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远的生命。」不过特别要注意「重生」(约三3)、「从圣灵生」(约三8)、以及「从水和圣灵生」(约三5)三者所指应为同一件事,而基督徒只须再被生一次!

    首先必须说明「见神的国」(约三3)就是「进神的国」(约三5)。虽然在任何语言的字义中,「见」都不等于「进」。就好比见到教堂并不等于进到教堂。但在《约翰福音》中的特别用法,「见」就等于「进」。这可从两处经文看出:「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不得见永生」。(约三36的原文)「……不见死……不尝死味。」(约八51、52)故此,「见」就是「有」;「见」就是「尝」;同样;「见」就是「进」。

    其次,从《约翰福音》第三章三至八节整段的意义来看,很自然能断定「重生」(三3)即等于「从圣灵生」(三8),也同等于「从水和圣灵生」(三5)。至于强调「水」,有可能是预表「神的道」(参彼前一23;雅一18;弗五26),但更可能是预表悔改与洁净(参结三十六25~27),因上文曾提到施冼约翰用水施洗,是要叫人悔改,而主耶稣来却要用圣灵给人施洗(参约一33;太三11)。故「重生」是圣灵把新生命赐给悔改认罪、信靠主耶稣的人。此一说法正配合下文「摩西举蛇」的比喻。

    主耶稣并没有直接解释「人如何可以被圣灵重生的方法」,但却清楚讲明「人如何可以得到永生」。耶稣说:「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约三15)「摩西举蛇」代表「悔改认罪」与「信靠真神拯救」的两大意义,就好比,「悔改与信靠」之两脚,跨出了「得永生或得救」的一步。

    当年,以色列人被神从埃及营救到旷野,脱离为奴苦役的日子,本该感谢神,但因行路艰难,竟怨言神和摩西,遂使百姓被蛇所咬,多人倒毙。而当幸存者悔改认罪,请求摩西为之代祷时,真神就开恩怜悯,吩咐摩西取铜蛇高挂于杆子上,凡人遭火蛇噬咬,只要相信神的救法,一望铜蛇,即得活命(参民二十一4~9),主耶稣说他自己必照样被举起来——被钉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参约三15)。故此,凡悔改认罪归向真神,信靠神独生子主耶稣基督十架救恩的人,必蒙圣灵重生、进入神的国度、得永生,并且都必得救。至于死在罪恶过犯中的人,如何能悔改归正?如何会信靠耶稣?圣灵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为何?则容后再述。

    当圣灵重生了一个人,遂使他得以进入「神的国」,此亦「得救」的另一种说法。主耶稣在地上传道三年半的主题乃是「神国」(或「天国」。二者定同义词,请参文末的「附注」。「神国」的意义是神作王统管之情境与范围,以及神统管人所带来之生活与福分等。「进神国」是指在撒但权下的世人,重新回到神统管下的生活和福分之中。

    广义而言,神的国度是从永恒到永恒的。神是天地万有之创造主宰,自然是统管宇宙万物的君王,而且他的王权是无处不在的。但从狭义来说,由于撒但的背叛以及亚当的忤逆,世人不但从此与神的国度无分,更是活在撒但的辖制之下,死在罪恶过犯之中(参弗二1、2)。主耶稣降世,是要把世人从撒但权下救拔出来,再回归到神统冶之下生活,重新享受神统管下的福分。因此,主耶稣不断地传讲神国的福音,呼召世人悔改跟从他。

    那么神如何才能重返人心作王呢?答案是:只要人接待神所膏立的君王(基督耶稣)到心中作个人的王、一心信服这位死在十字架为人赎罪的真神爱子、永世君王(参太二十七37、54),又是复活升天、坐在父神右边、统管万有的荣耀主宰(参徒二32~36);如此,就能成为一名「进神国」或言「重生得救」的人了。简而言之,「进神国」与「得救」是同义词;二者的意义都是人向神悔改认罪,信靠神子主耶稣基督并他十字架的救恩,且甘愿一生跟从他的脚步。

    信徒就是门徒

    得救的人被称作基督的「信徒」,或称为基督的「门徒」,二者是相同的;不是先做信徒,以后才进步成为门徒。当一个人信靠主耶稣基督作为他的信徒,也就是愿意跟随他行走天路而开始作他的门徒。「信徒」乃要一生相信主,且不断地在信心生活上进步,而「门徒」(或作「学徒、门生、学生」)也要一生跟随主,且不断地遵行主旨,在学效主模样上成长。信徒或门徒都是愿意尊主为大、信服主为王;同时也肯不断地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又存爱主胜过一切的心志,来跟从主耶稣。故此,「信徒」就是「门徒」,也就是「基督徒」(参徒十一26)。

