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海风云录-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他们看到的“大黄鱼级”和“金枪鱼级”潜艇,已经是阉割版的,为了避免一些联邦的高端技术过早的流向国外,这两种潜艇内部的通讯、声呐、通气管、降噪、电机等系统都已经拆除或者替换,就连鱼雷发射系统和鱼雷也都换成了联邦的早期型号。

经过了不到1个月的洽谈,最先与联邦政府达成购买协议的不是意大利人,也不是智利人,而是俄国人。他们提出的购买数量也大大超出了刘芾的预期,苏俄海军代表一次性就要购买20艘“金枪鱼级”和10艘“大黄鱼级”潜艇,并且提出了购买南海联邦这两种潜艇的生产技术和许可的要求。

苏俄海军的这个要求,让刘芾很吃惊,因为在后世,苏联的潜艇技术就发展的非常好,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而现在,这个后世的潜艇老大难道就已经准备要放弃水面舰艇的发展,转而专攻潜艇了?如果这样的话,曾经在二战之中风光无限的德国潜艇部队会不会就要被扼杀在摇篮中了?想着在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有可能会遍布全球海洋的红色潜艇数量,刘芾也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不过既然已经要卖了,而且人家已经下了单,就没法再反悔了,至于苏俄海军能不能发展成海中狼群,那就不是刘芾需要考虑的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南海联邦威胁最小的大国,恐怕就是正处于国内革命时期的俄国或者说是苏联了,至于英国人和美国人会不会因为苏联海军有了潜艇变得强大而头疼,刘芾不仅不担忧,还期盼这这一天,能把竞争对手的精力吸引到别人身上,对于南海联邦的发展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八十章 甩卖潜艇

“卖!他们要多少咱们卖多少,另外问问他们,许可可以卖,技术也可以卖,但是制造潜艇的钢材和特种合金他们自己能生产吗?如果不能,那么就告诉他们,没有这些钢材和特种合金,潜艇下水之后就是一个铁棺材,不用敌人攻击,自己就沉了。”这是刘芾对于苏俄海军提出的要求的最后答复。

经过了反复的磋商,最后,苏俄海军固执的坚持了自己的要求,必须连同生产许可和技术一起买,钢材等原料由苏俄海军向南海联邦购买。并且又增加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求南海联邦海军协助苏俄海军,在他们的波利亚尔内修建一座潜艇基地。

但是,苏俄海军不是用货币来支付上述的这些款项,他们没钱,也没有什么货物可以交换,现在俄国境内还在打仗,而且国联正在对苏维埃政府采取封锁,所以苏俄海军提出了一个支付的方式,那就是用黄金和艺术品支付这笔军购费用,不用问啊,那些黄金和艺术品都是苏维埃政府没收的俄国皇室和贵族的资产中的一部分。

在经过了刘芾的同意之后,这笔总额在5000万美元的交易终于搞定了,其中1900万美元为30艘潜艇的货款,而其他的3100万美元为潜艇的备用鱼雷和20名联邦海军技术和培训人员为苏俄海军培训潜艇人员的费用。

苏俄海军将用68吨黄金支付这笔费用,然后由南海联邦境内的一家银行,向苏俄海军提供1亿美元的10年低息贷款,用以购买潜艇的生产许可和技术以及建造潜艇基地的部分费用。

这次苏俄海军和南海联邦的军购交易一直处于严格的保密之中,而交易也将采取秘密交易的方式,再苏俄海军支付了头一笔货款之后,10艘改装好的联邦潜艇将由联邦海军的潜艇部队负责驾驶,由5艘开往德国的运粮船做掩护,穿越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向北直抵巴伦支海,最终停靠在波利亚尔,这也算是联邦海军给苏俄海军搞的一次潜艇实战演习,而其后的20艘潜艇也将在一年之内,分成2到3批驶往波利亚尔。

相对于苏俄海军对潜艇的如饥似渴,智利、阿根廷、巴西和意大利等国就显得比较犹豫了。一方面,他们的国内情况比较负责。存在着不同的势力,有的倾向于英国,有的倾向于美国,有的喜欢战列舰,有的愿意发展飞机母舰,意见很难统一;另一方面。他们国家的海军并没有解除过潜艇,也没有这方面的作战经验,虽然南海联邦海军潜艇的大名和赫赫战绩他们也早有耳闻,但是如果购买了这些潜艇,能不能在自己国家的海军手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他们心里也没谱。

最后,还是智利人更急迫一些,因为他们国家的海军中。2艘主力战列舰建好之后,就被正在打一战的英国人给征用了,虽然赔偿了全部建造费用,但是智利海军一直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战舰可以使用,面对着阿根廷海军的扩张,智利海军心急如焚。

