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阀-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止战争?就连作皇帝他也怕,因为他不会,他压根就没想到过有一天兄长会英年早逝,他压根就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登上皇位。这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以至于好几年过去了,他都还没法适应这个角sè,只能让自己装得像一些,像一个皇帝。这也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会纵容刘凤娘,在他看来,至少刘凤娘脑子还算活,能有主意。
    一想到万一徐卫没讨到便宜,反破坏了宋金和约,他就如坐针毡,问道:“那,现在让徐卫撤军还来得及么?”
    折彦质摇了摇头,似乎都不屑于回答这么外行的问题。
    皇帝更急了,不住地叹着气:“这可如何是好?徐卫此次确实太草率了,太草率了。”
    折彦质却没有顺着皇帝的话往下说,他不愿在此时给徐卫落井下石。不是因为sī谊,而是因为,如果整倒了这面主战派的大旗,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对折家又有什么好处?再者说了,只要徐九这回无功而返,朝里的口水都能淹死他。在自己的印象中,徐九有时用兵虽然大胆,但不是个愣头青,此番怎么就让猪油méng了心窍?自作孽正想着,皇帝突然问了一句:“折卿,倘若徐卫此番无功而返,女真人会报复么?”
    “回陛下,这却难说。完颜亮方才夺了大位,或许暂时不会有动静,等到地位稳固再行报复:也有可能为稳固地位铤而走险。”折彦质道。
    赵谨一听,顿感头大,连声道:“太革率了,太草率了,徐卫怎…”
    话没说完忽有内shì进来禀报道:“官家,徐相求见。”
    赵谨正烦躁,但毕竟是徐良,拥立他登基的功臣,只得耐着xìng子道:“宣。”
    片刻之后,只见徐良快步入内,正yù大礼参拜,皇帝已道:“免何事?”
    徐良当然听出来了皇帝语气中的不快,装作不知,道:“回陛下,方才接报,武威王已撤军回陕。”
    此话一出,皇帝和折彦质同吃一惊,赵谨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问道:“结果……”
    “武威王派遣川陕宣抚处置司准备差使吴拱来行在面圣奏达人正在宫外。”徐良道。
    “那还等什么?快宣!”赵谨急不可待。
    折彦质打量了徐良一眼,也没看出什么来,心中暗道,徐卫这是搞的什么名堂?不快马加鞭送信给江南,却专门派员前来难道是…各种可能在脑子里在打转,折王也一时mō不准。但他相信一点,事情的结鼻绝对不会像徐卫预想的那样顺利。
    你摆两路兵马往边境上一放金国就吓得服软认籼金军还没有落到那步田地吧?
    君臣三人各怀心事时,内shì已经领着一人踏入勤政堂,二十多岁年纪,穿绿袍,一直低着头,大步入堂之后,纳头就拜:“臣川陕宣抚处置司准备差使吴拱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你是吴阶之子?“折彦质想了起来。
    吴拱仍未抬头回答道:“正是。“皇帝才不管什么无阶有阶,立马问道:“前线战况如何?”
    “启奏陛下徐宣抚命两路兵马分别攻金,兵不血刃却夺取多城,金军望风而逃,无心抵抗。”吴拱道。
    折彦质一听没对,听这口风,好像很顺利啊?皇帝心头咣咣那个跳,追问道:“然后?”
    “完颜亮弑君篡位,金国大乱,他自知无力抵抗王师,慌忙派遣金国尚书左丞李老僧为使,前往兴元府见徐宣抚。宣抚相公得到朝廷批准之后,接见了他,并命安抚判官张浚为代表,与之谈判。”
    张浚是朝廷派到陕西的,也就是皇帝的耳目,尽管当今皇帝可能没太当回事。徐卫命他为代表,也就撇清了自己。前些日子,先让张浚以宣抚处置司名义上本,而后他自己才有个人名义上本,也是有原因的。好让朝廷知道,张浚仍在尽忠职守“监视”着自己呢。
    “女真人为求大宋退兵,许以重利,情愿送上财货,马匹,负担王师出征的全部开销。”吴拱说到这里,有意顿了顿。
    赵谨顿上喜上眉梢,霍然起身道:“当真?女真人不但没反击,更,更情愿送上财货马匹?那,就是说这事已经了了?”
    “回陛下,还没有。徐宣抚以复金帝大仇为号召,岂能为小利而忘大义?我方正告金国,宋金方才缔结和约,结为兄弟之邦,金帝年长,乃我大宋天子之兄!完颜亮身为臣子,弑其君,便是大逆不忠!
    害我朝天子之兄,便是陷吾皇于不义!徐宣抚身为宋臣,受皇恩替天子守牧一方,绝不退兵!”
    尽管已经知道了结果,可皇帝听到这里还是不禁扼腕:“女真人既以送上财货马匹,正该见好就收才是!怎地……”“回陛下,徐宣抚自然清楚所谓为金帝复仇云云,只是口号,实则为国谋利。想我大宋物产丰富,国富民殷,也不差这点财货。遂向金人讨还太原!”吴拱临行之前,绝对是被耳提面命了的,否则,他这故事不会讲得如此曲折,每每停在要紧处。
    徐良已经提前知道了详情,心中暗自得意,倒是皇帝和折彦质一下子绷紧了皮,几乎是同声问道:“金人答应了?”
