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强盗头,后来被扫罗收服,成了扫罗的带兵官。大约在公元前1000 

年,大卫率领犹太人将腓力斯丁打败,并从腓力斯丁人手中夺回了圣物“约 

柜”。 

     不久,大卫的军队又攻下迦南人的一个叫耶路撒冷 (意思是“和平之 

城”)的小城市。 

     因为大卫出身犹太部落,他就把他建立的国家称为犹太王国,并把首 

都建在耶路撒冷,将圣物“约柜”供奉在耶路撒冷的神殿中。大卫还在在耶 

路撒冷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神殿,自己也过上豪华的帝王生活。大卫死后, 

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所罗门是一个很聪明的国王。一天,一名官员 

带着两个妇女和一个孩子到所罗门那里。他对所罗门说,这两个妇女都说孩 

子是自己的,他无法判定,因此他只好将她们带到这里。所罗门稍想了一下, 

就对手下人说,既然无法判定谁是孩子的母亲,那就用剑将孩子劈成两半, 

两人各得一半。这时,其中的一个妇女大哭起来,向所罗门请求,她不要孩 

子了,只求不要伤害孩子,另一个妇女却无动于衷。所罗门哈哈一笑,对那 

个官员说:“现在你该知道,谁是那个孩子的真正的母亲了吧。任何一个母 

亲都不会让别人伤害自己的孩子的。 

     所罗门时代是犹太人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所罗门同时也是一个比他 

父亲更加追求享受的国王。他下令继续修建许多的宫殿和神殿,其中最宏伟 

的是位于耶路撒冷小山上的宫殿和犹太教圣殿。耶和华的“约柜”也被送到 

新落成的圣殿中。在许多世纪中,这个圣殿成了团结犹太人的象征。 

     公元前586年 (中国春秋的时候),犹太国被巴比伦灭亡,耶路撒冷 

全城的犹太人都成了俘虏,被称为“巴比伦之囚”。60年以后,巴比伦又 

被波斯征服了。波斯王居鲁士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但是,犹太人 

在回到耶路撒冷之后,并没有过上和平的生活,不时的遭到外族的侵犯。犹 

太人在绝望中,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弥赛亚”(救世主)的来临。在“巴比 

伦之囚”5个世纪之后的公元66年,罗马总督提图斯掠夺耶路撒冷神殿和 

宫殿里的宝物,遭到犹太人的坚决反抗。斗争继续了4年,到公元70年, 

整个耶路撒冷被提图斯淹没在血泊中,他屠杀了全城的犹太人,另外有9.7 

万人被变卖为奴隶,有的送到矿山采矿,有的成了罗马斗兽场的角斗士。 

     此后,犹太人便离开了耶路撒冷,散落到世界各地。有的甚至来到中 

国,居住在开封等地。一直到第二次大战之前,犹太民族仍然是一个没国家 

的民族。 


… Page 26…

                    寻找“金约柜”和“所罗门珍宝” 



