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至上 作者:罗旭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品至上 作者:罗旭东-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不要因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有些人对采取行动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干得也许不那么完美无缺。 
    (5)让自己把握眼前的五分钟,并努力切实地生活。先不要考虑各种长期的计划,应争取充分利用眼前的五分钟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一再推迟可以给你带来愉快的那些活动。 
    (6)问问自己:“倘若你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呢?”结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你完全可以积极地去做这件事。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畏惧心理,你会懂得维持这种心理毫无道理。 
    (7)给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时间,如周一晚上10点至10点15分专门做曾被拖延的事情。你会发现只要在这15分钟内专心致志地工作,你往往可以做完许多拖延下来的事情。 
    (8)要珍爱自己,不要为将要做的事情忧心忡忡。不要因拖延时间而忧虑,要知道,珍爱自己的人是不会在精神上这样折磨自己的。 
    (9)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设你今生今世还有6个月的时间,你还会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吗?如果不会的话,你最好尽快调节自己的生活,现在就去做你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相对而言,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在时间的长河中,30年和6个月是相差不多的。你的全部生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因而在任何方面拖延时间毫无道理。 
    (10)鼓起勇气去干一两件你一直回避的事情:一个勇敢的行动可以消除各种恐惧心理。不要再强迫自己“干好”,因为“干”本身才是关键所在。 
    (11)晚上睡觉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劳的感觉。不要以疲劳或疾病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你会发现,当疲劳或疾病失去其意义时,也就是说当它们不能成为你推迟工作的理由时,导致拖延的因素会“奇迹般地”消失。 
    (12)不要再使用“希望”、“但愿”、“或许”等词,因为这些词会促使你拖延时间。每当你发觉自己的话里又出现这几个词时,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话。例如,你应该: 
    将“我希望事情会得到解决”改变“我要努力解决这件事”; 
    将“但愿我心情会好一些”改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将“或许问题不大”改为“我要保证没有问题”。 
    (13)如果你所拖延的事情涉及到其他人,你应该与这些人商量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要敢于摆出自己的各种顾虑,这样将有助于你认识到自己的拖延是否完全是出于主观原因。在知心朋友的帮助下,你们可以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久,你就会完全驱散因拖延时间而产生的忧虑。 
    你要是希望改变客观现状,就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些实际工作。不要总是因拖延时间而忧心忡忡,并为此而陷入惰性,应该努力消除这一令人讨厌的误区,争取投身于现时生活!做实干家,不做幻想家。
第7节 懒惰懈怠,消极被动
如果说懒惰和贫穷是一对孪生姐妹的话,消极和懒惰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如果说人类天生就有许多劣根性的话,懒惰应该就是其中最难消除的劣迹之一。 
    下面这个故事就能印证这一点: 
    有位富翁到一个贫困地区游玩,当他目睹当地一户贫困人家吃饭的情形时禁不住落下泪来:这户人家吃饭的碗竟是几只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让他吃惊的是全家连一双筷子都没有,都是直接用手抓的。 
    这位仁慈的富翁无比同情,决心要帮助这户人家摆脱贫困。当他走出他们的家门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看到这户人家的屋前屋后都长着适合做筷子的竹子。 
    身处竹林却没有筷子,故事中的这户人家真算得上是懒惰的典型,自然难以得到同情。看来,懒惰和贫穷确实相生相伴。 
    如果说懒惰和贫穷算得上是一对孪生姐妹的话,消极和懒惰就算得上是一对孪生兄弟。非积极的态度就是消极的态度,而消极必然导致被动局面。 
    世界上消极的人够多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积极的人,更多关注世界的光明面的人,消极的人只会使我们心灰意懒、怨天尤人。 
    知名语言学者、社会评论家保罗·古德曼做过这样的估计,美国有82%的员工视工作为苦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工作的桎梏。他们就和下面这个《跳火山的人》的故事中的乔一样,需要一记当头棒喝才能够从梦中惊醒。 
    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有部叫做《跳火山的人》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主人公乔·班克对于工作与生活都充满了无力感。 
    他每天都拖着沉重的脚步去上班,心情从来没有好过。在各种压力的打击之下,乔认为自己形同嚼蜡般的生活已经无可救药。 
    愤恨不平、垂头丧气之余,他感叹道:“我简直就是行尸走肉。” 
    乔被老板炒了鱿鱼之后,巧遇一位古怪的亿万富翁;这个富翁提出一个交换条件,让乔有机会彻底摆脱目前这种了无生趣的生活。 
    乔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一项,那就是到一座名为“瓦波尼·伍”的小岛上去,纵身跳入一座火山之中。乔立刻接受了这个提议。 
    在富翁的游艇上,乔结识了他的女儿帕特里夏。自从遇见帕特里夏的父亲之后,乔的生活发生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变化,面对即将拥有的崭新人生,乔不禁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感叹道:“你的生活实在是不可思议——简直无法想像!” 
