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事与愿违,当看到上海道岑毓英发来的照会之后,四国的公使们知道,企图用外交手段胁迫清国的想法落空了。

    但会晤是必须要走的程序,这次会晤,就是真正的下战书了,虎门那样的战事,可以不宣而战,但攻击清国的京师,就属于真正的战争了,舆论优势,即使是四国联盟,也必须掌握的。

    杨猛与四国公使的会晤,这次没有在陆地之上,而是在长江的一条德意志商船上进行,洋鬼子的目的如何,杨猛清楚,这次谈判,杨猛依旧请了不少欧美的记者到场。

    “杨部堂,这是咱们五国之间的密谈,您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杨部堂的难缠之处,就在于他极为熟悉欧洲的行事准则,各国在清国的许多东西,都是摆不上台面的,见杨猛请来了许多记者,巴夏礼自然要出面阻止的。

    “这是我国的地盘,怎么做事儿本部堂说了算,毕竟这次你们是要宣战的,如果你们不想谈,请便!”

    对于欧洲的民众来说,无疑是四国公使的话更为可信,只要他们下达了正式的战书,以后的事情怎么说,那是他们的事儿了。

    但杨猛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借着这次和谈,他也要恐吓其他国家的,开战,随便!但要停战,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此次开战,战事至少持续几年,涉及的国家,至少有英法俄,弄不好,这战争开打之后,几十年也停不下来。

    杨猛的意思也简单,不崛起、不争取到值得停战的利益,即使打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即使大清的人口死伤过半,为了以后的格局,杨猛也可以接受。

    战争的受害者,可不是被发起战争的一方,许多事情都要战争的走向的,最坏的结果,杨猛已经预料到了,无非是彻底屠杀失败者的族群,凭着杨家储备至今的武器,哪一国也没有屠灭大清的实力,至于哪一国被屠,看战争的走势。

    “可以!”

    宣战是必须的,短暂的商量之后,巴夏礼也给出了答复。

    “本部堂还是有条件的,此次会谈的时间定为五天,第一天必须把各自的要求说出来,之后放走一批记者,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想必贵我双方都是心里有数儿的。”

    巴夏礼轻易的答应下来,无非是想在事后阻止各国记者的报道,玩这个,巴夏礼等人晚生了一百多年,有些事情明着来,对杨猛的好处更大。

    “我们要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了,长江水道已经被封锁了,没有本部堂的命令,即使是信鸽也飞不出去的,阻挠各国记者的报道,你们没有这个条件。

    想谈按着本部堂的那排来,不想谈,之后都没得谈!”

    杨猛的说法,巴夏礼是接受的,清国的外交与言论都掌握在这位杨部堂的手里,不战胜清**队,恐怕杨部堂的话就是事实。

    “可以!”

    恨恨的答应了杨猛的提议,巴夏礼的心里,可是恨毒了这位手段高明的杨部堂。

    谈判的条件,四国一方很简单,无非是修约、割地、赔款而已,不答应就开战,这也算是正常的宣战了。

    杨猛的手下人,将四国的条件,誊抄了几十份,双方确认无误之后,杨猛将这些条件散发给了各国的记者,看完了之后,一声声惊呼,也在记者群中响起,同为欧洲人,在这些记者看来,四国的要求也是极为苛刻和屈辱的。

    “针对这些条款,我大清的态度,就是绝不同意!

    开战就开战,开战之后,我们也是有原则的:不谈判!不投降!不受降!开战之后除非一方彻底的战败,否则我国是不会停战的!

    彻底战败的条件也简单,就是各国政府的崩溃,我们只和各国的新政府谈判!

    这就是我们的原则与条件,你们四国发起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在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偿之前,我国无论在什么条件之下,也不会停止战争!

    这就是本部堂要说的,这次谈判的内容,四国想要保密,诸位记者,你们愿意的可以先行一步,本部堂保证你们平安的返回本土,不然针对你们的迫害就来自这四国的公使!”

    杨猛的这番话无疑意味着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在场的记者,能来大清的,为的都是出人头地,许多人清楚政客们的狡诈,走了十几个人之后,杨猛也就笑了,谈判完成了。

    “诸位,谈判到这里就算完结了,剩余的几天,咱们畅饮和享受吧!

    至于你们四国,五天之后回去准备开战吧!”

    战争是谁挑起的,看了四国的条件就清楚了,不答应就是战争,开战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到时候谁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苦了。

    “杨部堂,谈判呢?”

    “谈判?自然是结束了,你们的条件我们不可能答应,剩余的只有战争了,这不是你们想的吗?

    至于本部堂所说的,只是我方的原则而已,战端一开,主动权就在我方手中,我方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报复!

