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侮辱性的挑衅行为,东北军官兵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予以还击。为了避免与日军发生武装冲突,张学良严令守军官兵忍辱负重,不准还击,不准出入北大营,日军的挑衅企图因而没有成功。 
  9月15日、16日、17日,日军仍借演习之名,不断猖狂挑衅,但最终还是没有达到目的。局势日趋紧张。早在1937年7月、8月,关东军就故意制造了“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日方颠倒黑白,不断提出无理要求。因而日本国内盛传将出兵“满洲国”,同时日本外务省驻奉天总领事向国内报告了关东军有“跃跃欲试”的企图。 
  关东军的这种蠢蠢欲动,与原来内阁所制定的“满蒙问题”处理计划大相径庭。为了安抚这帮嗜战分子,参谋本部奉天皇旨意,派建川美次少将前来“阻止”。建川美次算得上是关东军中的老阴谋家,也是日本陆军中的骨干分子。他曾任驻北京武官,实际上是河本大作密谋炸死张作霖、制造“皇姑屯事件”的幕后策划之一。 
  建川在到奉天之前,将此信息透露给了桥本欣五郎。桥本欣五郎是日本少壮派军国主义分子中的核心人物,他得知此信后,马上发急电,把消息传达给本庄的参谋板垣,建议其提前行动。建川美次少将9月18日下午7时如期到达奉天时,板垣征四郎奉本庄繁的命令,前往火车站迎接。“旅途劳累”的建川被安排进一家日本人开的旅馆,准备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谈公事”。 
  与此同时,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已经密谋将原定于9月28日实行的计划提前到9月18日。本庄繁也取消了原定于9月18日去参观奉天附近日俄战争旧址的计划,留下板垣在奉天迎接建川,自己则于9月18日下午2时,忽然坐火车返回旅顺关东军司令部,个中原因“不得而知”!9月18日晚10时20分,奉天的郊野已渺无人烟。根据板垣征四郎的命令,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中尉河本末守,率领几名部下,以视察铁路为名,向柳条湖方向前进。最终选择了距离中国东北军北大营西北角约800米远的“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一节。他们偷偷地把四十二块黄色炸药埋在这段铁路单轨接头处的两侧。埋好后,河本末守点燃了导火索。一声巨响之后,单轨接头处的一条钢轨被炸弯,两根枕木被炸毁。20分钟后,从长春南下的一列客车经过此处,这列火车没有出轨颠覆,只是车身稍微歪斜了一下便顺利通过。日本目的在于制造借口,所以,火车颠覆与否并不重要。 
  爆炸声一响,河本末守马上命令部下在爆炸处布置了中国军队故意炸毁铁路的假现场。他们将枪杀的三名乞丐的尸体,套上中国士兵的衣服,然后摆在炸毁的铁路旁,诬称是炸毁铁路的凶犯的尸体。同时,河本末守向板垣征四郎报告计划成功。板垣征四郎立即命令埋伏在四里外文官屯南侧高粱地、早已做作好战斗准备的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五大队进攻北大营。10点25分左右,日本关东军早已布置好的榴弹炮开始集中火力向北大营和奉天飞机场开炮。   
  满蒙”的关东军司令本庄繁(4)   
  11点18分,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少佐以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名义向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和东京大本营的陆相南次郎拍发急电,谎称:“18日午后10时半左右,于奉天北面的北大营西侧,暴虐之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队,与赶赴现场的我守备队某部发生了冲突。”不久又发出第二封电报说:“北大营的中国军队炸毁我南满铁路,其兵力有三四连,现已陆续逃回营房。我部石台中队于11时许,在与北大营之敌军五六百人作战中,已将该营之一角予以占领,而敌军仍在不断增加机关枪和步炮,我连目前在苦战中。”日本侵略者以“贼喊捉贼”的惯用伎俩,自炸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还诬称中国军队袭击了日本守备队。以此为借口,日本关东军发起对中国守军北大营和奉天城的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晚11时50分,正在洗澡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收到板垣征四郎的紧电,报告说奉天日中军队发生冲突,来不及请求许可已命令独立守备队“反击”了。本庄繁知道板垣终于冒险一试,而且点燃了战火,他心想,现在绝无退路,只有把这仗打得“漂漂亮亮”,一举拿下东北,造成既成事实,才可以避免违背圣意之过,而且还可立“奇勋”一桩,现在该是彰显“皇军声威”的时候了! 