    “赖陛下洪福,西军威武!金国被迫答应!现在,王师已经进驻太原城!河东除少数几州外,已宣告光复!重沐圣上恩泽!”吴拱朗声道。
    赵谨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缓缓落座下去,一时竟不说话了。折彦质此时在旁问道:“那金人是何反应?”“李老僧代表完颜亮表示,将以宋金和约为准,再与圣上序齿,永为兄弟之邦。”吴拱道。
    折彦质面无表情,不再询问了。徐良此时方才进言道:“陛下,此番兵不血刃,便得回太原重镇,又收下金人所献财货马匹,此诚为宋金事变以来未有之先例。”确实,想当年宋金交战,尽是女真人在勒索钱财,这回倒掉了个个。
    “武威王一出手,果是不凡呐!”赵谨笑道。心中也庆幸,没听旁人乱说。徐卫这般厉害,女真人都怕他到如此地步,何愁金军再来攻?朝中那些人,居然还有动徐卫念头,说什么要收兵权,就这阵势,你收试试?笑的是女真人!就抛开抗金不说,徐卫麾下兵多将广,实力又如此雄厚,真要动他,那得出多大的乱子?还是小心安抚,让他全心全意为国尽忠才是上策。
    吴拱等一阵,见皇帝和宰相都没有说话,这才继续奏道:“此次臣受徐宣抚派遣来行在,一是向圣上禀报,二是带来女真人所献钱一百万缗,各sè珍贵皮毛两千余张,另有良马三千匹在江北,听朝廷调度,分配诸军。此外,金人为示好大宋,将昔日伪韩之枢密使高孝恭遣返,此番徐宣抚也命臣将高逆押解赴行在,听侯陛下发落。”
    徐良适时地补充一句:“高孝恭乃伪韩高世由之弟,昔年占领大名府时,多行不义,甚至将徐氏祖坟挖掘。徐卫之父,臣之伯父,故太尉徐彰就是因此事含恨而终。”
    皇帝不知道这段往事,听罢怒道:“岂有此理,叛国已是不赦,竟还作下如此勾当!”顿了顿,又笑道“既是川陕宣抚处置司与金国谈判,这所获,川陕留下便是,何必送来行在?川陕财政自给,朝廷也不曾下拨过。”
    “启奏陛下,徐宣抚对臣言,此番与金人谈判,虽是川陕出面,然得朝廷批准在前,便是代表朝廷。所获,亦是金国献于大宋,理当上交,川陕怎敢sī留?”吴拱十分得体地回答道。
    赵谨十分高兴,早没了先前那股晦气相,啧啧连声之后,又道:“纵使如此,那高逆也算是与武威王有杀父之仇!所谓不共戴天是也!
    徐王本有处置大权,杀之以报父仇便是,何必再押解来行在?”“回陛下,徐宣抚命臣奏达天听。高逆叛国在前,助纣在后,此乃公事。掘徐氏祖坟,乃是sī仇。徐宣抚身为朝廷大臣,虽有处置大权,但不敢擅杀,只是请陛下为徐家作主。”吴拱道。
    这话听在皇帝耳朵大为受用!你们谁说徐卫跋扈?看看人家这事办得,非常体面嘛!谈判所得财货,全数上交,分文不留,还倒贴运费。连自己家的仇人也不敢搏自处置,倒是让朕作主,这就叫事君得体,这就叫忠心,这就叫尊重朝廷!威名暴于南北,忠义著于四海,这话不是乱说的。
    折彦质在旁边听得暗暗心惊,徐卫这是要干什么?我认识他也不是三年五载了,从前没觉得他这么会来事啊?!。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太原郡王
    第八百一十七章太原郡王
    当着徐良的面,赵谨知道这个事必须办好,否则有负功臣之心,打定主意遂道:“罢!既是武威王请朕作主,朕也不推托,传朕诏命,将高逆jiāo有司按律,从严从重从速处理。「域名请大家熟知」”
    徐良算是当事人,不方便表态,折彦质只得道:“遵旨,臣立即着大理寺依法办理。”
    “也难得武威王千里迢迢送来,东西就收下吧,该怎么处理宰执们定了就是。徐卿此番又立大功,该如何奖励,你们也要尽快拿出方案来,朕这两日便亲书一封,先送到陕西,抚慰忠臣。哈哈,有武威王在,川陕河东朕是丁点不cà谨看来心情大好,对徐卫推崇备至,早忘了就在方才,他还一个劲地念叨徐卫草率。
    两位宰相都应下。
    赵谨此时才把目光落在吴拱身上,问道:“哎,方才折卿说,你是谁的儿子?”
