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霓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砚霓小集-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既对梦窗词外表之古典艰深望而却步于前,又依据诸名家对梦窗词讥议
之批评而有所凭恃于后,则梦窗词之沉晦日甚,知者日尠,几乎是命定的趋
势了。”

呜呼,这是一位学者在深入探索了她所素不欣赏的一位词人之后所触发
的忧思与远想。难道这种慨乎言之的学者之音,不深深打动我们的心弦吗?

自从张炎起,讥评梦窗为“眩人眼目”,好像罪过在于梦窗“善眩”;
读了她的论文,恍然大悟,原来罪过是在于张炎之流:他们看事情只用“眼
目”,是不肯用头脑的。七宝楼台到了这种“眼目”中,引起的结果有二层:
一是“眩”起来,二是“拆”了它!而这种却往往是最容易受人信奉的“方
法论”。

因此我才说,不一定只是为了“宋词”什么的,为文学艺术,为治学研
经,都应该读一读她的这部著作。

叶嘉莹教授的治学精神,由我如此粗略浅近地自谈杂感,自然很难说已


然得其大要,但是即使拙文粗浅,也可以从中看出,其特色是:她细密,深
入,谨严;她尊重事实,不逞臆,不信口乱道;她不迷信名家、权威。莫说
胡氏、刘氏,就连她平生致力最多的王静安,她对他的论点不同意时,也不
为之回护。这里学问没有“市道”;她不逞才使气,很平实,摆事实,讲道
理,气质高尚,气象平和;她行文极细密周至,原原本本,不厌其烦,诲人
不倦的苦心流露在字里行间;她是比较文学家,文中引了很多西方著名的、
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来作对照说明。甚至不妨说,她对梦窗的研究,是由
广义的比较文学方面受到启示的(对这一点,拙文不及备述了)。最后,她
是一位学者,但她同时是一位诗人;是一位史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鉴赏家。
她的论文,既能考订,又能赏析;既能议论,又能启迪。我以为,这样的几
个条件或因素,很难凑泊在一人身上。

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学者,是不会陈陈相因、自封固步、人云亦云、
貌谈皮相、游词空调、似是而非、以非为是的。

叶嘉莹教授,生于北京,就学于前辅仁大学中文系,是词人名教授顾随
先生的高足。我在燕京大学亦曾从顾先生受业,故忝居同门之谊。她以一弱
女子,早年远出,游历讲学,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是她先后留住之所,
世路辛酸,人生坎坷,她是有丰富经历、感受的,然辛勤为学,从无懈容,
终于有成,在女学者当中,国际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卓越名家。她著述、创作
都很富,香港出版了她的《迦陵诗词》和《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后者卷
末有一篇自叙,“略谈写作此书之动机、经过及作者思想之转变”,对她自
己生平遭际与为学的种种,有详细的叙述。《迦陵论词丛稿》是国内所出的
她的第一部著作,书后的自叙也很重要,可惜此刻篇幅有限,不容我再多絮
絮了。

嘉莹教授的诗词创作,有很高的成就。她第一次回到祖国参观时,感情
激动,写了一篇长达七千字的感怀诗来抒写她对祖国新貌的感受。她现为加
拿大籍,但是她的心是永远与祖国相连的。

我所知于她的,实在还极肤浅,以上所记,管窥蠡测,不足以表其学术
之真际,聊供青年学子识其涯略而已。

1982 年6 月29 日


曹雪芹的根:“诗礼簪缨”
——读谱札记

打开《红楼梦》,便看到作者雪芹为他的家世根由“埋伏”下了“密码”,
他心知日后会有人能够破译。果然,偏偏遇见了我这个好事者,竟在曹氏宗
谱中找着了确据,寻着了他们一族一世的真根。

我有幸读到的,是安徽墩头、江西武阳、河北丰润三部曹谱。从现存各
地的曹谱来说,只是很少数的旧谱。但已经为我们揭示大量的氏族历史信息,
也足够写这一篇寻根札记的了。

《红楼梦》中,假语之间,却总是暗隐真事。即如初叙娲皇炼剩之石,
央求僧道携它入世为人,那僧道便应许将它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
之族”,去投胎历劫。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两句话不过是虚文泛语,意蕴无多,
大抵草草看过而已。殊不知,正是在这种地方,雪芹已然把自己的“氏源姓
本”晓示于我们了。

原来,在大宋开宝七年甲戌(974),曹彬奉诏下江南,去平定南唐——
那位会写“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后主。第二年,曹彬攻克了南唐的池州(今
安徽贵池),便有一位曹正南,率子侄族众来到曹营拜谒,遂叙明了同宗支
派,本是一家骨肉。曹彬那时已经命他的四个儿郎留意修谱,此四子名唤璨、
琮、玮、玘,而谱事以琮为主要之人。他们已将各地分散的十七处同族分支
都修出了谱牒,因池州又来了新叙族亲,遂又增修了一卷,合共十八帙,而
且有规定的编号:那号也是联成文句的——“荷天地恩,仰日月光,礼义世
代守,忠孝永传芳”,并且每卷都钤以玉印,以昭信实。

曹彬下江南,由樊若水做向导,樊当时领军州事。所以就命樊为此谱制
序并作赞词。那赞词,都是四字为句:

曹氏厥宗,本周分封。诗礼启后,丕振儒风。文经武纬,将相王公。簪
缨济美,宠渥无穷。。。

在这赞词中,“诗礼”、“簪缨”四个大字,已是赫然在目了!

