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之路 (第2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幻之路 (第2卷)-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科幻小说感兴趣的人数不多,兴趣强度却很大。
  戴蒙·奈特曾这样写道:“科幻小说是少数人的大众媒体。”
  然而,对于那些少数人来说,发现科幻小说是一种与宗教皈依无异的先验经历。他们常常非科幻小说不读。他们思考科幻小说,他们想望与别人交流他们的经历,希望劝说别人皈依。他们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以这样那样的原因离群索居:或由于比别人聪明睿智,或由于不被社会所接受,或由于其对书籍的兴趣胜过其他。有时,他们是由于地理或经历的原因而与世隔绝。
  科幻小说使读者变成迷。迷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一直是科幻小说所特有的~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观。弗雷德里克·沃尔特姆教授就曾在《科幻迷杂志》(1973)一书中对迷和由迷而产生的科幻迷杂志作过评论。科幻迷们出版业余爱好性质的杂志评论科幻小说、发表业余小说诗歌、或描述科幻迷们自己的行止。他们也组织讨论会,原来是每年一次,现在几乎从不问断,世界各地总有地方在召开讨论会。而且,他们中间产生了新的作者。
  科幻小说使读者变成作家。这一职业的报酬相对较差,但作家们获得其他方面的弥补,比如创作出他们喜欢读的作品,有时是超乎理性的作品;比如在一个小圈子里建立起声望——而在一个大的范围内这就要难得多;比如从科幻迷们那儿迅速获得对他们的作品的反馈意见——迷们或写信给他们,或在讨论会上与他们面谈。而且,他们会发觉,自己与其他科幻作家之间有一种同志式的情感——科幻作家是一个极其紧密、互相帮助、墁有激烈竞争的群体。
  杰克·威廉森(1907- )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他就是从科幻读者成为科幻作家,从生理与心理上的孤立隔离中走出来的。威廉森出生于亚利桑那州,后全家迁移至墨西哥,再迁至德克萨斯州,最后在新墨西哥州东部一个干旱贫瘠的农场上定居下来。他就在那儿长大,几乎没见过什么外来的人,直到他在七年级时开始正常上学,这一情形才有所变化。他腼腆、笨拙,因此将兴趣转向了书本、学习和幻想,直到他发现1927年3月号的那期《惊异》。杂志上的那些故事点燃了他的想象力,不久,他就凑足了钱订了一份。
  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他对根斯巴克重印H·G·威尔斯作品之举推崇备至,但最先使他景仰的是A·梅里特的小说。他开始写作A·梅里特式的幻想故事,他给《惊异》写信,参加了一个科幻迷俱乐部,他的一篇题为《科幻小说:科学的探照灯》的文章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奖,最后他卖出了一篇故事《金属人》。《金属人》发表在1928年12月的那一期《惊异》上。他终于发现自己有了成就。后来,他与许多科幻作家特别是埃德·汉密尔顿结成了朋友,两人一起在1931年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作了一次史诗式的旅行。
  威廉森在大学二年级时退学以从事他的创作。他锲而不舍,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他之所以能够继续自己选定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够几乎不依靠农场上的任何东西维生。他在家里的农场上离开住宅搭了一座小房子,作为他的书房。他的创作日渐提高。30年代,除多种短篇小说以外,他还创作了一些长篇冒险小说,如发表在《离奇故事》上的《金色的血》、《惊奇》上的《太空军团》(三部曲)和《时间军团》、以及《未知》上的《比你想的要黑暗》。
  40年代,他以威尔·斯图亚特的笔名写作了一系列带有自然主义色彩的关于太空人在小行星带开采反物质岩(反物质当时称为非地球或非地)的故事,后来结集成书,题为《非地船》(1951),它的续集是成书于其前的系列小说《非地大冲击》(1950)。这两部作品使他成了《纽约每日新闻》一个题为《火星以外》的连环漫画栏目的连载作家。
  二战期间,威廉森在空军服役,任气象员。战后,他退役回乡,写出了《平衡器》和《无所事事》等一类新的社会小说,其。中《无所事事》又有续篇,也发表于《惊奇》杂志,题为《……与敏锐的头脑》,后以单行本形式出版,题为《优人机器人》。
  60年代,他开始了与弗雷德里克·波尔的一系列合作,他们共同创作了数部长篇,同时,他还继续单独进行他出色的创作,包括《外星人》和《太空军团》的续集《恶魔的兄弟,上帝的兄弟》(1979)、《人类的种子》(1983)、《生命的冲刺》(1984)及其续集《迷宫之路》(1990)、《火孩》(1986)、《滩头堡》(1992)和《恶魔月亮》(1994),他学习新东西的能力与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一直就是他最大的长处。他的创作每隔几年都有变化,以适应外在的与内部的新的需要。
  40岁的时候,他第一次结婚。56岁时,他获得博士学位,并在东新墨西哥州大学开始教授英文,直到最近才以杰出09教授之称退休。70岁,他被推选为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会长。1976年,他被世界科幻小说协会授予科幻大师奖;1973年,被授予第四届美国科幻小说研究会朝圣者奖;后者是表彰他在学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他的博士论文《H·G·威尔斯:对进步的批判》(1973)。
  《无所事事》发表于1947年,但威廉森最后影响09时代——当然并不一定是他的创作最为出色的时代——是在30年代。《无所事事》也许是对人与机器这一主题的处理上最具权威性的作品。