     耶路撒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圣城,它是世界上唯一被犹太教徒、伊 

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共同尊奉为圣地的城市。耶路撒冷坐落在地中海东岸的 

巴勒斯坦中部,最早叫“耶布斯”。传说,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个 

被称为耶布斯人的部落首先来这里筑城定居的。后来,另一个叫迦南人的部 

落也来到了这里。他们把这个城市叫做“尤罗萨利姆”,意思就是“和平之 

城”。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的首领大卫攻占了这座城市, 

并把它作为自己的首都,建立了统一的犹太王国。犹太人把迦南人所起的城 

名希伯莱语化,叫做“犹罗萨拉姆”。汉语译为“耶路撒冷”。“耶路”是“城 

市”的意思,“撒冷”是“和平”的意思,合起来也就是“和平之城”。阿拉 

伯人则习惯把耶路撒冷叫做“古德斯”,也就是“圣城”的意思。把耶路撒 

冷建成一座名副其实的都城的人,是在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王。他在耶路撒 

冷大兴土木,建造了一系列的城市建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座巨大的犹太 

教圣殿。这座圣殿长200多米,宽100多米,用了7年的时间才建成。 

这座圣殿成了犹太人心目中的圣地。从此,犹太教徒也开始把耶路撒冷视为 

自己的圣城。 

     所罗门的犹太教圣殿建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周围还筑了一道石墙。 

相传,犹太教最为珍贵的圣物金“约柜”和“西奈法典”就放在圣殿的圣堂 

里。 

     金“约柜”里装着以色列人最崇拜的上帝耶和华的圣谕。这是当年摩 

西在西奈山顶上得到的。上帝还授予摩西一套法典和教规,要以色列人时时 

事事都要遵守照办。摩西得到圣谕和“西奈法典”后,就让两个能工巧匠用 

黄金特制了一个金柜,这就是金“约柜”。 

     除了犹太教的最高长老 (即祭司长)有权每年一次进入圣堂,探视圣 

物外,其他其它任何人不得进入圣堂。 

     所罗门极为富有。据说,所罗门每年仅从各个属国征收的相当于66 

 6塔兰黄金(1塔兰相当于150公斤)的贡品。所罗门将他所搜刮的金银 

财宝都存放在圣殿里,这就是历代相传的“所罗门珍宝”。 

     所罗门死后,犹太王国分裂成两个国家。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南方仍 

由所罗门的后代继续统治,叫犹太国。北方则另立王朝,叫做以色列。由于 

以色列没有宗教中心,祭司们都到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殿”献祭,教民们也仍 

然到这里朝圣,因为唯一的圣物——“约柜”仍在这里。 

     到了公元前590年,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兵犹太, 

耶路撒冷在被困3年以后,终于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军队攻占,王宫 

和圣殿全被烧毁,大批的犹太人被押送到巴比伦,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巴 

比伦之囚”。从此,无价之宝“耶和华约柜”和“所罗门金宝”下落不明。 

     几千年来,许多人都想找到“约柜”和“所罗门珍宝”,但直到今天, 

仍无结果。 

     最早开始寻找金“约柜”的是以色列的一个长老耶利来。耶利来在耶 


… Page 27…

路撒冷被陷时,由于躲了起来,没有被巴比伦人抓走。当巴比伦人撤走之后, 

他来到圣殿的废墟,想找到金“约柜”,把它偷出耶路撒冷藏起来。耶利来 

在夷为平地的圣殿废墟里,看见了著名的“亚伯拉罕巨石”。据说金“约柜” 

当初就放在这块巨石之上。但是金“约柜”早已无影无踪了。那么稀世珍宝 

 “约柜”究竟藏在哪里?本世纪初,一些学者认为,金“约柜”和“所罗门 

金宝”可能就藏在“亚伯拉罕巨石”底下的暗洞里。 

     “亚伯拉罕巨石”是一块长17.7米,宽13.5米的花岗岩石。它 

高出地面大约1.2米,由大理石圆柱支撑着。这块“亚伯拉罕巨石”也是 

伊斯兰教的圣物。 

     相传,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 

撒冷后,就脚踏这块巨石升天去听真主的启示的。据说这块巨石上,至今还 

留着穆罕默德升天时的脚印。所以,“亚伯拉罕巨石”被穆斯林视为“圣石”。 

 “圣石”下面的岩堂高达30米。而且,岩堂里确实有洞穴,完全可以把金 

 “约柜”和“所罗门金宝”隐藏起来。 

     曾经有几个英国冒险家在获悉了学者们的看法后,试图寻找金“约柜” 

和珍宝。这几个英国人买通了岩堂的守夜人,在夜里潜进岩堂进行挖掘。一 

到天亮,他们便把洞口伪装上。 

     就这样,他们一连干了好几个夜晚,但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几个英国 

冒险家一溜烟地逃得无影无踪。 

     后来又有人说,金“约柜”和所罗门珍宝实际上是藏在 “约亚暗道” 

