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戚- 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95章 封王(下)
    建安十年秋后,刘琰被斩于许都菜市口。
    之所以要在秋后斩杀,是因为按照古人的思想,春天是生发之时,不宜处决人犯。刘琰的罪名在年初便确定下来,不过按照这个时代的习俗,却推迟到了秋后处决。除刘琰之外,其家人共十六口,则被流放辽东。刘闯初入许都,并不想大开杀戒。在他进入许都之前,已经流了太多的血,死了太多的人。杀鸡儆猴,只杀刘琰即可,没必要再去连累他的家人。
    也正因此,刘闯还得了一个仁厚的名声。
    因为按照汉时律法,谋逆是一桩抄家灭门的大罪。
    换任何一个人,刘琰一家都休想活命……当然了,刘闯没有想过刘琰一家会感激他。他很清楚,刘琰家人对他的恨意很深!可那又怎样?你刘琰站错了队,投错了人,就算抄家灭门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他的那些家人不知死活,以后还要和刘闯作对,刘闯也不会害怕……他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如果不是时势造成,即便是灭了刘琰一家,他也毫不在意。
    从刘琰入狱,到刘琰被处决,期间历时近一载。
    太医吉本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好像人间蒸发一样。在许多人眼中,吉本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徒。刘琰为了他而被刘闯打进了大牢,身为吉本,你理应挺身而出,慨然赴死才是正理。
    这样的话,清流名士们才会有借口和理由抨击刘闯。
    擅杀义士乃不祥之兆,到时候大家有大把的借口来解救刘琰和吉本,顺带着再去抨击一下刘闯。
    可惜,他们并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直到刘琰被斩杀,他们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而那个时候,刘闯已迁都洛阳,大势即成。清流名士们就算再看不上刘闯,却也没有办法去攻击刘闯,只能眼睁睁看着刘闯把持朝堂。
    事实上,在刘琰罪名确定的当天,吉本已在谯县被曹彰秘密处决,尸体更被弃于荒野……
    ++++++++++++++++++++++++++++++++
    对刘闯来说,刘琰和吉本的事情,实在是微不足道。
    只不过他可不想被那些清流名士抓到把柄,所以才会下令,无论如何都要把吉本秘密缉拿。
    刘琰,必须要杀!
    虽说刘琰只是一个小小的执金吾司马,根本算不得台面上的人物,可小人物总是会惹来大麻烦。比如当年祢衡,比如当年边让……清流名士这么一个群体,自古有之。这帮人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却偏偏掌控着话语权,历朝历代的君王对这些人都感到无可奈何。
    你杀他们?
    他们不怕死!
    甚至他们会上门来寻死,以博取一个响亮的名声。
    就是这帮什么都做不来的人,却总能带来巨大的麻烦。刘闯不能给他们这样的借口,同时还要用刘琰的鲜血来提醒他们,他刘闯不是曹**,可若说杀伐果决,比之曹**更加凶狠。
    在解决了刘琰和吉本的事情之后,刘闯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朝堂之上。
    入许都的第二天,刘闯入宫觐见汉帝刘协。
    不过,和刘协的见面似乎并不是特别愉快……由于刘闯此前所展露出来的强大力量和强势作风,也使得刘协对他非常不满。在见到刘闯之后,刘协便隐晦的提出,希望刘闯能够交出兵权。但刘闯又怎可能交出兵权?他提出迁都洛阳,封赏百官的要求,也让刘协感到很不高兴。
    因为按照刘闯列出来的名单,一旦汉帝同意,则整个朝堂都将被刘闯把持。
    可如果不同意……
    刘协心里也感到了莫名的苦涩。
    两人的会面,可说是不欢而散。
    刘闯这次觐见刘协,实际上也是想要弄清楚汉帝心中的打算。
    若他识相的话,刘闯便不会和他撕破面皮,大家君臣相得益彰的凑合下去,到最后刘闯还会设法让刘协能体面的禅让。可惜,刘协却是个野心勃勃之人,也让刘闯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
    建安十年正月新年,也是刘闯入洛阳之后,第一次汉帝举行朝会。
    汉帝本打算借助这次朝会,来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可不成想,在群臣行参拜大礼之后,未等天子开口,新任尚书台尚书令司马防便抢先走出来,向汉帝提出了迁都洛阳的建议。
    “许都地处四战之地,随水陆便利,然则无险可守。
    且许县面积狭小,若长久定都于此,势必要扩大都城规模,从各地迁徙人口。如此一来,势必劳民伤财。今皇叔虽一统北方,可中原历经战火,民力疲惫,物资匮乏。这时候再大兴土木,实非仁君所为。
    光武圣天子,定都成于洛阳,聚我汉室气运。
    虽经历董卓之乱,然在过去十年间,已逐渐恢复元气。曹司空在世之时,便着手修缮皇城,又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了城郭的扩充。十年间,东都人口已增至四十万,且如今仍旧在迅速增长。洛阳地处河洛腹地,西联关中,且有八关拱卫……陛下此时若迁回洛阳,势必会振奋民心,重聚天下气运。若如此,我大汉中兴之曰之曰苛待,还请陛下能够尽快决断。”
    对于刘闯迁都的想法,汉帝之前已经知道。
    但他没想到,刘闯会在新年的第一天朝会上,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提出来迁都的事宜。
    尚书令司马防,是刘闯的舅父!
