五' 
成王功大心转小           ,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  ,尚书气 
           '一六'                     '一七'                     '一八' 
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  ,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 
   '一九'                     '二○'                    '二一'                     '二二' 
鱼      ,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  ,紫禁正耐烟花绕                   。 
                                         '二三'                     '二四' 
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  ,天下尽化为 
      '二五'                     '二六'                     '二七'                     '二 
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  ?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 
八',幕下复用张子房'二九'。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 

                           '三○'                   '三一'                     '三二' 
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          ?后汉令周喜再昌  。寸 
                                      '三三'                     '三四' 
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  ,复道诸山得银 
   '三五'                     '三六'                     '三七'                   '三八' 
瓮       。隐士体歌紫芝曲  ,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  , 
                   '三九'                     '四○'                     '四一' 
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  :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 
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四二'! 

     * 这大概是乾元二年 (七五九)春二月杜甫在洛阳时所作的。表现了杜甫高度的爱国主义和 

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由于这时国家大势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坏的一面,所以杜甫这时的心情也是 

矛盾的,有点“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因而这首诗一方面对祖国的走向复兴,用他洪亮的声调,壮 

丽的词句,表示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另一方面为了取得更大的彻底的胜利并早日结束战争,对当时 

朝廷存在的弊政,也以寓讽刺于颂祷之中的手法提出了严厉的指斥和“意味深长”的警告。所以这首 

诗,在当时是具有鼓舞和警惕的双重作用的。全诗共四段,每段一韵,每韵十二句,且平均和仄韵轮 

用,诗句也非常整丽,和一般七古不同,是杜甫一篇精心的作品。王安石选杜诗,以此诗为“压卷”。 

      '一'中兴诸将,即下成王、郭相等。唐人所谓“山东”指华山以东,包括河北地带。 

      '二'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 

      '三'河,指黄河。《诗经:卫风:河广》篇:“谁谓河广?一苇航之!”一芦苇可航,极言其 

易。 

      '四'胡,指安庆绪、史思明。命在破竹中,言胡之灭亡已在眼前。 

      《晋书:杜预传》:“令兵威已振,势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唐书:肃宗纪》: 

 “至德二载十一月下制日:朕亲总元戎,扫清群孽。势若摧枯,易同破竹。”杜甫也兼采用了制文。 

      '五'只残,只剩下。邺城,即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这时安庆绪困守邺城。不日得,很快便 

可克复。 

      '六'朔方,指朔方军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独任,是专任和信任。 

     这句有深意:指出胜利根源,在依靠本国兵力和对将帅的信任。在杜甫因此诗之后,不到一个 

月,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便由于肃宗信任宦宫鱼朝恩而不信任将帅所致。 

      '七'京师,指长安。汗血马,胡马。是说胜利后,长安的官员们也都有胡马可骑了。 

      '八'穑梗茄J撬凳だ螅劓慕棵且捕荚谄咸压蟪源蠛取U饬骄湓谄陶胖泻

有讽意,社甫始终反对借用回纥兵。《通鉴》:“至德二载十月,回纥叶护自东京(洛阳)还,上(肃 

宗)命百官迎之于长乐驿,上与宴于宣政殿。”可见肃宗对回纥的优待,汉元帝尝宴单于於葡萄宫, 

这里只是借用。 

      '九'《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这时河北尚未全复,听以只说“清海岱”,是有分寸 

… 页面 77…

的。 

      '一○'这句意在警告肃宗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应当“安不忘危”,常想到过去的狼狈情形。 

与当时元结所上《时议》,希望肃宗“能视今日之安,如灵武之危,事无大小,皆若灵武”,用意正 

同。仙仗,天子的仪仗。崆峒,山名。有四个。这里是指甘肃平凉县的。肃宗在灵武、凤翔时,往来 

常经过崆峒山。 

      '一一'这句是要肃宗不要忘记苦战的将士。三年,从时间上写战乱之久。从天宝十四载 (七五 

五)十一月安禄山造反,到乾元二年 (七五九)春二月,计三年零三个月。《关山月》,是汉乐府横 

吹曲中的一曲。横吹曲是一种军乐、战歌。三年以来,一直没停。 

      '一二'这句是要肃宗更要想到人民所受战乱的痛苦。万国,从空间上写战祸之广。所谓人心惶 

惶,草木皆乓。淝水之战,苻坚登城望晋军,见“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怃然有惧色”,及战, 

大败,坚单骑逃遁,“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见《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胡应 

麟云:“老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