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道教-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数,亦即将此条块加以缝合而成衣的〃条缝〃数。此法亦源于古制。《礼记·深衣》即规定〃深衣〃须裁剪成十二幅后加以缝合,谓:〃制十有二幅,以应十二月。〃⑦另外,〃长裙大袖〃是道教法服的一大特点,其道袍、戒衣等,袖口宽一尺八寸,或二尺四寸,故旧时有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口袋。〃⑧冠巾《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巾冠品》云:〃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仪巾。巾有两角,以法二仪;若行法事,升三箓众斋之坛者,戴元始、远游之冠。亦有轻葛巾之上法,元始所服,……亦谓玄冠。〃⑨梁或隋代所出之《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
〃道士、女冠,皆有冠、帻,名有多种,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笋箨或乌纱纯漆,依其本制,皆不得鹿皮及珠玉采饰。〃AB大体说来,平时戴巾、帻,作法事时戴冠,而巾冠之名称、式样则有多种。
靴履《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道士、女冠履制皆圆头,或二仪像,以皮、布、絁、绢装饰,黄黑其色,皆不得罗绮锦绣。……其袜并须纯素,絁、布、绢为之。其靴圆头阔底,鞋唯麻而已。自外皆不得著。〃AC又云:〃《科》曰:凡道士、女冠,履、屦,或用草,或以木,或纯漆布、帛、絁、绢。〃AD《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洞玄太极隐注经》又规定灵宝道士著草履。AE以上布鞋、草履盖为平时所穿,高功法师作法事时,则穿靴或舄(复底靴)。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五《法服图仪》,还将各阶道士之不同著装绘制成图,并逐一作了解释:正一法师,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高玄法师,玄冠、黄裙、黄褐、黄帔二十八条;洞神法师,玄冠、黄裙、青褐、黄帔三十二条;洞玄法师,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三十二条;
洞真法师,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条,里十五条;大洞法师,元始冠、黄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讲法师,元始冠、黄褐、绛裙、九色离罗帔。又云:〃女冠法服、衣褐,并同道士,唯冠异制,法用玄纱,前后左右皆三叶。〃AF以上就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士服饰在用料、颜色、形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制度的大概情形。
道教十分珍视自己的服饰,称其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著,以有别于普通百姓。南北朝所出的一些道书中,还借服饰名称解释的机会,赋予以宗教道德意义,用以勉励道士修道立德。《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四《法服诀第八》云:
〃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AG〃夫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敛束洁净,通神明也。
帽者焘(通帱,意谓覆盖引者注)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龙衣华服,明德所堪,单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道源。……褐者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虑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继真,以防诸恶,义与褐同。……履者何也?理也,非礼不动,非礼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AH为了使道士珍惜道服,道教还制定了一套道士入道时授受道服的仪式。此制不知始于何时,现见载于北宋贾善翔所作《太上出家传度仪》中。据该书载,仪式开始,由保举师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师,礼皇帝,谢先祖,辞父母,辞亲友,然后进入授衣正仪。略谓:〃次保举师与脱俗衣,先着履。度师赞云:汝先足蹑双履,永离六尘。……愿汝一心奉道,履践灵坛,凡所行游,不步凶恶之地,常登法会,径陟仙阶……次系裙。度师赞云:裙者群也,以群统为意,群于道友,统以清净。又谓之裳。盖在上为衣,在下为裳,以表守谦下为常行之法则。能如是者,灾害不生,诸圣佑护。……次着云袖。度师赞云:轻剪黄云,裁成法服,上以衬霜罗之帔,下以统飞霄之裙,为中道之衣,不可须臾离体。……次披道服。度师赞云:道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圣护持,人天赞仰。……行住坐卧,常须护持。……
次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云:汝顶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处崇高,总括众发,斗星灿烂,岳势巍峨,像列真之朝元。……AI道士入道,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实为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再次,南北朝时期还对法服的使用、存放等作出种种规定。《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敬法服品》曰:〃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一者,未著之前,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著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皆须护净焚弃。〃AJ这也是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道教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凡是已经形成的信仰、制度,总是长期坚守不渝。其服饰制度就是如此。据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北宋刘若拙《三洞修道仪》等所载,唐、宋的道教服饰,即据南北朝所定之制度。《三洞修道仪》所规定的各阶道士之法服、冠、履,与《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所定者大同小异。今人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九章〃宋代服饰〃中叙及宋代道士服饰,曰:〃道士的服饰有法衣、褐、被和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净衣、信衣、鹤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之类。其中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这种外衣和内衣,大致同一般人相似。〃