    有些经文容易引起误解,而导致「门徒」高超于「信徒」的说法。例如主耶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26、27、33)其实,这些经文的意思是世人应当「信从」耶稣为宇宙的主,为万王之王。世人若真认识耶稣是三位一体真神之永恒圣子,是道成肉身之神,是创造并统管万物之主宰,又是舍命救人的慈爱救主,那么「信从」他的人,能够不爱他胜过一切的人或事物吗?能够不尊荣他超越世上一切所有的东西吗?当有冲突的时候,能够不为他而撇下一切所有的吗?又当自己的意思与他的意思有矛盾时,能够不舍弃自己的意思,把自己置于死地(即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而遵照他的意思吗?故这些经文乃是说明世人真正「信服」耶稣为主为王的心态,是真正委身于耶稣的信心表现。并不是都要把房地产送人(那岂不是去害别人),把存款股票丢入垃圾筒后,才能由「信徒」升级为门徒。

    另外一面,也有把「信靠」耶稣误解成不必委身于耶稣的廉价救法,而导致「信徒」低劣于「门徒」的偏差。其实圣经中所讲论之「得救的信」,是真正委身于耶稣为主、为救主、为王的「信」。在《约翰福音》中共用了九十八次「信」这个字,全都是动词,表达着「信者」与「被信者」之间活泼动态之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其中有三十六次是「信入」的用法(希腊文之介词是「进入」,这是很特殊的用法,中文勉强译为「信入」,含义是「委身地信服」,如约三16、18)。故真正的「信」耶稣是「信入」耶稣,是委身地信服于主耶稣。正如多马在几经周折之后所表达的「信」:「我的主,我的神。」(约二十28)故「信徒」就是门徒,都是要委身地信服于主耶稣的人。

    再由保罗的讲论来看,基督徒因信称义的「信」,就是效法亚伯拉罕的「信」(参罗四6~24)。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因此,他信心的表现乃是全然委身于神及神的应许。真实的信心必产生委身的心态与相关的行为。这才是神所赐的信心(参弗二8)。当某些偏差的基督徒,把信心当成廉价救法的头脑知识之后,雅各不得不强调:「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雅二20)亚伯拉罕的信心是必然由行为伴随的(参雅二1~24)。的确,只有头脑知识的信心是「连魔鬼也信,却是战惊」的信(参雅二19),那不是「得救的信」、不是真正「信徒」的信。真信徒的「信」是亚伯拉罕的「信」,是「信入」的信,是「委身于耶稣的信」。故「信徒」就是「门徒」,就是愿意委身跟随主耶稣基督的人。

    如此说来,真正信靠耶稣为主、为王、为救主的人,必定是真心跟从耶稣,愿意顺服他旨意、学效他榜样的人。当然,信心生活的进步或效主模样之成长,都是逐日渐进的过程,且都有越加进深的功课。「初信的信徒」或称「新进的门徒」,必须经过细心的培育和长期的训练,才能有所长进成为「老练的信徒」或「成熟的门徒」。正如「学生」有小学、中学、大学之分;「信徒」也有初信、小信、坚信之别。故不是「门徒」高超过「信徒」,也不是基督徒要先作「信徒」一段时日,尔后通过门徒训练课程之造就,方可提升成为「门徒」。事实上,凡「得救的人」都是主的「信徒」、主的「门徒」,或称为「基督徒」,并要持续接受不同层面的装备和训练而成长、成熟。故主耶稣在升天前强调:「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十六16)又宣告其大使命:「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二十八19、20)

    称义与和好

    使徒保罗论到「得救」则多用罗马法庭的术语,如「称义」与「和好」等。「称义」是经过适当的补赎,罪犯被宣判无罪,导致诉讼两造达到「和好」之境界。保罗强调「世人都犯了罪……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罗三23~25)此外也说到,「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罗五1)

    世人都是罪人,基督徒不但是蒙恩的罪人,更是被称为义的「义人」。「称义」是指人相信基督十架救赎,蒙受了神赏赐之「基督的义」,而得以跟神恢复正当的关系。这义的关系是真实存在的,是与神重修旧好,是从与神敌对的仇人转变为与神亲近的儿女之关系。故就地位而言,基督徒确实是蒙恩的「义人」。当然,基督徒必须继续活出「义的生活」以荣神益人。第二课将针对「成义」(或言「成圣」)的过程详加说明。