    一年,我方没有反攻的条件,战争就持续一年;十年,我方没有反攻的条件,战争就持续十年;一百年没有,那就持续一百年。

    不将战火烧到你们四国的本土,战争是不会结束的,这就是本部堂代表大清朝廷,给你们的答复,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现在已经算是开战了,恭喜诸位,你们引发了涉及数千万上亿人的世界大战!半个世界,会因为咱们今天的抉择而哭泣,在我方的目的没有达成之前战争的脚步就不会停歇!

    哈哈哈……世界大战由大清而起,将来死亡的人数很可能要以千万为单位来计算,咱们来干一杯吧!诸位你们打开了战争的潘多拉魔盒,希望战争能在咱们的有生之年结束!”

    举杯狂笑的杨猛,很疯狂,他的说法已经超出了众人的想象,但在座的许多人,还是把这种说法当成了叫嚣,不甘而已!话说的再恐怖又能怎样?清国终究是个没落的帝国而已!(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一章 余晖

    五天,对各国的记者和使团的随行人员来说,绝对是不错的享受,杨部堂说的没错,美酒、美食,确实值得畅饮和享受。

    而以额尔金为首的四国全权公使,就过得没有那么畅快了,这位杨部堂的表现,太过诡异、太过急切了,仿佛战争就是他所期待的东西一样,这几天的酒宴,杨部堂一直在陪着各国的记者们聊天,其表现完全不像战前应有的表现。

    杨部堂的那番话虽说有些危言耸听,但仔细的考虑之后,众公使都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毕竟清国的人口,可是世界最多的,他们在人力上有发起世界大战的基础。

    但再仔细的想一想,这事儿又有些不可能,没有强大的海军,陆路之上有沙俄这个同样人口众多的大帝国阻拦,这样的说法又有些不切实际了。

    最终经巴夏礼这个中国通分析,这一切不过是杨部堂拖延时间的圈套而已,只要英法联军,攻占了清国的京师,或是接近清国的京师,胆怯而软弱的清国皇帝就会同意他们的一切条件。

    但达成这样共识的只有巴夏礼和额尔金,其他三位包括沙俄的普提雅廷在内,眼中多少都有一些忧虑。

    法兰西近期的利益在安南,迫于英吉利的压力,他们不能往远东大举派兵,一旦如杨部堂所说,清国会干涉安南的局势,这对于法兰西的安南策略,影响无疑是致命的,葛罗。并不是什么盲目自大的人物。虽说对清国有野心。但拿破仑的话,他还是知道的,这头东方睡狮一旦苏醒,结局说不定,真如那杨部堂说的一样。

    但此事终归是英吉利主导,即使战败,十艘战舰、三千法军士兵的损失,法兰西还是能够承担的。一旦战胜,那利益就数不尽了。

    至于列卫廉,他早就从壬雷斯的嘴里听说了,这位杨部堂的一些情报,这位杨部堂绝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的,但有些事情,壬雷斯将之定为了机密,虽说列卫廉是四人之中,最清楚杨猛底细的,但出于壬雷斯的威胁。这些话列卫廉不敢说出口。

    至于普提雅廷则是担心清国被英法吞并,近期清国与峨罗斯开战。当笑话说说还好,当真,那就天真了,峨罗斯虽然国力大损,但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峨罗斯的改革也在进行之中,只要三两年的时间,峨罗斯仍是盘踞欧亚大陆的第一大帝国。

    清国,完全是出于冷兵器时代的一个帝国,战力根本就是上不了台面的,说大话,清国官员并没有这样的底气。

    五天的时间,在阴谋算计之中,过得很快也很慢,杨猛那边日夜享乐,而四国公使则是在杨猛布下的迷阵之中乱窜。

    “诸位,此次分别,咱们是不是以后就要兵戎相见了?诸位最好不要在战场上被俘,不然等待你们的将是地狱!国际惯例,我大清不知道,在大清的土地上,只行大清之法。

    若是想让我大清遵循你们的国际惯例,也容易,咱们大家伙坐下来重新制定新的国际惯例,也就是国际法,不然,就不要拿着你们的准则来衡量我大清!”

    战争,是肯定会继续的,无论杨猛说了什么,没有真正的实力摆在外面,那些都是虚言恫吓而已,战争是英法的国家政策,可不是额尔金与葛罗能轻易修改的。

    攻打津口,对英法联军来说不是计划而是命令,只怕这些人散去之后,过不个十天半月,战争就会在津口打响。

    “杨部堂,对于您的傲慢与强硬,我深表遗憾,相信帝**人可以教会你们什么叫做谦虚与恭敬,许多事,短时间之内,就会有个结果的。”

    望着依旧傲慢的杨部堂,巴夏礼也是说不出的厌恶,没有这位杨部堂,恐怕他们的许多条件清国都会接受的。

    “但愿吧!但愿你们不会成为你们国家的罪人,告辞了!”