又云:〃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自唐开始赐李泌紫色之后,宋代也有赐林灵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类,然后在道袍之外束以环裙,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宋时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如黄冠、金冠、芙蓉冠、五岳灵形图冠、二仪冠等。……道家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体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发戴冠巾而衣道服〃。AK该书作者经此考察后认为,道教冠服〃不同于僧侣们源于天竺的佛教的服饰,而道服是源出于本土的服饰。所以《学斋占毕》载:'然冠、履两事,反使今之道流得窃其所以,坚持不变。凡闲居则以巾覆冠,及谒见士大夫并行科开章,则簪冠而彻巾穿舄,是三代之制,尚于羽士见之。'这就是说,我国早期的服式(饰)制度,在道家者流还保持着遗制,也就是说,宋时道士还保持着古人上衣下裳的簪冠的形制。〃LB元代后期,道教诸派合并而为全真、正一两大派,此后,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今人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一三○节,据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择取五道童服饰加以研究,认为:〃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样,青绿绢衣,长才过膝,用丝绦系腰,衣左衽交领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异。〃LC并称:〃据元明间通俗读物《碎金》记载,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华阳帽、漉酒巾、接篱巾等等名目,必然具备不同式样。又元明读书人戴的纯阳巾,也和道家传说吕洞宾有关系。〃又据《绿云亭杂言》称,明太祖初有天下,一夕至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纲巾,后即下旨将此纲巾推行天下,从而使道教服饰〃影响到明代巾裹制度。〃LD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曾记明代道教冠服制度,其所记上清法服、女真衣等,即南朝所出《洞真四极明科》所规定的上清道士服制;所记道袍、鹤氅及雷巾、纲巾、靴、履之形制,亦与古制大同。LE可见至明代,道教服饰仍无多大变化。
至清代,全真龙门派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代全真派的服饰,曰:〃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LF又称:〃凡全真服式,唯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方谓合式。〃LG现代道士之服饰,〃约有六种:(1)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2)得罗(俗称道袍引者注)。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大礼服。以上衣服均蓝色。(3)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黄色。(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5)花衣。出外念经用,杂色。(6)未受戒道士之大褂及得罗均应为黄色。〃LH冠巾大体与清代同,其名目如《清规玄妙》所载。平时,〃道士一般著白布袜、云履或青鞋。〃LI
注:
①②③④⑤⑥⑨ABACADAEAFAGAHAIAJLE《道藏》第24册781页,第32册173页,第33册661页,第24册767~768页,第25册144页,144~145页,第24册768页,754页,754页,761页,第25册144页,第24册760~761页,第33册661页,664页,第32册163页,第24册768页,第36册41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⑦《十三经法疏》下册1664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⑧LCLD《中国古代服饰研究》381页,374页,375页,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
AKLB《中国古代服饰史》314页,31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LFLG皆见《藏外道书》第10册598页,巴蜀书社,1992年
LHLI《道教概说》285~286页,286页,中华书局,1989年

道士称谓 
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士,即有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者。《老子想尔注》云:
〃是以帝王常当行道,然后乃及吏民,非独道士可行,王者弃捐也。〃①葛洪《抱朴子内篇》所谓〃道士〃亦具此义;偶尔使用术士一词,则带贬义,以别于道士。但是道士一词的含义仍很宽泛,例如约作于魏晋间的《老君中经》以道士为炼水银以作神丹,期得长生之人。葛洪《神仙传》更谓:〃自伏羲至三代,显名道士,世世有之,其老子者,盖得道尤精者也。〃②自东晋末南北朝以后,道士一词的意义便逐渐固定,杂见于这一时代新造的众经之中。如舍凡出家、居住道馆、诵经持戒、修斋行道,这些含义是方士一词所没有的。《太上太真科经》《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并谓以道为事,则称道士。《太上洞玄灵宝出家因缘经》谓出家有三种义:一出家,二入道,三舍凡,〃总此三者,名为道士。所以名为道士者,谓行住坐卧,举心运意,唯道为务;持斋礼拜,奉诫诵经,烧香散花,然灯忏悔,布施愿念,讲说大乘,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为一切,后己先人,不杂尘劳,唯行道业〃③。《太霄琅书》按奉道之迹精粗不同,把道士分为在世、出世、在家、出家、游涉、幽居六种。《出家因缘经》分道士为七阶:〃一者天真,谓体合自然,内外淳净;二者神仙,谓变化不测,超离凡界;三者幽逸,谓含光藏辉,不拘世累;四者山居,谓幽潜默遁,仁者自安;五者出家,谓舍诸有爱,脱落嚣尘;六者在家,谓和光同尘,抱道怀德;七者祭酒,谓屈己下凡,救度危苦。〃④稍后,《三洞奉道科诫》亦按此划分,唯无〃幽逸〃;并云道士〃乃方外之士也〃,〃今之道士即出家道士也〃⑤唐道士朱法满按道士出家年龄分为五阶:〃从七岁至十一名蒲车道士,十二至十四名清信道士,十五至十九名施惠道士,二十至六十名弘护道士,七十至九十名住持道士。〃⑥另一种流行于隋唐(实发端于南朝梁代)的划分法,则按所受经箓法服之高低分为正一、高玄、洞神、升玄、洞玄、洞真、大洞、三洞、居山、洞渊、北帝太玄等类道士,其中三洞道士因经初盟、中盟和大盟,遍受三洞经箓而居于最高地位。传洞渊、北帝太玄二法者较少,故另外列类。居山道士则不一定传受法箓,亦另列一类。这种分法见于《三洞奉道科戒》和唐道士张万福所撰《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等书中,而为宋初道士孙夷中集《三洞修道仪》所承袭。
隋唐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男官,女称女道士、女冠、女官、女真。稍晚,女道士则称道姑。更为晚近,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
南北朝时代道士已多出家,但直到北宋,道士蓄妻室者仍多。宋人王木永说:〃黄冠之教,始于汉张陵,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奉其教而诵经,则曰道士。〃⑦宋皇朝曾严令禁止。至金元全真道兴起后,规定道士须出家住宫观。〃火居道士〃乃指在家的正一道道士,以别于出家的全真道道士。
道士只是一般的通称。在历史上,或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或因道教认为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各有深浅和高低,或因担任教职的不同,道士便有各种不同的称谓。择要简述如下:
道人最初与方士同义。《汉书·京房传》和《五行志》记西汉京房易法云:〃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道人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