    再说到「和好」,就更让人禁不住惊叹神恩之浩大——神主动完成「和好」的大功,且劝说世人与他和好!其实不是神对不起人,乃是人对不起神。人原本应该设法主动寻求跟神和好,怎反倒是由神主动呢?感谢神!神不但主动显出了他极其宽宏大量、慈悲怜悯的心肠,更让人体会到那真正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恩典。神的慈爱既是如此长阔高深,世人若轻忽这伟大的救恩,怕是如何能逃罪呢?(参来二3)

    人如何能得救?

    人当如何才不辜负这伟大的救恩呢?答案在于:只要口里承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耶稣从死里复活、求告主名,就必得救(参罗十9~13)。获得救恩的重点,就是向神悔改认罪并信靠主耶稣基督(参徒二十21)!至于世人如何能作到悔改信主呢?使徒保罗说:「若不是圣灵感动,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主耶稣也说:「圣灵来,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十六8)事实上,感动人悔改信主乃是圣灵奇妙的工作。

    圣灵能在人身上感动作工,确实极为奥秘。保罗提出了事实的关键,那就是:「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十17)故此,基督徒当聚焦于:有否积极去传讲福音、传扬基督的话?有否关心世人都能听到福音?而并不在于争辩世人何以会产生信心——是先重生尔后相信?或先相信尔后重生?其实,从圣经所归纳出来的真理乃是:先传道尔后才能听道;先听道尔后才能信道;先信道尔后才会求告;先求告尔后必然得救。基督徒啊!赶紧努力传福音,让世人都听到基督的话,其余则让神来作大工、行奇事吧!

    当人听到福音受圣灵感动,且真诚地向神悔改认罪、信靠神子主耶稣基督并他的十架救恩,求告主的拯救,则圣灵重生就发生了!于此同时因信称义、与神和好并成为神儿女的福分必伴随而来。当神的救恩临到,使人有分于永生之中,就是「得救」了。人得救乃源自神白白的恩典!感谢赞美主。不过「得救」只是基督徒的起步,前面要走的路还甚遥远。

    得救之后的恩典

    神所预备的属灵恩典极其丰富。主耶稣不但要人得生命,且要人得的更丰盛(参约十10)。主不但要洗清信徒一切的罪恶,还要拯救信徒不再犯罪(参罗六6、7)。圣灵不但使人重生、称义,更要教人活出「义的生活」,以至于「成义」、「成圣」(参罗六16、19,八4,十五16),并且「得荣耀」。感谢神,他既要信徒今生能活出他儿子的荣耀形象(参罗八28~30),又要将他在永恒中统管万有的荣耀与我们分享(参罗八17~25)。以下两课将分别说明「成圣」与「得荣耀」的真理。

    问题研讨

    一、说明圣经中「得救」、「重生」、「得永生」、「称义」、「与神和好」各用词之意义,互相关联,以及达到之途径。

    二、「摩西举蛇」(约三15)的典故,有何意义?

    三、「进神的国」是何意义?与「得救」有何关联?

    四、为何「进天国」与「进神国」是相同的?

    五、何以说「信徒」就是「门徒」?

    

一。信仰篇/黄子嘉 第2 课 成圣

    经文:罗六19,六16,六1~11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神大能的拯救不但使人因信服基督而称义,也使信徒因顺从圣灵而得以「成义」(参六16,八4),或言「成圣」(参六19,十五16)。如此,基督徒不但享有随着「称义」而得之「地位上的成圣」,也可享受实际「不再犯罪」之「生活上的成圣」。这正是神大能福音拯救世人之目的。

    当罪人接受基督的救赎,罪即得到赦免,被称为义,又能与神和好,并蒙神赏赐圣灵在心中而有新生命(参三24~26,五5、18)。在正常情况下,圣灵会带领基督徒过成圣的生活,可惜有些基督徒并不随从圣灵的引导,以致虽与神有了「义的关系」,却没能够活出「义的生活」。换言之,就是没有成义、没有成圣。甚至有人以为,反正耶稣宝血己洗清了我的罪,我如果再犯罪,他就再洗净;我若多犯罪,他就多洗净。而我们多犯罪岂不把神的恩典更多彰显出来吗?犯罪岂不更有功劳吗?当年,就有人如此质疑说:「这样说来,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