  于是,本庄繁立即命令参谋长三宅光治召集各参谋到司令部召开紧急会议,一面让石原莞尔打电话命令驻辽阳的第二师团紧急支援,进攻奉天。午夜12时,各参谋被紧急召集,来不及穿军装就赶到司令部,而石原莞尔却一身戎装,早候在司令部里,仿佛早知今晚会有一场“意外”似的!当本庄繁一到,石原莞尔马上汇报道:“我们处于以寡敌众的极大劣势。我们惟一的防御就是进攻,我希望您允许板垣按已准备好的计划进行。”本庄繁略一沉吟,说道:“好吧!就由我自己来承担这事的责任。”随即命令全线同时出动,进攻奉军。除第二师团奉命进攻奉天外,第三旅团第四联队及骑兵第二联队进攻长春,独立守备队第三大队进攻营口,独立守备队第四大队进攻凤凰城和安东。布置关东军的作战任务后,已是9月19日凌晨1时30分。本庄繁没有坐等战况发展,而是电告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官林铣十郎大将,请他迅速率部“越境作战”支援关东军。其时,驻朝日军早已与关东军勾结,做好准备,在中朝边境的新义州车站等候,只要接到命令,马上就可以以“应付紧急事态”为借口,前往援助。电告驻朝军队后,本庄繁向参谋本部报告了关东军的情况,并称“我军主力,将扫荡“满铁”沿线之中国军”。凌晨3时30分,本庄繁率领三宅参谋长、石原莞尔等,与驻旅顺步兵第三十旅团一起,乘专列由旅顺奔赴奉天。 
  9月19日上午,当本庄繁赶到奉天时,板垣征四郎已指挥日军占领了北大营和奉天城。中国军队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均主动弃营撤退,致使日军以极小的损失,迅速占领了奉天。日军攻占奉天日军占领奉天后,即大行烧、杀、奸、抢之道,犯下滔天罪行。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在17亿元以上。东北军飞机、火炮、战车、枪械以及大批弹药、粮秣都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占领奉天后,本庄繁将关东军司令部也迁往奉天,以便坐阵指挥。同时,他进行了一系列人员调整,任命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为奉天卫戍司令,任命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为临时奉天市市长,负责维持市内秩序。 
  随着奉天的沦陷,关东军更加耀武扬威,19日一天,就拿下了安东、营口、长春和凤凰城等地。19日上午5时半,日本军部接到此“突发事件”的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满蒙”局势以及应对方针。与会的陆军省和参谋本部首脑一致认为“关东军此行动是完全适当的”,并一致同意向内阁提出增兵案。10时,内阁紧急会议专门讨论了关东军上交的报告,考虑到外交上的反应,决定了“不扩大方针”,并责成陆军大臣和总参谋长发电训示关东军。 
  参谋本部在传达内阁的“不扩大”方针的同时,还赞扬关东军司令部的果敢和“提高了日军的威望”。当天,桥本欣五郎也给关东军发了一份电报说:“参谋本部关于制止军事行动的命令是应付内阁的表面文章,其本意并非要你们停止行动。” 
  本庄繁得到参谋本部的默许和支持,继续调兵遣将。21日,驻朝鲜日军4000多人奉命越过鸭绿江,驻守“西满”,支援关东军。本庄繁将关东军主力集中到长春,准备进攻吉林和黑龙江省。21日上午,本庄繁以保护日侨为借口,命令第二师团乘装甲列车前往吉林。在日军的诱降下,吉林代主席、军务署参谋长熙洽叛国降日,下令部下全部缴械,并声称有抗拒者,将遭到攻击。由此,日军22日不废吹灰之力便占领了吉林城。随后日军向吉林省各地进攻。至24日,不到6天时间,吉林省大部河山被日军侵占。随后,本庄繁又指挥日军侵占了黑龙江省。日军几十年来觊觎我东北领土的野心,通过本庄繁之手得以实现。仅仅用了4个月又18天的时间,日军便占领了东三省,从此开始对东北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满蒙”的关东军司令本庄繁(5)   
  虽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比大本营原来计划的要早,有些“擅自行动”了,但是如此轻易而迅速地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却使日本政府和天皇对此大加赞赏,不断派高官前去战场慰问。1932年1月8日,裕仁天皇以最高统帅的身份表彰关东军的“功勋”,敕语嘉奖: 
  当“满洲”爆发事变之际,出于自卫的必要,关东军将士果断神速,以寡敌众,讨伐敌人……踏破冰雪,英勇战斗,拔除祸根,使皇军的威武名扬海内外……朕深感其忠烈可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本庄繁一面指挥关东军的军事进攻,一面为了控制东北,使日军的侵略行为“合法化”,四处收买汉奸,拼凑傀儡政权。 
