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绵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斯道绵绵-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来包茶叶?这个南方人想将王掌柜急于出手的货物全包下来,看样子,他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儿。于是,乔大宝兴奋地连连说:“能行!一定能行!!”
魏师爷接着给乔大宝下套儿:“这次,我带了不少银子来。是正宗的‘喇嘛庙银’。我不准备再把银子带回去了,只好用这个交易。行么?”
乔大宝更加惊喜了。这年头,市面上流通的银块儿、银元泛滥,平色不足。平,当然就是银子的分量够不够。色,就是银子的成色,也就是它的含银量足不足。当下,唯有多伦诺尔本地流通的“喇嘛庙银”,成色十足,远近闻名。商家们宁愿压低一些价钱,也喜欢用“喇嘛庙银”交易。
“一点都没问题!”乔大宝急着说。
“但是??唉!”魏德财装出了一副似乎是有一些事难以启齿的样子。
“又咋了?你不是说要包了吗?价钱好商量!”乔大宝以为是价钱出了问题。
魏师爷说:“价钱不是个问题。我怕把货全包了,到草地那边碰到陶克陶胡马匪,货物被抢不说,连人再搭进去。”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敢打保票!”乔大宝说。
魏师爷又说:“咋不可能?听说前一段时间跑草地的被陶匪抢了货物,人也被煽了。”
“那是我们碰到的。这些商人,没事的时候乱嚼舌头,竟然传说成这种事儿!我见过陶匪,没有事儿的。”乔大宝说。
“你这么肯定?”
乔大宝脱口而出:“没错!他们挺直爽,不像官府告示里说的那般凶神恶煞的。碰到他们只要不反抗,也没事儿。我们商号的老伙计张金义大哥就曾经在那里干过。他也是蒙古人,和他们一样,可仁义了。”
啊!?天意德商号的伙计张金义竟然是蒙古人,而且还在陶克陶胡那里干过。魏德财见抓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把柄,得到了意外的收获,眼里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奸笑。
“那说说你大哥张金义的事儿吧?”魏德财说。
“好……不,那可不能说!这买卖跟他有啥关系?”
乔大宝见自己说走了嘴,又见这位“客商”急着追问张金义的事儿,多少有些警惕。
“我一个南方商人,你怕啥?说嘛!”
“不行,你到底是来做生意的,还是来聊天的?”
魏德财见这样也套不出乔大宝什么话来,话锋一转,便说:“好吧。你既然这么讲,那我回客栈考虑考虑,你等着我回话。咱俩处得不错,交个朋友吧。你是个小伙计,我把这么大的买卖交给你,你可别跟任何人说啊。我有个习惯,做买卖只跟一个人打交道。你一定要记住呦!”
“好的,好的!”乔大宝赶紧应承着。
这时,大宝充满了幻想:自己是个小伙计,自打母亲去世后,寄人篱下多年,然后被舅舅介绍到天意德商号。这一干就是十年,可还是个小伙计。别的伙计都已经入了身子股,或者成了顶三厘的伙计,除了拿薪水外还拿入股钱,一年的收入上百两银子。而自己,却只吃饭,不拿薪水,不许回家,一年只发冬夏两身衣服、两双鞋。每天除了干别的伙计一样的活计以外,还要沏茶倒水、提夜壶、伺候掌柜的饮食起居等等,干的比其他伙计多多了。就这样还是让他们瞧不起。这次要是把这笔大生意介绍成了,王大掌柜的一高兴,兴许将自己升为吃劳金(挣工资)或顶三厘(身子股)的伙计。那时,不仅自己的收入多了,也能回老家看看,还能让那些刚才取笑自己的伙计们瞧瞧……
魏德财见乔大宝不说话,脸上却泛着红光,知道自己话起了作用。于是,又嘱咐了一句:“你一个小伙计,要想在商号里出头,让别人瞧得起你,你就得严守秘密。要是把这消息泄露出去,我可就和别人谈了!”
“那一定!那一定!”乔大宝连声答应,生怕这到手的鸭子飞走了。
“那我先回去了。”魏德财说。
乔大宝问:“您住哪家客栈?”
魏师爷随口说了一个客栈的名字。然后结完帐,欢天喜地地回去找穆兴云报告去了。

