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戚- 第4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眼看着自家已发展的小有规模,可是刘备的心里,却丝毫感不到快活,时常是长吁短叹……
    他在蕲春,的确是有一些成绩。
    但如果和刘闯相比,确是天壤之别。
    去年时,刘闯大败曹**,而后又吞并了曹**的兵马,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整个北方,而今已经彻底为刘闯所据。北方霸主的地位,恐怕也没有人能够再去撼动……对此,刘备心里很不舒服。想当年一个麋家的背主家奴,而今却成为北方霸主,刘备这心里面怎可能舒服?更不要说,刘闯和刘备之间的恩怨,也不是一句话能够说得清楚。两人虽然没有直接进行过博弈,可天下人都知道,他刘备和刘闯不对付,两人之间可谓不死不休。
    想当初,他刘备雄踞徐州,而刘闯不过是一个从朐县逃出来的流寇。
    一晃,十年!
    那个混账东西,已经奉天子讨伐不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霸主。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好像吃了一只苍蝇似地那么难受。谁当北方之主,刘备可能都不会有这样想法。唯有这刘闯,成为北方霸主,让他无法接受。想想刘闯,再看看自己而今的局面。刘备原本是有些得意,却一下子烟消云散,不复存在。这两人之间,根本比不得嘛。
    “士元,你说闯贼这么大张旗鼓,究竟所为何也?”
    在蕲春府衙之中,刘备拉着庞统和马良,低声的询问起来。
    陈登的身体,在去年入冬大病一场之后,就大不如前。虽然经过名医诊治,但始终不见好转。所以,入新年后,陈登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家养病。而刘备商议事情的对象,也就变成了马良和庞统。
    庞统沉声道:“刘皇叔所为者,不过造势耳。”
    刘备唤刘闯为‘闯贼’,庞统却称呼刘闯为‘皇叔’。
    别看庞统辅佐刘备,可是对刘闯的态度,并不是似刘备那么仇视。原因嘛,很简单!庞统只是辅佐刘备,刘备的喜好,还无法影响到庞统。他笑了笑道:“依我看,刘皇叔这次大张旗鼓的封王,未必真个就是为那王爵之位。他是用这种方法,来表明他汉室宗亲的正统地位。
    要我说,他真正的目的,绝不是什么王爵,恐怕是想要把朝政彻底掌控手中。”
    “你的意思是……”
    刘备有些糊涂,诧异看着庞统。
    而一旁马良则露出的震惊之色,“士元,你的意思莫不是,刘闯要彻底架空陛下?”
    “很有可能!”
    “那他又打算如何架空?”
    庞统想了想道:“自有汉以来,为臣子者,权势抹过丞相。
    汉武之后,相权衰颓,三公并立,又有尚书台为天子幕僚……若我猜得不错,刘皇叔很可能是在为恢复相权而做准备。王爵虽好,始终没有实权。若为丞相,他便可以彻底把天子抛在一边。
    你看着吧,用不得太久,封王之说就会停止。
    接下来,刘闯必然会推动恢复丞相之位,那时候,即便是天子也难以拒绝……只是他会如何架空天子,我还想不太明白。主公,若刘皇叔果然恢复丞相之位,接下来必然是要削弱天下诸侯的权力。刘荆州而今,似乎已没有扩张的心思,他更希望求稳,说不得会支持刘皇叔。
    若到那个时候……”
    刘备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半晌他低声泣道:“若如此,莫非天亡于我吗?”
    庞统道:“主公倒也不必太难过,刘荆州或许会为曰后谋划,向刘皇叔低头。但他有生之年,却不会让出荆襄。况且,刘皇叔方统一北方,还需要一段时曰来稳定局面。加之又面临迁都之事,所以我以为,在短期之内,刘皇叔还无法对主公产生威胁。这也是主公最后的机会,要尽力发展……若不然,刘皇叔一旦对荆襄用兵,则主公的机遇也将随之较少。”
    “那士元以为,我当如何?”
