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中日益提携共同防御欧西列强之侵略,令我东洋为东洋人之东洋,亚洲为亚洲人之亚洲……”

中年人写好了信,自己又反复仔细的看了几遍,然后取过一个信封装好,在做完这一切之后,中年人又沉思了一会儿,对恭谨地跪坐在一旁的日本少女吩咐了几句,少女点了点头,起身离开了,不一会儿,少女和一个一身黑色学生装的青年人回来了,中年人将信交给了他,又嘱咐了几句,青年人郑重地接过了信,转身出门而去。

1915年6月10日,日本内阁通过了决议,决定继续向中国增兵。

1915年6月17日,山东,莱芜。

被两名辫子兵抬在滑杆上的张勋看着远处一辆辆用大型卡车拖曳着的重炮,惊讶地直起了身子,可能是他的动作牵动了腿上的伤口,他的嘴忍不住咧得大大的,但是却强忍住了没有出声。

而伴随在这些火炮身边的那些军装整肃的赣军官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不但和他麾下的那些辫子兵迥然不同,也和老北洋六镇的官兵完全不一样。

张勋在赣军士兵当中寻找着那位救了他一命的赣西镇守使,很快,他便看到了腰间挎着一把大号盒子炮正在和南洋第一师师长张孝准交谈的杨朔铭,立刻在滑杆上大喊大叫起来。

“杨老弟!杨老弟!”

杨朔铭和张孝准转过头,看到了滑杆上的张勋,不由得相视一笑。

“绍轩兄看上去气色不错,腿伤想来已无大碍。”杨朔铭笑着和张孝准一起向张勋走来,“绍轩兄腿伤不便,却硬撑着前来,真是好生过意不去啊!”

“杨老弟说哪里话来!这一次开的是打日本人的军事会议,我老张别说是走,就是爬也要爬来!”张勋用手把着滑杆就想要下地,但却被副官拦住了,“大帅,您还是……”

“绍轩兄不必劳动,”杨朔铭来到张勋面前,拍了拍他的手,“一会儿这会议,还得烦劳绍轩兄主持呢。”

“我主持个屁!这些天就你打了胜仗,理应是你来主持!”张勋看到了不远处应该也是刚刚到达的第三师师长曹锟和第五师师长傅孝安,大声说道。

听了张勋的话,张孝准呵一笑,说道:“辫帅都发话了,瀚之你就别客气了。”

杨朔铭笑了笑,转过头看了看曹锟和傅孝安,傅孝安看到他们三个,立刻走了过来,而和他一起来的曹锟却并没有跟过来。

曹锟来到了一辆美制的载重卡车旁,看着车后拖带的巨炮,他不动声色的伸出手抚摸着炮身,象是赞许似的微微点了点头。

“人既然都到齐了,那就赶快开会吧!你杨老弟说怎么打就行了!我老张肯定没二话!”张勋看到曹锟磨磨蹭蹭的样子,有些不满地说道。

“老子带兵这么多年,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呢!这一次要狠狠的报这一箭之仇!”张勋恶狠狠地挥动了一下拳头,大声吼道。

曹锟听到了张勋的话,不由得微微一笑,他跟着傅孝安来到了杨朔铭等人的面前,冲几位将军拱了拱手,然后对张勋说道:“兄弟率兵来迟,未能帮上武卫前军和赣军兄弟的忙,在这里告罪了。”他接着转过头,诚恳地对杨朔铭说道,“杨老弟首战便歼灭日寇7000余人,兄弟不胜钦佩之至,此次联合作战,当唯杨老弟马首是瞻。”

“仲珊兄太客气了。”杨朔铭一边微笑着说着,一边带着大家来到了他的指挥部。

一进入杨朔铭的指挥部,曹锟的目光便落到了桌子上的巨幅地图前,他看着这幅地图,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忍不住和身边的一位旅长对望了一眼。

那位旅长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图,也是吃惊不已。

杨朔铭看着曹锟和他的手下爱将——第三师第六旅旅长吴佩孚那吃惊的样子,揉了揉有些微微发酸的手腕,心里不由得暗暗好笑。

曹锟和吴佩孚当然想不到,这幅如此精确详尽的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杨老弟这一次的目标,难道是胶济铁路?”张勋看着地图问道。

“不错。”杨朔铭点了点头,“就是胶济铁路。”

此时的杨朔铭,看着站满屋内的一群北洋宿将,没有任何开场白和客套,而是开门见山直接将话题转到了作战计划上来。

“这一次咱们的目标,就是潍县、青州和淄博这三个地方。”杨朔铭说道,“如果说胶济铁路是一条毒蛇,咱们这一次打蛇,就要打在七寸上。”

