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纪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色纪元-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湛扶了扶鼻梁上略微下滑的老花眼镜,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

“最近,东部前线连续几次战斗,我们伤亡很大,补充兵一直数量不足。倒不是说下面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敷衍了事,而是我们自身的训练机制有问题。照我的看法,新兵训练周期实在太久了,应该再缩短一些。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把平民拉上战场,通过实战选择幸存者进行补充。你觉得怎么样?”

这问题差不多是老生常谈,从去年到今年,军部历次会议上都会被人提起。陈彦霖不明白孙湛的目的何在,只能哼哼哈哈应付着,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嘴里发出“嗯”、“哦”、“啊”、“唔”等含糊不清的字句。

孙湛对此不置可否。他继续以平淡的口吻说:“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应该把驻扎在各地的部队轮换驻防,对东部和北部战线分别展开进攻。很多作战部队主官都提出,分区域驻守的做法并不公平。人口密集的城市大多在沿海东部地区,驻扎在这边的部队伤亡惨重。从开战至今,半数以上部队战亡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从师长到士兵,几乎轮换了一遍。反过头来看看其它战区,真的让人觉得心理不平衡,很难接受。”

“这种说法过于就事论事了。”

陈彦霖显然不赞同孙湛的理念:“71集团军也没有闲着,每一座废弃城市里都有变异生物,我们的战斗强度和压力也不小。成都历来就是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我们每天都在战斗,下面的士兵都很勇敢。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前线还是后方都一样,到处都有伤亡。”

“是啊!很多人战死了,能够活下来都很幸运。”

孙湛颇为感慨地点了点头,说:“有时候想想,我也很想去前线好好打一仗。强化药剂只能改造体质,但并不意味着增加寿命。在有限的日子里,我们都得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啊!”

不等陈彦霖回答,孙湛又继续道:“我已经跟军部委员会打过报告。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行政部长之类的头衔并不重要。如果可能,我愿意指挥一个军,甚至是一个师。我只想在有生之年尽量发挥余热,死得有意义,不那么遗憾。”

最后这句话,似乎触动了陈彦霖心中的某根弦。他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认真地问:“那么,军部方面是怎么答复的?”

“还不是老生常谈。”

孙湛一边苦笑着摇头,一边仔细注视着陈彦霖脸上的每一丝变化:“作战部队都有各自的主官,想要填补位置,就必须等现有的人离开。”

 第275章 重逢

这句话没有丝毫破绽,听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任何隐藏成份。

陈彦霖点头赞同:“是啊!除非他们主动离开,否则别人永远也没有机会。”

孙湛的表情有些无奈,他不住地摇头:“我从未想过争权夺利,我只是想要发挥最后的作用。不过,事情倒也不是毫无转机。”

陈彦霖的注意开始集中:“哦?怎么了?”

“军部打算重建184集团军。不过,司令官一职的人选,只能在军委会成员当中产生。”

孙湛的话,让陈彦霖刚刚提起的兴趣瞬间变得失落。可是接下来的内容,却让他有种非常怪异,却一时间想不明白究竟哪里出了问题的感觉。

“我想申请一下,去184集团军下面某个师担任师长。梦想和现实之间总存在着差距,既然同等身份想要爬上去很困难,不如往下走走,把高度降低,事情也变得容易些。呵呵!你觉得对不对?”

“嗯!有一定道理……”

……

新成都基地市。

夜深了,参谋长办公室仍然亮着灯。

陈彦霖坐在椅子上,看着摆在桌上装满食物的军用饭盒,微微有些出神。

他历来有工作到很晚的习惯,副官像往常一样按时给他送来晚饭,陈彦霖却没有动过一筷子。

高级军官食堂的餐饮标准显然比普通士兵伙食好得多。有味道很好的糖醋丸子和生炸排骨,凉拌藕片和地三鲜看上去很是诱人。除了与士兵一样的常例米饭,高级军官还能吃到现如今极其珍贵的鸡汤。

不过,这都是几小时以前的事情。

摆在陈彦霖面前的饭菜早已凉透,丸子和排骨冷硬得难以嚼动,蔬菜也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就连那碗鸡汤,表面也凝起薄薄的油层,看上去又黄又腻,让人直倒胃口。

陈彦霖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脑子里回味孙湛说过的那些话。

他不明白,孙湛为什么会毫无征兆的与自己联络?就谈话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细节,不过是两个老人拉家常,侃侃大山,摆摆龙门阵,对时局发表一下意见,再发发牢骚。

陈彦霖虽然人不在军部,却并不妨碍他知晓孙湛在军部的尴尬身份。说起来,孙湛军衔虽高,可他这个行政部长跟自己一样,都属于不得志的角色,手里没有什么实权,只能作为对真正掌握权力者的配衬。说穿了,就是等同于绿叶般经常被人忽视的角色。