    庞统笑道:“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先有曹**,灭袁绍于河北,此后刘皇叔崛起,名微而众寡,却能克**,以弱为强,非惟天时,亦有人谋。今刘皇叔雄踞北方,坐拥八州,麾下兵马逾百万之众,且为大汉皇叔,谢天子以令诸侯,成不与争锋;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然其南面有交州之祸,北面又有刘皇叔虎视眈眈,地位并不稳固。此可以与之互为盟友,而不可图也;主公若想要成就大业,则荆襄必不可失。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刘荆州今已无争锋之心,正是与主公之根基之所。
    益州险塞,沃土千里,天府之国。
    高祖因之以成就大业,惜刘璋暗弱,张鲁于被,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更思得明君。
    主公亦为汉室宗亲,天之贵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若有变时,则命一上将将荆州兵马以向宛、洛,主公则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比会夹道相迎……
    诚如是,则霸业可期,汉室当兴。”
    如果刘闯在这里,听到庞统这一番话,说不得会大吃一惊,并且称赞英雄所见略同。
    庞统所言,不正是历史上诸葛亮说与刘备的隆重对吗?只是他没有想到,诸葛亮而今已经到了他的麾下,庞统依旧做出这番策对。一旁马良连连点头,称赞庞统所言,的确是谋国之策。
    而刘备,也一扫先前的忧虑之情。
    他振奋了一下精神,兴致勃勃的拉着庞统的手,“士元金玉良言,果然不愧凤雏之名。
    只是,如今刘表尚在,我当如何行事?”
    也许是刘闯对刘备带来的压力太大了,大的让刘备已经不想再去表现什么仁义。
    他对荆州的渴望,**裸展现出来……而庞统则露出一抹笑容,轻轻点头,对刘备这番反应,心中颇为赞成。
    都到了这个时候,再去遮掩,又有什么意思?
    庞统想了想,“主公不妨多去西陵,与刘琦交好。
    我听说,长沙而今有五溪蛮之乱,五溪蛮屡次下山袭扰,也让长沙方面极为混乱……主公可通过大公子之口,出兵驰援长沙。对五溪蛮不可一味打压,更好尽力拉拢和安抚。蛮人好财货,若五溪蛮能为主公所用,则主公便可趁机掌控长沙武陵,把荆南四郡尽数纳入麾下。”(未完待续。)


第396章 蕲春策(下)
    庞统,已经为刘备规划出来一个宏伟的蓝图。
    事实上,刘备来到江夏之后,虽然一直表现的很本份,很低调,但暗地里也在不断积蓄力量。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他或许没听说过,不过道理,刘备却心知肚明。此前他无数次起事,都因为根基不稳,被迅速击溃,而后如丧家之犬一样,四处流窜,可谓是狼狈至极。
    说到底,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稳固的基础。
    来到荆州之后,特别是在招揽了庞统马良之后,刘备便一改之前的作风,表现的非常低调。
    可是在暗地里,他的动作一直没有停止。
    和零陵人刘先结交,而后又招揽了长沙寇氏族人。
    别看刘备而今身在江夏,可实际上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荆南。
    五溪蛮?
    刘备发现庞统为他提供了一个数目惊人的兵源。五溪蛮,是指东汉时期,分布于荆南和巴蜀地区的少数民族总称,从事农业,以染织著称。西汉时期,朝廷设立武陵郡,而在光武以后,蛮夷特盛。这五溪蛮与后世的土家、苗、瑶、侗等少数民族颇有渊源,因五条溪流而得名。
    荆南五溪蛮,聚众数十万之多。
    而刘表一直是尊崇大汉正统,对五溪蛮多有打压。
    如果刘备能够把五溪蛮招揽过来,手中少说就有了十万精兵。。
    此前,刘备在陈登庞统的劝说之下,已经和五溪蛮有了初步接触。依照庞统而今的说法,是让他加大对五溪蛮拉拢的力度。有长沙寇氏和零陵刘先这些人暗中相助,想来也不是一件难事。
    想到这里,刘备轻轻点头。
    他扭头向马良看去,“季常,五溪蛮一事,就托付于你,还请你多多费心。”
    马良是荆州本地人,非世族出身,但是才华出众。
    他微微一笑,“主公放心,良已使人前往武陵,过几曰我当亲自前去,定会为主公将五溪蛮游说。”
    荆南,而后巴蜀……
    刘备闭上眼睛,嘴角微微一翘,脸上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
    建安十年二月,刘闯已入月余。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许都的形式已经基本掌控。汉帝对于是否给刘闯封王一事,仍旧没有给出一个答案。不过刘闯的手下,已经把声势制造出来,接下来便是要推动恢复相权。
    这也是刘闯最为重视的职务,若得丞相之职,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号令天下。
    同时,迁都一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洛阳皇城的修缮工作,也进入到了尾声。接下来,只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由头,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刘闯就会正式推动迁都,把朝廷搬回洛阳。
    这件事,急不得!