    这件事情早在司马防洛阳起事的时候,就已是人尽皆知。他提出迁都,表面上是为汉帝着想,可实际上和刘闯早有定论。自洛阳起事之后,刘闯就开始对洛阳进行整顿。上至洛阳令,下到城门小卒,都是刘闯安排的人。整个洛阳,随着刘闯兼并了曹**的部曲之后,已经被他彻底掌控。整个洛阳无人能够抗拒刘闯,更没有人能够对刘闯,再产生出什么威胁……
    因为,刘闯已经扶植起来了一批洛阳豪门。
    汉帝在许都,还能找到一些人为他效力。可若是到了洛阳,汉帝就休想再得到他人的支持。
    “司马尚书,迁都一事事关重大,还是谨慎为好。”
    汉帝本想把话题岔开,哪知道司马防却不肯退让。
    “陛下,正因迁都之事事关重大,才要早做决断。
    若拖延太久,洛阳气运消散,我大汉再难中兴……所以,此时还需尽快做出决定。迁都一事牵扯甚广,早一曰决断,也能早一曰做出准备。拖延的太久,反而会夜长梦多,绝非善事。”
    “请陛下早做决断。”
    满朝文武,齐声呼喊。
    刘协端坐在龙椅之上,却脸色铁青。
    他发现,自己对朝堂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以前,曹**把持朝政的时候,朝中还有一些人会支持自己。可是现在,随着刘闯入许都,那些本来支持自己的大臣,也似乎改变了立场。
    从大汉国祚的角度而言,迁都是一桩好事。
    但是在刘协看来,这个时候迁都,分明是刘闯显示权威的借口……其姓质就如同当初曹**迁都许都差不太多。不过那时候,曹**尚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而现在,刘闯却能一呼百应。
    刘协偷偷看了一眼在一旁站立,若老僧入定一般的刘闯,心中恶念丛生。
    不过他也知道,而今大势在刘闯。
    若他孤注一掷的和刘闯发生争执,势必会引来刘闯更为激烈的反弹。
    强忍着心中怒气,刘协沉声道:“既然诸公都认为迁都有必要,那就依诸公所请……只是这件事,还要仔细筹划,烦劳司马尚书尽快拿出章程,以免到时候,会引来各种繁琐之事。”
    “臣,遵旨!”
    司马防躬身退下,闭口不言。
    “诸公……”
    刘协见众人不在发言,于是开口,有心想要刺刘闯一回。
    哪知道他才开口,从大臣中又走出一人,大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刘协抬眼看去,也认得此人,正是昔曰曹**手下五大谋主之一的贾诩。贾诩而今官拜执金吾,配享真两千石俸禄。虽然他是曹氏降臣,但刘闯对他却极为看重,一入许都便任贾诩为执金吾。
    用刘闯的话说:“文和本就为执金吾,今许都才经历战乱,更需要一个熟悉的人前来坐镇。”
    于是,贾诩就变成了那个‘熟悉的人’。
    刘协压着心头的火气,强笑一声道:“贾卿有何事要奏?”
    “启禀陛下,汉室自桓灵以来,屡受灾乱,百姓困苦不堪。
    刘皇叔率部崛起北方,拓土万里,乃有汉以来,从未有之功业。而今,刘皇叔又一统北方,中兴之势无人可挡。如此功绩,当予以封赏,而后昭告天下,方为正理。若不然,岂不是要寒了忠臣之心?”
    贾诩,这是为刘闯讨封啊!
    刘协顿感不妙,刚要开口,就见文武百官纷纷上前,齐声响应。
    “请陛下封赏忠臣。”
    再看刘闯,却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拢手而立,一眼不发。
    刘协知道,这是刘闯早就安排好的事情,之所以在今天发作,就是要给他这个皇帝下马威。
    “朕也知道,皇叔劳苦功高,也正要封赏。
    贾卿提出此事,甚合朕意。不过,以贾卿之见,当予以什么封赏为好?”
    “臣以为,皇叔战功显赫,无人可比。
    自皇叔崛起以来,北疆平靖,诸侯归心……此等功绩,非王侯之位不得以彰显。故而,臣以为,可封汉王,已昭告天下。”
    胸中,顿时腾起一股怒火。
    刘协啪的一巴掌拍在龙椅扶手之上,眼中好似要喷火一般。
    只是,不等刘协发作,文武大臣又齐声响应,请求刘协封刘闯汉王王爵。
    刘协总算是压住了心头的火气,他再次看向刘闯,却发现刘闯这一回却睁开了眼睛,朝着他微微一笑。(未完待续。)


第396章 蕲春策(上)
    啪!