出于这一点,陈彦霖很能理解孙湛所说的“苦闷”。尤其是孙湛说起打算自降身份,去作战部队担任师长的时候,陈彦霖自己也觉得有些悲苦,禁不住朝着孙湛大倒苦水。

军部被赵志凯把持,71集团军真正发号施令的人是许仁杰。无论陈彦霖和孙湛如何努力,都无法压过这两座高山。他们注定了只是山脚下不起眼的石块,角色和位置最多只是被人匆忙间看上一眼,很快就被遗忘。

也许,孙湛正是因为愤恨与不甘,这才出此下策,愿意主动降级成为作战部队主官。毕竟区区一名师长,无论地位还是收益,都远远不及行政总部部长一职。然而作战部队也有行政官员望尘莫及的优越性。尤其是军事主官对军官和士兵的绝对控制力,根本不是行政官员能够想象的。他们拥有某个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这就是部队主官与高级行政官员的最大区别。

陈彦霖扪心自问,如果要向孙湛那样,自降级别成为一名师长,恐怕真的很难做到。自己实在没有放弃一切的决心,也没有破釜沉舟的决断力。好不容易挣扎到集团军参谋长的位置,就这样轻易放弃,真的很不甘心。

可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71集团军的首脑是司令官许仁杰,他从不给自己任何机会。不要说是师长,恐怕团长之类的位置,他也决不允许自己染指。所谓参谋长,说穿了只是无用的摆设,除了许仁杰的亲信,任何人坐上这个位置,面临的问题都与自己没什么分别。没有实权,没有部队,任何人对自己都是敷衍了事……我当然想要改变这种该死的局面,可究竟应该怎么做?

当思维被外来事物影响的时候,很容易有感而发。陈彦霖也不例外。尽管与孙湛之间的通话早在几小时前就已经结束,可他仍然觉得孙湛的某些话说得很对,很值得自己借鉴。

其中最关键的部分,莫过于孙湛对职位和军衔之间的关系概念。他说过:想要得到一个职位,有两个前提。其一,自己必须有那个能力。其二,那个位子必须空出来。

这当然不是孙湛的原话,可是他话里的意思就跟这差不多。难道不是吗?如果不是合肥战役失败。184集团军大量高级军官战死,军委会怎么可能任命新的集团军司令?孙湛的师长实权又从何而来?

陈彦霖没有考虑过孙湛是否会欺骗自己之类的问题。在他看来,这根本没有必要。通讯内容只是两个人普通的谈话,没有涉及军事机密,对方也没有要求自己去做什么。无论态度还是表情,都挑不出什么毛病。这使得陈彦霖彻底放弃戒备,丝毫没有想到,是否应该向军部方面核实一下,究竟有没有孙湛申请担任师长这回事?

区区一个师长,陈彦霖当然看不上眼。

他只是觉得孙湛给了自己某种启发。虽不明确,但隐隐约约之间,自己好像已经找到了改变目前困境的办法。

……

与陈彦霖之间的谈话刚一结束,孙湛已经通过军部网络,向人事部门递送了一条附加信息。内容,当然是他自己申请降级担任某个作战部队师长一职。

军方内部的所有信息往来,均有中央电脑进行监管。作为行政部长,孙湛当然明白电脑的处理缺陷,以及几个极其隐秘,可供利用的程序监控盲区。他先是把申请日期修改为两个月前,电脑会按照日期对其进行分类。当信息进入资料库后,孙湛再次利用职权,在申请表格下面加上(待审)和(作废)的后缀。如此一来,表格就会自动扣押在复核区域,不会列入优先审核排序。如果陈彦霖对自己说过的话产生怀疑,按照分类搜索,很容易就能看到申请表。但他没有进一步获取更多信息的权限,对表格是否经过军部批复,自然无权过问。反过来,信息部也不会对复核资料进行修改。他们通常以三个月为期,对复核资料进行审查。只要控制好相互之间的审理时间段,孙湛就能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使这份申请表在信息库里一直存在下去。

孙湛是个做事情非常细致的人。做完这一切,他打开电脑上的搜索空格,依序输入想要查找的分项,屏幕上立刻出现了那份伪造的申请表。

默默注视着屏幕,孙湛苍老的脸上露出一丝狰狞,老花镜片背后的眼神充满冰寒,还有无穷无尽的空虚。

他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可是,他也并不知道陈彦霖是否会对自己的话产生共鸣?