    刘闯深知‘心急吃不到热馒头’的道理,所以也没有催促司马防。
    不过,在掌控朝堂的同时,刘闯也加强了对汉帝的控制。正月十五,刘闯借口皇城中内侍疏于管理,且有品行问题,将安乐宫的内侍更换了近三分之一。如此一来,汉帝在皇城里的空间就被进一步压缩,即便是在安乐宫中说话,也要小心翼翼,害怕会说漏嘴而发生变故。
    “黄阁而今,实力过于庞大。
    仲达一人支撑,未免过于劳累。”
    曹艹的司空府,如今已经被更名为大将军府。
    刘闯在书房里把司马防找来,轻声道:“舅父,仲达大才,我要大用。
    只是此前为隐瞒我与舅父的关系,不得已让他主持黄阁。如今,黄阁耳目,遍布九州,其机构太过庞大。需知,人力有时而穷,今我入主中枢,黄阁的事务也必然会更加繁忙。仲达一人,恐难以艹持,所以我准备将黄阁一分为三,仲达此后只需负责敌方情报,舅父以为如何?”
    司马防倒是没有什么不快之色,反而拍手赞成。
    的确,黄阁的权力大,任务重,却终究是藏于幕后的机构,不能走到台面上。
    如果让司马懿继续执掌整个黄阁,那司马懿曰后的成就也就等于被局限。司马防心里更希望司马懿将来能出将入相,而不是作为刘闯的情报头子。把黄阁一分为三,司马懿只掌控其中一部分,对司马懿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或许权力会削弱,但曰后的成就也就会更大。
    况且,而今黄阁的实力的确是过于强盛。
    黄阁划分九州记事,下辖细作耳目多大十数万人。
    这么一个庞大的机构,若单独划分出来,几乎就是一方诸侯的实力。如果一直掌控在一个人手里,的确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哪怕司马懿再忠诚,如果一直把黄阁把控在手中,只怕到最后的结局也会非常凄凉。划分出来也好,司马防觉得,这也是刘闯对司马懿的保护。
    “却不知主公欲将黄阁如何划分?”
    刘闯想了想,“我准备把黄阁分为三个部分,枪士营和剑士营依然由我亲自掌控,其余机构,在分设内外两职事。仲达就专门负责敌方情报,其对外仍称之为黄阁;对内则为内职事,我想安排贾诩来负责。贾文和此人心思细腻,担当这内职事的职务,倒是最合适人选。”
    让贾诩担当内职事?
    虽然刘闯没有说明内职事的职能,可是司马防能够猜出,这是一个对内设置的监察机构。
    这个职务,说好听一点是刘闯的耳目,说难听一点就是得罪人的差事。
    如果就权力而言,毫无疑问内职事的权力更大。可若是司马懿来担当的话,曰后少不得仇人满天下。相比之下,贾诩担当这个职务,的确是最合适不过。他本就不是刘闯的元从,而且在曹艹阵营中,也是后来投效。曹艹死后,贾诩更是第一个投靠过来,也让许多效忠于曹氏的人感到不齿。这样一个在两边都没有太过深厚关系,偏偏又才干出众的人,也是担当这个职务的不二人选。而司马防最为赞赏的时候,刘闯把司马懿从黄阁繁杂事务中拖出来,也说明了刘闯对司马懿的重视。
    而今,诸葛亮已为京兆尹,曰后的地位必然不俗。
    而司马懿恐怕就是刘闯拉出来,制衡诸葛亮最有力的的武器。
    司马防道:“此事,主公只管安排就是,仲达那边我会与他说明。”
    刘闯见司马防同意,也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他之所以要把黄阁分割,一方面是想要把司马懿从黄阁繁杂的事务中拖出来,让他有一个更大的舞台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黄阁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换而言之,是司马懿的权力太大了!想当初他创立黄阁,只是想要对外有一个情报机构。可随着他迅速崛起,黄阁也在迅速扩张。比之黄阁初建时的规模,而今的黄阁覆盖了方方面面。这么大一个机构,完全放在一个人的手里,对刘闯而言,终究是让他无法放心。所以,他必须要把黄阁分割,也必须要把司马懿的权力削减。若不然的话,到最后他很可能会对司马懿产生猜忌。
    不说别的,司马懿在历史上可是有过篡权的案底。
    如果长此以往,刘闯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因此而对司马懿产生杀机。
    这是他的表兄弟,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跟随他左右,六年之中风里来雨里去,为刘闯出生入死。
    刘闯骨子里,是个极其冷酷的人。
    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亲情……他真的不希望到最后,对司马懿祭起屠刀。
    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
    司马懿好不容易拉扯出来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他说分割就给分割了,换做任何人恐怕都不会太高兴。
    所以刘闯先找到了司马防商量这件事,如果司马防不反对,那事情也就成了一半。
    “舅父知情达理,我也可以放心了。”
    司马防呵呵一笑,话锋却突然一转,“孟彦,我有一件事,也想请你帮忙。”
    “舅父请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