里。“约亚暗道”相传是大卫王在攻打耶路撒冷时,偶然发现的一条可以从 

城外通到城里的神秘通道。据说这条暗道后来又和所罗门圣殿连在一起。早 

在“巴比伦之囚”以前,犹太人就已经把金“约柜”和所罗门珍宝藏到暗道 

里去了。 

     1867年,有一个叫沃林的英国军官,在耶路撒冷近郊参观时,在 

一座清真寺的遗址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有石梯的洞。他顺着石梯一直往下走, 

一直走到洞的深处。后来,他发现他头顶上的岩石中还有一个圆洞。他攀着 

一条绳子爬进了圆洞后,又发现了一条暗道。他顺着暗道又来到另一个黑漆 

漆的狭窄山洞。最后,他好不容易顺着山洞走到了外边。出来一看,大吃一 

惊,原来,他发现自己已经站在耶路撒冷城里了。学者们测定,这条秘密的 

地下通道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并推测它就是“约亚暗道”。 

     在本世纪30年代,又有两名美国人来到暗道寻找过金“约柜”和“所 

罗门金宝”。他们在“约亚暗道”里一处土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一条秘密 

地道。地道里有被沙土掩埋着的阶梯。两人想用随身带着的锹把沙土挖开, 

但是,阶梯上的流沙却越控越多,连地道口也几乎被堵住了。他们慌忙逃出 

地道。第二天,他们下来发现,地道的入口又被流沙盖上了。 

     还有人传说,金“约柜”早已不在耶路撒冷,它收藏在埃塞俄比亚古 

都阿克苏玛的一座古寺里。据说,所罗门的一个儿子从耶路撒冷偷出了真的 

金“约柜”,又把一个假“约柜”留在了耶路撒冷。 

     直到今天,金“约柜”和所罗门珍宝仍然是一个迷。 



                                 紫红色的人 


… Page 28…

     腓尼基是古代一个城邦国家,位于叙利亚沿岸,西临地中海,东倚黎 

巴嫩山,北接小亚细亚,南连巴勒斯坦。由于腓尼基地处西亚海陆交通的枢 

纽地区,所以航海和商业特别发达。 

     在古埃及的文献里,腓尼基称为“腓尼赫”。古希腊人称它为“腓尼基”, 

意思是“紫红之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当时的埃及、巴比伦、赫梯以 

及希腊的贵族和僧侣,都喜欢穿紫红色的袍子,可是,这种颜色很容易退去。 

他们都注意到,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一些人总是穿着鲜亮的紫红色衣服,似 

乎他们的衣服总也不会退色,即使衣服穿破了,颜色也跟新的时候一样。所 

以大家把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居民叫做“紫红色的人”,即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能生产这种绛红颜料源于一件偶然的事情。据说,有个腓尼 

基牧人,有一天从海边拿回一大堆的海螺,煮好之后,他扔了几个给他的猎 

狗,猎狗衔了一个使劲地一咬,顿时嘴里和鼻子上都溅满了鲜红的汁水。牧 

人开始以为狗嘴巴被螺壳扎破了,急忙用清水给它洗伤。可是洗完之后,狗 

脸上仍然是一片鲜红。“这是怎么回事”?牧人自言自语地拿起贝壳仔细观 

察,发现贝壳里面有两块鲜红的颜色。他想,如果用贝壳里的颜色染布,一 

定会不掉颜色。他又捡回一大堆这种海螺,将贝壳砸碎,放在水里熬,果然 

熬出了一种紫红色的染料。 

     从此,那里的人争着到海里去捕捞这种海螺,用它的贝壳做成鲜红色 

的颜料。然后用来染布。这种紫红色的布受到地中海沿岸许多国家人民的欢 

迎,许多腓尼基人靠贩卖染料、布匹发了财,他们也渐渐放弃了农业生产, 

以经商为业。在当时,腓尼基商人的足迹遍及地中海南北各个海港。 

     腓尼基人,还以善于航海闻名于世。他们曾经进行过人类第一次环绕 

非洲航行。 

     说起腓尼基人环绕非洲航行,那还是2600多年前的事情。 

     有一天,埃及法老尼科,把几位腓尼基最优秀的航海家召集到王宫里 

来,下令让这几位腓尼基人去开辟一条从没有人走过的航线。尼科法老对这 

几位腓尼基航海家说:“听说你们经常自吹腓尼基人最善于航海,我让你们 

从埃及出发,一次也不向后转,而且海岸始终要在右边航行,最后回到埃及。 

如果你们做不到,现在就对我说,我也不会惩处你们。但是今后就不要再自 

吹自自擂了。如果你们能够做到,我一定重赏你们!”开辟新航道,要冒极 

大的危险。但腓尼基航海家勇敢地接受了尼科法老的挑战。几天后,腓尼基 

航海家驾着3艘双层的划桨船,出发了。一晃3年过去了。尼科法老以为这 

些大胆的腓尼基人早就在大海中遇难了。 

     一天,尼科法老的一个大臣向他报告:“报告陛下,3年前出海的腓尼 

基人回来了,正在宫外听令。”尼科法老一听,大吃一惊地说:“什么,他们 

还活着,快让他们进宫”。腓尼基人进来后,尼科法老把脸一板,说:“大胆 

的腓尼基人,竟敢欺骗我,快说,这3年你们躲到哪里去了”!腓尼基人将 

这3年的航海经历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向尼科法老献上了他们沿途搜集到 

的各种珍奇的东西。尼科法老终于相信了,说:“腓尼基人真是最优秀的航 

海家。”然后重赏了这些航海家。腓尼基人的环非洲航行,是人类航海史上 

的一次壮举。因为当时欧洲人曾经传说,大西洋就是世界的尽头,没有人能 

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但是,腓尼基的航海家们却经地中海,进大西洋,向 


… Page 29…

北一直到达英吉利,向南一直到达西非。证明了腓尼基人在航海方面的能力。 

     正因为腓尼基人主要从事商业和航行事业,经常坐着船到各地去做买 

卖。在做买卖记帐时,觉得当时流行的楔形文字太繁难,需要有一种简便的 

文字作为记载和交往的工具,他们在埃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出用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