之所以选定那个家伙,是因为陈彦霖目前的处境一直抱有不满。当一个人被环境禁锢,无法满足欲望的时候,就肯定会想要强烈改变现状。孙湛不会留下任何把柄,两个人之间的谈话没有任何敏感内容,即便被人知道,孙湛也只会笑笑,对“降级担任师长”之类的说辞表示只是个玩笑。否认和撒谎从来就是生存的技巧,诚实者固然品德高贵,却是不折不扣的傻瓜。

唯一的问题,就是陈彦霖会不会按照自己预料的那样去做?

慢慢活动着嘴角,孙湛终于觉得有些口渴。他抿了一口冷掉的茶水,发现嘴里很粘,散发出连自己都觉得恶心的臭味。

整整一天了,他没有吃过任何东西,水也没喝过多少,口臭是自然的生理反应。

孙湛很疲倦,却没有想要休息的欲望。他再次点开屏幕,这一次,随着输入指令出现在屏幕中央的,是袁志成面带微笑的图像。

短时间内,孙湛无法对条目一和条目二进行深入探查。他只能按照以往的经验,把苏浩和袁志成列为怀疑对象。

不,不仅仅只是怀疑,他们都是自己的政敌,是自己的对手。无论干掉谁,孙湛都会觉得快慰。陈彦霖只是针对苏浩设置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目标,自然就是掌控袁家的袁志成。

这个人远比苏浩更难对付。他可是掌握着整个北方战线,有多达百万的官兵对其效忠。

看着屏幕上的照片,孙湛渐渐陷入沉思。

……

当欣研和姜婉琦带领车队驶入新贵阳的时候,苏浩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淤积在心中多时的沉闷被彻底清除,脸上露出久已不见的微笑。

除了目前急需的粮食,欣研还带来了不少好消息。

“一号蜂巢”的进展顺利,施工进度比上个月提高了百分之六十。由于集中了整个“城堡”及周边其它小型“蜂巢”的力量,一期计划的所有重型车间全部进入投产阶段。目前,“一号蜂巢”已经不再缺乏原材料,食品和饮水供应可以满足需要。按照苏浩留下的图纸,几座中型晶石能量炉已经完成组装,最迟下个月就能投入使用。

集中大部分团队资源集中供应“一号蜂巢”的做法,已经彰显出令人振奋的效果。除了建设进度加快,老宋团队对周边地区的开发也不断扩大。“一号蜂巢”所在区域邻近热带,炎热的气候使农作物自然成熟期大为缩短。在“蜂巢”基地的外围,分布着大量田地和山地,目前栽种的作物大多是稻米,即便没有地下基地的人工农场,在这个收获季,单是基地外围新近开垦田地里产出的粮食,就足以供养两、三万人。

黑色颗粒对人体的改造效果,显然并不仅仅局限于外貌调整这么简单。在昆明城里最早加入团队的一批成员,无论是战斗、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已经展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综合实力。就在上个月,负责工程管理与监督的董国平提出一个新方案————抽调出一台推进力最强的自动掘进机,在“一号蜂巢”与昆明地区的“城堡”之间,修造出一条隐藏于地下的连接管道。

按照所在区域,将整个“蜂群”分为三部分,这是苏浩早在合肥战役实施以前,就通过电讯和信件联络,与老宋等人确定的计划。

苏浩很清楚,从昆明城到新成都,再到后来的新南阳基地市,自己过于出色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很多人注意。伪装和隐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某个点上。新贵阳基地市正是因为这样才开始建设。然而,这计划有利有弊。好处是大大减少了“一号蜂巢”与“城堡”被发现的几率,尤其是在原材料与能量集中供给的情况下,老宋团队的建设与成长速度极其迅速,一旦基地功能日趋完善,苏浩拥有的底牌足以让他再不畏惧任何人。

不过,计划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在优先满足“一号蜂巢”的前提下,新贵阳的各种物资只能压缩到极致。抛开建设进度不论,光是解决人口消耗的食物,就是目前困扰苏浩的最大难题。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聚集在新贵阳周边的庞大难民群向“一号蜂巢”方向转移。老宋手里已经掌握了部分粮食储备,“一号蜂巢”目前的产出也足以维持平民需求。然而,苏浩目前还不能这样做。军部对新贵阳地区的监视非常严密,西安指挥中心专门调派了两架预警机,对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基地市进行全面监控。苏浩可以趁飞机轮换的空档,偶尔实施某些无伤大雅的小动作,却不可能命令老宋从“一号蜂巢”向新贵阳大规模运粮。那样做,除了提前暴露实力,没有任何好处。

大量驱赶平民也不行。过于庞大的难民团体,在地面是最显眼的目标。尽管从计划之初,苏浩就命令曹蕊和杜天豪把部分平民悄悄转向“一号蜂巢”,可那毕竟是人员以数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