但是战列舰这个东西,不光是造价昂贵,而且从设计到建造然后再到最后的舾装和海试。没有3年时间就别想拿到手,而智利人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了,他们急需可以对抗阿根廷海军战列舰的武器,于是,当智利海军代表在基隆外海观看了南海联邦海军给他们演示的潜艇作战群相互配合,对大型舰队进行有效供给的实弹演习之后,立刻就下了决心。先行购买15艘“金枪鱼级”潜艇,组成自己的潜艇部队,用来对抗阿根廷海军的战列舰。

“大黄鱼级”和“金枪鱼级”潜艇的建造时间大多在1900年以前,至今的使用年限以超过了20年。按照当时的造价,一艘“大黄鱼级”大概需要120万美元,而一艘“金枪鱼级”需要150万美元。而联邦海军卖给苏俄海军的两种潜艇分别是按照70万和5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的,这个价格还包括了艇上携带的鱼雷和一部分常用配件,所以刘芾觉得已经很仁义了。

智利海军并没有在价格上做过多纠缠,他们同苏俄一样,提出了用货物冲抵一部分货款的要求,而智利人能够提供的货物,就是他们国家的特产,硝石。

硝石这种矿物用处非常大,也非常多,它不仅是一种颜料,也是制造火柴、玻璃、化肥和火药的必需品,还可以提取硝酸钾,用于化工、机械、制药、食品加工等多种领域,而智利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生产天然硝石的国家。

对于智利海军的这个要求,南海联邦政府欣然接受,硝石这个东西联邦也不产,而且用量还不少,用硝石当货币对于联邦来说,一点都不纯在障碍。于是,两国政府一拍而合,在智利政府的第一艘运送硝石的船抵达达沃港之后,15艘“金枪鱼级”潜艇就会启程前往智利,联邦海军的培训人员,也将随之抵达智利,并帮助智利海军建立起一支能够作战的潜艇部队,当然了,这些培训也不是免费的,如果仔细算起来,比买潜艇都贵。

1922年3月,英、美、南、法、意5国,经过几个月的谈判,终于达成了一致,共同签署了一份裁减各国海军装备和限制海军作战舰船吨位的协议,由于这份协议是在美国华盛顿签署的,所以就叫做《华盛顿海军条约》。

在这份海军条约中规定:

英、美、南、法、意5国的主力舰总吨位比为5:5:4:1。75:1。75,而按照现在各国现有的主力舰,做出了一个吨位的保留数量,英国将可以保留558950吨的主力舰;美国保留了525850吨的主力舰;南海联邦保留456160吨主力舰;法国保留221170吨主力舰;意大利保留182800吨主力舰。

签约各国在签约之日起,就不能再建造吨位超过35560的战列舰,也不能建造吨位超过27432的航空母舰,而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也就是16英寸,其他战舰的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03毫米也就是8英寸。

另外,条约中还规定了如何替换老旧船只,如何规定商船的规格,如何禁止买卖退役军舰等协定,由于南海联邦的坚持,这份条约中未对潜艇进行限制,潜艇的吨位也将不算在主力舰吨位中。

相对于签约的各国都需要退役拆解一部分军舰,南海联邦不光连一艘军舰都不用退役,而且离45万多吨主力舰的距离还差好远,由于联邦海军没有战列舰这种非常占吨位的大家伙,所以光靠几艘飞机母舰和重巡远远凑不够这个标准,所以这个条约对于南海联邦的海军发展来说,短期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无非是限制了联邦建造飞机母舰的吨位和数量而已。

签订和条约,下一步就是各国派遣观察团,开始互相核对其他签约国的海军舰艇数量和吨位,然后编成各国的海军花名册,按照这个花名册去核对各国都应该留那艘,退役那艘,拆解那艘。

对于这个工作,刘芾还是比较敏感的,他立刻吩咐内务部和军情局一定要牢牢的盯住这些前来核查船只数量和吨位的观察团成员,能看的可以给他们看,不能看的一眼都不许看,而且所有船只都只能在达沃海军基地核查,其他海军、空军、陆军基地一律不开放,并且要严格限制这些观察团成员的活动范围。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就在《华盛顿海军条约》刚刚签订后不久,南海联邦出售潜艇的事情就被英国政府发现了。虽然智利政府和海军已经非常努力的保守着这个秘密,但是在英国势力非常强大的智利,这个消息还是被人透露给了英国方面。

 第八十一章 甩买潜艇(二)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英国政府对南海联邦的恨意又增加了几分,但是由于南海联邦和智利政府的这笔交易已经基本进行完毕了,智利方面的购船款项已经通过硝石运抵了联邦,而联邦的潜艇也在智利的硝石到港之后抵达了智利的港口,现在,几十名南海联邦海军的军官正在智利的某个海军基地中开始为智利海军培训潜艇部队了。