    帕特里夏回答说:“我父亲说全世界的人几乎都在沉睡——你认识的、看到的或是正在交谈的人,其实都在睡梦中度过人生。他说真正清醒的人寥寥可数,这些人总是用充满惊奇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半杯水是半空还是半满,是常用来分别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看法差异的简单比喻。消极者看到人家给他半杯水,会抱怨“只剩半杯水”,而积极者则高兴地看到“还有半杯水”。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这或许和他们一向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关。有段犹太民谚是这样的: 
    如果断了一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断了两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的脖子;如果断了脖子,那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积极思想的人对任何事都抱着乐观的态度,即使遇上挫折,他们也会认为那是自己的成功大树开始生根、发芽的种子。 
    消极被动的心态,则会扼杀发芽的机会,痛苦的恶性循环就此展开。 
第8节 兴风作浪、散布谣言 
  喜欢兴风作浪,散布谣言的人,就像是一只嗡嗡乱叫的屎壳郎,让人生厌。 
    生活中有一种人,总是喜欢闲言碎语、说东道西,散布谣言,这种人总是让人望而生厌。 
    作为一名员工,你和同事同在一个屋檐下,搞好关系当然是至关重要的,而要与同事搞好关系,不兴风作浪、散布谣言便是你首先应该做到的。人与人相处,最忌交浅言深。如果你对你的同事还没有很深入的了解,那么还是少说为妙。因为“是非只因多开口”,闲话说的多了,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一个爱说闲话的人交往。下面这个例子便说明了这一点。 
    某公司有一个女士,论说别人闲话的能力,谁也比不上她。从表面上看,她对你十分热情,可是一转身的功夫,就当着别人的面把你说得一无是处。她要是看你不顺眼,就想方设法挑出你的毛病,添枝加叶地说出去。不论你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她说得仿佛都和真事一样,不了解你的人,会真的以为你就是她说的那种人。一次,单位里有一女孩处了个对象,条件挺好的,她有些妒忌,于是就到外面说女孩的闲话:“你们不知道吧?我们公司的小李,家庭条件一点都不好,而且她还有肝病,谁要是找了她,那可就麻烦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件事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没几天,公司里上上下下就没有不知道的。这件事女孩的男朋友很快就知道了,她的男朋友找到她,问她是否有这回事。女孩十分生气,问他“你难道真的相信这些谣言吗?我是不会骗你的,如果我真的有肝病,我肯定不会找对象的。”她的男朋友半信半疑的对她说:“如果不是真的,怎么外面很多人都议论你?”男朋友不相信女孩的态度,使女孩十分伤心。男友说:“要不明天咱们到医院去查一查!”女孩对他说:“这纯属是造谣,你不相信算了,咱们分手吧!没什么好说的。”女孩就这样与男友分手了。这个女士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乐开了花,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后来这个女士的谣言终于被揭穿了,她受到公司的严重处分。 
    故事中的女士因为爱说闲话,议论他人,最终落了个受处分的下场,真可谓是罪有应得。说别人的闲话,散布流言,表面上看似乎无伤大雅,实则害人不浅。要赢得同事的好感,不闲言碎语、兴风作浪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第9节 心理失衡、嫉贤妒能 
    嫉妒是一种可怕的罪行,它会让你做出追悔莫及的蠢事。 
    嫉妒,作为人性的弱点,几乎谁都会有那么一点。但我们决不可因此而忽视它的危害性。趁着它还只是我们心灵里的小小“肿瘤”,就要赶快诊治它,以免它发展下去形成恶性“癌变”。 
    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嫉妒心理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形成竞争的人身上。比如对方的一篇论文获奖,人们都过去称赞和表示祝贺,自己却木呆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由于心存芥蒂,事后或就这篇论文、或就对方其他事情的“破绽”大大攻击一番。假如对方再如法炮制,以牙还牙,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事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嫉妒者缺乏的往往是自信力而多的是患得患失心理。他们自己不思长进,也不许旁人出人头地。由于自私作祟,他人的一切优势才华美貌也好、功业名望也好、财富地位也好,都感到是对自己的一种直接威胁,因而很容易把自己的失败与低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失落感、恐惧感,化为一种敌意投射到优胜者身上。 
