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将不会随着他自杀的逃避而烟消云散,他的累累罪行被永远铭刻于历史的耻辱柱上!   
  满蒙”的关东军司令本庄繁(1)   
  出生寒门,却凭自己的“战功”被天皇赐予男爵爵位,荣登华族。他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有良好的基层经验,从小队长做起,又谙熟中国,尤其是东北情况,这影响了他作为军人的一生 
  提起日寇侵华,“关东军”这支残忍凶暴的军队,国人对它的名字肯定不陌生,对它的累累恶行、桩桩罪责也恐怕知道几分。而本庄繁就是领导这支军队侵占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一生“战果”颇丰,从小队长做起,一直到后来官至陆军大将,并荣登华族,被天皇赐予男爵的爵位。而酝酿九一八事变、挥军侵占中国东三省、炮制“满洲国”则是他屡立“战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些“战果”其实都是他挥舞刀剑、侵略中国的桩桩罪行,那么他一生的最终结局肯定不是位列贵族,身享敬仰了! 
  1876年5月10日,一个日本兵库县的普通农家——木庄家新添一个男孩,他的父亲希望他平安健壮地成长,给他取名叫做“繁”。 
  这个聪明好学,喜欢舞枪弄棒的少年,不负父母所望,1897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日本专门培养基础性军事人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这所学校历史颇久,前身是明治维新运动中兴办的京都军校。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要保卫国家,就要有强大的军队和有才能的优秀军官,因而报请明治天皇,在1868年8月开办了京都军校。京都军校起初仅收官僚子弟入学,后来的范围才慢慢扩大。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可谓日本建设近代军队的骨干。该校的纪律极严,以武士道精神培养学生,曾在此留学的中国军阀孙传芳后来回忆“陆士”,评价道:“那简直不是人能待的地方,只有野狼才能够忍受。” 
  本庄繁即是这所鼓吹武士道精神、充满军国主义思想毒素的军校的第9期毕业生。他与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阿布信行、松井石根一起,被称为陆士九期的“五员大将”。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立功心切的本庄繁积极请战,最终上司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本庄繁以中尉的身份率部前往中国东北参加对俄作战。 
  日俄战争结束后,本庄进入陆军大学继续深造。在这里,他结识了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为日后的合谋侵华打下了基础。 
  1907年,本庄繁以优异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随即被参谋本部选派为军事研究生,以日本驻华使馆副武官的身份,穿梭往来于北京、天津、上海、汉口、南京等中国国内军事战略要地,负责刺探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报,从此开始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也为日本后来发动侵华战争积极进行准备。 
  1913年1月,本庄繁升任参谋部中国班班长,不久转任“满蒙”班班长。1918年,晋升为大佐,同时升任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参与研究制定日军对华,特别是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系列侵略战略和政策。 
  1919年,本庄繁调任步兵第十一联队联队长,率部随关东军进入中国东北。当时控制东北地区的是实力派军阀张作霖,张作霖背后靠日本人的撑腰,当然,同时也得听日本人的摆布。 
  日本人在张作霖身边安插军事顾问等人员,以便加强对张的控制。 
  1921年5月,本庄繁以参谋本部部附身份,奉命担任张作霖的军事顾问,1922年,晋升为少将。从1921年至1925年,本庄繁一直是张作霖的军事顾问。这个时候,张作霖的羽翼还未丰满,多少得听这个军事顾问的话,以换取支持。在这期间,本庄繁的军事顾问当然做得得心应手。一开始,他便操纵张作霖支持亲日派政客梁士诒组织北洋军阀政府,举荐梁任国务总理。梁士诒上台后,在张作霖和日本人的支持下,极力抑制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吴背后的靠山是英国和美国。 
  梁的一压一弹,使本有狭隙、不同主子的两家(直系、奉系)军阀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终于在1922年4月底,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由于原来直军改编到奉军的第十六师临阵倒戈,奉军乱了阵脚,随后全线溃败,张作霖不得不率残部撤至关外,令图他日东山再起,本庄繁乘机唆使张作霖宣布东三省“自治”。 