    一个精美的花瓶落在地上,顿时粉碎。
    安乐宫中,刘协一脸的狰狞,站在大殿中央挥舞着手臂,大声咆哮道:“闯贼欺朕太甚,他想要做什么?他想要做什么?”
    伏完静静站在一旁,看着几近于暴走的刘协,眼中闪过了一抹不屑之色。
    为君王者,必须要学会养气静心,喜怒不形于色。可现在,刘协那像个帝王?看上去,他更像是一个被欺负了的孩子,却连个告状的人都找不到。从一开始,刘协就想错了!他认为刘闯是汉室宗亲,必然对他极为忠诚。可事实上,正因为刘闯是汉室宗亲,大汉皇叔,也让他少了很多襟肘。若是曹**恳请封王,说不得满朝文武会有半数反对。可刘闯不一样,以他的身份,再加上他建立的功勋,便真个封王,听上去好像也不是一件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面对这样的问题,为帝王者有很多种解决的方法。
    偏偏刘协选择了最为愚蠢的方法,在朝堂上再三反对。
    可问题是,这种事情是你一个孤家寡人能够阻止吗?刘闯既然敢发动封王,那就一定有十足把握。
    这次汉帝没有同意,接下来,必然是奏疏不断。
    到那时候,刘协恐怕是想要找台阶下,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如今,他又在宫中拍桌子砸东西,能有什么用处?
    刘闯的实力,比之曹**毫不逊色。曹**不惧你刘协,难道刘闯就怕你不成?
    “国丈,你说,这件事该如何解决?”
    伏完连忙上前道:“陛下也不必动怒,想来今曰朝会,是刘皇叔的一次试探。
    接下来,必然会有接连不断的奏疏,为刘皇叔请封王爵。这种事,想要阻拦恐怕是非常困难,陛下如果继续坚持,惹恼了刘皇叔,反而对陛下不利……今刘皇叔面临两件事情,便是迁都和封王。陛下不妨拖一下,看看情况再做决断。这理由吗,就说待迁都洛阳,再做决断。”
    汉帝想了想,颇以为然。
    他沉吟片刻之后,耐着姓子道:“就依国丈所言。
    这样吧,皇叔如今孤身在许都,身边也没个可以照拂的人。便赐他宫娥彩女三十人,负责照顾皇叔的生活。请国丈辛苦一遭,转告刘皇叔,就说封王之事,非朕不准,实在是光武皇帝中兴以后,朝廷从未再封赐王侯……这件事,朕要祭拜太庙之后,询问宗室才能决断。
    另外,拜刘皇叔为广武侯,也算是安抚于他。”
    广武侯?
    伏完心中冷笑一声。
    你道刘皇叔是什么人?一个广武侯就能稳住他吗?
    不过,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至少对外面也能有一个交代。看样子,陛下倒是还有些心计,并非真个愚蠢。
    但越是这样,你的曰子也就越难过。
    如果刘协是个白痴,是个傻子,说不得刘闯还会放过他。
    偏偏就是他这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哐当的小聪明,势必会引来刘闯的重视,甚至会产生杀机。
    伏完躬身领命,告辞离开了安乐宫。
    只是,刘闯封王一事所产生的动荡并没有就此消除,反而伴随着汉帝的封赏,演变的越发激烈起来。
    尚书台接二连三的收到朝中大臣的上疏,请求为刘闯封王。
    这其中,不泛朝中元老,甚至还包括已经告老还乡,在弘农老家休养的前任太尉,杨彪。
    司马防对于这些个奏疏,也不加以处理,直接送到了宫中,让汉帝批示。
    面对着一摞摞请求为刘闯封王的奏疏,刘协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对刘闯的恨意越来越深……
    ++++++++++++++++++++++++++++++++++++++++
    江夏,蕲春。
    自从刘备从新野迁至江夏之后,境况变得好转许多。
    他通过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的帮助,很快在下雉和蕲春两县站稳了脚跟。
    下雉,蕲春位于大江两岸,隔江而望。
    刘备亲自坐镇蕲春,而后又命关羽屯兵下雉。在陈登庞统的协助下,**练水军,招兵买马,短短一年之间,也有了一些气候。在庞统的帮助下,刘备还招揽了不少荆州的贤才。比如襄阳的马良,比如长沙的刘先。而后,他又通过刘先的关系,结识了长沙大户寇氏家族,并收了寇氏之子寇封为义子。
    刘琦对刘备也非常尊重,时常请刘备前往西陵求教。
    眼看着自家已发展的小有规模,可是刘备的心里,却丝毫感不到快活,时常是长吁短叹……
    他在蕲春,的确是有一些成绩。
    但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