《科幻之路》(第二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
 

《无所事事》'美' 杰克·威廉森 著
 
  一

  那天下午,因为妻子用车,恩德希尔步行回家,他第一次见到了新型机器人。他的双脚循着平素走的对角路线——平时都是他妻子用车的——穿过一个杂草丛生、无人居住的街区。他满脑子想着怎样偿付在双河银行的贷款,但又——否决了各式各样行不通的办法。正想着时,一堵新墙挡住了去路。
  墙并不是平常的砖石砌的,而是用一种光滑、明亮、奇特的东西建成的。恩德希尔抬起头”注视着这幢长长的新建筑。这幢闪闪发光的挡道韵建筑让他隐隐觉得有点恼怒而又惊异——上星期这里肯定没有这幢建筑。
  然后,他看见了窗内的那个东西。
  窗子不是普通的玻璃窗。宽大的窗玻璃一尘不染,完全透明。只有贴在窗上的那些闪闪发光的字母才表明那儿有窗。字母组成了一个严整的颇有现代气息的标牌:

  ┏┓
  ┃  优人机器人研究所  ┃
  ┃    双河代理行    ┃
  ┃   最完美的机器人   ┃
  ┃  服务人类,服从人类  ┃
  ┃    保护人类    ┃
  ┗┛

  他这下真的恼怒了,因为恩德希尔自己就是做机器人生意的。生意早就很难做了。机器人在市场上是滞销货。类人机器人、机械机器人、电子机器人、自动机器人,还有普通的机器人,不一而足。可不幸的是,没有几种机器人像推销商许诺的那么好,双河市场早已积货囤滞,一片萧条。
  恩德希尔推销的是类人机器人——如果说他能卖得出去的话。他的下批货明天就到,可他还不大清楚该怎样付款。
  他蹙起眉头,停下脚步,透过仿若无物的窗户,盯着那个东西。他从未见过优人机器人。像任何种类的机器人一样,不工作时,优人机器人也纹丝不动地站着。它比真人矮小纤瘦,赤身露体,一如玩偶,无性别之分。光滑的硅酮皮肤黑亮黑亮,变幻着青铜色和金属的蓝色。它典雅的椭圆形脸上的表情始终如一,是警觉又带诧异的关切神色。总之,这是他所见过的最漂亮的机器人。
  当然,要是实际使肝,它太小了一点。他咕哝着说出《类人机器人推销商手册》上的一句话以自我安慰:“类人机器人身材高大——因为制造者不愿消耗动力,也不愿放弃最基本的功能,或削弱它的可靠性。类人机器人是您的最佳选择!”
  当他转向透明的大门时,大门即徐徐开启。他走入富丽堂皇的崭新的展示厅,他想让自己相信这些新式的展品不过是为了吸引女顾客的又一次花哨的努力罢了。
  他老练地审度着这些闪闪发亮的展品,他自得的乐观便消退了。他从未听说过优人机器人研究所,但很明显,这个新介入的公司财力雄厚,有着一流的营销策略。
  他环顾四周,想找一个推销商,却有另一个机器人悄然无声地迎了上来。它和橱窗里的那个一模一样,行动迅速却惊人的优美。它明艳的黑色身体上流动着青铜色和蓝色的光泽,裸露的胸部一块黄色的铭牌熠熠发亮:

  ┏┓
  ┃    优人机器人    ┃
  ┃序号:81-H-B-27┃
  ┃   最完美的机器人   ┃
  ┃  服务人类,服从人类  ┃
  ┃    保护人类    ┃
  ┗┛