    下了商船,杨猛的脸上依旧带着笑容,筹谋了十二年,终是等到了掌权的一天,现在他的心里,也是极度渴求战争快些爆发的。

    有些东西,只能也必须通过战争来改变,战争虽说会死人,而且死的人不少,但与灾荒之中,动辄几百万、上千万饿死人来说,这样的战争对大清还是有好处的。

    一旦让列强打进国门,那他身后的国家就会持续衰弱,一场场的饥荒、一场场的灾难,恐怕远比战争杀死的人更多,这些一半出自列强之手,一半出自大清朝廷之手,开战之后,他杨猛要通过无休止的战争来扭转一切。

    打,打到死人盈野、白骨连天,打的各国无人再打!

    战,战到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战到各国人人畏战!

    如今的大清没有什么国际局势可以顾虑,百姓的生活早已是民不聊生了,这样的生存状态已经足够恶劣了,再恶劣的战争,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杨猛的心态就是这个样子。

    四国公使回到广州之后,与英吉利的高参团商议了一下,结果,高参团也是认为杨猛在虚张声势,给各自的政府发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之后,港岛这边的战争准备,也开始了。

    战争爆发的很快,半个月的时间,英法联军就做好了准备,目标也很明确,津口门户大沽!

    因为杨猛的关系,四国公使除了杨猛之外,再也联系不上清国的任何官员了,有心警告却没有警告的门路,英法联军的三十条战舰,到达津口外海之后,驻防津口的僧格林沁也不客气,只要战舰驶入射程,开炮就打!

    僧格林沁也是被逼无奈,杨老三请杀他僧格林沁的折子,几天一份。若是不开炮。那就等于坐实了罪名。直隶的谭廷襄也是个珍惜羽毛之人,一看江南的局势,就知道津口的战事必须要好好打,而他是个文臣,将守土之责,推给僧格林沁是再好不过的应对手段了。

    杨老三逼着朝廷杀他僧格林沁,谭廷襄那厮,却在背地里玩捧杀之法。在折子之中,把他僧格林沁吹得天上罕见地上少有,如今这局势已是骑虎难下了,不打那就是死路一条,而且不击沉几艘洋夷战舰,这事儿也是说不过去的。

    大沽口是津口的门户,地理位置很适合防守,近口三十里有拦江沙一条被称为口外之险,大船不便航行,南岸有炮台一座。北岸有炮台三座,这些炮台自杨猛发起洋夷灭国之说后。也在不断的被加固,这里的火炮数量与威力也是在大清各炮台首屈一指。

    一万两千斤大铜炮四门,万斤大铜炮十二门,五千斤铜炮三十门,西洋铁炮六十门,其余各色铜铁炮二百门,这样的火力配置,在朝廷看来已经是固如金汤了。

    被杨老三和谭廷襄逼的走投无路的僧格林沁,这时节也豁了出去,这仗不打不成了,万一落了口实,以杨老三在圣上心中的地位,弄不好,争斗一番之后,败得还是他僧格林沁。

    额尔金与葛罗,本想着在前线与清国官员交涉一下,彻底的破开杨部堂的消息封锁,可看到大沽炮台摆出的架势之后,两人知道,逼着清国签订城下之盟,已经成了泡影,只能以战争的结果来说话了。

    大沽口天然的地理位置,让英法联军的舰队吃足了苦头,战舰强行突入拦江沙之后,舰队的指挥官,才知道所处的环境之恶劣,水浅,战舰极难掉头,而且舷炮全数开火,极容易搁浅,英法舰队的炮火被大沽口的地形,削弱了大半,而僧格林沁那边就可以大发利市了。

    一万两千斤的大铜炮,虽说打的是实心弹,但铜炮的质量远强过铁炮,足量装药后的大铜炮,那威力也不是盖的。

    进攻大沽口,对英法联军来说,也不是之前试探性的战争了,他们要攻占大沽口,虽说地理位置不好,但一千两百多英军士兵,百余法军士兵,还是划着舢板,猛扑向大沽炮台。

    与庚子一役时的战况不同,与杨猛主导的两次虎门攻防战也不同,贸然闯进大沽口的英法联军战舰,对僧格林沁来说只是活靶子,天然的地理位置,让僧格林沁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杨猛的提醒,也让大沽炮台,多了许多巨炮、重炮,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