“瀚之老弟的意思,是想要将胶济铁路完全切断。使济南日军和青岛日军失去联系。”张孝准看着地图,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方案好是好,不过是不是急了些?目前我军缺乏攻坚作战经验,而日军刚刚吃了大亏,防守势必会加强,一旦强攻不成,挫动锋锐,不免全局动摇啊。”

“不错,咱们来山东的这些兵马当中,以杨老弟的赣军武器装备最为精良,刚才那十八公厘重炮,泰西诸国也是少有,”曹锟说道,“而论单兵之作战素质,也以赣军为高,我等北洋旧军无法相比,骤攻坚城,怕是难以象赣军一样奏功啊。”

听了曹锟的话,杨朔铭在肚子里暗暗骂了一句“你曹三傻子其实一点儿也不傻”,刚想说话,傅孝安却在一旁冷不防开口了。

“日军在此三地并未构筑堑壕工事,驻兵也并不多,仲珊兄若有难处,我第五镇愿打头阵。”((m)無彈窗閱讀)

 第七十一章 又见弹雨

由于有了一个真正的重炮旅,配备的又是杨朔铭给的新式180毫米重炮,本来对署理第五师信心不足的傅孝安现在的底气要比以前壮得多,他可能是不满拥有第三师精锐人马的曹锟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因而才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在得知杨朔铭歼灭了7000多日寇之后,连日来败绩不断的中队士气为之一振,和取胜的赣军一样拥有180毫米重炮的第五师官兵也跃跃欲试,想要建立同样的功勋,而傅孝安之所以说想要打头阵,也是想试试自身的战力和摸摸日军的底。

对于中队来说,需要在战争中学习的东西很多。

听了傅孝安略带激将意思的话,曹锟呵一笑,说道:“傅老弟见外了,第五镇的弟兄走得路远,比较疲乏,打头阵的事,还是交给我们第三镇好了。”

“还是听听杨老弟的意见吧。”坐在椅子上的张勋突然说道,“这些日子,就杨老弟打的这一仗还算象样。”

听了张勋的话,吴佩孚的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之色,他刚想发作,但看到曹锟仍然面不改色的在那里微笑着,竟然还冲张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张勋的意思,他强忍住了怒气,没有说什么,而是将目光转向杨朔铭,等待着他的讲话。

“在山东日军本来相对我军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其过于蔑视我军,进展过速,结果战线拉得过长,目前在胶济铁路沿线,日军兵力分布杂乱,其前方重兵多集中于济南一带。”杨朔铭指着地图说道,“后方日军主力则集中于青岛,淄博、青州及潍县日军兵力很少,我军正好可以集中兵力,切断其前后方的联系,济南日军连续作战,弹药补给肯定不足,一旦后路被我军切断,将不战自乱,我军可趁时聚而歼之,然后集中兵力,夺回青岛。”

“夺回青岛?”听了杨朔铭的话,屋子里的北洋宿将们无不大吃一惊。

“青岛被外国占据多年,该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杨朔铭看着面面相觑的北洋众将,点了点头,“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切断胶济铁路,使日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在最短的时间里聚歼济南日军。”

“最短的时间?”吴佩孚看着杨朔铭问道。

“是,最短的时间。”杨朔铭说道,“因为我们的时间不会很多,日本有海军之利,此次山东作战失利,必会从国内调兵前来,由海军军掩护,于胶东半岛沿海处登陆,我军必须要趁其援军到来之前尽快行动,否则日军援军一到,以后的仗就难打了。”

听了杨朔铭的话,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前景,其实都感到非常的暗淡。

中国和日本之间实力的差距,没有比他们这些军人知道得更清楚的了。

“我们的主要作战目的,不光是为了守住山东,而是争取在山东这片战场上,尽可能多的消灭日军,最大限度的削弱日军进攻我国本土的力量,让日本人意识到他们不可能占领我国,从而迫使其回到谈判桌上来,以对我国最有利的条件结束战争。”杨朔铭接着说道,“咱们只有把日本人打狠打痛了,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才会知难而退,不然的话,我中华在日本面前,永无出头之日。”

“那咱们就好好的打,让日本人尝尝咱们的厉害吧!”吴佩孚看着众将,大声说道,“哪怕这场战争咱们最后打败了,也不能让日本人小看了咱们中国人!”

听了吴佩孚的话,一些旅长们纷纷跟着吼叫起来,杨朔铭看着这位在后世的教科书里因屠杀京汉铁路工人而恶名昭著的北洋军阀,以及同样因复辟而身后骂声不断的“辫帅”张勋,在心里暗暗叹息了一声。

也许是自己受后世“主流”历史观的影响太深,对这个时代的历史人物,或多或少的都存有一定的偏见,对他们的言行,总是本能的愿意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摩,但到现在为止,他所看到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有骨气有血性的中国人。

现在,自己将和这些人一道并肩作战,去抗击野蛮的日本侵略者!