  很奇怪,它的眼球没有晶状体,在它光秃秃的椭圆形的头上,钢灰色的眼睛茫然地盯视着。然而,它像是仍能看清物体,在离他几英尺远的地方停了下来。它开口说话。它的声音宏亮悦耳:
  “听候您的吩咐,恩德希尔先生。”
  它用了他的名字,这让他吓了一跳,因为即使是类人机器人也不能识别每个人。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聪明的花招罢了。在双河这样一个小镇,这当然不是太难的事。推销商肯定是本地人,他一定在隔板后操纵着机器人。
  恩德希尔消去了刹那的惊异,大声说道:“我能见你的推销商吗?”
  “我们不雇用人类推销商,先生。”它随即以柔和的声音答道,“优人机器人研究所的宗旨是服务人类,我们不要求人类的服务。我们自己就可以提供任何您需要的信息,先生,并接受您的指令,即时为您提供优人机器人的服务。”
  恩德希尔大惑不解地瞪着它。没有哪个机器人能做到自己更换电池,重新设定继电器,更不要说经管自己的分部办事处了。恩德希尔不安地看看四周,寻找一个或许隐藏着推销商的小房间或~片布帘,而那双没有晶状体的眼睛也茫然地瞪着他。
  与此同时,那动人的、细细的嗓音又开始以极具说服力的语气说话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到您家作一次免费示范,先生?我们很希望能在你们星球引进我们的服务,因为在消除人类痛苦方面,我们在许多别的星球上一直都很成功。您会发现我们要比这里使用的老式电子机器人出色得多。”
  恩德希尔不安地后退了几步。他很不情愿地放弃了搜寻不知隐身何处的那个销售商。机器人自我操纵这一念头让他大惊失色。这将在整个行业惹起轩然大波。
  “至少您得带一些宣传品走,先生。”
  矮小的黑色机器人走路轻巧优雅得令人发怵。它从靠墙的一张桌上给恩德希尔取来一本插图小册子。
  为了掩饰困惑和越来越深的惊骇,恩德希尔匆匆翻了翻光洁的书页。
  在一系列色彩缤纷的“从前如何如何后来又怎样怎样”的图画里,一个丰乳金发的女孩先是俯身在厨房的炉子前,然后是轻松地穿着一件色彩眩目的长睡衣,一个矮小的黑色的机器人跪着给她端上什么吃的;她先是疲惫不堪地敲击着打字机,然后是穿着暴露的日光浴装躺在海滩上,而另一个机器人正在打字;她先是在一台大型的工业机器上苦干,然后是在一个金发年轻人的臂弯里翩然起舞,而一个黑色的优人机器人却在操作那台机器。
  恩德希尔若有所思地叹了一口气。类人机器人公司不能提供这样诱人的促销材料。女人们会发现这本小册子不可抵御,而在售出的机器人中,86%是由妇女选购的。是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先生,带回家吧。”那个甜蜜的嗓音催促着他,“让您的夫人看看。最后一页上有一张免费示范表演的空白预订单,您会注意到我们不需要您支付费用。”
  恩德希尔麻木地回转身,大门立即为他徐徐开启。他晕头晕脑地朝门口走去。他发现自己手里仍拿着那本小册子,就恨恨地将它揉成一团摔在地上。
  那个矮小黑色的东西利索地拾了起来,银铃般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我们明天会到您办公室拜访,恩德希尔先生,并送一套示范机器人到府上。该是讨论贵公司停业清理的时候了,因为您所销售的电子机器人无法与我们相比。另外,我们将向您夫人做一次免费示范表演。”
  恩德希尔不想回答,因为他怕自己的声音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恍惚地大步沿着人行道走到街角,停下来恢复镇定。从他震惊混乱的印象中现出了一个清晰的事实——他的代理处濒临危机,前途黑暗。
  他凄凉地回头看了一眼那幢富丽辉煌、气势不凡的新建筑,那不是真的砖块或石头,那仿若无物的窗也不是玻璃,而且他确信,上一次奥萝拉用车的时候,大楼的地基也不曾打桩。
  他向前走着,绕过这个街区,沿着新人行道走到后门。一辆卡车车斗朝着门停着,几个黑色的机器人静静地忙碌着,正在将巨大的铁条箱从车上卸下来。
  他停下脚步,看其中的一个箱子。
  箱子上贴着星际运输的标签,箱上印着的文字标明它来自翼星4号上的优人机器人研究所。
  他想不起有哪个星球是叫这个名字的。那个研究所一定是个很大的机构。
  卡车后暗乎乎的仓库里,他隐约可以看见一些黑色的机器人正在开启铁条箱。盖子打开,露出捆装严实的黑色、僵直的身架,它们一个又一个地活动起来,爬出铁条箱,优雅地一跃,跳到地上。它们全都一模一样,发亮的黑色闪着青铜色和蓝色的光泽。
  其中一个绕过卡车,走到人行道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