无独有偶:从北宋告终,高宗南迁之后,第一位为曹谱作序的是安徽猷
阁待制河南尹焞。他写道:

“。。况曹氏自汉初名世,以至于今,诗礼传家,簪缨继世,。。今阅
曹氏南渡之谱,图像序传凡数卷。。”

这则是高宗绍兴十二年( 1142)十一月望日之作。

请看:北宋南宋两时期,各有一篇居首的序文,而其中竟然一致出现了
“诗礼”、“簪缨”的赞语。我们这才明白:雪芹的那句开卷“伏”下的“诗
礼簪缨之族”,果然是不同于泛词套言,而是暗含着他们氏族谱系的光荣标
志的。

仅这一点现象,就令人实感其中意味的深长了。

这部谱,也许可以说是从北宋之初历世保存至今的最为完整难得的古文
献之一品,因为不但樊若水之序,曹琮之跋,一一具在,就是两宋历朝名贤
显宦,也都留下了题记的遗痕,弥足珍贵。计有:尚书苏辙题“元勋谱牒”,
枢密使右丞相梁克家题“丞相曹谱,后裔宝藏”,枢密使左丞相益国公周必
大题“文华钜斡,谱牒辉光”,集英殿修撰林光朝题“南渡曹氏,将相世藏”。
以上皆占满页,大字原迹摹刻,连图章也十分工整清晰,不稍走失。真是展
卷令人叹赏惊奇。


至于名贤的序记,那就更多了,如北宋刘敞、程琳,南宋江应辰、张栻、
真德秀诸家。凡治宋史者时常遇到的这一代鼎鼎大名之士,都为此谱撰写了
佳序,真德秀还题了一首七言律诗。

以上已为大观了,然而据明代一序所记,祁门尚有旧谱,所存卷首更为
美备——还有宋王龟龄手书曹参传,叙其功业行状千言,又有丞相程元凤书
曹氏始祖叔振铎传记源流,以及礼部尚书211 
洪中孚所撰曹氏姓源叙。这几页文献,我所见的谱中已经佚去了。

但此序乃曹来凤在明末崇祯年间任祁门县儒学博士时所撰,年代尚非太
远,估计如到祁门去访旧谱,也许还有复其全貌的可能。

此外,自元历明至清,大量序记,更不胜备引。我叙这些,以及看到谱
中所刻的曹氏列祖遗像和唐、宋两代的诰封敕谕等原文,斑斑具在,这就表
明两点:一是曹氏修谱的规模和品位,绝非一般等闲人家所能企及;二是这
样的良谱,就在当时,特别是南渡之后,凡能寓目的,都曾引发了赞叹钦仰
的心情,方始各留翰墨题叙,这不是寻常酬酢应付的性质。所以这样的谱式,
能保存到今,实在是可宝可重之至。

曹谱本身的来历渊源及其翔实可信性一经叙明,我们便能在这份珍贵文
献的基础上,进而寻到了我们中国伟大文学异才巨匠曹雪芹的“老根”,层
层次次,昭然井然,不晦不紊。

曹氏氏姓是怎样肇始的呢?原来最古的老祖宗是周文王的第六子,名叫
叔振铎——竟与我们周家是骨肉难分的。武王克商之后,开始了有名的分封
同姓诸侯,就把六弟(叔振铎,“叔”,古义表示次序)分封到了曹地。曹
这古“国”,在今山东的衮州府定陶之北,济水之阳,后世即名之为“曹州”
之地者是也。所以曹氏的真正老根是这山东鲁地。

由叔振铎封于曹地,于是子孙遂“以国(诸侯称国,即‘战国’的国字
之义)为氏”。古时女有姓,男有氏,绝不相混——姓氏混称,是汉代的事
了;所以曹氏本亦为姬姓后裔,故为周家的“同姓国”。

以后,曹氏由鲁境逐渐分支析派,散居各地,最初由鲁迁于今之安徽境
内;西晋之末国变,曹氏千余人口眷属大移居,南渡落户于京口。由是曹氏
始有南北之分。及至北宋告终,再次大南渡,于是曹氏散居各地者一十八处。

这个氏族的一大特点是世代诞生文武异才。如叔振铎之八世孙曹刿,见
于《左传》,在齐、鲁两国关系上,是一位重要的军事政治外交人物,刿之
后裔又传十世,即有曹■,乃是孔子门下七十二大贤中之弟子,名亚颜、曾,
唐、宋皆有封号崇祀。曹氏谱序中特别强调的“诗礼传家”这一文化方面的
脉络,即由■为始。■生于周敬王十八年(前5O2)。