  早在1931年4月,日军参谋本部就形成了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三种设想:一是扶植亲日政权;二是建立“脱离中国本土”的“独立国”;三是直接吞并中国东北,划入日本版图。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建川美次少将就向本庄繁建议道:“消灭现有东北政权,树立以宣统皇帝为盟主而受日本支持的政权,当为上策。” 
  溥仪宣布任“满洲国”执政的就职典礼1931年9月22日,本庄繁命参谋长三宅光治召开参谋会议,谋划“满蒙地位”问题。会议经过激烈讨论后,放弃了直接吞并“满蒙”的主张,拟订了《满蒙问题解决方案》,确立了“建立由我国(日本)支持,领土包括东北四省及蒙古,以宣统皇帝为首的中国政权”的方针,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要领。这是日本侵略者拟订的在中国东北建立“新政权”的第一个具体方案。本庄繁以关东军司令的身份批准了《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并电示日本天津驻屯军司令官香椎浩平,请他“保护”好住在天津日租界内的溥仪。此外,他还委派土肥原贤二代表自己,前往天津劝说溥仪到东北来就任“新政权”的元首。 
  1932年1月6日,本庄繁派板垣征四郎携带关东军制订的“满洲国”建国方案和他本人的意见书,返回东京大本营,向内阁和军部汇报。日本陆军省、海军省和外务省根据板垣征四郎的汇报,共同制定了《中国问题处理方针纲要》,原则上批准了关东军筹建“满洲国”的方案。 
  在本庄繁的授意下,经过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等人的精心筹划,1932年3月1日,“满洲国”宣告成立。3月9日,溥仪从旅顺前往长春,在从前的道手衙门院落中一间匆忙收拾起来的大厅里,举行了“就职典礼”,本庄繁以关东军司令官身份出席了典礼。“典礼”不重要,溥仪也不重要,关键是此前溥仪所签的一份密约。这份密约是关东军板垣等一手炮制、以溥仪和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换文”的方式签订的。通过这份密约,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一切大权,把中国东北完全变成了殖民地。关东军司令官集大权于一身,成了“满洲国”的“太上皇”,溥仪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儿皇帝”。 
  “劳苦功高”的本庄繁1932年7月28日接到调任军事参议官的通知。看着自己为天皇打下的这片“天下”,心中还有几分不舍——但身为天皇的将士,就是无论在哪里,都要为天皇“尽忠”,想到这里,本庄心情释然地与新任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大将办好交接手续,并于9月8日返回东京。 
  为了表彰本庄繁“作为关东军司令在异国神速应变,果断行事,以寡敌众,使皇军的威信名扬海内外”,也就是他一手策划九一八事变和炮制“满洲国”的“功绩”,日本天皇特意授予本庄繁一枚一级“金鸱”勋章和一等“旭日”大绶章。 
  1932年9月,本庄繁转任军事参议官;1933年4月6日,就任天皇侍从武官长;6月19日,晋升为陆军大将;1935年12月26日,天皇又将本庄繁列入华族,赐予其男爵爵位及“金鸱”一级勋章;1936年,编入预备役;1938年,出任军事保护院总裁;1945年,任枢密顾问官。由于他忠实执行日本扩张侵略的大陆政策“功勋卓著”,先后获得全部8个等级的“旭日”勋章和最高的“瑞云”勋章。 
  %%%大院内一个无人的空房间中,本庄繁掏出了战刀,切腹自杀。在死亡前曾留有遗书,企图为自己的行为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进行最后的辩护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19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部将本庄繁列为甲级战犯,向他发出逮捕令,并限令他前往东京巢鸭监狱报到。 
  作为一名“贵族”和曾经随侍天皇的侍从武官长,本庄繁不愿意接受作为战犯走上法庭的“耻辱”和囚徒生活,同时他也深知自己罪恶深重,难逃法网,最终决定自杀,以一死向天皇“尽忠”。 
  11月20日,处于亚寒带的日本已进入寒冷的冬天。面对一场巨大战争的消耗,东京已是一片贫乏的困顿景象,这更增添了寒冬的萧瑟。上午10点左右,街上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行人,地上铺满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在瑟瑟寒风中,有一个身穿和服的老头——年已70岁的本庄繁,在街头慢慢地走着。 
  本庄繁步履艰难地走进已被美军占用的位于东京市赤坂青山一号街的旧陆军大学院内。他找到一个无人的空房间,按照日本武士的传统,剖腹自杀。军刀划开肚腹,痛彻全身,本庄繁感到意识的一点点消逝,巨大的创痛使他不得不发出呻吟。一名凑巧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