由于在刚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并没有规定潜艇的限制,所以英国人也无法利用条约来指责南海联邦政府。既然不能阻止,那就得想办法把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逻辑,于是,在前来商谈购买联邦潜艇的名单中,又增加了英国政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从不同渠道得到了南海联邦在出售潜艇的消息,也纷纷加入了进来,这其中既有与智利同在南美的阿根廷、巴西,也有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甚至连希腊、比利时、挪威、丹麦这些小国也对联邦的潜艇感兴趣起来。

刘芾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有意购买者基本是来而不拒,只要你肯出钱,咱就肯卖,既然已经打算出售了,那就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其实就算南海联邦不亲手把潜艇卖给有竞争或者有矛盾的国家,那些购买潜艇的国家继而把这些潜艇转卖联邦也无法控制,现在的联邦虽然说已经算是军事强国了,但是离世界警察这个地位还差的老远,根本没有那个全球威慑力。

要说潜艇这个海中杀手,对于很多海军弱国来说,还真是海防利器。这些国家没有能力装备大型的海军舰队,但是又有防御自家领海的需求,而经济实惠、一专多能的潜艇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潜艇这种海军舰艇不同于普通的水面舰船,需要高防护、高火力、高投入,更不需要和敌人面对面的硬拼。而是选择了高隐蔽性、高攻击力、低投入,出其不意一击必杀的发展方向。而且潜艇作为一种海军舰艇,还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它可以在敌人港口秘密布雷,也可以用来封锁自己港口的航道,它可以潜入敌人领海去偷袭敌方舰船,也可以缩在家门口。等待送上门的猎物;它可以独自一人四处游荡寻找敌人,也可以成群结队设套伏击。

而且潜艇的维护费用要低于大中型水面舰艇,但是对敌方的威慑力却一点都不含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愿意在有地方潜艇活动的海域中作战,因为不管你如何防御,都阻止不了潜艇突然间暴起发难。除非你能发现并击沉它。

这些优点和长处正好满足了海军弱国对于自身海防的需要,而且低廉的造价和后期维护费用,更加适合他们的胃口,于是,联邦的潜艇开始大卖,以至于联邦海军不得不从现役潜艇部队中抽调更多的海军军官参加到对购买方的后期人员培训中去,毕竟买潜艇不像买洗衣机。搬回家插上电就可以用,潜艇这种船只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是缺点也不少,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人员培训很复杂。

潜艇兵的培训,不仅要满足普通水兵的要求,而且在对人员的心理素质和纪律性上还有更高的要求。由于潜艇需要长期潜伏在水下,艇上的官兵们就像生活在一个活棺材之中,没有风声、没有雨声、没有日出、没有日落、也没有海浪。只有单调的机器转动声,再加上潜艇里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空气又污浊不堪,正常人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训,根本就适应不了潜艇中的生活。

而且潜艇在水下没有眼睛,完全靠声呐和海图去导航,危险性非常之大。稍不留意,或者一个操作失误,整个艇上的几十人就有可能命丧水下,而且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一旦潜艇在水下出了事故而无法靠自身能力浮上水面的话,那么这艘潜艇上的人员也就基本被判了死刑了,获救的机会等于零。

另外,潜艇的空间有限,为了能够装更多的设备、武器和燃料,潜艇里面的居住空间异常狭小,就算是艇长也只有一个3平米左右的小格子充当休息室,所以,潜艇出航的时候无法携带大量的新鲜蔬菜、肉类、水果,以至于在无法得到及时补给的时候,潜艇上的所有人就只能靠罐头过活了。

糟糕的居住环境、猪一样的伙食、时刻存在的危险、严格的纪律、高压工作环境使得成为一名合格的潜艇兵或者潜艇军官的几率都不太高,即使是研究和发展潜艇部队几十年的南海联邦海军,在潜艇兵的培训中,最终的合格率也不到40%。所以说,一艘潜艇能不能获得与之相符的战斗力,其决定因素并不是这艘潜艇能开多快,也不是这艘潜艇能潜多深,更不是这艘潜艇的鱼雷打的多么准,而是在这艘潜艇上有没有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有没有几位尽职的军官,有没有一群合格的潜艇兵。

所以,光购买了联邦的潜艇只不过是一个开头,后期的培训才是重点,刘芾和联邦海军利用这个机会,在前往各国海军基地对够买国的水兵进行潜艇培训的联邦海军潜艇官兵中,安插了一部分军情局的特工人员,让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