  1925年5月,本庄繁调任日本驻华使馆武官。次年3月,张作霖的部下冯玉祥不满张的倾日卖国行为,拉旗另立山头,组成国民联军。当时两军之间在平津一带燃起战火,奉系军队的渤海舰队企图掩护陆军在天津北塘登陆,被国民联军击退。为抑制冯玉祥率领的国民联军同日本扶植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作战,本庄繁急电参谋本部,要求派遣日本军舰偷偷掩护奉系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联军阵地。 
  国民联军英勇抵抗,开炮还击,击退了日本军舰和奉军军舰的联合进攻。日本政府立即以国民联军击伤日本军舰为借口,于3月16日,联合英、美、法等8国列强,以维护《辛丑条约》为由,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工事等无理要求,这就是本庄繁一手策划的“大沽口事件”。 
  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10余万人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领导下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拒绝日、英、美、法等8国的最后通牒,遭到段祺瑞执政府的残酷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最后,在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武力威胁和奉系军阀的进攻下,国民联军各部被迫从天津撤退。   
  满蒙”的关东军司令本庄繁(2)   
  本庄繁这个“听话”的下属,秉承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旨意,积极从事侵略中国的活动,当然深得军部首脑的赏识。1927年,本庄繁晋升为陆军中将。1928年,担任日本陆军精锐主力——第十师团师团长。 
  %%%有攫取中国东三省的野心,本庄繁披挂上阵,出任驻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司令官。上任伊始,他便直接纵容和指挥了九一八事变,迅速侵占了我东三省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因而很早就企图以武力拿下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国内生产的巨大发展,更加渴望以武力向亚洲大陆扩张。先征服朝鲜,再取“满洲”,继之以全中国,尔后便可称霸远东和全世界——这就是日本20世纪初臭名昭著的所谓“大陆政策”。田中义一组阁上台后,加快了推行这一政策的步伐。1927年7月7日,田中在“东方会议”上抛出彰显其侵略野心的《对华政策纲领》,主张攫取“满蒙”,以“促使‘满蒙’与‘中国本土’相分离的方针”作为最高国策。在对中国内部事务采取积极的武力干涉政策的同时,力图在中国扶植亲日政权。按照这一施政纲领的规划和指导,日本军政界首先开始着手策划把“满蒙”从中国肢解出去的一系列阴谋。 
  原来关东军一手扶植的张作霖,待羽翼丰满之后,却越来越不“听话”。于是,日本军部和关东军企图先谋杀张作霖,然后乘东北混乱之机,以“维持满洲的治安”为名,直接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建立一个“独立”的“自治”政权。1928年6月4日,在阴谋老手、日本间谍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制造了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但是,他们却没有制造出混乱的结果。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接过父亲留下的人马,继任少帅。张学良一面控制住东北局势,一面“国仇家恨”不共戴天,不顾日本人的再三阻挠,毅然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三省“易帜”,在中国东北挂起了青天白日旗,服从南京国民政府。31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同时,奉天改称辽宁省。日本通过威逼利诱手段控制东北、肢解中国的企图,遂告失败。 
  为此,并不甘心失败的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专门召开了“国策研究会议”,具体制定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计划。1931年6月11日,陆相南次郎命令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建川美次少将,主持召开“五课长会议”,专门研究“满蒙问题”,于几天后形成了所谓的《解决满蒙问题方案大纲》。根据大纲的布置,日本将“约以一年为期”对中国东北采取军事行动;对内,陆相要使各内阁大臣都熟悉“满蒙情况”;对外,要获取各国的“谅解”;同时,预测所需兵力,做好准备。7月,陆军省命令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将上述《大纲》及指令秘密下达给关东军。可见,日军准备发动武力侵略中国东北,是早有此险恶用心的。收到指令之前,关东军就派人以“参谋旅行”为名,对东北进行了三次详细的军事侦察活动。接到指令后,关东军的少壮派军官更是跃跃欲试,他们似乎都无法等待大本营计划的“一年”之期了。他们一面进行“军事演习”,一面偷偷配备攻城的装备,还专门从东京兵工厂偷运了两门240毫米口径的重炮。不仅如此,关东军还派出力主迅速拿下满蒙的板垣征四郎返回东京,四处游说,进行演说,鼓动战争。 