曹■又六传,有薰莸兄弟二人。莸任秦之沛令,遂居沛。这乃是曹氏由
鲁外迁之始。

曹莸生沐,沐生参(字伯舆)与轸(字仲舆)。参生于秦王嬴政六年(前
241),这就是辅佐刘邦肇建汉朝的名相“萧曹”齐名的曹相国了。

清初的朴学大师阎若璩赠诗与雪芹之令祖曹寅,就曾题云:“汉代数元
功,平阳十八中。传来凡几叶,世职少司空。”饮水词人纳兰性德之题词也
说:“藉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两家早已指明,平阳侯曹丞相就是
曹寅一家的汉代上祖。

曹参以次的世系与文武名贤,也是载记分明的,但本文实难备述。只说
参之第四十世裔孙,出了一位曹彬,他又是辅佐赵匡胤开国的将相元勋,其


功业之伟,可说是超过了乃祖曹参。

曹彬生于五代后周,父名曹芸,那时早已世居河北灵寿,即古之中山真
定地区。他们何时何故而著藉于灵寿的?史谱俱未言及。今我所见皆南曹遗
谱,灵寿本有老谱,我曾往求,据云,“文革”后期藏主自己畏事焚烧了。

彬下江南灭唐,不妄杀一人,不私取一钱(馈赠皆献给公家),得民爱
戴,南京曾有民立的生祠。史称“仁恕清慎”,谱言“仁厚不代”,自古罕
有其比。生封鲁国公,身后追封济阳郡王——都是溯源于周叔振铎的历史文
化意义。卒谥武惠,故书册多称“武惠王”。他有七子(一谱载八子)。有
一孙名佾,即是民间传称的“八仙”之中的曹国舅(因其妹为皇后),其贵
盛可谓无以复加了。

武惠王次子琮,主持修谱作跋,已见上文所述;其第三子玮,官至彰武
军节度使,卒谥武穆。人们都知道宋朝抗金的有位岳武穆,而不知先有一位
御辽的曹武穆!

这曹武穆,就是我们为雪芹寻根的中古老祖宗了。

武穆子孙单传为主,一子名侁,侁生诂,诂生宝,宝生孝庆。孝庆于淳
熙年间任知隆兴府(今南昌),遂落了户,其后三迁于城南四十里之辟邪里、
武阳渡。从此人称“武阳曹”。

孝庆生善翁、美翁。美翁无后,善翁生子义、子华。子华一支迁外,只
剩子义在家,生子三人:端可、端明、端广。

这时已到元末明初了,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江西大水灾,又开始
大移民政策,因此端明携幼弟端广北上。“百艰备尝”之后,来到北京以东,
最后在丰润县咸宁里定居下来。由此,南曹北返,又回到了河北之地。

永乐四年(1406)为始,辽东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马市”,与女真族
(满洲)贸易修好;到后来开原南关一市最为兴盛发达,而此时长大成人的
曹端广便随众出关,到那儿去谋求发迹。因开原以南的铁岭卫地点最合宜,
就在铁岭住了下来。

由是,曹氏这一支遂由关内繁衍到了辽东。

万历四十七年(1619),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攻明朝东北边关,一连攻陷
了广宁、开原、铁岭(此为明之“北关”要地)。铁岭曹氏后代有一个名叫
世选的,被满洲兵俘获,未杀,留下充当了旗下的奴隶——满语叫做“包衣”。

包衣曹世选生子振彦,振彦在清朝建立后做了山西大同府要职。他生子
名玺,玺之妻孙氏,后来选为顺治帝第三皇子玄烨的保姆(教养嬷嬷)。玄
烨就是日后登基的康熙大帝,他对亲手抚养他长大的孙夫人极为感念,即位
后曹玺一门三代四人就到江南去做织造官了,历尽了富贵荣华。

这三代四人,就是玺,玺之子寅,寅之子颙,寅之过继子。。。这三代四
人相继为江宁织造的大致情况是:自康熙二年(1663)曹玺被简命为此江南
重任,直至二十三年(1684)因劳卒于官,赠工部尚书一品之崇階。由此全
家回京。五年后,其长子曹寅又被命出任此职(先是苏州织选,旋兼苏、宁
两处,最后专任江宁织选,又兼两淮巡盐御史)。康熙五十一年(1712)秋,
寅病殁于扬州。康熙帝即命寅之独生子颙继父原职。时颙亦不过弱冠少年。
不料两年后颙又病卒。此时寅家只馀一位李氏夫人,十分可怜。康熙帝为了
维持这一家的门户不致散亡,遂又特命将寅之弟曹宣之子。。出嗣于寅为继
子,并再度接续其父兄仍为江宁织造。时。。年纪更小,故康熙帝呼之为“无
知小孩”。


至。。,不幸被政治变故牵连,遭到了雍正帝(他阴谋篡夺了帝位,残酷

杀害了一切政敌,株连极广)抄家逮问的奇祸。
而我们的伟大的雪芹先生,就是曹。。所生之子。
回顾本文的粗略叙述,已然可见曹氏的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