在协台衙门里,穆兴云正搂着一个雏妓寻欢。这个雏妓是妓院新近从内地接来的,宛若出水芙蓉。为了获取守备大人的支持,妓院老板才将这个最好的雏妓孝敬给穆大人享用的。这个小女子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儿,她哭哭啼啼地央求穆兴云:“老爷,求、求求您了,放过我吧……”
足可以做她父亲的穆兴云奸笑着说:“小宝贝儿,别害怕,谁都会有第一次的。一回生二回熟嘛。来,小宝贝儿……”说完,他猛扑了上去。
这当口,魏师爷急匆匆地闯进了穆兴云的卧室。穆兴云作为协台衙门的守备,还没有哪个人敢胆子大到闯守备老爷的卧室。所以,穆兴云做这事儿,从不插门。魏师爷也是头一次。也许,他被这种兴奋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看见穆兴云的被窝里有什么青楼女子。
穆兴云见魏师爷搅了自己的好事,怒气冲冲地从那个女子身上下来,骂道:“你奔丧呐,也不挑个时辰!”
魏师爷也顾不得什么礼节,马上报告:“穆大人,好事儿呀!”
“好事儿?能有我这事儿好?”穆兴云不满地说。
“那是啊!我按照您的吩咐,每天到山西会馆一带,盯着王兰田这只肥羊。没想到碰到了他店里的小伙计乔大宝。我乔装南方客商和他谈生意,您猜这小子说啥?”
“有屁快放!没看我正忙着吗?”
魏师爷讨了个没趣。他戴上老花镜,这才看清穆兴云被窝里那个哆哆嗦嗦的青楼女子,知道了穆兴云刚才恼怒的原因。于是,直入话题,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乔大宝说他们店里的伙计张金义原来在陶克陶胡那里干过!”
“啥?此话当真?”
穆兴云顾不得被窝里的女子,光着身子从大木床上站了起来。对穆兴云来说,钱比色更重要。
魏师爷兴奋得像只公鸡般叫道:“是!没错的。这回,王兰田这小子可算是栽到咱们手里了。我们可以不折不扣地给他安上一个‘私通陶匪’的罪名。这小子现在正在抓紧时间处理货物。他的仓库我进去过,那茶叶堆得像小山一样,是只大肥羊。”
不过,魏师爷留了一手,没有把王兰田仓库里的那些各种各样的花瓶和古董告诉他,魏师爷太想得到它们了。
“你给我找找裤衩子!”穆兴云要下地,却怎么也找不着这东西。
魏师爷在床脚下摸索了一会儿,拣起裤衩递了过去。
“好!你办得不错。”
穆兴云边穿衣服,边赞许地拍了拍魏师爷的肩膀。两人走到外室,穆兴云接着说:“昨天,咱去拉了一车茶叶,目的就是敲打他一下。他要是聪明的话,赶紧送上一些银子,了却了这桩事儿。可这小子偏偏是个榆木脑袋,我看不砸就是不行。”
“就是嘛!区区一千两银子哪成呢?”
显然,魏德财从王兰田那儿出来,私藏了两千两。
“听说他想处理完货物就走,我们得赶快呀!”魏德财又说。
穆兴云说:“你多安排几个弟兄,抓紧时间盯着他。但不要急于求成,要等到王兰田把货物处理得差不多了的时候再出手。那时,他手里的银子多了,我们宰他也方便。没个三五千两银子,还想了却这事?他还想跑?没门!给我盯住了他。”
“一定,一定!”
说完,穆兴云又返回了内室,找那个女子寻欢去了。这小女子命苦,没赶上啥好年代,是不会有人来救她的。


  
第023:第六章:圣湖畔,陶克陶父子齐抗垦 '本章字数:4172 最新更新时间:20120601 00:00:00。0'
 
 


第六章:圣湖畔,陶克陶父子齐抗垦

陶克陶胡,这个世人众说纷纭的蒙古人出生在内蒙古哲里木盟。他在少年时代就以勇猛著称。清末,朝廷实行“官垦”,触动了普通蒙古人的利益。在诉求无望的情况下,陶克陶胡率领贫苦牧民揭竿而起,开始了转战东北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生涯。陶克陶胡被朝廷称为“蒙古巨寇”……

