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埃及。有一个叫高墨达的僧侣,冒充被冈比西斯处死的皇弟巴尔狄亚的名义 

在波斯各地和米底发动了叛乱。叛乱持续了半年之久。皇帝冈比西斯在从埃 

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病死。一时间波斯贵族门群龙无首。这时有一个叫大 

流士的贵族用阴谋手法获得了皇位。他最后平定了叛乱。为了称颂自己的功 

绩,大流士让人将他平定叛乱的经过,刻在米底首府爱克巴坦那 (今天伊朗 

哈马丹)郊外贝希斯顿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 

     贝希斯顿铭文上面也刻着三种文字:楔形文字、新埃兰文和古波斯文。 

 183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法国学者罗林森发现了这个铭文,并制成了 

拓本。1843年,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然后又将古波斯文与楔形文 

字对照,终于读通了楔形文字。从此解开了楔形文字之迷。 

     原来,最古的楔形文字是从右到左直行写的。因为书写不便,后来就 

把字形侧转90度,改成从左到右的横行。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早 

在公元前4000年,他们在开发两河流域的同时,创造了这种文字。 

     最先,这种文字是象形的。假使要表示复杂的意义,就用两个符号合 

在一起,例如“天”加“水”就是表示“下雨”;“眼”加“水”就是“哭” 

等。后来又发展可以用一个符号代表多种意义,例如“足”又可表示“行走”、 

 “站立”等,这就是表意符号。 

     再到后来,一个符号也可以表示一个声音,例如“星”这个楔形字, 

在苏美尔语里发“嗯”音,如果用来表示发音的话,就与原来的“星”这个 

词的含义没有关系了,只表示发音,这就是表音符号。 

     为了表示有关的楔形字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和发什么音,苏美尔人又发 

明了部首文字。比如,如果一个人名之前加上一个特殊符号,就表示这是一 

个男人的名字。 

     苏美尔人他们还不懂得造纸。他们就用粘土做成长方形的泥版,用芦 

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上字,然后把泥版晾干或者用火烤干。这 

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泥版文书。一开始,苏美尔人的泥板是圆形或者角椎形 

的,不便于书写和存放,后来苏美尔人便将泥板改为方形的。苏美尔人的大 

部分文字材料都是刻在这种方形泥版上才保存下来的。到现在为止,人们在 

两河流域已经挖掘出了几十万块这样的泥版文书。 


… Page 22…

     由于苏美尔人用的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落笔 

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文字称 

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它给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 

的贡献。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 

国把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了过来,并且有了更大的发展。 



                       汉谟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 

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 

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 

的石碑。 

     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 

在石碑上半段那幅精致的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 

宝坐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 

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穆拉比。石碑的下半段,刻着汉穆拉 

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光。这个 

石碑就是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它把我们带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社会。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 

伊拉克。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是一位 

很有才干的国王。他勤于朝政,关心农业、商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他也关心 

税收,处理各种案件。他在位40年,使巴比伦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汉穆拉比每天要处理的申诉案件太多,简直应付不了。他就让臣下把 

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了一部法 

典。汉穆拉比命令把法典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马都克大神殿里。 

     这部法典一共有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4000行,约80 

 00字。圆柱挖掘出来的时候,正面7栏(35条)已经损坏,其余的基本 

完整。上面的字迹优美,是一种只有王室才使用的楔形字体。 

     汉穆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其 

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 

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汉穆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在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还有自由民。这部法典的很多 

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的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 

眼”。比如,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 

打瞎一只眼睛作为赔偿;被人打断了腿,也要把对方的腿打断;被人打掉牙 

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 

的儿子。那末,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汉穆拉比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 

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 


… Page 23…

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 

     奴隶如果不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主人拿出他是自己奴隶的证明,这个 

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 

     法典甚至规定奴隶打了自由民的嘴巴也要处以割耳的刑法。属于自由 

民的医生给奴隶主治病,也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如果奴隶主在开刀的时候 

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 

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帮助奴隶逃跑 

或藏匿逃亡奴隶,都要处死;如果违法的人在酒店进行密谋,店主如果不把 

这些人捉起来,卖酒人也要被处死。 

     巴比伦社会里自由民还包括租种土地的小农。他们也受着奴隶主的沉 

重剥削,他们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缴给出租土地的 

奴隶主。法典中还规定:债务奴隶劳动3年可以恢复自由。但这仅仅是给自 

由民的一点小恩小惠。奴隶主逼迫一些还不起债的自由民成为债务奴隶,反 

过来又用这种规定来笼络他们。 

     有个名叫乌巴尔.沙马什的小农,租种奴隶主义鲁姆.巴尼一小块土 

地,全家人累死累活地干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了秋收。但是,粮食刚收上 

来,义鲁姆·巴尼就瞪着血红的眼睛上门逼租了。富商伊兴杜姆也上门索取 

乌巴尔·沙马什这年春天向他借的500斤粮食。 

     乌巴尔·沙马什交了租,还了债再交完了各种苛捐杂税,一年的劳动 

成果全部付诸东流。乌巴尔·沙马什只得把子女卖为奴隶,他本人也沦为债 

务奴隶。 

     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穆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 