    下面这则案例就说明了这点: 
    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经理近来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她手下的一个职员的销售业绩就像竹子拔节似地噌噌往上窜,眼看着就要追上自己了。而一旦如此,按照公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规定,她只好拱手让出已经把持了五年的经理位置,大笔奖金和福利都将化为乌有。所以,她妒火中烧,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保住自己的位置,最后她竟然利令智昏,采取了极不光彩的行动。她打听到这位职员的最大客户的联系方式,偷偷地公关起来。她向对方的采购部经理许诺给她一定回扣,条件是让她取消或推迟这位员工的这一笔大单子。她哪里知道对方的采购经理就是老板娘,而企业是私营企业,回扣这一套根本就行不通,而且对方对她这样的行为非常反感,通报给了那位业务员。他早就受够了顶头上司的气,这次简直忍无可忍,如实地向公司上层反映了情况。在确凿证据面前,销售经理提前下了台。 
    那么,该如何熄灭妒火呢?这就要承认事实、接受事实,对自己说:“他的卓越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欠,也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昏头昏脑地嫉妒他人于事无补,明智、勤奋地扬长避短才能挥洒属于自己的光彩。”然后,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事实上,凡是能够找到自己生存乐趣和生存价值的人,是不会去嫉妒别人的。 
    工作和社交中的嫉妒心理往往发生在双方及多方,因此要注意自己的性格修养,尊重与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这样不但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且可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感受到生活的愉悦。 
    伯兰特·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在其《快乐哲学》一书中谈到嫉妒时说:“嫉妒尽管是一种罪恶,它的作用尽管可怕,但并非完全是一个恶魔。它的一部分是一种英雄式的痛苦的表现;人们在黑夜里盲目地摸索,也许走向一个更好的归宿,也许只是走向死亡与毁灭。要摆脱这种绝望,寻找康庄大道,人们必须像他已经扩展了的大脑一样,扩展他的心胸。他必须学会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学得像宇宙万物那样逍遥自在。” 
    那么,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化解嫉妒心理呢? 
    首先是胸怀大度,宽厚待人。有了这一点,嫉妒心理其实根本不会产生。 
    其次是要有自知之明,客观评价自己。当嫉妒心理萌发或者具有一定表现时,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自己后,再评价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第三,少一分虚荣就少一份嫉妒。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的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虚荣心与嫉妒心理两者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第四,自我抑制是治疗嫉妒心理的苦药,自我宣泄是治疗嫉妒心理的特效药。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它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这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不良心理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
第10节 颠倒黑白、乱打报告
“多行不义必自毙”,那种“表面一盆火,背地一把刀”的人,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职场中总有一种人,他们在同事面前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的样子。可在背后,特别是在上司和老板那儿,却颠倒黑白,乱打小报告,诋毁别人的形象,以此来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