杨朔铭收回了自己的思绪,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眼前的军事会议上来,他看了看眼中闪过的地图和数据,开始和北洋众将们说起了关于战斗的一些细节问题来。

1915年6月21日,青州城郊。

此时天色已经接近黄昏,但日军的阵地上,却仍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大群大群的日本士兵从交通壕涌向前线的简易堑壕,在这些浅浅的堑壕里,还有一些日本士兵在用力的挖掘着,一派大战即将到来的气氛。

“我们的司令官真会制定计划,”第二十九旅团滨松联队第二大队的山本大佐拍了拍挂在胸前的勋章上的灰,向身边的静冈联队长发着牢骚,“为什么不让近卫旅团的人来这里执行防守任务?”

“那帮东京来的公子哥儿,其实就是摆设。”静冈轻蔑地冷笑了一声,“他们来青岛,本来也不是为了打仗的。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走过场。”

“可现在他们还好好的待在青岛城里,还有海军的保护,而我们却要在这里,用我们的脑袋去承受中国人的炮火。”山本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就是东京人和仙台人的区别?”

“真正能够为帝国的光荣而战斗的,是你和我,还有他们。”静冈听出了山本话语里的异样,鼓励的话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再说了,中国人的炮火,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但山田少将却阵亡了。”山本懊丧地说道,“据第二十四旅团逃回来的人说,他们的炮火竟然被中国人的重炮压制住了,你想想看,中国人使用了多少大炮来攻击我们?而东京到现在还认为我们能够轻松的打到北京!”

“我们面对的是中队的主力,”静冈试图给山本打气,“别忘了,我们轻而易举的就攻克了奉天,现在正向北京逼近。”

“听说他们打得也并不顺手,”山本说道,“中国人最为优秀的将军蔡锷现在就挡在他们的面前,好象他们现在已经无法继续前进了。”

“蔡锷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静冈点了点头,但马上又纠正了山本的说法,“但即使是他,也阻止不了帝队向北京推进,这一次帝队进攻的停滞,完全是因为雨季突然到来的关系。”

在奉天方向,日军的进攻一度非常顺利,奉天、辽阳、锦州等重镇相继被日军攻陷,中队节节败退,但在进入6月下旬以后,东北地区突然连降暴雨,很多地方成为了一片泽国,连日的大雨迫使日军停止了前进,而中队在这样的天气里也无法阻击日军。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停止了相互攻击,东北战场现在实际上已经处于停战状态。

“真希望我们这里也下几场大雨。”山本看着周围象蚂蚁一样忙碌的日本士兵,无奈地说道,“神尾将军不知怎么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我们向中队发动反击!而且是要命的夜间袭击!还没有炮火支援!这不是要我们白白去送死吗?”

“我刚才说过,中国人的炮火没有那么可怕。据我们的谍报人员说的,他们的重炮并不多,炮弹也很少,在此之前的战斗中,他们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炮弹,而且根本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你知道,中国人的炮弹很多都是买来的,他们无法象我们一样,自己生产出足够多的优质炮弹,现在我们的海军已经封锁了中国的海面,中国人已经无法从外界得到炮弹了。”静冈说道,“你难道没看见,中国人这些天除了只派一些散兵游寇对我们进行骚扰之外,根本就没有大的行动。神尾将军正是基于这一点,才做出了夜袭的决断的。”

“但愿他是对的。”山本叹息道。

“我相信,从今天晚上开始,中国人就会有大苦头吃了。”静冈望着渐渐落山的夕阳,点燃了一根纸烟,此时的他,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在他的脸上和嘴里,却并没有表现出来。

很快,静冈的预感便得到了证实,就在他刚刚将纸烟抽尽的时候,还没有等到他将烟头掐灭,伴随着远处升腾起的道道灿烂的红霞,一发中国人射来的大口径炮弹仿佛流星一般的从天空中砸了下来,落在了静冈和山本身边爆炸,将他们两人几乎同时炸成了碎肉。

中队的第一轮炮击就这样开始了,从天而降的密集弹雨带着刺耳的呼啸,砸进了挤满日军士兵的堑壕里。

一开始是惊恐万状的嚎叫,紧接着变成了凄惨痛苦的嘶鸣,然后是悲哀绝望的狂吠,最后是幸存者的惨号和呻吟。((m)無彈窗閱讀)

 第七十二章 夜袭青州

在这一刻,日本人才发现,原来他们和他们一直瞧不起的中国人一样,也可以迅速的变成血肉模糊的尸体;在钢铁构成的弹雨横扫之下,他们也是那样的脆弱,那么容易死亡;面对强悍的敌人,他们也一样的可以轻易的被屠戮。 /

在计议已定之后,中队便分头对日军开始了行动。北洋第五师在做好了攻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