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 

     那么这部石柱法典是怎样从巴比伦“跑到”苏撒的呢?原来苏撒也是 

一座5000年前的古代都城。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兹富 

尔西南的苏撒盆地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叫埃兰(又译“依兰”)。古城 

苏撒就是埃兰王国的首都。公元前1163年,埃兰人攻占了巴比伦之后, 

便把刻着汉穆拉比法典的石柱作为战利品带回到了苏撒。埃兰王国后来被波 

斯灭亡。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上台后,又把波斯帝国的首 

都定在苏撒。这个石柱法典便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 

     那么发掘出来的圆柱正面7栏已被损坏,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埃 

兰国王打算在圆柱正面刻上自己的功绩。可是,在毁去原来的字迹后,不知 

为什么并没有刻上新字。 

     这件希世珍宝现在还收藏在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圆柱上被涂毁的7 

栏文字,可以根据后来发现的汉漠拉比法典的泥版文书进行校补。所以,“石 

柱法典”仍是世界上现存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 



                               流浪的犹太民族 



     在非洲和亚洲中间,有一片叫做阿拉伯的大沙漠。4000年以前, 


… Page 24…

一个被叫做“塞姆族”(又被称为“闪族”)的游牧民族为了寻找水草,赶着 

他们的羊群在这片沙漠中到处寻找牧场。 

     在大沙漠的北方,有一块特别富饶的土地。它的形状像一弯新月,被 

称为“新月形沃土”。每当塞姆人赶着牛羊来到这里的时候,当地人便把他 

们赶走。塞姆人把这里看作天堂,他们特别想在这里放牧生活。他们对当地 

人发动了无数次进攻,经过多次失败,最后,他们终于占了这个地区。 

     塞姆族中有一支叫做希伯来人的部落。希伯来人想占有新月形沃土中 

一条狭长地带,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希伯来人早就听说这里被人叫做“流 

着奶和蜜的地方”。但是这里早已被一个叫做迦南人的部落占领。为争夺这 

块土地,希伯来人同迦南人进行了许多年的战争。 

     迦南人十分英勇,希伯来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被迦南人打败的希伯来人处境十分的困难。全族的人聚到一起,商议 

部落今后的出路。 

     一个老人说,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个遍地羊群,年年五谷丰登的 

好地方。到过那里的人都将它称为“天堂”,它就是埃及。如果想要希伯来 

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去那里。全族人最后一致同意老人的意见,离开巴 

勒斯坦,前往埃及。 

     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族长以色列带领所有的希伯来人离开了巴 

勒斯坦,经过辛难万险,来到了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草原,并在那里定居下 

来。 

     埃及真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地方,希伯来人在这里安定地生活了几百年。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埃及的法老拉美西二世要建造两座巨 

大的宫殿。他把希伯来人变成了奴隶,让他们开山挖石,服各种苦役。过了 

几十年,拉美西斯二世死了,埃及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野蛮民族和海盗的入 

侵。 

     希伯来人的首领摩西乘机带领全族人越过红海,逃出了埃及。在逃离 

埃及的行程中,希伯来人受尽苦难,他们缺水少食,风餐露宿,每天行走在 

大沙漠中,有不少人想返回埃及,宁可重新当奴隶,也不愿再受这种路途之 

苦。 

     摩西看到他的族人对命运失去了信心,十分的痛苦。一天,当他们经 

过西奈山麓的时候,摩西爬上山顶。在山顶,摩西呆了足足40天。下山后, 

他对色列人说,他见到了耶和华 (希伯来人敬奉的神),并得到他的圣谕, 

有了它希伯来人就能交好运。后来,摩西成了犹太教的创始人。 

     逃出埃及后,摩西对希伯来人说,只有回到迦南,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是大多数希伯来人没有勇气同勇猛强悍的迦南人进行战斗。摩西只好带着 

希伯来人到处流浪。40年过去了,摩西已经成为一个衰弱的老人。不久, 

摩西去世了。接替摩西领导希伯来人的是约书亚。这时希伯来人的新一代已 

经成长起来。经过长期艰难生活的磨炼,年轻的希伯来人个个成为强悍勇敢 

的战士。约书亚带领他们经过无数次的战斗,终于渡过了约旦河,在迦南定 

居下来。 

     约书亚之后的希伯来人的首领,是一位名叫参孙的勇敢的战士。参孙 

的力气非常大,能空手撕裂猛狮,曾经用一块驴肋骨打死了1000个敌人。 

     参孙死后,希伯来人仍旧生活在动荡之中。由于当时的希伯来人还分 

成了许多小部落。 


… Page 25…

     其中较大的部落,一个叫以色列,一个叫犹太。由于一直没有能够使 

所有希伯来人佩服的人出现,有很长时间希伯来人的各个部落没有统一的领 

袖。正当希伯来人处于分裂状态时,来自地中海沿岸岛屿的一个叫做腓力斯 

丁人的强大部落,向希伯来人发动了进攻。希伯来人没能抵挡住腓力斯丁人 

的进攻。连本族的圣物“约柜”,也让腓力斯人抢走了。 

     就在犹太民族四分五裂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扫罗的勇敢的年轻人,在 

一次迎击敌人的进攻中表现得十分勇猛、机智和果断,成了全体希伯来人尊 

敬的英雄。全体希伯来人一致推选他为希伯来的新王,为他举行了希伯来人 

最隆重的涂油圣礼,把油涂在扫罗者的身上,承认他为希伯来人的最高首领。 

后来,扫罗王因为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而自杀了。 

     扫罗死后,一个有勇有谋,名字叫大卫的青年登上了王位。他曾经是 

一个强盗头,后来被扫罗收服,成了扫罗的带兵官。大约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