    “回陛下,先父吴玠,臣乃家中长子。”吴拱伏在地上答道。
    因为吴玠去世的时候,赵谨还没作皇帝,情况不清楚,徐良在旁边解释道:“陛下,吴玠是武威王麾下大将,历任多种要职,战功赫赫,金军闻风丧胆。此前,已追赠太尉。”
    赵谨听他这么说,才有了点印象:“哦,原来是忠良之后。卿现居何职,几等品秩?”
    “臣现任川陕宣抚处置司准备差使,为宣正郎。”吴拱道。宣正郎是武阶第二十四阶,从七品,他因为是受父荫入仕,最初是从九品小官,徐卫作节度使时提拔他作节度掌书记,后来一路照顾,不几年,便升至从七品。对于没有战功的幕僚来说,这已经算是快的了。这次专mén派他来行在,看得出来,徐郡王对这个后辈既重视,又高看。因为,但凡受边帅派遣到京城面圣、献俘、报捷者,按惯例,都是要由皇帝亲自封赏的。
    果然,赵谨思索片刻,便道:“卿为忠良之后,又得武威王重用,此番一路辛苦,徐卿折卿,你们看是不是应该破格提拔?”
    徐良答道:“陛下圣明。”
    折彦质也没有异议,毕竟这不算什么大事,何况顺水人情何乐不为?也道:“确实应该。”
    赵谨对职衔军阶这些还很陌生,又问道:“那你们看,应该怎么除授?”
    “可提为武功大夫。”折彦质到底是带兵的人,对这些东西mén清。
    “好,就依卿所奏,晋升吴拱为武功大夫。”赵谨笑道。武功大夫,是正七品,别看只是“从七”升“正七”,武功大夫是武阶第十五级,吴拱这是一下子从二十四阶升到了十五阶,若不是这趟来行在,他在川陕宣抚处置司可能还要磨上几年才能有这待遇。
    吴拱谢过圣恩,又听天子道:“吴卿回川陕之后,转告武威王,朕自从上次一别之后,甚是想念他。”徐卫上回到行在面圣,还是被徐良紧急调回来,参与应该接受金国提出的议和,还是应该不予理会,立即北伐之争论。
    “臣遵旨。”吴拱道。
    “好,无事,卿且退下。”赵谨和气道。
    吴拱却跪在地上没动,道:“陛下,此次臣入朝,除上jiāo所得之外,还有一事,徐宣抚命臣当面奏达天听。”
    “何事?”赵谨问道。
    “年初,我边防部队便发现辽国往西夏旧地增兵,因两国不再是盟友,所以我方也不好过问。不久前,数度为辽使的萧朵鲁不突访兴元府,告知其就任原西夏诸州总管,并向徐宣抚通报了辽军将大规模进驻夏境的消息。”吴拱禀道。
    赵谨心头一跳,这是为何?折彦质也微微皱眉,契丹人这是宣告重回东土么?这件事,徐良事先并不知情,此时听吴拱一说,不禁扼腕,坏了。
    “这是什么意思?”皇帝问道。
    “萧朵鲁不声称,不论宋辽结盟与否,其复国之志都不会动摇。徐宣抚认为,虽然辽人宣称是为复国,然集重兵于我边境,不可不防。如今,辽军占据着原西夏腹地,又保持着河西之畅通,恐怕其战略重心,将逐渐东移。”吴拱道。
    此话让皇帝面子上有些不好看,因为宋金议和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宋摒弃与辽国的同盟关系。可现在,辽军突然增兵夏境,等于是说大宋跟大金这还龌龊着,又多了一个潜在的敌人。更不用说,因为宋主动摒弃与辽的同盟关系,原来借给契丹人的几个州,估计也黄了。
    原本是不喜欢打仗,再加上老丈人的关系才推动议和,没想到,这回又树敌了。哎,当初大臣们怎么不提醒朕?
    想到这里,方才的喜悦不免被冲淡了,又向吴拱道:“那当如何应付,武威王说过么?”
    “徐宣抚认为,虽然我朝主动摒弃盟约,不免触怒契丹人。但辽国首要之务,仍是攻金复国。只要情况不继续恶化,当无问题。怕只怕……”吴拱说在这里,停了下来。
    “怕什么?”赵谨追问道。
    徐良已经听明白了,接着道:“怕只怕,金辽联起手来,那就不妙了。”
    赵谨脸sè一变,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跟金人议个和,却有可能导致这种恶果!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跟nv真人议和!原本根本没把辽国当回事,谁曾想……唉。
    折彦质一直专心听着,到此时渐渐听出意思来,徐卫这是在吓皇帝,吓朝廷,好小子,跟你认识十几二十年,这回我才看清楚。一念至此,也奏道:“陛下,辽军进驻夏境,确实是个潜在的威胁。但依臣看来,契丹人与我朝为敌的可能xìng并不大。只要保持武力威慑,以及避免刺jī辽军,冲突的局面当能避免。”
    “当真?那这就要靠武威王了。”赵谨喃喃道。
    一听这话,折彦质心里跟明镜似的,徐卫,你的目的达到了。你立功在前,辽军移师在后,现在任谁听到这消息,只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