一、 横空出世

这一年是同治三年(1864年)春天 。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以南的查干淖尔草原,刚刚冒出芽的小草东生西窜着织结成一片片嫩绿色的地毯,将无垠的大地罩了个严严实实。在这地毯上,各种说不出名字的野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春天,深邃的天空蓝得像大海,片片白云犹如大海中的浪花。朝霞初升时,从兴安岭露出半个脸的太阳散发着柔和的红晕。不一会儿,东升的太阳从寂静的草原尽头喷薄而出,显得明净清澈。从山坡上树林缝隙间喷射出的那道道霞光如同刚刚冶炼出来的金子,就连舒展在太阳上面的朵朵白云也被它画上了金色细边。远处的群山重重叠叠,舒缓地伸向天际,苍凉中透出大莽原原始的本色。查干淖尔草原南部,圣洁的查干湖犹如大地母亲的乳汁,滋养着这片草原上的蒙古人。
在山脚下,一串相连的小泡子岸边,几座白色的蒙古包孤零零地散落在草原上,如同一个个被打翻的银碗倒扣在那里。蒙古包那洁白的毛毡在晨辉映照下闪烁出耀眼的光芒。这里就是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的塔奔塔虎古尔班?格日屯,汉语叫做三家子的地方。
在一座最大的蒙古包内,恩和?毕力格图老爷盘着腿坐在炉火旁边抽着闷烟。那烟袋上发出的火光在黑暗中一闪一闪的,同外面夺目的晨晖形成强烈反差。恩和老爷似乎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他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显得更加惆怅。恩和?毕力格图的祖上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当年,这个哈布图?哈萨尔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跟随哥哥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大蒙古帝国的建立立下过不朽功勋。他让对手们闻风丧胆,被蒙古人奉若神明,誉为“一代神弓” 。成吉思汗建国后分封诸侯,将郭尔罗斯草原封成他的属地。到了清朝崇德元年,哈布图?哈萨尔的后代??首领固穆随满清军队征战有功,被皇太极封为郭尔罗斯扎萨克辅国公,开创了他们这个家族新的历史纪元。随着这个家族人丁兴旺,被封者越来越多。作为哈萨尔直系后裔的恩和?毕力格图,如今仅被封为四等毫克台吉,也就是年俸禄四十两银子,按规定不能配备随丁的穷贵族。四十两银子,对于喜好穷极奢华、挥霍无度的蒙古贵族来说,算得上是杯水车薪。不管是扎萨克王爷也好,四等毫克台吉也罢,总也算是统治阶层,至少比普通蒙古人生活好得多了。这一点,他心满意足。可是,恩和?毕力格图最大的烦恼是没有儿子,这在蒙古贵族中间传为笑柄。如果有了一个勇武的,哪怕是胆小怕事的儿子,或许能为他们这个没落的家族增添一丝希望。也许是腾格里天神保佑,自己的妻子怀了孕。至于是不是儿子,产婆众说纷纭,连恩和老爷自己也没了主意。现在,自己的妻子正在小蒙古包内待产呢。
长时间静静地等待,这种等待是最为煎熬的,恩和老爷的旱烟也装了一锅又一锅。忽然,“哇??”地一声,从蒙古包外传了进来。恩和?毕力格图猛地一下站起身来。还没等他磕灭手中的烟袋,一个中年女子便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恩和老爷,快,夫人生了一个胖小子!”
“胖小子?你没看错?”恩和老爷怕听错了,连连发问。
“孩子生下来我就急忙去看,哪里会看错?老爷您不信自己去看看吧。快呀,快!”这个中年女子有些激动,显得语无伦次,仿佛恩和老爷不去,这个孩子就会变成女孩儿似的。
恩和?毕力格图当然更着急。他一把推开那个中年女子,急忙冲出门外。匆忙中,脑袋重重地撞在了低矮的门框上。他顾不上许多,出了自己的蒙古包便急忙跑向了那个生孩子的小蒙古包。小蒙古包前,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正在门前挂着什么。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把弓箭。蒙古人生产孩子后,如果生的是男孩,就在蒙古包门前挂一把弓箭,生女孩挂的则是红布条。
长生天,果真生的是个男孩!
恩和?毕力格图有些颤抖地走了进去。妻子巴应嘎面色惨白,昏睡在床上。看样子,她已经耗尽了全部力气。襁褓中,一个湿漉漉的婴儿躺在那里。恩和?毕力格图急于确认,他抱起婴儿往下身一看,果真有一个小肉把儿,乐的他合不拢嘴。
几个帮忙的女人七嘴八舌地说:“恭喜老爷喜得贵子!”
“恩和老爷,您可得请我们喝喜酒呀!”
“一定请,一定请……”恩和老爷乐呵呵地回答。
那个上了年纪的女人一边收拾那些助产物品,一边问道:“恩和老爷,您给男娃起个啥名子?”
“啥名字?我还没想好,等孩子满月再说吧。”
那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大概是亲属,她不无喜悦地说:“为啥要等到满月呢?我们咋称呼咱们的小台吉呀。”
恩和老爷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婴儿,他头也不抬地答道:“起名字是个大事,可不能随意去取。我要请咱这里最有名望的喇嘛为我的宝贝起个响亮的名字!”
 
三家子屯有一个喇嘛,叫莱青。早年,他在多伦诺尔汇宗寺主要学的就是占卜,灵验得很。远近的蒙古人每得怪异之梦都想找他掐算一番。每逢婴儿降临,也会找他来给婴儿取名字。据说,他起的名字都能辟邪呢。于是,恩和?毕力格图待儿子满月之后,就急忙将莱青喇嘛请到了自己家中。
莱青喇嘛已经六十多岁了,可走起路来依然健步如飞,长髯飘飘,仙风道骨。这次,是恩和老爷来请。虽说他只是个四等毫克台吉,但也总算是个蒙古贵族,莱青喇嘛不得不去。再说,恩和老爷可是自己忠诚的檀越,每次做法事,他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布施。莱青喇嘛领着自己刚刚收的的小徒弟特穆彦扎布奔向了三家子屯。只有三五里路,但特穆彦扎布太小,走不快,二人慢慢腾腾地走了半个时辰。他们走进恩和老爷的蒙古包后,被让到首座上。一碗奶茶下肚之后,巴应嘎赶紧把孩子抱了过来:“尊贵的莱青喇嘛,请您给这个孩子取个名字,好让这孩子活的顺顺畅畅的。” 
“真不会说话,什么活呀死呀的!”恩和老爷翻了一眼巴应嘎,随后又对莱青喇嘛说,“您起的名字能辟邪,更能得到佛祖的庇护,您给起一个吧。”
莱青喇嘛见到这种场面多了。他不慌不忙地看了看孩子的面相,又看了看孩子的手掌,有些吃惊地说:“取名字?嗯,按说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