  1931年七八月间,日本关东军先后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为发动侵略战争制造借口。与此同时,东京大本营的好战分子亦在日本国内制造“满蒙局势”恶化的紧张气氛,为关东军创造舆论支持。1931年8月1日,熟悉中国,尤其是东北情况,曾任张作霖军事顾问的本庄繁,被任命为关东军司令官。同时,任命有“中国通”之称的大间谍土肥原贤二为奉天特务机关长,配合本庄的工作。8月1日,本庄繁在首相官邸正式接受了天皇的委任状,并到叶山夏宫拜谒了天皇。从8月1日到8月15日,本庄在前往东北走马上任之前,频频与日本政、军界高官接触,包括闲院宫载仁亲王,陆军省的陆军大臣、次官、军务局长、军事课长、人事局任命课长,参谋部的参谋总长、参谋次长、各部部长,海军省的海军大臣、次官,军令部军令部长、次长,外务省的外务大臣、政务次官、亚洲局长,以及有关专家,着重就“满蒙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本庄繁对各方人士的意见心领神会之后,才于15日同前关东军司令菱刈隆在东京办理交接手续,动身前往中国东北。可以说本庄繁这次是带着军部的“厚望”前往东北的。 
  8月20日,本庄繁顺利到达当时关东军司令部所在地旅顺。21日,新上任的司令官本庄繁马上要求参谋长三宅光治和其他各参谋汇报情况,随后专门拜访了关东厅长官眆本。22日至25日,本庄繁巡视关东军在旅顺的部队,参观了“满铁”公司。26日,分别听取了安插在张学良身边的“顾问”柴山兼四郎和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报告。8月29日,本庄繁向三宅参谋长和板垣高级参谋传达了东京方面处理“满蒙”时局的根本方针。9月1日,本庄繁又要求高级参谋石原莞尔报告作战计划。石原莞尔时任关东军作战部主任,他根据以前与密友板垣征四郎的“参谋旅行”对东北尤其是奉天军事地形、武器装备等状况的刺探,结合关东军的情况,向本庄详细汇报了具体作战计划。本庄对此非常满意,并向部属训示说:“近来‘满蒙’的形势渐告紧迫,不容一日偷安,我关东军的责任真可谓既重且大。本职深深有所期待,信赖我精锐之将士,望同心协力,以忘我精神应付局面,共同为伸张国运做出贡献。”   
  满蒙”的关东军司令本庄繁(3)   
  9月1日晚,本庄繁又请石原莞尔来,仔细征询石原对解决“满蒙问题”的意见,以及关东军内部的意见情况。本庄不属于日本军部的少壮派极端好战分子之列,他此次来“满蒙”,是带来了军部渴望迅速解决“满蒙”,“吃”下东北三省的意见和日本内阁主张缓一点儿解决,在“内外”谅解的情况下,夺取东三省的两派意见。他的手下——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则是少壮派军官,早已鼓吹为了帝国的“生命线”和“利益线”,尽快拿下“满蒙”,并且已经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的游说、刺探、制造冲突的阴谋活动,已经急不可待地蠢蠢欲动了。 
  当然,本庄作为一个以“效忠天皇”为最高荣誉,以“大日本帝国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军国主义思想浓厚的法西斯军官,从内心而言,他也希望积极做好准备,在东北制造借口,“名正言顺”地把这块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地方献给大日本帝国,如他所说“为伸张国运做出贡献”。因而,他大力支持石原、板垣等人的计划。 
  随后的几天中,本庄繁不仅频频向部属发表训示,做好战斗前的思想动员。他干的另一件事就是军事检阅,通过检阅部队鼓舞士气。9月3日,本庄繁向其部属、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和独立守备队司令森连中将训示:“今后可能发生不祥事件”,“我们必须认识到最后解决的时刻正在迫近”,“第一线部队要经常注意环境的变化,要有当事件突发时绝不失败的决心和准备,特别是独立执行任务的小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陷入消极状态,要断然遂行自己的任务。”这一番话中心照不宣的意思显然已经“路人皆知”了!9月4日、5日,连续两天,本庄繁命令关东军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演习,包括模拟包围东北兵工厂和奉天城演习、巷战演习、夜战演习、拂晓战演习等。 
  从9月7日起,本庄繁在石原、板垣等人陪同下,到海城、鞍山、本溪、公主岭、长春、奉天、辽阳等地,对关东军各部队以及铁路警备队进行了为期12天的视察检阅。9月14日,驻奉天关东军独立守备队根据本庄繁的指示,在奉天北郊中国东北军北大营附近进行所谓的军事演习。演习过程中,日军不断向北大营猛烈射击,恣意挑衅,企图引诱东北军还击,以制造侵略口食。对这种侮辱性的挑衅行为,东北军官兵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予以还击。为了避免与日军发生武装冲突,张学良严令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